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七年級語文教案模板

七年級語文教案模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9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教案模板,歡迎大家分享。

七年級語文教案模板

七年級語文教案模板1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反覆誦讀,領悟其中真意。

2、體味作者的語言特點。

(二)能力目標:

1、理解賞析作品。

2、理清思路,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學會閱讀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誦讀中體會其美感,感悟人生真諦。

教學重點:

1、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培養髮問精神。

2、把握文章的中心,體會人生哲理。

教學難點:

等待中包含的人生百味。

教學關鍵:

理清思路,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學會閱讀方法。

教學方法:

圈點法,合作探究。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具:

多媒體

課時:

一課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讓學生自由說說等待的經歷及等待的感受。

二、作者簡介:

三、自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惆悵 倚門 萌生 希冀 蠢人魅力

鏈子 依偎 迫不及待 引人入勝 不速之客

四、同學之間互相探討:

1、爲什麼說“等待”是賊?

2、作者說:“希冀在等待中獲兔的人豈止守株者。”仔細揣摩這個句子,體會其深刻含義。

3、“人生是條長長的鏈子,‘等待’是各環節鏈子間的紐帶。”請從語言運用的角度賞析這個句子。

4、“等待的未必能獲得……而且絕對取不走,避不開”,這句話蘊含着什麼深刻含義?

5、“引人入勝的風景……更遠處有瀑布……”這裏的“亭臺”“溶洞”“瀑布”指的是什麼?

五、學生探討後,教師明確。

六、課堂練習:

1。課後思考與討論三。

2。吳冠中是一位著名的畫家,他的文章既有畫的意境,又有詩的韻律。朗讀課文,題爲作者的語言特點。

提示:

①文字簡練,有畫的意境,又有詩的韻律。

②借用中外的諺語及俗語。變抽象爲通俗。

③語言生動、跳躍、鮮明、空靈。

七、小結:文章以等待爲題,意在說明人們常懷希冀,同時也流露出對世事難遂人願的無奈和歲月催人老的感慨。

八、作業:片斷練習

請用一段文字寫出你對等待的獨特感悟。

板書設計:

等待的滋味

等待包含的人間百味學會等待

等待的況味

七年級語文教案模板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在反覆默讀的朗讀的基礎上,理解文言詞句,背誦,翻譯全文,領悟作者的奇思妙想。

能力目標:領悟作者的奇思妙想,豐富自己的想像力。

情感目標:感悟“物外之趣”,更加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

背誦,翻譯全文,感悟“物外之趣”。

教學難點:

感悟“物外之趣”。

教學方式:

精講、研討、點撥。

教學用具:

多媒體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設想:

把誦讀作爲教學重點,默讀以疏通其文,朗讀以領悟其妙。本文內容比較淺顯,可以學生自讀爲主,教師可作適當點撥、引導。要求學生當堂熟讀成誦,流暢地複述課文內容,從而深刻地理解“物外之趣”。

第1課時: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句讀。合作研討第1—2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設計:

“青梅竹馬”這個成語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你們知道其中“竹馬”是什麼意思嗎?李白有詩云:“郎騎竹馬來,繞牀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其中“竹馬”就是小孩子將竹竿跨在襠下當作馬來騎。這種想象和作法很有意思吧。今天我們來學習清代文字家沈復的短文《童趣》。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們許多兒時的回憶,許多奇思妙想或許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啓發。

二、學法指導

1、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特點是簡潔、典雅。它與現代漢語一脈相承,只要有信心,並不難學,學習文言文是爲了繼承民族的文化遺產,又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歷史,還可以豐富我們的語言。學好文言文關鍵在於培養語感。一是要熟讀、背誦,體驗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習慣:二是要用心領悟,目的是爲了把“言”和“意”融爲一體,見“言”而知“意”;三是不斷積累文言詞彙,掌握文言文的表達工具。

2、學習本文,首先要很好地藉助工具書,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視朗讀背誦。在朗讀時,要很好地把握語氣和節奏,要大聲地讀,讀出點文言味兒來,讀出文章的主旨。

3、傳統的朗讀和背誦是學習文言文的好方法。引導學生在反覆默讀的朗讀的基礎上,疏通文意、感悟課文內容,然後進一步朗讀,最後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三、作品,作者簡介

課文節選自《浮生六記,閒情趣事》。作者沈復,字三白,長洲人,清代文學家。

四、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句讀。

1、教師範讀。請同學注意讀音和句讀。

試着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奏。

(1)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2)私/擬作/羣鶴舞於空中。

(3)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4)昂首/觀之,項/爲之強。

(5)作/青雲白鶴/觀。

(6)果如/鶴唳雲端,爲之/怡然稱快。

(7)蹲其身,使/與臺齊。

(8)見/二蟲鬥草間。

2、學生自讀,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以下內容應出示投影

童稚(zhì)藐(miǎo)小項爲之強(jiāng)鶴唳(lì)雲端怡(yí)然稱快

凹(āo)凸(tū)土礫(lì)壑(hè)龐(páng)然大物蝦(há)蟆(ma)

3、反覆朗讀課文,熟悉課文。

方式:齊讀、小組讀、男女生讀。

五、合作研討第1—2段。

1、小組合作研討第1——2段。

要求:直譯,字句落實。

小組討論後,交流。略

2、詞語積累:

餘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藐小之其故時物外

成私擬於之則或項強素帳徐以作觀如唳爲怡然

3、再讀課文1—2段,熟讀成誦。

六、佈置作業:

1、背誦1—2段

2、注音10個,每個5遍。

第2課時:熟讀課文,合作研討第3—4段,理解課文中表現的“物外之趣”,感悟“物外之趣”這一精神體驗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

1、檢查背誦1—2段。

2、抽查詞語掌握情況:

(1)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秋毫,鳥類到了秋天,重新生出來的非常纖細的羽毛。後用來比喻最細微的事物。)

(2)故時有物外之趣。(故,所以)

(3)私擬作羣鶴舞於空中。(私,暗自、暗暗地。於,在。)

(4)昂首觀之,項爲之強。(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5)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徐,慢慢地。)

(6)果如鶴唳雲端。(唳,鳥鳴。)

(7)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之,的。其,它的。指“藐小之物”。)

(8)徐噴以煙。(以,用。)

3、翻譯句子

(1)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心裏想像到的,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變成鶴了。)

(2)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爲之怡然稱快。

(比作“青雲白鶴”的景觀,果然它們就像白鶴在雲端飛鳴,[我]爲此高興得[不斷地]叫好。)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及時給予賞識和激勵性評價。

二、合作研討第3—4段

1、齊背1—2段,試背3—4段。

2、小組合作研討第3——4段。

要求:直譯,字句落實。

小組討論後,交流。略

3、詞語積累:

其爲怡然自得

鬥草間興蓋方盡鞭驅

4、“之”的用法:

(1)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之,的。其,它的。指“藐小之物”。)

(2)昂首觀之,項爲之強。(之,指蚊子。)

(3)使之衝煙而飛鳴。(之,蚊子。)

(4)驅之別院。(之,它。指癩蛤蟆。)

5、反覆讀3—4段,背誦。

三、合作、探究、質疑:

1、背誦全文,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什麼?

背誦後,引導同學回答,寫作者兒時的“物外之趣”。

2、小組合作研討:

課文中所說的“物外之趣”指的什麼?作者爲什麼會產生“物外之趣”?這對你有什麼啓發?

明確:

“物外之趣”:

(1)把“夏蚊成雷”比作“羣鶴舞於空中”。

(2)把草叢、蟲蚊、土礫比作森林、野獸、丘壑。

(3)觀“二蟲鬥草間”,懲治癩蛤蜞。

教師點撥:

“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物外之趣”是作者根據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頭腦中創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從中得到的樂趣。它是一種精神體驗。應該理解到,作者把原來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奧妙無窮而樂在其中,這便是“物外之趣”。這表明作者在幼年時已經有了自發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

這種“物外之趣”是藉助於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創造出來的。

投影顯示:

自然景物思維方式新的形象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羣鶴舞空怡然稱快

草叢、蟲

蚊、土礫

聯想和想像森林、野

獸、丘壑怡然自得

癩始蟆龐然大物

拔山倒樹大快人心

(鞭打、驅趕)

同學自己暢談啓發。

教師小結:聯想和想像是創新的基礎。我們要培養創新能力,首先要培養自己的聯想和想像的能力。我們要保持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和富於幻想的特點,勇於實踐,做一個敢想敢做,勇於開拓的人。

3、多角度思考:

“我”爲小蟲打抱不平,爲什麼只是“驅之別院”,而不是將癩始蟆處死?

答案不求一致:珍惜生命;處置有度;不忍心。

四、體驗反思

1、你有沒有過類似的經歷?試展示一下自己的創造力。

鼓勵同學們敞開述說,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圍繞中心暢談體會。做好評價。

2、你認爲怎樣做纔算是一個有情趣的人?

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富於聯想和想像,有一定的審美能力,能發現美,認識美。答案不求統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對有創意的回答,教師要給予鼓勵。

五、練習鞏固:

試解釋下列詞。

1、凸者爲丘,凹者爲壑。,(丘,山丘。壑,山溝。)

2、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鞭,用鞭子抽打。)

3、蹲其身,使與臺齊。(其,自己。)

4、以草爲林。(以,把。)

5、神遊其中。(其中,這裏面。指想像中的境界。)

6、舌一吐而二蟲盡爲所吞。(爲,被。)

翻譯句子

1、蹲其身,使與臺齊。

(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臺齊平。)

2、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我]便在這種境界中親歷遊覽。)

3、見二蟲鬥草間。

([我]看到兩隻小蟲在草間相鬥。)

4、捉始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捉住癩始蟆,用鞭子抽打了幾十下,把它趕到了別的院子。)

六、佈置作業

1、背誦默寫全文。

2、 “體驗反思2”寫成300字的短文。

七、板書設計:

五、童趣

沈復

自然景物思維方式新的形象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羣鶴舞空怡然稱快

草叢、蟲

蚊、土礫

聯想和想像森林、野

獸、丘壑怡然自得

癩始蟆龐然大物

拔山倒樹大快人心

(鞭打、驅趕)

八、教學反思:

本文是學生入校後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有必要談談學習文言文的意義和方法。強調教學方法和學法指導的重要性。把傳統的朗讀和背誦作爲重要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根據教材內容,確定以學生自學爲主。同時,在文言文教學方面,強調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讓學生認識自然之美和創造之美,突出了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的培養。

七年級語文教案模板3

【學習目標】

1、學會細緻的觀察並生動地描寫。

2、學習文章嚴謹而精美的結構安排。

3、靈活運用比喻、排比、擬人等修辭手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教時

一、創景導入

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滿生機,春天如詩情如畫意,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美麗的春光中,讓我們的心靈幻化出一派充滿詩情畫意的美好景象。可記得孟浩然的《春曉》(放音樂,看投景影,生背詩文);可記得杜甫的《春夜喜雨》(接着聽音樂、看投影,背詩文)。在多少作家的筆下曾這樣深情地描繪過春天,今天讓我們再讀一篇描畫春天的優美的'散文《春》

(投影出示課文題目及學習目標)。

二、師生共賞

1、師生同讀:

(配樂配畫)師:深情朗誦。

生:深情朗誦。師生齊誦。讀後說說文章的行文線索。

明確:盼、來、近總領全文,啓開下文──概寫初春的山、水、太陽──細緻描寫春草、春花、春風、春雨、春天裏的人們。

2、師生同賞:

⑴小聲讀文,把你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填在表格中並寫出喜歡的理由。

(師生分組同時進行以春草圖的描寫爲例。)

喜歡的詞語:

①嫩嫩的、綠綠的

②偷俞地、鑽

理由:

①寫出了春草嫩綠的特點。

②寫出小草破土而出擠勁,寫出不經意間,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驚喜的感覺。這樣使無意識的、無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識、有了情感。

喜歡的句子:

坐着,躺着,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

理由:寫出了人們在草坪上歡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寫出了他們的喜悅之情。在我們眼前展現的是一幅春草歡樂圖。

⑵分小組交流,讀自己喜歡的詞和句子,說喜歡的理由(老師參與在一個小組內)

⑶全班交流,生先自由發言,說出自己的理由,最後師交流並總結。

3、師生同寫:

師生讀最後一組排比句,仿照春天像_______寫一組比喻或擬人句構成排比,看誰寫得多、寫得好。

4、師生同繪:

出示畫板,共同描繪美好的春景圖。(重點讀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然後描畫)

三、精彩展臺

同唱一首讚美春天的歌《春天在哪裏》,唱完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說:春天究竟在哪裏?或在哪裏能找到春天?或在你眼中春天應該是怎樣的(描繪你眼中的春天)?(口頭作文)

四、作業佈置

1、課外在網上查閱朱自清簡介及他的作品,把朱自清的簡介及作品篇名寫在摘抄本上。

2、在網上查閱並摘抄描寫春天的詩或文。

第二教時

五、寫作訓練

以家鄉的春爲話題寫一篇寫景散文。

六、詞彙參考

朗潤醞釀賣弄宛轉嘹亮

黃暈烘托

(見課後讀一讀、寫一寫,儘量用上這些詞語。)

【板書設計】

一、盼春

盼、來、近(總領全文,開啓下文)

二、描春

1、春的總的輪廓: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

山(朗潤)水(漲)太陽(紅)

2、細緻描寫:(春草圖、春花圖、春風圖、春雨圖、迎春圖)

春草圖(草報春):偷、鑽、嫩、綠、滿──草

坐、躺、打、踢、賽、捉──人

春花圖(花爭春):態──桃、杏、梨,趕趟兒。

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味

(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

春風圖(風唱春):觸:撫摸

味:泥土的氣息、草味、花香

聲:鳥聲清脆宛轉,笛聲嘹亮

春雨圖(雨潤春):形: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

狀:密密地斜織、屋頂上籠着層薄煙

景:樹葉綠得發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

燈、人、房屋

迎春圖(歡迎春):城鄉、老小、舒活、拌擻、一年之計在於春

三、頌春

三個比喻句(春天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