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忠義諫臣魏徵

忠義諫臣魏徵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1W 次

魏徵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家裏很窮,但他卻喜歡讀書,掌握了廣博的知識,後來又出家當過道士。隋朝末年農民起義風起雲涌,他先後參加李密瓦崗軍和竇建德起義軍,李建成被殺後,他又因直言敢諫,受到唐太宗的重用。

忠義諫臣魏徵

唐太宗常把魏徵召進宮內,叫他提些意見。李世民有不對的地方,魏徵能夠當面批評,甚至會弄得唐太宗一時下不了臺。

有一次,唐太宗根據右僕射(掌管奏章文書的官員)封德彝的建議,決定十八歲以上身體強壯還沒有服役過的男子都要去當兵。但魏徵不同意。因爲按照當時的規定,皇帝的敕令,要由諫議大夫簽名才能生效。

唐太宗問他:“你不同意這樣做,有什麼理由?”

魏徵回答:“臣作爲諫議大夫,有義務向陛下指出,這樣做違背了治國安民的方針。我朝開國後即立下‘男子二十歲當兵,六十歲可免’的規定,怎麼能隨便改變呢?”

唐太宗非常生氣,大聲指責道:“你太固執己見!”

魏徵毫不退讓,語重心長地說道:“陛下!把河水放光捕魚,確實能捕到許多魚,但明年就沒有魚了;把森林燒了打獵,確實會打到許多獵物,但明年就沒有野獸了。如果把十八歲以上身體強壯的男子都去當兵,今後國家的稅賦徭役去向誰要呢?”

唐太宗這才幡然醒悟,收回了命令。

有時候,李世民還會和魏徵一起討論一些問題。

比如,唐太宗曾問魏徵:“歷史上有過這麼多帝王,爲什麼有的明智,有的昏庸?”

魏徵回答道:“能夠多聽聽各方面意見的帝王,通常比較明智;一意孤行、只聽單方面的意見的帝王,難免就會昏庸。”“兼聽則明,偏聽則暗”的成語就是這樣來的。

唐太宗讚許地說:“你講得真好啊!”

有個大臣叫鄭仁基,女兒長得美麗又有才華,皇后要把她收爲李世民的嬪妃。當冊封的詔書寫好後,有人說了一句:“她不是已經與人訂婚了嗎?”

魏徵知道後,就向李世民進諫道:“陛下住着亭臺樓閣,就應該希望百姓有安身的房子;陛下吃着山珍海味,就應該希望百姓有充足的食物;陛下看着衆多嬪妃,就應該希望百姓有稱心的婚姻。現在陛下把已經與人訂婚了的女子奪過來,這怎麼符合人家父母的心意呢?”

唐太宗聽了這番話,馬上取消了冊封。

當魏徵患病去世後,唐太宗罷朝五天,親自登上御苑西樓,遙望魏徵逝世之處寄託哀思。他沉痛地說:“用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衣帽穿戴;用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作鏡子,可以明白自己的行爲是否正確。現在魏徵去世,使我失去了一面鏡子。”

魏徵能在初唐的政治舞臺上發揮一點作用,確實是與唐太宗聞過則喜、從諫如流的氣度分不開的。

唐太宗時能夠大膽進諫的大臣,還有一位馬周。馬周原來只是守衛玄武門的.中郎將常何的客人。公元631年(貞觀五年),李世民下令百官上書談論朝政得失。常何是個武將,不懂政治,感到談不出什麼,爲此很犯愁。馬周知道了,馬上動筆爲他寫了二十多條關於政治得失的意見,讓他去交差。李世民讀了以後,覺得條條都切中要害。他很奇怪,常何這一介武夫怎麼變得這樣有政治頭腦了,就找他來面談。常何一向老實,他坦白地告訴李世民上書的內容都是馬周寫的。李世民馬上召見馬周,一番談話,對他十分賞識,不久便任命他爲監察御史。

馬周沒有辜負李世民對他的期望,經常進諫,向李世民提出了一些建設性的建議。他要李世民吸取隋朝滅亡的教訓,要了解民間的疾苦,愛護百姓;他要李世民不要太寵愛子女,沒有必要每年加賜金銀珍寶,因爲奢侈只會害了子女;他要李世民以人爲本,真正讓百姓滿意,就得選拔德才具備的好官。對馬周提出的這些建議,李世民都認真聽取,並加以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