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春江花月夜》優秀原創教學設計

《春江花月夜》優秀原創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W 次

 設計說明:

《春江花月夜》優秀原創教學設計

《春江花月夜》作爲中國文學史上“孤篇橫絕”的名篇,千百年來已經被專家名流進行過各種各樣的解讀,要想談出新意難度很大。那麼作爲課文這篇名作應該怎樣教,我試圖以《春江花月夜》爲例,來展示我對於古典詩歌教學的一種思路:在反覆吟詠中置身詩境,體會詩歌作爲最講究藝術的文學體裁的整體美感——語言美、意象美、意境美;緣景明情,以意逆志,在深入文本內蘊的解讀中,根據詩歌中意象自身的特點、組合方式、情景關係等,讀出詩義,讀出自己,讀出問題。

 學習目標:

1、反覆朗讀中啓發閱讀興趣,領會詩歌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美的薰陶和感染。

2、提高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挖掘和把握詩歌的主要意象,進入詩歌意境。

3、賞析本詩的景、情、理交融的手法,提高鑑賞詩歌的能力。

 學習重點:

展開聯想和想象,進入詩歌意境。

  學習時數:

1課時

 學習難點:

景、情、理如何有機地融合的。

 學習步驟:

 一、導入新課(出示幻燈片——楊廣《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請大家齊讀這首小詩,大家知道這首詩的作者和題目嗎?學生回答後,教師補充:這首詩的作者是歷史上的大名人:楊廣,他還有另一個名字——隋煬帝。這首詩的題目是——春江花月夜。我想提到這個名字,大家會很快忘掉隋煬帝,而走近——張若虛。在人才輩出、羣星璀璨的唐代詩壇,張若虛因爲一輪明月而成就了詩壇的千秋美名,因爲“孤篇橫絕”的《春江花月夜》而卓絕千古。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張若虛筆下那輪明月的光華吧。

 二、整體感知。

1、略介此詩,創設情景

這首詩寫農曆二月間詩人在長江邊上思念家鄉揚州的種種感慨和想象。

2、配樂示範朗誦,【多媒體】學生整體感知。一個任務:糾正字音。朗讀結束多媒體打出幾個字並注音,霰(xiàn) 汀(tīng)砧(zhēn)由學生齊讀一遍。

 三、學生自讀詩歌。解決兩個問題:一個分句算一句,這首詩共有幾句話,共分幾韻。

  四、深入賞析。

明確上述問題:共36句,四句一轉韻,共9韻。在中國古詩當中,不管多長的詩,語言、音節、思想內容等,一般都需要連續四句,纔可以停頓下來。比如《詩經》中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再比如《古詩十九首》中第一首的前四句是“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相去萬餘里,各在天一涯”。四句爲一節,才能表達一個相對完整的概念,或說一個思想段落。這樣的四句詩,在南北朝時期的文藝理論當中,就稱爲“一絕”。絕,就是斷絕的意思。晉宋以後的詩,差不多都是四句爲一絕,成爲中國古詩的一個傳統。這就是後來的格律詩中“絕句”名字的由來。

現在我請大家繼續深入朗讀詩歌,我們可以以“絕”爲單位,反覆讀,在讀的過程中完成三個問題:第一,把你最喜歡的那一絕背誦下來,第二,用四個字概括你所選擇的這一“絕”的主要內容(或畫面),這四個字當中至少要用到題目中的一個字。第三,在反覆誦讀中,讀出兩種東西:一是從中讀出問題、困惑、啓迪、感悟,二是讀出你自己。爲了給大家一個直觀的感受,我先給大家示範一段:

我選擇了第三絕: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第一步,我把它背下來,第二步,我給它擬了個題目叫:孤月臨江。碧空如洗,江天一色,孤月高懸,夜色如水。此情此境,我讀出了詩人的孤獨與高邁,我看到了詩人的深邃與無奈,我從中讀出了詩人那種迥絕的宇宙意識,作者從對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繪中,轉入對宇宙生成、人類本源的探索。這種探索古已有之,且常說常新,成爲人類恆久探討的哲學命題,併成爲文學的主題之一。“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一個天真而稚氣的孩子的疑問,也是一個穿越亙古、永無答案的哲學家的天問。張若虛的這一問應該是受到了同時代詩人陳子昂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啓發,張若虛之後,李白在《把酒問月》中說:“清天明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蘇軾在《水調歌頭》中問:“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從這一輪高懸的明月中,我也讀出了自己,是的,這一輪照過李白、也照過蘇軾的月光,正照耀在我身上。張若虛、李白、蘇軾們已經在時光中永恆,巴爾蒙特說:爲了看看陽光,我來到了世上。那麼我對着同一輪明月,是不是應該思考,我來到世間是爲了什麼?我應該留給這個世界什麼,雖然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但哪怕如雪泥鴻爪,哪怕只留只語片言,也不枉對這一輪明月,不枉對浩瀚的星空和清晨的鳥鳴!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我們每一個個體,雖然都如蜉蝣寄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但是,我們能不能讓後來人在某一個不期然的瞬間,看到過我們曾經存在的生命足跡,這,是一個問題。

好,現在請大家閱讀,解決上述三個問題,時間5分鐘。5分鐘後我請大家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

學生閱讀展示,可以根據時間伸縮調整。【說明:這裏是開放性課堂的集中展示,教師的預設與學生的生成可能會有很大的差距,教師要充分熟悉文本,適時引導點撥。】

教師板書:春江花月夜:春江月生,江月籠花,孤月臨江,江月待人,遊子思婦,月伴離人,望月懷遠,江月流春,落月搖情。

 五、深入探究。

現在,請大家來分析這首詩的題目中的五個字中,沒有直接描寫而只作爲背景來寫的是哪兩個字?【春、夜】,再結合我們剛纔對上述9個章節的四字概括,看剩下的三個字中哪個字用得最少?【花】。寫得最多的兩個字是【江月】

既然江月就能概括這首詩的主體內容,我們現在把這首詩的題目改一下,改爲兩個字“江 月”,和“春江花月夜”比較一下,哪個好?爲什麼?

【明確】題目本身就具有詩情畫意,先聲奪人,把讀者帶入如詩如畫的情境當中。春、江、花、月、夜五種事物集中體現了最動人的良辰美景,構成了誘人探尋的奇妙的藝術境界。從某種意義上說,詩應該是最適宜寫良辰美景、賞心樂事的體裁,比如我們說“詩情畫意”,就是指詩畫一般的美好意境。所以德國美學家阿多諾說:“在奧斯維辛之後寫詩是野蠻的。”由此可見,這首詩的題目也是它經久流傳的一個重要因素,不能擅自改動的。

  六、課堂演練。

改寫第一絕,你有兩種選擇,第一種選擇是把這首七絕改成五絕,第二種選擇是把這首七絕改寫成散文。

根據改寫結果評點:古詩不是用來翻譯的,而是用來吟詠的。意義可譯,意境難翻;語言可譯,文化不傳!弄懂文意之後,大家需要做的就是反覆吟詠,現在我們齊讀這首詩。

小結:是一輪明月,成就了春江月夜如詩如畫的美景;是一輪明月,引出了詩人對宇宙人生的無窮感慨;是一輪明月,平添了思婦遊子的幾多愁情?一輪明月將景情理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願同學們美好的人生路上永遠有一片皎潔的月光。

 七、作業:全文背誦《春江花月夜》。

  八、板書設計:

春江月生

江月籠花

孤月臨江

江月待人

春江花月夜 遊子思婦

月伴離人

望月懷遠

江月流春

落月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