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國學之蒙學 > 百家姓 > 紀氏紀姓的起源與家譜

紀氏紀姓的起源與家譜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2W 次

紀氏是一個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羣體,在2018年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五十七位,在臺灣省是第七十一位大姓,人口約一百三十五萬三千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85%左右。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紀氏紀姓的起源與家譜,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紀氏紀姓的起源與家譜

分佈地區

山東臨汾縣河北高陽

歷史來源

紀姓爲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22位。

「紀」源出

紀(Jǐ)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姜姓。據《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以國爲氏》所載,西周初年,追念先聖先王的功德,封炎帝的一個後代於紀(在今山東i省壽光縣東南),建立了紀國,春秋時,紀國被齊國所滅,紀國王族子孫就以國名爲姓,世代相傳姓紀。

2、上古有紀族,伏羲氏之臣有紀侗,即其族。舜未爲帝時,有師名紀後,也是古紀族後人。

遷徙分佈

紀姓在大陸未列入前一百大姓,但是在臺灣是第七十一大姓。紀姓是炎帝的後代,傳說紀姓先祖在紀地(今山東壽光南紀臺村一帶)建立諸侯國紀國,在春秋時,紀國被齊國攻滅,紀國的公卿後代遂以國名“紀”爲姓,以做紀念。紀姓後來在甘肅天水郡發展成望族,世稱天水望。唐宋間,紀姓向沿海遷移,明清時候,更進一步向臺灣遷移,逐漸發展成爲大姓。

家族名人

紀昀:字曉嵐,晚號石雲。清朝河間人。乾隆進士,授編修。官至協辦大學士,加太子太保,他貫通儒籍,旁及百家,任《四庫全書》總纂,校訂整理,每書悉作提要,冠諸卷首。未著錄者則爲存目。主持編纂工作20餘年,一生精力,備註於此。著有《閱微草堂筆記》等書7種。

延伸閱讀:長孫姓的歷史起源介紹

一、尋根問祖

長孫複姓本爲拓跋氏,爲後魏獻文帝第三兄拓跋嵩之後。北魏道武帝拓跋圭的`曾祖父拓跋鬱律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沙英雄爲南部大人,號拓跋氏;小兒子什翼健就是拓跋圭的祖父,拓跋圭建立北魏稱帝后,因沙英雄是曾祖父的兒子,就賜他的兒子爲長孫氏。長孫嵩後來位至太尉,封爲北平王;他的侄子長孫道生屢建戰功,位至宰相,封爲上黨王。拓跋嵩因有功於魏,世襲爲王族大人。孝文帝時,以拓跋姓爲魏朝皇族宗室之長門,故改姓爲長孫氏。

二、遷徙分佈

長孫姓望族居濟陽(今山東定陶西北,一說河南蘭封東北)。 《郡望百家姓》記載:長孫氏望出濟陽郡。晉惠帝時將陳留郡之一部分置濟陽郡,在今河南省蘭考縣一帶。

三、郡望堂號 "霹靂堂":隋朝時候,長孫晟18歲即爲司衛上士。

突厥南侵。向皇帝口陳形勢,手畫山川,定其虛實,瞭如指掌,拜車騎將軍兼受降使者。突厥怕他,聽到他的弓聲,說是霹靂,故有"霹靂"之稱。

四、歷史名人

長孫晟--字季晟。隋朝洛陽人。自幼習武,年18爲司衛上士,高祖一見嗟異。開皇中突厥南侵,晟口陳形勢,手畫山川,定其虛實,皆如指掌。遂拜爲車騎將軍兼受降使者,敵稱他的馬聲與弓聲爲"霹靂閃電",聞風喪膽。終爲右驍將軍。卒諡獻。 長孫無忌--字輔機,晟子。唐朝洛陽人,唐太宗皇后之兄。博涉文史,有謀略。從太宗李世民定天下,功居第一遷吏部尚書,封爲齊國公,又徙趙國公、太子太師,後爲高宗時輔政大臣,進授太尉,兼修國史。因被武后所陷,削爵流黔州,自殺。撰有《唐律疏議》。 長孫儉--本名慶明。北周洛陽人。少方正有cao行。時四方騷動,儉從左衛將軍攻破宿勒明達等,以功賜爵索虞侯。文帝甚敬之,表授荊州刺史、東南道行臺僕射。黎民樹碑刻頌。又詣闕留,後徵授大行臺尚書,兼相府司馬。封昌寧公,升大將軍,鎮荊州。以病還爲夏州總管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