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國學常識 > 高山流水,恬然自得的來歷

高山流水,恬然自得的來歷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9W 次

【禪】佛教"禪那"的簡稱,梵語的音譯。也有譯爲"棄惡"或"功德叢林"者。其意譯爲"思維修"或"靜慮",是佛教的一種修持方法。

高山流水,恬然自得的來歷

言思維修是依因立名,意指一心思維研修爲因,得以定心,故謂之思維修。言靜慮者是依體立名。其禪那之體,寂靜而具審慮之用者,故謂之靜慮。靜即定,慮即慧,定慧均等之妙體曰"禪那"。也就是佛家一般講的參禪。虛靈寧靜,把外緣(外在事物)都摒棄掉,不受其影響;把神收回來,使精神返觀自身(非肉身)即是"禪"。

寧靜的心,質樸無瑕,迴歸本真,這便是參透人生,便是禪。人生中的煩惱都是自己找的,當心靈變得博大,空靈無物,猶如倒空了的杯子,便能恬淡安靜。人的心靈,若能如蓮花與日月,超然平淡,無分別心、取捨心、愛憎心、得失心,便能獲得快樂與祥和。水往低處流,雲在天上飄,一切都自然和諧地發生,這就是平常心。擁有一顆平常心,人生如行雲流水,迴歸本真,這便是參透人生,便是禪。

禪學,是佛教的一種思想,其大意是放棄用已有的知識、邏輯來解決問題。認爲真正最爲容易且最爲有效的`方法是直接用源於自我內心的感悟來解決問題,尋回並證入自性。其理論認爲這種方法不受任何知識、任何邏輯、任何常理所束縛,是真正源自於自我的,所以也是最適合解決自我的問題的。也就是說可以把禪理解爲是一種最爲簡單也是最爲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

佛教普遍採用的一種修習方法,源於婆羅門經典《奧義書》所講:靜坐調心、制御意志、超越喜憂以達到“梵”的境界。修禪,可以靜治煩,實現去惡從善、由癡而智、由染污到清淨的轉變。使修習者從心緒寧靜到心身愉悅,進入心明清空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