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六年級教案 > 六年級語文《石灰吟》優秀教學設計大綱

六年級語文《石灰吟》優秀教學設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3W 次

  《石灰吟》優秀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六年級語文《石灰吟》優秀教學設計

  1.理解詩句的意思。瞭解石灰的特點。

2.聯繫作者生平,瞭解詩句託物言志的特點,體會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間”志向。

3.有感情地朗誦並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瞭解詩句託物言志的特點。

  教學難點:

聯繫作者生平,體會作者的志向。

  課前準備:

學生閱讀的資料;PPT。

  教學課時:

一課時。

  一、讀題導入,直指所吟事物。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流傳千古的詩——《石灰吟》。讀題。吟,是古詩的一種形式。這首詩的作者是——(明朝的于謙)從題目中,我們知道,于謙所吟的事物是——石灰。

 二、初讀詩句,讀出詩歌韻味。

(一)讀出詩的節奏

1.自由讀詩

石灰,是一種非常平凡的事物,于謙是怎麼吟石灰的呢?讓我們先來讀讀這首詩。請同學們自由放聲朗讀古詩,讀四遍。前兩遍,讀準字音。後兩遍,要讀出詩歌的節奏,最好讀出點詩的韻味來。

2.多種形式讀:

指名讀。

自由讀。指導讀出詩的節奏。

師生對讀。

(二)瞭解“石灰”其物

普普通通的石灰,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使于謙爲它寫下這首詩呢?請同學們聽一段介紹。

師引讀詩句。

採自深山的石灰,一次次被重重地錘擊,在熊熊烈火中焚燒,它卻看作好像很平常的事。女同學讀前兩句——

就算要粉骨碎身,它也完全不害怕,因爲它要把清白留存在人間。男同學讀後兩句——

(三)初識“託物言志”

過渡:這首詩字字明白如話,同學們大概都理解這首詩的意思了吧?

1.《石灰吟》,吟的應該是石灰。石灰只是一種沒有生命、沒有感覺的事物,可是詩中有幾處,卻讓人分明覺得石灰好像活了起來,具有了人的情感。請你再讀一讀詩句,看看哪些地方,讓你有這樣的感覺?

2.生自由談。

師小結:是的,千錘萬擊、烈火焚燒、粉骨碎身的是石灰,將人生中千萬次考驗視若等閒,決意把清白留在人間的,卻是詩人——于謙。雖然他沒有直接寫出自己的志向,但透過那被賦予了生命,賦予了情感,賦予了像作者一樣具有高尚品格的石灰,我們分明看到了在詩句的背後,站着一個立志清白做人的——于謙。這就是古詩中“託物言志”的寫法。

  三、引明志詩,創境讀懂詩意。

過渡:我們深入地讀詩,就要從讀詩句到讀詩人。現在,我要講于謙小時候的一個故事。

(一)聯繫生平,讀懂詩意

1. 講述背景:

于謙像你們一樣大的時候,在書齋中掛了一幅畫像,他每天都出神地凝視着畫像中的人。他的先生便問他這是何故。于謙應聲答道:“將來,我要做像他那樣的人。”畫像上的人是誰?這個人在南宋滅亡時,面對元世祖給他的.高官厚祿,他卻寧死不屈。一首《過零丁洋》,便是他臨終前以詩明志的絕筆,這個人就是民族英雄文天祥。【出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于謙一次次吟誦着文天祥的詩句,讀——

他一次次在心中許下承諾,讀——

2.于謙從小就決心做文天祥這樣的人。正因如此,他在少年時代就寫下了《石灰吟》,抒發自己的志向,讀——

成年後,他有怎樣的人生際遇呢?請同學們拿出資料。

(二)結合資料,深悟詩情

1.學生看資料。邊看邊想,你對詩中的哪些地方有了更深的理解?

2.學生彙報。

生對哪一句有新的感悟,就帶着這種理解再讀詩句,師指導讀。

3.如果你是于謙,你會在什麼情況下吟起自己年少時所寫的這首詩?指名讀。

(三)入境誦讀

【播放音樂,出示簡介,生自己看】

繼續播放音樂,師講述】

這一天,北京烏雲壓城,悶雷滾動。城中的老百姓扶老攜幼,來爲于謙送行。(指名讀書最好的一生讀)你就是于謙,刑場上,你輕輕吟道——

此刻,于謙很坦然。他已經無愧於自己,無愧於百姓,無愧於國家,無愧於天地,死亦何懼?但他分別聽到,身後的百姓們,也在輕輕地吟誦着——(指名一個大組讀)

那聲音一開始是輕輕的,也許是對當權者還有絲絲恐懼,漸漸地,應和的人越來越多——(指名兩個大組讀)

于謙的鮮血染紅了大地,他走了,他再也聽不到了,但那男女老少感天動地的吟誦聲在天地間久久迴盪着——(齊讀)

那聲音越來越輕,越來越輕,似乎是天地的悠悠迴音——(齊讀“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要留清白在人間”)

那聲音似乎消失了,但它又沒有消失,幾百年來,那聲音一直在每個人心中響起着。這一刻,讓我們默默地把詩中的一字一句都銘記在自己的心中。

 四、讀詠物詩,激盪“清白”之音。

(一)介紹其它詠物詩

在文學史上,還有一些詠物詩,正如《石灰吟》那樣,表達了詩人的志向。我們再來讀兩首,體會這類詩歌“託物言志”的特點。

【出示】《墨梅》《竹石》

用我們剛纔學過的朗讀古詩的方法,揣摩一下怎麼讀這兩首詩,讀好了,就說明你基本讀懂了。指名讀,師指導讀。

小結:梅蘭竹菊被稱花中“四君子”,往往代表着人們高潔的品格。課後我們還可以找找這樣的詠物詩來讀一讀。

(二)吟詠“清白”民族魂

1.串讀三首詩

【出示】《墨梅》《石灰吟》《竹石》

願意再讀讀這三首詩嗎?

這三首詩中還有許多奧祕。自由讀一讀,從詩句中,你有什麼發現?

2.生彙報

(師可以提示:從表達的志向的角度,從詩人的朝代,從文字的角度,從選擇“物”的角度等)

3. 揭示“民族魂”

讀着讀着,我們把三首詩讀成了三句詩。我想請在這節課上認爲自己的朗讀有進步的同學來讀一讀。

【出示】只流清氣滿乾坤 要留清白在人間 千磨萬擊還堅勁

讀着讀着,我們把這三首詩讀成了三個詞。指名讀。誰能把這三個詞的涵義讀出來。

【出示】清氣 清白 堅勁

如果這節課,《石灰吟》這首詩,于謙這個人,讓你深深讀懂了兩個字,讓你永遠難忘兩個字,那麼,這兩個字是——(指名讀兩次)這兩個字是——(齊讀)

是的,清白是于謙之志,清白是立身之本,清白是民族之魂!讓我們把這首《石灰吟》,讀進自己心裏,讀進每個人的心裏去吧!(全體起立背)

板書設計:

石灰吟

清白

  《石灰吟》優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2、理清詩歌結構,把握詩歌的主要內容。

3、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體會詩歌節奏韻律之美;調動學生的課外積累,發揮學生豐富的想像力。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歌曲(《木魚石的傳說》“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精美的石頭會說話……它訴說善良……它講述美好”石頭真的會向我們講述美好的傳說嗎?讓我們懷着好奇共同來研讀科學抒情詩歌《化石吟》。)

2、問什麼是化石?

遠古時代某種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蹟,由於火山、地震、冰川等自然原因而被埋藏在地下,經過漫長的時間變遷,最終變成了像石頭一樣的東西。這就叫化石。研究化石的目的,一是瞭解生物的進化,二是幫助確定地層的年代。

  二、學生齊朗誦:

1、正音正字:

qí huàn yuán ɡǔ hái ɡǔ ɡuǒ cánɡ  cōnɡ lónɡ yōu yǎ tàn fú

奇 幻 遠 古   骸 骨   裹 藏  蔥 蘢 幽 雅 嘆 服

zào wù zhǔ  hǎi kū shí làn rì zhuǎn xīnɡ yí

造 物 主   海 枯 石 爛 日 轉 星 移

 三、範讀課文(或放錄音帶)。整體感知 思考以下問題: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詩的主要內容。

本詩寫科學家通過研究化石展現了億萬年前的神奇景象。

(2)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詩歌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神奇與人類偉大的讚美之情。

(3)本詩可以分爲幾層,試概括每層的大意

第1、2節爲一層,通過問句的形式,引發讀者的想像;,引起讀者去想象遠古世界和傾聽神奇故事的興趣

第3—6節爲第二層,具體抒寫遐思的內容;

第7節爲第三層,迴應第1、2節。結構上首尾呼應。)

 四、學生自由朗讀詩歌,賞析詩歌語言。

a.“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一句在全詩中起什麼作用?

b.怎樣理解“黑色的軀殼裹藏着生命的信息,爲歷史留下一本珍貴的密碼”一句?

c.“時光在你臉上刻下道道皺紋,猶如把生命的檔案細細描畫。”你是怎樣理解的?

d.當你面對復原的恐龍、猛獁時,你有何感想呢?(利用多媒體出示恐龍、猛獁的復原圖片)

e、從詩歌中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句,仔細賞析一下,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四人小組討論以上題目,然後小組代表發言(其他小組成員可作補充說明)。

  五、齊讀全詩,進一步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六、自由圈點批註,質疑釋疑:

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問題。先在四人小組內探討,四人小組不能解決,提交全班討論。若仍不能解決,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理解。

  七、教師小結:

科學家研究保存了古生物生命信息的化石,從中窺見了億萬年前像奇幻神話一樣的生物世界。詩人張鋒以一首抒情性的科學詩的形式,飽含感情地讚頌了“會說話”的奇異化石,引領我們去遨遊那遠古洪荒、滄海桑田。遐思之餘,我想,如何儘可能地去保護地球上瀕臨滅絕的珍稀動物,而不是讓後世的人們在博物館去慨嘆、遐思,這更多地需要全人類珍愛我們生活着的這個星球,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爲了秀水藍天、花紅草綠。

  八、作業:

(1)課後學會朗讀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體會詩詞的語言美和意境美。

(2)課訓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