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中文言文《留侯論》教案設計

高中文言文《留侯論》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5W 次

  【寫作背景】

高中文言文《留侯論》教案設計

《高祖本紀》中說“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餽饢,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張良,字子房,與蕭何、韓信併爲漢初三傑,是劉邦的軍師,爲其出謀劃策,屢建功業,爲輔佐劉邦得天下之大功臣。

子房本爲韓人,當秦滅韓之時,曾以重金求刺客,得力士以大鐵椎狙擊秦始皇,事敗不成,乃匿名逃亡。後楚漢相爭時,子房運籌帷幄,輔(轉 載於:海達範文網:留侯論教案設計)佐漢高祖打敗項羽,事成不居功,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大封功臣。高祖說:“運籌帷幄中,決勝千里外,子房功也”,並讓張良選擇3萬戶作爲封地。張良不敢接受,曰:“我和帝初見面時在留,把我封在留就可以了”自請封於留,高祖乃封之留侯。

《留侯論》是一篇史論散文。本文根據《史記留侯世家》所記載張良圯上受書以及輔佐劉邦統一天下的事例,論證了“忍小忿而就大謀”“養其全鋒而待其敝”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筆縱橫捭闔,極盡曲折變化。留侯一生事蹟很多,可論者不少,作爲一篇史論,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須有重點、有所側重地選擇材料,蘇軾則是緊緊圍繞題旨——“忍”。作者在留侯一生豐富的材料中,只選取了兩件最能體現留侯能“忍”的典型材料,一是圯上受書老人教“忍”,二是留侯輔佐劉邦定天下並教之以“忍”。前者是留侯之“忍”的來源,即“得忍”,後者是留侯之“忍”的歷史作用,即“用忍”。這是作者早年的一篇著名史論,是進獻給皇帝以應試求官的。文章通過對張良的評論,向皇帝和考官顯示了其非凡的才華。

  【補充史實】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歲,秦滅韓。良年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爲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爲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遊,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爲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良嘗間從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墮其履圯下,顧謂良曰:“孺子,下取履!”良鄂然,欲毆之。爲其老,彊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業爲取履,因長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驚,隨目之。父去裏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會此。”良因怪之,跪曰:“諾。”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後,何也?”去,曰:“後五日早會。”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後,何也?”去,曰:“後五日復早來。”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出一編書,曰:“讀此則爲王者師矣。後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

漢四年,韓信破齊而欲自立爲齊王,漢王怒。張良說漢王,漢王使良授齊王信印,語在淮

陰事中。(韓信已破齊,使人言曰:“齊邊楚,權輕,不爲假王,恐不能安齊。”漢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爲守。”乃遣張良操印綬立韓信爲齊王。)

 【重點詞句】

一、注音。

1、卒(猝)cù 然臨之 2、刀鋸鼎鑊huò

3、雖有賁bēn育 4、倨jù 傲鮮xiǎn 腆tiǎn

5、肉袒tǎn 6、圯yí 上老人

二、重點詞翻譯:

1、必有過人之節(節操)

2、卒然臨之而不驚(突然)

3、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怎麼)

4、所以微見(現)其意者(表現)

5、皆聖賢相與警戒之義(互相)

6、其平居無罪夷滅者(殺戮)

7、而特出於荊軻、聶政之計(只是)

8、鄭伯肉袒牽羊以逆(迎接)

9、其君能下人(謙遜的對待))

10、遂舍之(放棄,之,代詞,攻打鄭國)

11、三年而不倦(厭倦)

12、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由折辱而引申爲削弱)(挫傷)

13、非有平生之素(舊交情)

14、油然而不怪者(坦然)

15、狀貌(形體、容貌)乃如婦人女子,不稱其志氣(志向氣度)

三、詞類活用:

1、臣妾於吳者(n—v 做奴僕)

2、油然而不(以之)怪者(意動,認爲 ……怪)

3、此固秦皇所不能驚,而項籍之所不能怒也 (使動,使……受驚,使……發怒)

四、古今異義

1、人情有所不能忍(人之常情)

2、此其所挾持者甚大(抱負)

3、其身之可愛(可貴)

4、其君能下人(謙遜地對待別人)

5、必能信用其民矣(使……信服,爲……所用)

6、油然而不怪者(坦然)

五、重點句翻譯

1、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突然面臨災禍卻不驚慌,無緣無故受到侮辱卻不發怒。

2、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聖賢相與警戒之義。

看他用來表現他的心意的話,都是聖人和賢人互相勸戒的道理。

3、子房以蓋世之才,不爲伊尹、太公之謀,而特出於荊軻、聶政之計,

以僥倖於不死,此固圯上之老所爲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鮮腆而深折之。

子房憑出類拔萃的才能,沒有謀劃像伊尹、太公那樣計謀,卻偏偏實施像荊軻、聶政那樣的冒險之舉,妄圖僥倖而求不死,這本來就是圯上老人最可惜之處。因此採用傲慢武力

4、非子房其誰全之

如過沒有子房難道還有誰能保全他呢?

 【課文分析】

1、讀課文第一節,說說作者所談論的中心是什麼?採用什麼方法突出這一中心的?(匹夫之勇和大勇者的不同表現對比,表明豪傑之士的過人之節爲能忍)

2、從第二段文字出發,分析圯上老人出現的用意是什麼?

(抓重點句:且其意不在書)

簡說有關張良的傳說,指出第二節爲破典引事,從而證明作者的獨闢蹊徑。

3、讀第三節,從文字中可以看出一個人成功要具備的條件是什麼?

提示:研討重點語句“以蓋世之才,不爲伊尹太公之謀,而特出於荊軻之計謀,以僥倖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爲深惜者也”

明確:首先要有傑出的才能,其次要有過人的氣度。(突出了作者對“賢而能忍的重視”)補充引導:張良存在的不足是什麼。

補充說明,張良只具其一,未具其二,是以老人教之。

從而得出一個觀點,忍小忿而就大謀

4、分析課文第四、第五節:

問題:A、疏通兩個人物事例中的文字。並用“活國/復國”加以概括

B、研討:結合上文“太公、伊尹”和下文中的“高祖、項羽”,說說論及這些人物對錶現文章中心的作用?(正襯和反襯,有力地證明了能忍則成大事,不忍則壞大事的道理)

5、研討:太史公的猜測之誤,對錶現張良以及文章的中心有什麼作用

明確:張良名顯天下,不是因爲魁梧奇偉,而在於賢而能忍併成就了大業。再一次突出了文章的主題。【理解文章內容】

1、讀完文章,我們發現《留侯論》沒有全面評論他的生平和功業,你能說出文中寫了留

侯的哪些經歷嗎?

尋人刺殺秦王 受書圯上老人 (輔佐高祖取勝) 說漢王忍韓信

2、縱觀這三件事,我們看到了張良精神成長的過程,由此蘇軾創造性概括了張良取得成功的主觀方面的根本原因——“能忍”的過人之節。你能簡要說說文章是怎樣以“忍”字貫串全篇的?

第一段總領全文,提出論題“忍”字,然後作者先說黃石以“忍”教張良,次證以鄭伯和勾踐的“能忍”而勝,又以劉邦受張良指教“能忍”而勝再證,反覆申論,說明“忍小忿而就大謀”是張良輔佐劉邦滅秦楚、興漢室的關鍵所在。

3、張良是一個著名的歷史人物,在軍事、政治等方面都具有卓越的才能,本文從一個獨特的角度評論這個人物。文中哪些句子能表現作者的獨到見解?

(1)“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出而試之?觀其所以微見其意者,皆聖賢相與警戒之義。而世不察,以爲鬼物,亦已過矣。”指出黃石公並非“鬼怪”,而是人,是“秦之世有隱君子者”,從人事上對“受書圯上”加以合乎情理的解釋,從而否定了司馬遷的“神怪論”。

(2)“且其意不在書。”“故深折其少年剛銳之氣,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謀。”司馬遷及其後的衆多學者,大多認爲黃石公意在授書,即傳授《太公兵法》,張良熟讀兵法,才能“運籌帷幄”,佐高祖以平定天下;蘇軾否定了這種看法,認爲黃石公的目的是使張良能“忍”。

(3)“高祖忍之,養其全鋒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這是一個全新的觀點,一般都認爲張良主要是爲劉邦出謀劃策,輔佐劉邦得天下。

小結:文章通過對張良的評論,論述了“忍小忿而就大謀”是張良輔佐劉邦滅秦楚、興漢室的關鍵所在。以“忍”貫串全篇,層層議論,逐步深化。

 【體會文章特色】

1、總冒開頭,一字立骨

2、選材典型,翻出新意

3、對比襯托,烘雲托月

4、結構嚴密,文筆曲折

 【佈置作業】

你同意作者評張良“忍小忿而就大謀”的觀點嗎?簡要說說自己的看法。再聯繫生活實際談談你對“小忿”和“大謀”的理解。

一、熟悉文本,感知不同觀點

《留侯論》是一篇史論,屬於議論文。本文集中論述了張良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能忍”,“忍”字貫穿全篇。但作者的立論,是建立在駁論的前提和基礎上的,也就是說,對於張良成功的原因,在作者之前已經有流行的看法——得益於圯上老人所授的奇書《太公兵法》。在文本之中存在着一場圍繞張良成功原因的對話——蘇軾與前人的對話。

討論:本文蘊含着關於張良成功原因的不同觀點,你能根據文中有關語句來談談嗎?明確:作者認爲張良成功在於他能“忍”,而前人認爲張良成功在於得到了一本神奇的書。

二、比較閱讀,瞭解治學精神

《留侯世家》裏的相關文字:

良嘗閒從容步游下邳圯上,……常習誦讀之。(見“補充史實”第二段)

沛公將數千人,略地下邳西,遂屬焉。沛公拜良爲廄將。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爲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殆天授。”

子房始所見下邳圯上老父與《太公書》者,後十三年從高帝過濟北,果見谷城山下黃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並葬黃石。每上冢伏臘,祠黃石

討論:《留侯世家》和《留侯論》二文,除了對於張良成功原因的說法不同之外,還有哪些

不同點?

明確:圯上老人爲誰?前者認爲是鬼物,是谷城山下的黃石,他能預見到張良“後十年興”;而後者認爲是秦之世出而試之的隱君子。老人來到圯上的用意是什麼?前者認爲是爲了授書,這樣張良“讀此則爲王者師矣”,後來“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而後者認爲是爲了“深折”少年張良,教他“能忍”。

歸納:剛纔討論出來的兩個不同點,加上前面觀點的不同點,這三個不同點在蘇軾的文章裏都有體現。古人說:“盡信書,不如無書。”本文是一篇史論,實際上也是一篇讀書筆記。作者認真讀書,卻並不迷信前人的看法,他善於思考,值得我們學習。

三、梳理材料,歸納對比特點

1、提問:剛纔發生在張良身上的這件事,根據課本第2段開頭的一句話,我們可以用最簡潔的字眼來概括它,這就是“受”,即受兵書。那麼,除此之外,本文還寫了張良的幾件事?你能用文中現成的詞語加以概括嗎?

明確:一件事是“以匹夫之力而逞於一擊之間”,這“一擊”用課本的註釋來說,就是指“張良曾與力士用鐵錘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未遂”一事,這樣可用“擊秦帝”三字來概括。還有一件事是“當淮陰破齊而欲自王,高祖發怒”時“子房教之”,這可用“教高祖”三字來概括。按照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本文共寫了有關張良的這樣三件事:擊秦帝、受兵書、教高祖。

2、提問:這三件事有什麼內在的聯繫?

明確:都圍繞“忍”字,分別是不忍、能忍、用忍。它們分別是從反面、正面、正面來論證“忍”的,通過正反對比,觀點顯得鮮明、有說服力。

3、提問:本文還提到了哪些人物?

明確:還提到伊尹、太公,荊軻、聶政,鄭伯、勾踐,項羽、劉邦。

4、提問:他們又是分別從什麼角度來論證中心論點的?

明確:伊尹、太公是從正面,荊軻、聶政是從反面,鄭伯、勾踐是從正面,項羽是從反面,劉邦既是從正面又是從反面(因爲劉邦有能“忍”之時,也有不能“忍”之時,而需張良教之)。由此可知,本文在論證上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正反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