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八年級教案 > 人教版八年級《大道之行也》教案設計

人教版八年級《大道之行也》教案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7W 次

《大道之行也》, 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託名孔子答問的著作。其人認爲在大道施行的時候,一定能形成一個“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大同”社會。儘管在當時的戰亂時期下那個願望是不可能實現的,但那是儒家學者在亂世中一個美好願景。不妨看看人教版八年級《大道之行也》教案設計。

人教版八年級《大道之行也》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積累常用的文言詞語;理解大同社會的特徵。

2.理清層次;背誦課文

3.感受古人敢於衝破現實羈絆,大膽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教學重難點】

1.背誦課文。

2.理解大同社會的特徵。

【課時安排】一課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學生齊背《桃花源記》)對美好社會的不懈追求,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永恆主題。其實由陶淵明再上溯千年,我國就有了名字爲“大同”(板書)的美好社會構想。那麼,大同社會到底是一個怎樣的社會?陶淵明描繪的那個“世外桃源”是不是大同社會?21世紀的中國社會,是不是“大同”社會?讓我們帶着這些疑問學習《大道之行也》。先請學生們自由讀課文,要求讀音正確、停頓正確。好,讀起來——(板書:大道之行也《禮記》)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2.指名讀課文。師生點評。

(1)關注生字讀音。與(jǔ) 矜(guān) 分(fèn) 惡(wù)

(2)關注句子停頓。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是故/謀/閉而不興

三、理解文意

1.默讀課文,結合註釋,疏通文意。

2.屏顯如下練習。

(1)解釋加點的字。

①選賢與能——通“舉”,選拔。

②男有分,女有歸——職分,指職業、職守。女子出嫁。

③貨惡其棄於地也——憎惡。

④是故謀閉而不興 是謂大同——這。

(2)翻譯句子。

①大道之行也。

——在大道施行的時候。

②天下爲公。

——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

③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

——人們不單奉養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爲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

(3)給文章加標點。

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3.指導朗讀。對誦讀作具體指導,在誦讀中理清文章層次。

第一層:首句“大道之行也”用提頓語氣讀,表明以下三句即“大道”的內涵;“天下”三句當用分列語氣讀。你認爲哪一個是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徵?

明確:天下爲公:一個“公”字點出了其他所有做法的出發點和歸宿。

第二層:全用排偶句式,共有四組,每組後當作一頓,要讀出層次感。有些字有統領作用,如“故人不獨……”中,“人”統領以下兩句,“使老有所終……”中,“使”統領以下四句,其後均當作一頓。最後一組談“貨”、“力”觀念,此兩字後亦當作一頓。讀至“不必爲己”,要作稍長停頓,收住這一層文字。這兩句話是怎樣體現大同社會“天下爲公”的特徵的?

明確:

(1)人人都能受到全社會的關愛。“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說的是每個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養父母、撫育兒女的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使全社會親如一家。“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意思是對各種年齡段的人羣都要做出合適的安排。又特別提到,對“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要實行生活保障,更充分地體現了全社會的關愛。

(2)人人都能安居樂業。“有分”,就是有穩定的職業,能安心地工作;“有歸”,就是男女婚配及時,有和樂的家庭。古代男耕女織,婦女在家也要從事蠶桑,這樣才能豐衣足食。以上兩個方面主要是就物質生活說的。

(3)貨盡其用,人盡其力。“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這是說人們珍惜勞動產品,但毫無自私自利之心,不會將它據爲己有;“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這是說人們在共同勞動中以不出力或少出力爲恥,都能盡全力地工作,卻沒有“多得”的念頭。這主要是就人們的思想觀念說的,因爲只有樹公心、去私心,才能達到貨盡其用、人盡其力的境界。

第三層:“是故”用承上作結的語氣讀。“謀閉而不興”中“閉”讀降調。“而不閉”一語後停頓可稍長。末句是全文結論,要讀得字字分明、語氣肯定。

4.指名朗讀。要求讀出理解、讀出層次,直至背誦。

四、合作探究

1.《桃花源記》中所描繪的“世外桃源”與“大同”社會相比,有哪些相似之處?

2.聯繫實際思考,你認爲我們現在的社會哪些地方達到了“大同”社會的要求?我們還應該作哪些努力?

3.請說一段話描繪你心目中的理想社會。

小組爲單位,討論交流,要求人人發言。然後推選代言人,闡述本組看法,全班交流。

(第一題,要啓發學生透過“桃源”中的生活現象來認識這個社會,加深對的理解,例如從“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生活極其幸福、快樂,這就是“大同”社會中“老有所終”、“幼有所長”,由此還可以推知矜、寡、孤、獨、廢疾者這五種人同樣受到全社會的關愛。

再如,從“往來種作”中我們也可以看出那是一個“男有分,女有歸”的理想社會。第二題從正面設問,引導學生挖掘當前社會的積極健康因素,要求學生聯繫歷史知識和現實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深入探究,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第三題重在激發學生進行大膽新奇的聯想和想象,營造一種暢遊理想未來的熱烈氣氛,學習古人敢於衝破現實羈絆,大膽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

五、齊背課文

【資料寶藏】

1.談談儒家的政治理想

對儒學來講,理想人的培養和和諧家庭的建立畢竟只是爲達到最終目的——治國平天下——鋪平了道路,要使國泰民安、歌舞昇平的景象出現,根本上還需要現實政治的努力。天下統一,政治清明;上下有分,等級有序;尊賢禮士,君仁臣義;君民同樂,輕斂薄賦:這既是儒學家們憧憬、瞻望的理想社會的格局,也是他們終身倡導,甚至“知其不可而爲之”的現實政見和主張。

儒家仁政、德治的政治主張,嚴格地說,只是一種管理社會的.理想。而儒家所憧憬和企求的理想社會,便是一個安定、和諧與統一的治平之世。從孔子的天下歸仁、近悅遠來、“四海之內皆兄弟”,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樂、百姓“親睦”,到荀子的上下協調、“羣居和一”、“四海之內若一家”等等無不勾畫出一幅社會穩定和諧的美妙藍圖。

先秦儒家這種從仁學的基點出發建構而成的美好社會的圖景,到了秦漢之際,便自然地發展爲“大同”理想。“大同之世”顯然是對原始社會的帶有理想化成分的描述,但它表達了儒家對這種理想社會的嚮往,它抓住了“天下爲公”這一公有制社會的本質特點,肯定了原始民主、平等和互愛互助的人際關係,爲後來的思想家提供了一份極有價值的思想資料。

儒家在提出“大同”理想的同時,從社會現實出發,又肯定“大道既隱”,“天下爲公”已被“天下爲家”所代替。出現了財產私有,“貨力爲己”的以血緣關係爲基礎的宗法教度,人們“各親其親,各子其子”,官爵、財產世世代代相沿襲,形成君臣、父子、夫婦的等級關係,於是,便有必要“禮儀以爲紀”,“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

維護宗法等級秩序,區分尊卑上下貴賤的禮儀制度,就這樣應運而生了。儒家把這種需要用禮儀制度、道德規範來調整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社會稱之爲“小康”社會,並認爲它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才產生的,這實際上是肯定了孔孟所倡導的禮儀之治的歷史必然性,亦表達了儒家的較低一層次的社會理想。

然而,不僅“天下爲公”的“大同世界”是一個烏托邦,就是“天下爲家”的“小康”社會,以仁義爲法則來協調一切人與人的關係,也具有一定的空想色彩。孔孟學說的遭遇就早已證明了這一點。

孔孟提倡的重德治教化,省刑去罰,一方面固然有利於人民的休養生息,減輕受剝削壓迫的程度,從而對發展經濟和實現社會的穩定和諧產生積極的影響,表現出較多的人民性和歷史遠見。但另一方面,這種善良的願望和主張卻不符合統治者急功近利的現實需要,擴大疆域,稱霸諸侯,一統天下,需要的是暴力、酷刑等更爲有力的、現實的手段。

於是,我們便可以看到,儒家這種以仁學爲基礎的政治理論和社會理想,其本身的內容和特點就決定了它在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特殊的歷史命運。

(《東方理性之河》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12版,餘式厚主編)

2.關於《禮記》

《禮記》,儒家經典之一,亦稱《小戴禮》或《小戴禮記》,相傳爲西漢戴聖編纂。爲別於戴德的《大戴禮》,故稱《小戴禮》。全書包括《曲禮》《檀弓》《王制》《月令》《禮運》《學記》《樂記》《中庸》《大學》等四十九篇,除有關我國古代社會情況和各種禮節制度的記述外,還包括了孔子及其門人言行的一些小故事,有一定的思想意義,如流傳很廣的“苛政猛於虎”,就出自《禮記·檀弓》篇。《禮記》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情況、儒家學說和當時文物制度的參考書。《禮記》的語言也簡潔生動,具有一定的文學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