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史部 > 後漢書 > 《後漢書·卷二十九》原文及賞析

《後漢書·卷二十九》原文及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鮑永字君長,上黨屯留人也。父宣,哀帝時任司隸校尉,爲王莽所殺。永少有志操,習歐陽《尚書》。初爲郡功曹。莽以宣不附己,欲滅其子孫。都尉路平承望風旨,

《後漢書·卷二十九》原文及賞析

規欲害永。太守苟諫擁護,召以爲吏,常置府中。永因數爲諫陳興復漢室,剪滅篡逆之策。諫每戒永曰: “君長畿事不密,禍倚人門。”永感其言。及諫卒, 自送喪歸扶風,路平遂收永弟升。太守趙興到,聞乃嘆曰:“我受漢茅土,不能立節,而鮑宣死之,豈可害其子也!”敕縣出升,復署永功曹。時,有矯稱侍中止傳舍者,興欲謁之。永疑其詐,諫不聽而出,興遂駕往,永乃拔佩刀截馬當匈①,乃止。後數日,莽詔書果下捕矯稱者,永由是知名。

更始②二年徵,再遷尚書僕射,行大將軍事。永至河東,因擊青犢,大破之,更始封爲中陽侯。永雖爲將率,而車服敝素,爲道路所識。

時赤眉害更始,三輔道絕。光武即位,遣諫議大夫儲大伯,持節徵永詣行在所。永疑不從,乃收系大伯,遣使馳至長安。既知更始已亡,乃發喪,出大伯等,封上將軍列

侯印綬,悉罷兵,但幅巾與諸將及同心客百餘人詣河內。帝見永,問曰:“卿衆所在?”永離席叩頭曰:“臣事更始,不能令全,誠慚以其衆幸富貴,故悉罷之。”時攻懷未拔,帝謂永曰:“我攻懷三日而兵不下,關東畏服卿,可且將故人自往城下譬之。”即拜永諫議大夫。至懷,乃說更始河內太守,於是開城而降。

時董憲裨將屯兵於魯,侵害百姓,乃拜永爲魯郡太守。永到,擊討,大破之,降者數千人。帝嘉其略,封爲關內侯,遷揚州牧。會遭母憂,去官,悉以財產與孤弟子。

建武十一年,徵爲司隸校尉。帝叔父趙王良尊戚貴重,永以事劾良大不敬,由是朝廷肅然,莫不戒慎。乃闢扶風鮑恢爲都官從事,恢亦抗直不避強御。帝常曰:“貴戚且宜斂手,以避二鮑。”其見憚如此。

永行縣到霸陵,路經更始墓,引車入陌,從事諫止之。永曰:“親北面事人,寧有過墓不拜!雖以獲罪,,司隸所不避也。”遂下拜,哭盡哀而去。西至扶風,椎牛上苟諫

冢。帝聞之,意不平,問公卿曰: “奉使如此何如?”太中大夫張湛對曰:“仁者行之宗,忠者義之主也。仁不遺舊,忠不忘君,行之高者也。”帝意乃釋。

(節選自《後漢書·卷二十九》,有刪改)

注:①束在馬胸前的皮帶。②漢更始帝劉玄。

小題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都尉路平承望風旨,規欲害永 規:計劃,打算

B,持節徵永詣行在所詣:接受旨意

C、可且將故人自往城下譬之。 譬:勸說

D.恢亦抗直不避強御 抗:不順從,引申爲剛正不屈

小題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 永因數爲諫陳興復漢室,剪滅篡逆之策

故爲之支以志 .

B 永乃拔佩刀截馬當匈,乃止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 路平遂收永弟升

王許之,遂與秦王會澠池

D 丁遂下拜,哭盡哀而去

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

小題3:下列各組句子中,能分別表現鮑永“仁”與“忠”的一組是

A ①少有志操,習歐陽《尚書》

②因數爲諫陳興復漢室,剪滅篡逆之策

B①興遂駕往,永乃拔佩刀截馬當匈

②乃闢扶風鮑恢爲都官從事

C①永雖爲將率,而車服敝素,爲道路所識。

②臣事更始,不能令全,誠慚以其衆幸富貴,故悉罷之。

D①去官,悉以財產與孤弟子

②親北面事人,寧有過墓不拜!雖以獲罪,司隸所不避也。

小題4: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人王莽殺了鮑永的父親鮑宣並欲斬草除根。太守苟諫是個正直的官員,他非常同情鮑永家的遭遇,爲保護鮑永,將他安排在自己身邊爲吏。

B.鮑永素有大志,經常向苟諫陳說興復漢室殲滅篡權叛逆王莽的計策,而苟諫經常告誡他要當心由此招來滅門之禍。

C.光武帝劉秀稱帝后,派諫議大夫儲大伯持符節召見鮑永。鮑永懷疑有詐,關押了儲大伯。後來他釋放了儲大伯,但也以遣散部隊的方式表達了心中的不滿。

D.鮑永嚴於執法,不避權貴,使朝廷風紀肅然,王公大臣莫不小心謹慎。後來的鮑恢也與他一樣“抗直不避強御”,連光武帝劉秀也讚賞他們。

小題5: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文言材料中畫線的句子。(6分)

①永雖爲將率,而車服敝素,爲道路所識。(3分)

②親北面事人,寧有過墓不拜!(3分)

 參考答案

1:B

2:C

3:D

4:C

5: (10分)

(1)①鮑永雖然是將帥,然而他乘坐的車子所穿的`衣服都十分陳舊樸素,這樣被道路上的人們所辨識。(“雖”1分,“敝素’’1分,“爲……所”1分o)

②我曾親身面向北而侍奉他,哪裏有經過他的陵墓卻不拜祭的道理! (句意1分,“事”1分,“寧”1分)

 參考譯文

鮑永字君長,是上黨屯留人。他的父親鮑宣,在哀帝時候擔任司隸校尉,被王莽所殺。鮑永年少時就有志向與節操,學習歐陽生的《尚書)。起初擔任郡功曹。王莽因爲鮑宣不阿附自己,就想滅掉他的子孫。都尉路平揣摩迎合王莽的心意,打算要殺害鮑永。太守苟諫保護鮑永,把他召來擔任自己手下的官吏,經常安排他在自己的府中。鮑永於是就屢次向苟諫陳說興復漢室,除去篡權叛逆的策略。苟竦常勸戒鮑永說:“你謀劃機密事卻作得不夠隱祕,當心禍患累及家人。”鮑永爲他的話所打動。等到苟誄死去,鮑永親自護送他的遺體回到扶風,路平就趁這個機會關押了鮑永韻弟弟鮑升。太守趙興到任,聽說這事嘆息說:“我接受漢朝廷的冊封,卻不能成就名節,現在鮑宣爲名節而死了,我怎麼能害他的兒子呵!”於是就命令縣令釋放鮑升,又恢復了鮑永的功曹一職。當時,有假冒宮中侍中身份的人住在傳舍中,趙興想要去拜謁。鮑永懷疑其中有詐,勸說趙興,趙興不聽從仍執意出府,當他駕車前往時,鮑永拔出佩刀割斷了馬胸前的皮帶(當胸:束在馬胸前的皮帶),趙興纔沒有去成。幾天後,王莽的詔書果然下達,要求追捕假冒身份的人,鮑永因此而知名。

更始帝(劉玄)二年,鮑永被朝廷徵召,連續二次升遷擔任了尚書僕射,井履行大將軍職務。他到了河東,攻打青犢,大破敵軍,朝廷封他爲中陽侯。鮑永雖身爲將帥,然而他乘的車輛所着的服裝陳舊而儉樸,憑這一特點,而被路上的行人所辨識。

這時赤眉軍殺害了更始帝,京城附近的道路被阻斷。光武帝(劉秀)即位,派遣誅議大夫儲大伯拿着符節徵召鮑永到光武所在的地方去。鮑永有所懷疑而沒有聽從,並扣押了儲大伯,派遣使者騎快馬趕到長安去打探情況。這才知道更始帝已死,鮑永就爲更始發喪,釋放了儲大伯等人,封存好上將軍列侯的印綬,全都遣散了士兵,只用幅巾束髮(幅巾謂不着冠,只用幅巾束首)和諸將以及自己的心腹百餘人到河內去。光武帝見到鮑永,問他:“你的士兵在哪裏?”鮑永離開座席叩頭說:“臣侍奉更始帝,卻不能保全他,我確實爲率領他的士兵來求得富貴而慚愧,所以全都解散了他們。”當時漢軍攻打懷而未能攻下,光武帝對鮑永說:“我攻打懷三天都沒能攻下,關東的人都敬畏佩服你,你可以暫且帶你的人親自去城下勸說他們。”於是就授予鮑永諫議大夫之職。到了懷,鮑永就勸說更始帝封的河內大守,於是河內太守就打開城門而降。

當時,董憲的副將屯兵於魯,危害百姓,朝廷就授鮑永爲魯郡太守。鮑永到了以後,攻打敵軍,大敗他們,投降的就達數千人。皇帝表彰他的功勞,封他爲關內侯,調任楊州牧。正趕上他的母親去世,鮑永辭去官職,把財產全都分給那此貧苦孤弱的弟子。

建武十一年,被朝廷徵召擔任司隸校尉。皇帝的叔父趙王劉良是尊崇的皇親,位貴而權重,鮑永因事而彈劾他大不敬之罪,因此朝廷上下一片肅然,官員們沒有不小心謹慎的。此時朝廷徵召扶風的鮑恢擔任都官從事,鮑恢也剛正直耿而不懼強暴有勢力的人。皇帝常說:“皇室的內外親族應收斂一下自己的行爲了,這樣才能免受二鮑的懲處。”他們兩人就是這樣地被人懼怕。

鮑永巡視郡縣來到霸陵,路上經過更始帝的陵墓,便要引車進入墓地,隨從的官員都勸說阻止他。鮑永說:“我曾親身面向北而侍奉他,哪裏有經過他的陵墓卻不拜祭的道理!即使因此獲罪,我也不會逃避主管部門的懲處的。”於是就下車拜祭,大哭一場,極盡哀痛而離去。向西到達扶風,就殺牛作祭品拜祭苟諫墳墓。皇帝聽說這事以後,心中不滿,問公卿說:“奉使命出巡卻做這樣的事,該怎麼處置呢?”大中大夫張湛回答說:“仁義是德行的根本,忠誠是道義的主旨。仁義而不忘死去的老朋友,忠誠而不忘故去的君主,這是德行高尚的人呵。”皇帝才心中釋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