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高二教案 > 高中語文《答司馬諫議書》說課稿

高中語文《答司馬諫議書》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2W 次

本文通過作者對司馬光指責自己的“四條罪狀”的反駁,從而批駁了保守派的不恤國事、墨守成規的狀況,表明自己堅持改革、決不爲流言俗議所動的決心。本文層次清晰,條理分明。首先交代寫信的原因,言語委婉有致;接着進行合情合理地辯駁,有理有據,層層深入;最後表明態度,不失贈答之禮。全文一氣貫通,結構嚴謹。

高中語文《答司馬諫議書》說課稿

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爲:

1、知識和能力目標:藉助註釋和詞典,通過品讀語言,體會作者對司馬光指責自己的“四條罪狀”的反駁,從而感受作者堅持改革、決不爲流言俗議所動的決心。

2、過程和方法目標:通過朗讀,揣摩詞句的含義,品味文章的語言風格。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做事堅持原則,說話要委婉有禮、謙恭敬人的態度,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通過品讀語言,體會作者對司馬光指責自己的“四條罪狀”的反駁

2、教學難點:文中出現的文言的一些客套話。

根據學生年齡特徵,本着“從感性認識到理性分析”的教學思想,我確定的教學方法是“以朗讀法爲主,點撥法,討論法爲輔”的教學方法。 之所以確定以“朗讀法爲主”的原因是朗讀是多種感官參與的以聲釋義的活動,是把文字符號轉化成聲音,直接感受語言,進而對文章內容產生真切敏銳的感受,即“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葉聖陶先生說過“凡爲教者必期於達到不教”的目標。本節課學生的學習方法具體如下:

1、勾畫圈點法:通過圈劃關鍵語句理解文章內容,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2、朗讀法:指導學生朗讀,從中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3、討論法:引導學生進行小組交流,進行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課前讓學生上網查找有關王安石以及“王安石變法”的資料。

(2)佈置學生藉助工具書及書下注釋,根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揣測朗讀停頓,朗讀課文,給不會讀的字注音,圈點出自己認爲需要積累的文言詞彙。

(二)組織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資料,教師可適當補充,實現資源共享。

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對課文作者和時代背景有了一定的瞭解,對文學常識的掌握也是中考時文言文重點要考得的知識點之一,另外,通過讀課文,學生知道了哪些知識已經掌握,哪些知識自己還不能解決,需要上課時仔細聽講才能解決,這樣,聽課時就會有側重點。

(三)疏通文意,整體感知課文

藉助註釋和詞典,逐句解釋,疏通文意,落實字詞,瞭解這封信的主要內容。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了落實一些文言實詞,特別是中考時要求掌握得150個實詞,從文中找出來重點記憶。還有一些重要的句子翻譯也要重點記憶。疏通文意的過程,也是學生對課文內容整體瞭解的過程,但這時對課文的`理解還是表層的,對課文的認識還是比較膚淺的。

(四)精讀課文,分組討論

1、 司馬光反對王安石變法的主要理由是什麼?

2、 王安石反駁司馬光的諫議的立論依據是什麼?

3、 本文爲何要用盤庚的典故?

讓學生帶着這些問題再去讀課文,然後分組討論,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得出結論,這樣就加深了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對課文有了從表到裏的認識。

(五)再讀課文,品味語言

體會這封信的語言風格:1、語言委婉有禮。顯得謙恭敬人。2、語意堅定,旗幟鮮明,柔中有剛。這一環節的設計使學生再去品讀語言,從而達到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一目標的實現。

(六)佈置作業

1、誦讀課文,進一步鞏固文言文字詞的積累。

2、背誦、默寫第二段

3、如果你生活在那個時代,你是贊同變法還是反對變法?課後通過圖書館或網絡進一步豐富相關資料,爲自己選擇一個身份,用文言給王安石或司馬光寫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態度。

(本題爲提高題,讓有興趣、學有餘力的學生試做。)

板書設計

答司馬諫議書

司馬光:侵官生事徵利拒諫

↓ ↓ ↓ ↓

受命於人主議法舉先王之爲天下 辟邪說 天下-怨謗

度而修之於朝廷政以興利 理財 難壬人衆-洶洶然

王安石:上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衆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