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賣炭翁》教學反思

《賣炭翁》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7W 次

《賣炭翁》這首詩選自我國唐代詩人白居易《新樂府》,描寫一個燒炭的老人謀生的困苦,揭露了唐代“宮市”的罪惡。要使學生理解這首詩,就不能脫離當時的時代背景和詩人一貫的詩歌主張。

《賣炭翁》教學反思

白居易寫詩是爲老百姓而寫,寫作《新樂府》也正是“宮市”爲害最深的時候。他對宮市有十分的瞭解,對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所以《賣炭翁》就是當時社會現實的真實寫照,寄託着詩人對人民的同情。學習這首詩就是要使學生在品讀的過程中一步步感悟到這一點。

一、層層鋪墊,深入挖掘主題

這堂課我的教學目標是:通過反覆誦讀,領會人物形象,把握詩歌內容,體會詩歌所表達的中心。爲了一步步達到這個目標,在導入新課時,我先是選擇了一段“白居易詩進長安”的動畫視頻,既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氛圍,又初步瞭解了白居易“要爲老百姓寫詩”的志向。接着,我有意識的在介紹白居易時加入了他的詩歌主張——“文章合爲時而著,歌詩合爲事而作”,爲後面的進一步學習做好初步鋪墊。

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我抓住自己閱讀時的第一感受—— “賣炭翁苦!”作爲教學的突破口,因爲我覺得這是讀完這首詩最直接最深刻的感觸,學生應該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學中我在學生反覆朗讀的基礎上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簡單說說這位老人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果然,學生紛紛踊躍發言,認爲他是一位生活很艱苦、很悲慘、很可憐的老人。這次教學經歷讓我明白:打動我的地方就是打動學生的地方,從這個角度着手找準突破口,會使我們的課堂激盪起思想的浪花。

苦!難!這是我們對賣炭翁的第一印象,但是真正理解這首詩,我們不能簡單停留在這裏。如何加深印象、領會人物形象,使學生能夠深刻感受到賣炭翁可憐可嘆的遭遇呢?於是我引導學生進一步從老人外貌、心理等描寫入手,通過反覆誦讀,從燒炭、運炭、賣炭以至最後失炭,使老人的形象以一個個畫面凸現在我們的腦海中:年老體邁仍奮力“伐薪燒炭”、衣衫單薄卻渴望天氣寒冷、天沒亮就趕着沉重的牛車艱難行走在雪路上、看着“半匹紅綃一丈綾”的絕望神情……

那麼,這首詩是不是僅僅爲了寫賣炭翁之苦呢?苦之根源又是什麼呢?賣炭翁燒炭、賣炭,最終卻只換來“半匹紅綃一丈綾”的結局是偶然嗎?

在學生們一個個思維碰撞中,畫面不斷的閃現,心裏不由爲像老人一樣的勞苦人民掬一把同情的淚,有同學情不自禁的說“太慘了,那兩個宮使真可恨!”他的說法馬上得到了同學們一致的贊同。

這時,我馬上意識到,學生已經沉浸到文本當中了,但是仍然不夠!打鐵要趁熱,“你們覺得這兩個宮使是什麼樣的人呢?”同學們氣憤的說:“強盜、無恥之徒、剝削者……”“然而,不可忽視的是,這兩個宮使的行徑卻是當時社會制度無法割裂開的。”白居易主張“歌詩合爲事而作”,“爲事”即爲反映社會現實。當時的社會現實是什麼?我們從課下注釋很輕易的找到——《賣炭翁》題注云“苦宮市也”,就是要反映宮市給人民造成的痛苦。“宮市”是唐朝宮廷直接掠奪人民財物的一種最無賴的方式。本來宮廷裏需要的日用品,歸官府向民間採購,到了德宗貞元末年,改用太監爲宮使直接採辦。宮裏經常派出幾百人到長安東西兩市和熱門的街坊去,遇到他們看中的東西,只說一聲是“宮市”,拿了就走,誰也不敢過問。有時撕給你兩三尺破舊的綢紗,算做報酬;有時候不但不給任何報酬,反而要你倒貼 “門戶錢”和“腳價錢”。所以每逢宮使出來的時候,連賣酒賣燒餅的小店鋪都關上店門不敢做生意了。

由此,詩歌主旨呼之欲出,學生對詩歌的理解也更上一層樓。他們紛紛指出:這首詩就在反映宮市給勞動人民帶來了深重的苦難,白居易寫這首詩也表現了他對下層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以前在教詩歌的時候,往往覺得請學生來概括主旨太難,可是現在看來,只要引導得當,浸入文本,我們就可以明白詩歌所蘊藏的內涵了。

二、隨文學習,品讀語言滋味。

語文課堂上離不開品讀,因此,在設計教學目標時,我將朗讀及語言的品味作爲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點,希望通過反覆的朗讀使學生能夠體驗優秀作品的語言魅力,隨文學習適度有用的語言知識,深入理解詩歌的主旨。

歌德曾說:“經驗豐富的人讀書用兩隻眼睛,一隻眼睛看到紙面上的話,另一眼睛看到紙的背面。”《賣炭翁》語言較爲淺白,但要想讀透,就要體味淺白詩句背後所蘊含的意義。比如有同學在品讀詩歌中“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一句時候讀得清清淡淡,他雖然明白:從這句詩中可以看出賣炭翁身上的衣服很單薄,可是爲了使炭能夠賣個好價錢,他仍然希望天氣寒冷。這樣的理解當然正確,但顯然仍不夠到位,因爲他並沒有深刻的體會到老人那份矛盾的心理是何等強烈,自然也讀不出這種味道!

怎樣讀出味道呢?《新課程標準》提出語文要“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學習詩文,就是以讀帶品,以品促讀的過程。詩句之間絕不是單列的平行線,而是相互關聯的,需要我們從整體上結合上下文感悟。於是,我追問:“賣炭翁這麼想讓自己的炭賣個好價錢,換來的錢他會用來做什麼呢?”有同學馬上就找到“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將這兩句話連起來讀讀看,賣炭翁是爲了賺錢營利呢?顯然不是。詩人沒有自己出面向讀者介紹賣炭翁的家庭經濟狀況,而是用設問自問自答,使我們清楚地看到:老人辛辛苦苦在終南山熬了一年積攢下的一車炭,是他全部的心血,就僅僅是爲了能夠有衣穿,有飯吃!

這時,剛纔談想法的同學迫不及待的舉手,要求繼續他未完的品讀:寒冬裏,人們都恨不得裹得嚴嚴實實,希望天氣趕緊暖和起來,身着單衣的老人更應該如此!可是我們看到的是什麼?“心憂炭賤願天寒”!這個“願”字是強烈的.盼望,他冷不冷?肯定冷!可能冷得身子發抖、牙齒打顫,但是這和他生存唯一的、迫切的希望相比算得了什麼呢?這一次,當他再讀這兩句詩的時候,同學們給了他熱烈的掌聲。

我再一次追問:“你們覺得他讀的最好的地方在哪裏?”

學生答:“他這次很明顯的在‘可憐’和‘願天寒’兩個詞上加了重音,感情更加強烈。他讀出了作者對賣炭翁的深切同情!”

不錯,我們朗讀詩文,就是在還原詩文的原滋原味,把自己當成作者去理解詩文的內涵。他的朗讀啓發了同學們的思考,有學生馬上發現了後面的“半匹紅綃一丈綾”,這是老人根本用不上的東西,更不是值錢的事物。“千餘斤”的一車炭換來的是不能吃、不能穿的廢品,老人今後怎樣生活,實在令人擔憂,更是無盡的“可憐”!至此,學生更深刻的理解了詩歌的主旨,課堂也掀起了一個小**!

這堂課我上的很投入,學生也很激動,他們在課堂上回溯到千年前的那個社會,更感受到詩人對老百姓的深切同情。但一堂課總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例如詩歌中對比作用突出,如果我能適時抓住契機,梳理出幾組對比並在品讀中強化理解對比作用的話,效果應該會比我在練習中單獨講解要好得多。另外,雖然課堂上我注意了朗讀,但朗讀的方式顯得有些單一。今後我會繼續努力,一步步使我的課堂更具深度,教學更加有效,我將繼續在語文教學的漫漫長路上踏踏實實的求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