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給家鄉孩子的信》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給家鄉孩子的信》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2W 次

 《給家鄉孩子的信》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給家鄉孩子的信》第二課時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內容主要有三項:

一、複習課文第一、二段,體會巴金對家鄉孩子的愛。學生從“多麼想看見你們天真的笑臉,多麼想聽見你們歌唱般的話語”等語句中感受到巴金對家鄉孩子的思念與喜愛之情。從“無論如何,我不能使家鄉的孩子們失望,我終於拿起了筆。”體會到巴金帶病回信,就是對家鄉孩子的一種愛。有學生還聯繫信的末尾巴金對家鄉孩子的期望,感受到巴金的心中裝滿了對家鄉孩子的無限愛意。本環節大概化時5分鐘。

二、學習課文第三段。這是本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我先是放手讓學生自學,劃出含義深刻的詞句,用簡潔的語言寫下閱讀感悟,提出疑難問題。在交流的時候,第一位學生就提出一個問題:爲什麼說“一心爲自己、一生爲自己的人什麼也得不到”?直覺告訴我,這個問題提得很好,但我沒有馬上組織學生討論。後來學生的發言總體還比較踊躍,有的學生的發言還比較有水平。如一位學生從文中找到三組反義詞“傑出——普通、失敗——成功、奉獻——享受”體會到巴金的謙虛、真誠與樂於奉獻的品質。有一學生提出:“巴金的生命開花結果了嗎?”這個問題雖然很淺顯,學生也很容易找到答案。我就組織學生順藤摸瓜:讓生命開花結果是什麼意思?爲什麼說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學生聯繫“作家卡片”以及從課外書中瞭解到的資料談“奉獻”與“享受”的辯證關係。學生的主要觀點有:1.沒有奉獻,世界便不復存在。2.“享受”的快樂是表面的、膚淺的,而通過“奉獻”獲得的快樂是發自內心的,因而也更爲持久。3.貪圖物質享受的人往往會很孤獨,得不到別人的愛,而“愛”是世界上最最寶貴的東西。4.巴金作爲一名作家爲人類奉獻了豐富的精神食糧,而且捐獻稿費奉獻愛心,因此他是平凡的,也是偉大的,他在世人的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此時,讓學生回答第一位學生提出的問題,已是水到渠成了。

三、學習課文第四、五、六段。這段內容不難理解,我只是輕輕提醒學生:“愛惜你們可以使用的寶貴時間”,你覺得巴金爺爺說得有道理嗎?想到今天的早讀課,我覺得“珍惜時間”真是一門值得好好補習的功課。學生引用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等名言談珍惜時間的重要。課結束的時候,我提起《明日歌》,學生也就“明日復明日”地背起來。早上我還批評他們不用功,古詩積累得少,沒想到這首詩他們居然也能背幾句。又說到早上寫在黑板上的韓愈的名句:“業精於勤荒於嬉”,這真是“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下課的音樂已經響起,可還有幾位學生的小手舉得高高。我指着板書在黑板上的“讓生命開花結果”等文字,意味深長地對學生說:生命的意義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思考一輩子;而且我們也要用實際行動去回答這個問題。

《給家鄉孩子的信》教後反思

一、扣題導入,簡介巴金

這是誰寫給家鄉孩子的信呢?自然過渡到對巴金的簡介。接着回憶信的格式: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然後告訴學生這是一封回信,讓學生自讀課文,看看巴金爺爺在回信中說了些什麼。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交流回信的內容:回信的緣由;告訴孩子們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教育孩子珍惜時間;提出希望。其中第二、三兩部分是學習的重點。

三、批寫旁註,走近巴金

本課的的學習仍然可以採用批寫旁註的形式,讓學生寫一寫從文字中感受到的東西。如學習第一部分回信的緣由,學生就從“爭先恐後、講個不停、好不熱鬧”體會到孩子們對巴金爺爺的關心,思念,敬佩,從而理解“溫暖”。從“無論如何,……我終於拿起了筆。”“……多麼……多麼……”體會到巴金對孩子們的關愛。

第二部分,學生也體會出了巴金爺爺的謙遜,無私奉獻,珍惜時間。這一部分是一個重點,要指導學生弄清句子與句子的聯繫。巴金爺爺表達了他對人生的態度:“我思索,我追求,我終於明白生命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那麼怎樣奉獻呢?那就是要讓生命開花結果,就是要爲社會添上一點光彩。那又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那就要付出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巴金爺爺像剝筍一樣一層層地娓娓道來,表達了他的人生態度。

最後提出對孩子們的殷切希望,巴金爺爺對孩子們的真誠關懷溢於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