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東方之珠”》教學反思

《“東方之珠”》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7W 次

《“東方之珠”》教學反思

《“東方之珠”》教學反思

《東方之珠》是蘇教版第五冊的第14課,課文以優美的筆觸描寫了香港“迷人的沙灘”、“著名的公園”和“繁華的街市”,讚美了這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認爲我以下幾點做得不錯:

一、在教學過程中對每段的側重點不一樣,避免每段的學法雷同。

第三段我讓學生抓住“頂球”、“鑽圈”、“舉重”、“嬉水跳躍”等詞語,結合生活經驗展開豐富的想象,說說還有什麼“精彩”的節目,用有的……有的……有的……來進行說話訓練;再利用圖片,讓學生以遊客的身份觀賞海豚與海獅的表演,感受節目的“精彩”;然後通過朗讀,自然地表達出欣喜之情。通過學習,小結時,讓學生自然而然的說出中心句:香港,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

第四段我引導學生看銅鑼灣的圖片,結合圖片,引導學生理解“鱗次櫛比”、“琳琅滿目”、“人流如潮”,體味“鬧市口”。 通過這一自然段,讓學生自然領悟到中心句:香港,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

學習第五段時我抓住兩個比喻句引導學生讀懂“燈的海洋”的含義,然後再讓學生欣賞夜景圖片,感受香港夜景之美。 通過欣賞夜景,再次體會到:香港,真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之珠!

在一組香港的美麗圖片欣賞完後,我問學生:此時此刻你想對香港說些什麼?以旅遊者的口吻傾吐自己對香港的讚美之辭。在此基礎上讀讀第六自然段,讀出對香港的由衷讚美,讀出作爲中國人的自豪之感。

二、教學過程中使用了以下幾種方法,效果顯著。

1.情境創設法

古希臘學者普羅塔戈說過:“頭腦不是一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點燃的火把。”通過網絡技術爲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情境,使學生如臨其境,從而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創設一種讓學生去香港旅遊的情境,孩子們懷着高興的心情去欣賞每一個景點。

2.朗讀感悟法

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它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情感,積累語言,陶冶情操。《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文文字優美,是積累語言的好材料。因此,在教學中通過個別讀、齊讀、合作讀、默讀、引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感悟體驗,再通過讀來表達自己所體驗到的情感。

3.合作學習法

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精神和合作精神,發展交往與審美的能力。學生四人爲一組,先自己遊覽完成闖關題,再到小組長那裏四人交流學習情況,最後再在全班彙報學習情況。教學時把個人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等形式有機結合起來,變傳統的師生單向交流爲師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增大了課堂信息量,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增強合作意識,並培養學生動手、動腦、動力口的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4.自主探究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在讓學生上網瀏覽、自由研讀、完成闖關題、朗讀彙報等環節無不滲透着自主探究這種教法、學法。

5.重視說話訓練。圖、文、聲、像融爲一體的多媒體技術,爲說話訓練提供了生動的內容。在教學海洋公園一段時,發揮學生的想象,在讀懂課文的環節中學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進行想象說話。並請學生看海豚海獅表演節目的錄像,學生把腦中的“畫”、心中的“畫”,變成了口中的“話”,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運用多媒體進行了說話訓練,使學生有說的內容、說的情境、說的願望,使教與學的活動變得更加的豐富多彩了。

三、在教學過程中恰到好處的使用多媒體。

遵循媒體教學設計整體優化的原則,圍繞教學目標,努力構建知識向能力遷移的動態系統。在教學課件中,我有選擇性地將有關圖片、音樂有機的整合起來,幫助學生理解“鱗次櫛比”等難理解的詞語。理解“鱗次櫛比、琳琅滿目”時結合畫面。(1)出示羣樓圖,讓學生觀察後說說“鱗次櫛比”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學生觀察後自然而然說出“摩天大廈很多,一座挨着一座排列着,很密。” (2)理解“琳琅滿目”時讓學生看商店裏的商品。還讓學生聯繫生活情境,理解“人流如潮”。

還有欣賞香港美麗的夜景,感悟香港夜景的美,知道作用是怎樣用優美的詞句來描寫。在教學中適時運用,聲形並茂地呈現於學生面前,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樂於其中,學得自主、有效。

四、加強課內外結合,增強學生語文實踐能力。

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材的特點,以知識增長見聞,以求得“以課外促課內”。同時“得法於課內,得益乃至成長於課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將課內所學之法,及時應用於課外閱讀中以求化方法爲能力,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渠道,擴大閱讀量,讓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裏學語文,用語文。

在教學中,教師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讓學生展示了自己課下收集的有關香港淺水灣、海洋劇場和銅鑼灣的資料,課內外相結合,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例如在“鱗次櫛比”這個詞的處理上,教師就及時的通過課外資料引導學生很好的理解了這個詞的意思。教師又讓學生展示與香港有關的資料。學生們在這查找資料的過程中不僅增長了不少課外知識,同時也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

當然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

1、對學生的評價語言不夠豐富。

2、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師應在課堂上的適時點撥、引導。

3、沒有把握好時間,在學生自主學習的時候時間有點長,以致於最後結束課程時超了一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