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給家鄉孩子的信》教後反思彙總三篇

《給家鄉孩子的信》教後反思彙總三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4W 次

  第一篇:《給家鄉孩子的信》教後反思

《給家鄉孩子的信》是巴金寫的一封書信,一個遠離了故土很久的遊子,一個把一生的愛和熱情奉獻給文學的老人,在87歲的時候,在收到家鄉孩子的來信後,克服着年老體衰,給孩子們的回信。文字質樸感人,散發着濃濃的愛意和樸素的情懷。這篇文章我着重從兩個方面進行教學,一是體現他寫信給孩子的關心熱愛孩子的心靈。另一方面體現他生命開花結果的奉獻的精神。爲了突顯人物的品行。我緊扣文字,拓展資料,發揮想象,讓學生與文本產生共鳴。

《給家鄉孩子的信》教後反思彙總三篇

一、長文短教,直奔重點

在設計這節課時,主要圍繞學生感受最深的地方組織學生或彙報讀書、討論的所得,或提出沒讀懂的問題,教師從一旁適時加以點撥。採取了“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教學步驟,先整體默讀,找到信中最打動自己的地方,整體感知文中包含的豐富情感。再分步去細讀文本,體會情感。抓關鍵語段,重點突破。在引導學生細讀文本,體會情感時指導學生在反覆誦讀中體會文本的情感。最後再將文中重點語句,連起來朗讀,整體感受。這樣,學生和文本、教師、同學進行着心靈的對話,情感得到了昇華,個性得到了凸現,學生真正成爲了閱讀的主體。教師把握航向,重交流,促體驗,在學生的情感充分地與課文的情感融合之時,引導其通過朗讀來表現,水到渠成。

二、拓展資料,豐富文本

在備課時我上網查閱了大量的巴金“信息”:《巴金百歲年譜》、《巴金二十一世紀中國的良心》、《巴金的人格精神與文學品位》、《巴金箴言》、《巴金語錄》等,從這些信息中我瞭解了巴金老人從出生到百歲一個世紀來所經歷的重大事件,感受到巴金老人那崇高的人格精神與文學品位。巴金震撼着我,感動着我。爲了使課堂達到高效,加之語文課標對高年段學生所提出的具有初步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的要求,課前我就讓學生廣泛蒐集巴金的資料,去感受巴金奉獻的一生、勤勉的一生、博愛的一生,爲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作了知識和情感的鋪墊。如巴金晚年寫作的艱難,巴金對社會的奉獻,巴金一生的輝煌成就,及2003年度頒獎詞,深化學生對文本感悟的同時,也更深入體會到巴金爺爺對生命的理解和對我們的殷切期望。

三、潛心會文,發展語言

“我願意再活一次,重新學習,重新工作,讓我的生命開花結果。”這句話的理解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讓生命開花結果”是什麼意思?讀讀巴金自己是怎麼說的,你懂了嗎?學生自由交流,追問:你覺得誰的生命開花結果了?請學生動筆把自己的理解寫下來:

讓生命開花結果,就像穿越了一個世紀的巴金,用真誠的文字,鼓舞一代又一代的人 。

讓生命開花結果,就像 。

讓生命開花結果,就像 。

巴金對生命的熱愛、對祖國的熱愛、對人民的熱愛強烈地觸動着孩子的心靈,從信中孩子們讀懂了許多,這個時候設計寫話,表達對巴金的讚揚與懷念,感受生命的意義給予學生一個傾吐心聲的機會,在寫話中學生表達了自己對生命價值的思考,提升認識,昇華情感。

另外,課堂上我努力營造一種氛圍,如自己充滿感情的過渡語,感動中國的頒獎詞、巴金的語錄摘選,都儘量營造一個濃濃的`情感場,讓學生在情感的磁場中不自覺地被吸引,全身心地投入,很多心中的感受便在這情感場中蔓延開來。

  第二篇:《給家鄉孩子的信》教後反思

一、扣題導入,簡介巴金

這是誰寫給家鄉孩子的信呢?自然過渡到對巴金的簡介。接着回憶信的格式: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然後告訴學生這是一封回信,讓學生自讀課文,看看巴金爺爺在回信中說了些什麼。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交流回信的內容:回信的緣由;告訴孩子們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教育孩子珍惜時間;提出希望。其中第二、三兩部分是學習的重點。

三、批寫旁註,走近巴金

本課的的學習仍然可以採用批寫旁註的形式,讓學生寫一寫從文字中感受到的東西。如學習第一部分回信的緣由,學生就從“爭先恐後、講個不停、好不熱鬧”體會到孩子們對巴金爺爺的關心,思念,敬佩,從而理解“溫暖”。從“無論如何,……我終於拿起了筆。”“……多麼……多麼……”體會到巴金對孩子們的關愛。

第二部分,學生也體會出了巴金爺爺的謙遜,無私奉獻,珍惜時間。這一部分是一個重點,要指導學生弄清句子與句子的聯繫。巴金爺爺表達了他對人生的態度:“我思索,我追求,我終於明白生命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那麼怎樣奉獻呢?那就是要讓生命開花結果,就是要爲社會添上一點光彩。那又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那就要付出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巴金爺爺像剝筍一樣一層層地娓娓道來,表達了他的人生態度。

最後提出對孩子們的殷切希望,巴金爺爺對孩子們的真誠關懷溢於言表。

  第三篇:《給家鄉孩子的信》教後反思

一、扣題導入,簡介巴金 這是誰寫給家鄉孩子的信呢?自然過渡到對巴金的簡介。接着回憶信的格式:稱呼、正文、結尾、署名和日期。然後告訴學生這是一封回信,讓學生自讀課文,看看巴金爺爺在回信中說了些什麼。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交流回信的內容:回信的緣由;告訴孩子們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教育孩子珍惜時間;提出希望。其中第二、三兩部分是學習的重點。 三、批寫旁註,走近巴金 本課的的學習仍然可以採用批寫旁註的形式,讓學生寫一寫從文字中感受到的東西。如學習第一部分回信的緣由,學生就從“爭先恐後、講個不停、好不熱鬧”體會到孩子們對巴金爺爺的關心,思念,敬佩,從而理解“溫暖”。從“無論如何,……我終於拿起了筆。”“……多麼……多麼……”體會到巴金對孩子們的關愛。 第二部分,學生也體會出了巴金爺爺的謙遜,無私奉獻,珍惜時間。這一部分是一個重點,要指導學生弄清句子與句子的聯繫。巴金爺爺表達了他對人生的態度:“我思索,我追求,我終於明白生命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那麼怎樣奉獻呢?那就是要讓生命開花結果,就是要爲社會添上一點光彩。那又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那就要付出更多的愛,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時間。巴金爺爺像剝筍一樣一層層地娓娓道來,表達了他的人生態度。 最後提出對孩子們的殷切希望,巴金爺爺對孩子們的真誠關懷溢於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