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八年級上冊語文三峽教案

八年級上冊語文三峽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W 次

教學目的與要求:

八年級上冊語文三峽教案

一、掌握重點、難點、疏通文意。

二、學習抓住特徵寫景狀物的方法。

三、熟讀成誦

教學方法:誦讀、討論、分析歸納。

教學過程:

一課

一、導入新課

播放一段三峽的風光片,聯繫學生平時對三峽的所見所聞,讓他們暢談三峽這一景觀的感受,激發學習興趣。

二、講授新課

(一)由學生介紹作者,以及作品的簡介。三峽具體指什麼?

(二)學生自由朗讀,找出生字詞,運用工具書讀準字音,弄清文意。

(小組合作學習,邊讀邊結合課文註解,是以課文,然後作彙報。)

闕嶂曦月襄陵沿溯素湍綠潭漱屬引

補充解釋:

重巖疊嶂:即“重巖疊嶂”。嶂:治理向屏障的山峯

隱天蔽日:即“隱蔽天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應按照“自非亭午,不見曦,自非夜分,不見月”的結構理解。

絕:斷。

或:“有”,不能做“有時”。“或``````有時``````”含有假設的意思,可理解爲“(如)有``````(則)有時``````”。

其:這

雖:在這裏表假設,應譯爲即使。

奔:在這裏作名詞用,指奔馳的駿馬

不以:不如

時:季節

則:連接上下文,帶有輕微的轉折意思,可不譯。

於:從。

其:它們,指怪柏。

漱:衝蕩

“清,榮,峻,茂”前皆省主語。

林寒澗肅:即“林澗寒肅”。肅:寂靜。

故:所以。

兩句詩的意思是:巴東三峽當中巫峽最長,猿猴鳴叫幾聲我得眼淚就沾溼了衣裳。

三聲:幾聲;三步是確數。

(三)整體把握課文結構,

思考:作者通過描寫三峽的哪些景觀,來表現三峽的壯麗風光的?試找出相關的語句。

第一層:(從開頭至“不見曦月”),寫三峽兩岸的山。

第二層:(從“至於夏水襄陵”至“不以疾也”),寫三峽的夏水。

第三層:(從“春冬之時”至“良多趣味”),寫三峽的春冬景色。

第四層:(從“每至晴初霜旦”之文末),寫三峽的秋天景象。

三、 朗讀

分段朗讀,多讓學生自己體會,如何把握合適的語氣語調語速。熟讀成誦。

第二課時

一、齊讀課文

二、討論:文中描寫了三峽的山、夏水、春冬景色、秋天景象,這些景物各有什麼特點?情結合原文,說明理由。

歸納:

山:“七百里”(長)

“相連無缺”“略”(多)

“重”、“疊”“隱蔽”(陡,高峻)

“自非“江面狹窄(高峻-——夏水的迅猛)

夏水:“襄陵,阻絕”(兇險)

“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千二百里”(迅急)

“雖乘奔御風,不以急也”對比

春冬景色:俯視:“素湍綠毯,迴清倒影”

仰視:“絕讞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色彩:白浪,綠潭,青山,花草。

一字一景:“清”“榮”“峻”“茂”

秋:三峽秋景:“晴初霜旦之時”林、澗、猿嘯、回聲。

漁民的悲慘生活:情景:悲寂,淒涼(與前面對比)

聯想:當地漁歌

激發學生聯想:

1、“淚沾裳”是什麼意思?爲什麼會這樣?(引導學生聯繫地理知識合理聯想)

2、從文中兩句漁歌,你還可以聯想到那些詩句?他們的意境相同嗎?

三、引導學生領會全文的藝術特色。(投影打出)

(一)抓住特點寫景

1、文章主要描寫三峽中的峽。課文寫四時風光,爲什麼從“山”寫起?

2、寫四時風光的順序是:。爲什麼不按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

(二)語言特點:

1、動靜結合。找出一兩處動景和靜景

2、有張有馳。

引導學生用心體會:那些地方平靜舒緩,那些地方激烈緊張?

四、介紹《三峽》中的其他描寫,激發學習興趣。

五、以小組爲單位,開展朗誦比賽,可是當配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