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孔雀東南飛》的民間故事

《孔雀東南飛》的民間故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7W 次

《孔雀東南飛》是中國古代傑出的長篇敘事詩,敘述了一對青年男女的愛情悲劇,是漢樂府敘事詩發展的高峯。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孔雀東南飛》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孔雀東南飛》的民間故事

《孔雀東南飛》的民間故事 篇1

劉蘭芝是東漢末年人,自幼乖巧,《孔雀東南飛》詩中說她:“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 ”,可看出她多才多藝、秀外慧中。十七歲時嫁給焦仲卿爲妻。焦仲卿的職業是當地一個小官吏,大概相當於現在的公務員吧,家裏人口簡單,只有一個老母和妹妹,經濟情況算是小康。乖巧又賢慧的劉蘭芝嫁到這樣的家庭,照道理講,生活應該還算順遂。可是偏偏焦母,也就是劉蘭芝的婆婆,嚴格又苛刻,讓這對小夫妻從幸福佳偶變成梁祝的翻版。

劉蘭芝從小就接受母親的女教訓練,所以嫁到夫家之後,把家事都做的井井有條,舉凡織布、煮飯、灑掃等等,沒有哪樣做不好的。而焦仲卿也覺得娶到了好妻子,對劉蘭芝更加喜愛。也許是因爲感情太好了吧,招致婆婆的妒忌,婆婆就是看她不順眼。除了加重劉蘭芝的工作量之外,還盡找劉蘭芝的不是,說媳婦不懂禮貌,做事我行我素,強迫兒子非把劉蘭芝休掉不可。

傳統社會裏,做兒子的不敢輕易忤逆母親。儘管焦仲卿知道妻子沒做錯事,但爲了緩和母親的怒氣,也只好將就著先把劉蘭芝送回孃家。兩人臨別的時候,焦仲卿承諾一定會再把劉蘭芝接回來,也希望劉蘭芝堅強等他。焦仲卿說:“我發誓不與你斷絕關係,你暫時先回孃家去,我現在必須去廬江太守府工作,很快就會回來,我發誓,決不會對不起你的。”

劉蘭芝聽了很感動,便對焦仲卿說:“君當作磐石,妾當作蒲葦,蒲葦紉如絲,磐石無轉移。”意思是說:你就像磐石一樣堅定不可移轉,而我就像蒲草和葦子一樣,那麼的柔軟堅韌不易折斷。我們對彼此都堅守承諾吧。

想不到回孃家之後沒多久,媒人就找上門來,說是縣令的兒子看上她,要娶她爲妻。劉蘭芝堅決不再嫁。可是劉蘭芝的哥哥性情暴躁,又看上縣令的家世富貴,而母親年老無法作主,於是哥哥便逼迫劉蘭芝答應這門婚事。

劉蘭芝即將成婚的前一天,聽到消息特地趕來的焦仲卿對此很不諒解,認爲劉蘭芝沒有信守承諾。焦仲卿對劉蘭芝說:“祝賀你找到好歸宿!我這塊磐石很堅固,可以一直放上千年都不壞,可是你這蒲葦呢?只有一時的堅韌,卻不能長久保持下去。你的日子將會一天天富貴起來,而我啊,就只好孤單一人到地府去報到吧。”

劉蘭芝哭泣對焦仲卿說:“哪裏想到你這麼狠心竟會說出這樣的話來。你我都是被逼迫的,好吧,那我們就相約到地府去見吧!但願不要忘記彼此的誓言。”

劉蘭芝再婚的日子終於來臨,想起過去的一切都無法挽回了,她感到悲傷不已。她獨自來到池邊,往水池中縱身一跳,就這樣結束了她短暫而身不由己的一生。焦仲卿聽到劉蘭芝投水的消息,也隨之在家中院子裏,朝着東南方的樹枝上吊死了。

焦、劉兩人死後合葬於華山旁。在墓地旁有茂密的樹林,樹林中有一對飛鳥,人稱“鴛鴦”,這兩隻鳥時常仰著頭互相傾訴…

《孔雀東南飛》的民間故事 篇2

《孔雀東南飛》的悲劇結局,有它的歷史根源。要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去分析、去理解,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有的人認爲男女主人公雙雙自殺殉情是消極的、不可取的,因而這首詩的主題思想缺少積極意義,這是對當時的封建社會的濃厚的罪惡勢力認識不足,甚至把舊社會當做新社會;有的`人認爲愛情是至上的,愛情得不到圓滿的解決,就應當用自殺去殉情、去表白、去鬥爭,似乎除了死別無生路,這種不從社會實際出發的輕生之舉,無疑也是錯誤的,都是違背歷史唯物主義的。

據查考《孔雀東南飛》大致創作於東漢建安年間,是當時人根據廬江郡的一個婚姻悲劇的實事寫成的,一直在民間流傳。爲什麼像蘭芝這樣美麗、溫柔,既知書達禮又是勞動能手的女子,竟會受到仲卿母親無理責備終致遣回孃家,這是由於封建社會門第觀念的作崇。蘭芝出自平民家庭,仲卿卻是個衰落了的大家子弟,他的母親卻念念不忘自家是仕宦於臺閣的大家,看不起蘭芝這個出身民家的女子,歧視她人賤,嫌她無禮節、自專由,一心想爲兒子攀附東家,逼迫仲卿把蘭芝遣回孃家。那麼,仲卿和蘭芝既然十分恩愛,也曾多次向母親表白、求情,爲什麼終於不敢採取更強烈的鬥爭而違心地遣回蘭芝呢?小姑對蘭芝也十分同情,爲什麼不能在家庭中組成同一陣線來反對專橫無理的焦母呢?這是由於社會門第觀念與封建家長制意識佔了統治地位,同情和反抗起不了什麼作用。蘭芝回到孃家,母親雖然疼愛她、同情她,但哥哥卻是封建意識、門第觀念強烈的人,他和蘭芝的手足之情已完全被封建意識淹沒了,在那個男尊女卑的社會,母親在家庭的地位不如哥哥,所以蘭芝回到孃家依然十分委屈。這首著名的長詩,充分揭露了封建家長制和門第觀念對青年婚姻幸福破壞的罪惡,對這種不合理的社會制度進行了鞭策。另一方面又讚頌了蘭芝、仲卿忠貞不渝的愛情。蘭芝雖然受到焦母的歧視、折磨,但還是忍受折磨、溫柔體貼、勤勞善良、顧全禮節,希望能委曲求全,維持與仲卿的夫婦生活;仲卿雖然禮教觀念嚴重,守禮盡孝,但還是多次向母親表示抗爭,因個性比較懦弱,還是不得不與蘭芝分離。夫妻分別時纏綿悱惻,海誓山盟。仲卿不另娶,蘭芝不再嫁,表示出雖受迫害,而愛情忠貞不渝。但蘭芝因哥哥勢利,強迫她許婚太守之子,她自知無力反抗,便萌發以死殉情之念。詩中竭力渲染太守家爲舉辦婚事大力張羅,以襯托蘭芝的忠貞不渝之情。終於在新婚之夜,蘭芝赴水自盡,仲卿也隨後自縊身亡。他們是在經過一切努力之後,最後以自己的生命向那個吃人的封建社會進行最後的鬥爭,表明了他們對婚姻愛情幸福追求的強烈願望與至死不渝鬥爭精神。他們的悲劇遭遇和對理想的追求,體現着封建統治下廣大青年男女的普遍願望和反抗要求,具有極其廣泛而深刻的社會意義。所以這首詩一直膾炙人口,廣爲流傳民間。絕不能把它看成簡單地以死殉情。這首詩藝術性和思想性都很高,特別是蘭芝、仲卿雙雙殉情,更是對封建社會男尊女卑、傳宗接後的封建意識的沉重打擊。基於這一理解,我在教學時曾請同學對詩中主人公的結局展開設想,同學提出了十多種結局,如夫妻出走,公開向社會揭露焦母的無理迫害,讓蘭芝嫁給太守的兒子使婦女揚眉吐氣,讓仲卿出家當和尚等等,後來我要求同學根據兩條原則:①不能違背歷史真實;②不能歪曲主人公性格,開展研討,結果,還是維持了原詩的結局。經過討論,大家認識到文學作品只是從一個側面來反映社會的矛盾衝突,從而給人以啓示、教育。分析和理解它,不能忽視歷史背景,不能背離文學創作的原則,更不能簡單地仿行,消除了可能產生的消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