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二年級教案 > 《紙船和風箏》教學反思參考模板2篇

《紙船和風箏》教學反思參考模板2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1W 次

  《紙船和風箏》教學反思1

《紙船和風箏》教學反思參考模板2篇

根據上半年學校的總課題研究方案,“杜絕假提問,提高課堂有效性”的總體思路,我制定的子課題方案是“找準切入點,提問纔有效”。從開學初制定的方案,到平時教學和10月15日研究課《北京》一直到今天11月15日的研究成果彙報課,我始終把學校總體方案精要和自己設計的方案中思路,不斷改進提問的方式與方法,努力做到假提問、無效提問的消失、杜絕、無蹤影,使類似的教學問題徹底解決。

回顧《北京》一課,我是抓住了北京的美麗,以“美麗”爲切入點。所謂“切入點”就是教學的起點,一篇課文包含知識點很多,要在一、二節課把所有的知識點都講授清楚,恐怕不可能,這就要求我們老師深入的研讀文本,根據文本的不同,學生的差異,確立教學的重點,“切入點”就是衝着這個重點來設計,以重點帶動全部,使學生深刻理解課文,以“美麗的北京有什麼?”貫徹課堂始終,達到預設的“找準切入點,提問纔有效”的研究目標。

在《紙船和風箏》成果展示彙報課中,我經過細斟精酌最終以“紙船和風箏搭的什麼橋?”爲切入點,從快樂搭橋(建立友誼成爲好朋友)——吵架(橋面出現裂縫)——修補友誼之橋的艱難——重建友誼之橋(和好如初)的整個過程。“紙船和風箏”是松鼠和小熊感情的紐帶,爲了讓學生深入體會文中的內容,作者的意圖,備課時,我分三種角色走進文本讀。一是我以普通讀者來讀課文,找到普通讀者的感受。二是把自己當作學生再讀課文,體會學生讀後會知道什麼?還有哪些問題?他們能想到什麼?三是以作者的身份再次精讀課文,想作者爲什麼這樣安排故事情節,他所表達的什麼思想,他想讀者瞭解、懂得、明白哪些道理,爲什麼用這個詞等等。讀後,我確定教學重點,精心設計了每一個環節,也儲備了許多相關的知識,較好地完成課前預設,達到預期決定的目標。

讀是理解、體會情感的紐帶。“語文教學要駕照到讀上,所有的創新都應建立在讀好的基礎上。”這節課,我把有效的提問和指導讀有機地結合起來,讓學生帶着自己的生活經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如:如果把這隻紙船加上松果送給你,你會感到怎樣?學生會說:“驚喜、高興。”把這種感受帶入文中讀出來。再如指導“高興地哭了”先讓學生笑出聲,再讓學生哭一下,最後引導學生把這兩種表情結合起來讀一讀,學生把握的很準確,讀出自己的感受,達到預設的效果,避免了乾巴地指導讀,做到理解課文和指導朗讀的無痕。

課堂是多變而複雜的。雖然子課題的研究成果的目標達到了,教學中的其它問題我也必須引起重視,吸取經驗,彌補不足。如關注學生不夠,個別字咬字不準確,課前儲備量不足等。我會牢記,使類似的錯誤在教學中避免,努力做到最好。

  《紙船和風箏》教學反思2

《紙船和風箏》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20課。課文以生動的語言,向小朋友們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紙船和風箏讓小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在清清的溪水裏和藍藍的天空中也留下了紙船和風箏帶去的問候、祝福、諒解和濃情,真正成了維繫、發展他們友誼的橋樑和紐帶。

教學中我緊抓小熊和松鼠感情變化這條線,讓學生在朗讀中悟情理、品情味。一節課給我留下深刻印象是的以下幾點:

1、以讀爲本,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讀是理解文字、體會情感的紐帶。把“讀”貫穿始終,讀中感悟,以悟促讀。抓住了文中的幾句重點句(1)小熊拿起紙船一看,樂壞了……(2)“山頂上再也看不見飄蕩的風箏……”(3)“如果你願意和好……”引導學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再通過讀強化學生的內心體驗,使學生讀出了意,讀出了形,讀出了情,讀出了味,把課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語言三者融爲一體。

2、走進孩子,肯定成長

動態生成的課堂教學中,師生都是以平等生命體的身份出現,自由地交流着自己的感受與意見,相互理解、相互欣賞,共同推進課堂教學的進行,一起讓生命共同成長。教師時時對孩子由衷的評價,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教師及時捕捉學生星星點點的智慧火花,不失時機地採用魯迅的“拿來主義”,爲課堂所用,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這節課中還有很多地方不太理想,引起了我的思考。

1、朗讀得多,但缺少一個讓孩子將課文語言內化爲自己語言的機會,沒有爲學生提供運用語言的平臺。在指導朗讀上應再下功夫,應該讓學生多讀多體會,不應將自己的體會強加於學生的身上。

2、課堂教學設計得太滿。可能出於向老師們展示一個較爲完整的教學流程的考慮,我的教學安排過於飽滿,使得學生的感悟有些只停留在表面,認識有些膚淺。非但不能體現原本指導比較細緻、有步驟的特點,反而讓學生覺得很倉促,導致實效性不強。

3、課堂教學時間沒有把握好,導致在教課本內容的時候比較倉促,也沒有很好的深入課文,理解課文。

4、在進行角色體驗的時候,有點脫離文本,因爲小朋友對課文內容還不是很瞭解,就直接開始讓他們談自己的感受,要求有點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