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百家姓 > 卜姓的起源與家譜

卜姓的起源與家譜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82W 次

卜姓源起龐雜,歷史悠久,時至今日,連卜姓也很難說出己出自何支。卜姓的名人各朝各代均有不少。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卜姓的起源與家譜,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卜姓的起源與家譜

卜氏

分佈地區

山西省西河郡,湖南省漵浦縣。

歷史來源

卜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五十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七。

「卜」源出

1、出自姒姓。爲上古夏禹的兒子夏啓之後,以官名爲氏。據《路史》載:“夏啓有卜氏,又叔繡後有卜氏。”這是卜氏起源最早的一支。又據《風俗通》所載,夏時太康之弟封於莘(故城在今陝西省合陽東南),因其弟曾任占卜之官,其後以官名爲姓,稱爲卜氏。

2、出自姬姓。爲周文王的兒子叔繡(周武王之弟)之後,以官名爲氏。據《路史》所載,周文王之子滕叔繡曾任占卜之官,其後代有卜姓。

3、出自商、周代卜人之後,以官名爲氏據。《姓苑》所載,周禮卜人之後,以官爲氏。又據《風俗通》載,“氏於事者,巫卜陶匠是也”。商、周朝廷中專管占卜的長官稱太卜,其地位相當於大夫,其屬從官員稱爲卜人。他們的後裔有的以卜爲姓,稱爲卜氏。

4、出自春秋時卜筮官之後,以官名爲氏。據《姓氏考略》、《通志·氏族略》等所載,春秋時晉國卜偃、秦國卜徒父、魯國卜楚丘,皆爲卜筮官,其後人以官名爲姓,稱爲卜氏。

5、出自他族有卜姓或他族改姓卜氏。

6、出自職業。上古由巫師專管占卜,他們的後代就以職業爲姓,世代姓卜。

卜姓源流

源流一

書籍源於姒姓,出自夏王朝夏啓屬下巫師,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巫師,在夏、商王朝時期掌管卜筮;周王朝時期,掌管卜筮的官員稱卜正,其子孫便以職官爲姓,世代稱卜氏。據史籍《通志》記載:“卜氏,周禮卜人氏也。魯有卜楚丘,晉有卜偃,楚有卜徒父,皆以卜命之,其後遂以爲氏。如仲尼弟子卜高徒是也。”卜氏系以職官、職業爲姓,屬於以技爲氏一類,皆出於古代從事占卜職業者。史籍《路史》也記載:“夏啓有卜氏,又叔繡後有卜氏。”這是卜氏起源最早的一支。又據史籍《風俗通》記載,夏時太康之弟封於莘(故城在今陝西省合陽東南),因其弟曾任占卜之官,其後以官名爲姓,稱爲卜氏。

對卜氏起源最早的記載是宋朝學者羅泌所撰著的《路史》。據《路史》記載:“夏啓有卜氏,又叔繡後有卜氏。”這是卜氏起源最早的一支。

源流二

源於姬姓,出自周文王的兒子叔繡(周武王之弟)之後,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據史籍《路史》記載,周文王之子滕叔繡曾任占卜之官,其後代有卜氏。古代大凡出獵、征戰、風雨、年成、祭祀、婚喪、疾災待事,都想預知吉凶,便採用卜甲和卜骨的形式來進行占卜。卜甲多用龜的腹甲或背甲,卜骨多用牛、羊、豬的肩胛骨。先把甲或骨鑽上眼,然後再用火燒,從甲或骨上裂開的紋路來看是吉或是兇。據史籍《姓苑》記載:“周禮卜人之後,以官爲氏。”又據史籍《風俗通》記載,“氏於事者,巫卜陶匠是也”。

商、周朝廷中專管占卜的長官稱太卜,其地位相當於大夫,其屬從官員稱爲卜人。他們的後裔有的以卜爲姓,稱爲卜氏。故謂“氏於事者”,就是以從事的職業爲姓氏。

源流三

源於匈奴族,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須卜氏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須卜氏,原爲漢朝時期匈奴民族的一支,屬於南匈奴四大貴族姓氏之一,即須卜氏、呼延氏、賀蘭氏、丘林氏。東漢初期,南匈奴大多歸附漢王朝,逐漸漢化,形成漢姓(卜、呼延、蘭、喬)。五胡十六國時期,匈奴須卜氏流居於代北地區,後爲鮮卑拓拔部所吞併,因聯姻關係,成爲鮮卑貴族部落之一。

北魏王朝建立之後,在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大力推行的漢化改革過程中,須卜氏再一次漢化爲單姓卜氏,此後,該支卜氏世代相傳。

源流四

源於春秋時期卜筮官之後,屬於以官職稱謂爲氏。

據史籍《姓氏考略》、《通志·氏族略》等記載,春秋時期,晉國的卜偃、秦國的卜徒父、魯國的.卜楚丘等,皆爲卜筮官,名稱顯赫一時。其後裔族人多以先祖官稱爲姓氏,皆稱爲卜氏。

源流五

源於布朗族,出自明朝時期雲南緬中軍民宣慰使,屬於漢化改姓爲氏。明朝初期,王朝政府控制西南地區,在雲南邊地一帶設有六個宣慰使司,即:

①孟養軍民宣慰使司,其地在今緬甸八莫、開泰以北,伊洛瓦底江以西,那伽山脈以東地區,治所在今緬甸孟養;

②木邦軍民宣慰使司,其地在今緬甸撣邦東北部地區,治所在今緬甸興威;

③緬甸軍民宣慰司,即阿瓦王朝(今布朗族),其地在木邦以西,孟養以南,今緬甸曼德勒爲中心的伊洛瓦底江中游地區;

④八百大甸軍民宣慰使司,其地在今緬甸撣邦東部和泰國清邁地區;

⑤車裏軍民宣慰使司,其地在今雲南西雙版納;

⑥老撾軍民宣慰使司,其地在今老撾境內。

當時,明政府授與當地上層分子以宣慰使的職銜,這些土司則接受明王朝的封號,服從雲南三司即都揮司、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的統轄節制。在緬甸軍民宣慰司中,宣慰使(大土司)即阿瓦王朝首領卜刺浪馬哈省,在滇緬麓川戰役中,於明英宗朱祁鎮正統十年(公元1445年)農曆12月,將在緬甸支持下反叛明朝的原麓川宣慰司(今雲南瑞麗)宣慰使思任發捕獲,交給中央王朝斬首。明英宗下旨嘉獎卜刺浪馬哈省,並賜漢姓爲卜氏。

此後,卜刺浪氏族皆改爲漢姓卜氏,不論在今中國境內還是在緬甸境內,多稱卜氏,世代相傳。

源流六

出自職業,上古由巫師專管占卜,他們的後代就以職業爲姓,世代姓卜。巫師在上古是非常重要的人物,一般由氏族部落首領,或者首領的親族,或者智者、長者擔任。所有大事舉行前,都要預卜是否吉利,如打獵、戰爭、婚喪等等,由巫師解釋卜卦的含義,傳達上天的意志。卜者也就是巫者,是人和神的中間人,叫神人。卜卦時往往舉行歌舞儀式。卜姓起源最早記載是說,上古夏的開國君主“啓”,手下有姓卜的巫師。啓就是大禹的兒子。

源流七

源於蒙古族,源出清初期陳蒙古八旗博斯沁部落,屬於漢化改姓爲氏。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載蒙古八旗姓》記載:蒙古族巴遜氏,亦稱把孫氏、博斯沁氏,世居克什克騰(今內蒙古克什克騰),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該部奉命隨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派駐遼寧丹東的鳳凰城,屯墾於璦河沿岸影壁山附近,今主要聚居於鳳城大堡蒙古族鎮。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Basun Hala。

清朝中葉以後,蒙古族、滿族巴遜氏所冠漢姓多爲卜氏、戴氏等。

源流八

源於回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回族卜氏,出自漢化爲改姓。據文獻《泉州塗關外法石沿海有關中外交通史蹟的調查》記載,元末明初,明太祖爲懲罰蒲壽庚“導元傾宋之罪”,對蒲氏家族進行了報復,“蒲姓恐被株連,故相率改爲卜氏”。

另外,在文獻《回回曆史與伊斯蘭文化》終記載,明洪武中期,“入附回回兒只,因出使倒刺沙、撒馬兒罕(皆今烏茲別克斯坦),功官百戶,後賜佔籍於嘉定,改漢姓爲卜氏。其曾孫爲卜相,卜相之侄卜永正,卜永正之子卜升,世代襲職,爲嘉定回回世族。”

源流九

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 據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⑴ 滿族拜格氏,亦稱伯特氏,源出金國時期奚族後裔伯德部,以部爲氏,滿語爲Baige Hala,世居拜格山(今黑龍江呼瑪盤古),所冠漢姓爲卜氏。

⑵ 滿族博都哩氏,亦稱布利托天氏、布勒多索夫氏,源出唐朝末期女真“通用三十姓”之一的孛木律氏族,金國時期女真“孛術魯”,以姓爲氏,滿語爲Boduri Hala。世居索倫(今黑龍江嫩江以西廣大地區),後有鄂溫克族引爲姓氏。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卜氏、博氏、魯氏、範氏、花氏、布氏等。

⑶ 滿族布尼氏,滿語爲Buni Hala,世居佛訥赫村(今黑龍江寧安)、尼馬察(今黑龍江穆棱興凱湖彼岸,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一帶)等地。後多冠漢姓爲卜氏、布氏、於氏等。

⑷ 滿族布爾察氏,源出虎爾哈女真,以地爲氏,滿語爲Bulca Hala,漢義“規避”,世居阿里庫(今俄羅斯境內烏蘇里江上游支流阿庫裏河流域)、虎爾哈(今黑龍江黑河對岸俄羅斯地區)等地,後多冠漢姓爲卜氏、布氏等。

⑸ 滿族布爾尼氏,滿語爲Bulni Hala,世居尼馬察(今黑龍江穆棱興凱湖彼岸,俄羅斯烏蘇里斯克一帶),後多冠漢姓爲卜氏、布氏。

源流十

源於達斡爾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據史籍《黑龍江志稿·氏族》記載:

⑴ 達斡爾族伯克圖氏,亦稱卜克圖氏,世居黑龍江流域。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Bektu Hala。清朝中葉以後多冠漢姓爲卜氏。

⑵ 達斡爾族布庫爾氏,漢義“帽沿”,世居黑龍江流域。後有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Bukur Hala。清朝中葉以後冠漢姓爲卜氏。

源流十一

源於鄂溫克族,出自鄂溫克族布喇穆氏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據史籍《黑龍江志稿·氏族》記載:鄂溫克族布喇穆氏,亦稱博拉木氏、比渣穆氏、卜拉木氏,世居黑龍江中下游漢古河、布特哈(今黑龍江訥河)、呼倫貝爾(今內蒙古海拉爾)等地。後有鄂倫春族、滿族引爲姓氏者,滿語爲Bulamu Hala。

清朝中葉以後,鄂溫克族布、鄂倫春族、滿族喇穆氏所冠漢姓多爲卜氏、蔡氏等。

源流十二

源於錫伯族,屬於漢化改姓爲氏。錫伯族卜佔那氏、卜庫庫蘇里氏、卜庫索里氏等,皆源出古匈奴須卜氏部族後裔,主源一同上述“第四個淵源”,元朝以後世居瀋陽地區,在清朝時期被編入索倫部,大部分經長途遷徙駐紮於新疆伊犁地區,少部分留居遼東半島。

清朝中葉以後多改漢姓爲卜氏。

得姓始祖:卜偃。

卜姓系以職官、職業爲姓,屬於以技爲氏一類,皆出於古代從事占卜職業者。古代大凡出獵、征戰、風雨、年成、祭祀、婚喪、疾災等事,都想預知吉凶,占卜者遂應運而生,併產生專管此事的官職。卜巫是上古時代非常重要的人物,一般由氏族部落首領,或者首領的親族,或者智者、長者擔任。史稱夏代開國君主夏啓、夏王太康之弟曾任此職,又周文王之子滕叔繡亦任此職,春秋時晉有卜偃、魯有卜楚丘、秦有卜徒父俱任此職,其後有以官職爲氏者,遂產生卜姓。尤可一提的是晉掌卜大夫卜偃,其卜技高超,百不失一。史書中對其有較詳盡的描繪,其除運用卜甲、卜骨占卜外,還可運用沙鹿崩、柩有聲如牛等物事變異進行鐵口直斷,堪稱妙絕。因晉地之西河卜姓尊其爲卜姓始祖,而西河後昌盛爲卜姓郡望,故史書有尊卜偃爲卜姓得姓始祖的。

遷徙分佈

卜姓源起繁雜,先秦時期,除前文已述的卜姓人外,尚有春秋時魯國大夫卜齒奇,晚於卜偃,而同樣身爲晉國掌卜大夫的卜招父,戰國時有縱橫家卜皮。可見在先秦時,卜姓人已分佈於魯(今山東省西南)、秦(今陝西省)、晉(今山西省)、楚(今湖北省)地。西漢有今河南省洛陽人卜式,東漢有東郡(今河南省濮陽)人卜己,桂陽(今湖南省郴州)宿賊卜陽,表明今兩湖之地已有卜姓人入遷。魏晉南北朝時期,卜姓在今山西離石、湖南漵浦、河南洛陽形成大的郡望,並且已有卜姓定居今江蘇、浙江等江南之地。隋唐之際,卜姓除繼續繁衍於上述之地望外,已有卜姓人定居於中國的大西北,如唐代學者卜天壽爲西州高昌(今新疆區吐魯番)人。兩宋之際,今四川、江西、安徽等地均有卜姓人定居。宋末元初,有福建寧化石壁村之卜姓徙居廣東。明初,山西卜姓作爲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被分遷於今陝西、河南、寧夏、北京、天津等地。清代以後,山西等地之卜姓因謀生之故,遷於蒙古,對於山西人來講,稱爲走西口。此際,南方卜姓已經在今華南、西南等地散居開來。如今,卜姓在全國分佈較廣,尤以安徽、廣西、廣東、內蒙古多此姓,上述四省之卜姓約佔全國漢族卜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七。卜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一百五十位的姓氏,人口較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零七。

堂號

西河堂:閩粵始祖卜弼裔孫的堂號爲“西河堂”望出西河,《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載:“子夏居西河教授,爲魏文侯師。”子夏就是卜商。卜商後代遷出山東的卜阡富,生八子,卜弼正是他的第八子。卜氏居閩,裔傳粵,世系清晰。此外,卜姓的主要堂號還有:“忠烈堂”、“西河堂”、“中興堂”等。

家族名人

卜商:春秋末溫(今河南省溫縣)人,晉國學者。字子夏,孔子得意門人,爲七十二著名弟子之一,以文學見稱。著有《卜子書》、《子夏易傳》、《聖門十六書》、《周易卜商傳》,與子游等人合著《論語》。

卜世臣:字大荒,一作大臣,號藍水、大荒逋客,浙江省秀水人,明代學者、傳奇小說家。磊落不諧俗,日閉門著書。有《樂府指南》、《山水合譜》等。另有傳奇《冬青記》、《乞麾記》、《雙串記》、《四劫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