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推薦作文 > 實驗的作文

實驗的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5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實驗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實驗的作文

實驗的作文1

這一次,我們徐老師佈置了一個特殊的任務,讓我們自己在家做一個有趣的實驗。

我打算做個“雞蛋浮水”的實驗。我準備好了需要的實驗器材,分別有一隻雞蛋、一個水盆、一些鹽和一些水。

我先把水“嘩啦”一下子倒進盆裏,再抓了一把鹽放進水裏,然後再把雞蛋輕輕放入盆中。好,大功告成,一切ok了吧。於是,我就坐在旁邊靜觀其變。一分鐘、二分鐘、三分鐘-------,等了好一會兒,我的眼睛一眨也不敢眨,就怕錯過奇蹟變化的那一刻,可是左等右等,也沒發現雞蛋有什麼變化。竹籃打水―――一場空,實驗失敗了。轉念一想,水裏的鹽可不能白白浪費呀!於是我決定進行“取鹽實驗”。

開始“取鹽實驗”,我拿來了一個小鋼鍋,這個鍋像茶壺一般大小,有一個透明的小蓋子,正適合我做這個實驗,我把鍋放在煤氣竈上,把剛纔的鹽水倒進鍋裏,蓋上鍋蓋,先開大火燒五分鐘,不一會兒鍋子怒髮衝冠,沸水在小鍋內翻滾,打開鍋蓋,沸水珠還直往外濺,直冒蒸氣。這時水己經燒了一半,鍋壁上出現了一些白色的東西,它們緊貼在鍋壁上,像一層霜,也像一條白絲帶,被燒掉的水己經煉出鹽啦!我又把火調小了一點,又燒了十五分鐘,只見水只有丁點了,鹽己經一點一點的像妖怪一樣被我現了形,鹽逐漸被全部燒了出來,最後的一點水在鍋裏噼裏啪啦顯形出來。又像是一個個“跳跳娃”在鍋裏亂蹦亂跳,真可愛!不一會兒,水裏的鹽就全被我現形了,我看着成功的實驗,欣喜若狂,因爲這是我從小到大的第一次實驗,而且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實驗!

實驗的作文2

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六,劉老師帶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神奇的紙橋。

老師一邊拿着兩個紙盒子,一邊笑着問大家:“用兩個紙盒當橋墩,一張白紙做橋面,能托住一部手機嗎。”同學們聽了議論紛紛。我心裏想:一張A4紙,那麼薄,怎麼可能托住一部又大又重的手機呢?

開始實驗了!首先,老師拿了一張紙,翻來覆去地折起來,越看我心裏越納悶:劉老師,你這是要摺扇子嗎?這麼冷的天要扇子幹嘛?難道你是太緊張了?這時,劉老師把摺好的紙輕輕展開,一張波浪形紙就出現在大家的眼前。

接着,老師把波浪形的紙架在了紙盒上面,一座簡易的橋就搭好了。紙橋輕飄飄地架在橋墩上,彷彿隨時會被風吹走似的。我不禁爲劉老師的手機捏了一把汗:這張紙這麼薄,手機一放,紙橋就會塌掉,手機要摔壞了怎麼辦?同學們也一個個目不轉睛地望着老師,想要早點知道實驗的結果。

然後,老師拿起了手機,小心翼翼地放到紙橋上。她的動作那麼輕、那麼慢,生怕把手機給碰壞了似的。終於手機放上去了,天啊!紙橋竟穩穩地托住了手機!同學們都覺得不可思議,情不自禁地叫了起來。我有些疑惑不解:爲什麼這麼薄的紙能托住手機?難道劉老師真的有魔法?

後來,老師告訴我們:把紙折成波浪形,受力點就多了,能承受的力量也就大了。生活中,我們常見的紙箱內層也是利用這一原理做成了波浪形,以保護裏面的物品不受損壞。

這節課真好玩,我們不僅做了實驗,體會了實驗帶來的樂趣,還增長了見識。

實驗的作文3

“紙能包住水!”我正在看書,被這個標題吸引住了,看着上面的實驗步驟,手不斷癢癢,我決定了,我要動手做!

我迫切地拿出了杯子、紙、水,因爲過程太過於簡單,我索性沒有看細,緊接着把水倒進杯子裏,再用紙包住杯口,接下來一步就要揭曉答案了!我又是激動又是害怕,手伸了一下可又縮了回去。幾經猶豫下我呼了口氣,不自覺地閉上了眼睛,將杯子倒了過來。過了一會兒,我感到水滴答滴答的聲音,便睜開了眼——水無情的流過了紙,而且已經流淌在地上了!哎,真不給面子,想做好一個實驗怎麼這麼難啊!我不做了!失敗了還得浪費水,還不如不做來得輕鬆。可轉念一想,如果我連小事都做不好以後別提做大事了!心動不如行動,我拿起科學書,乖乖地掃描我到底錯在哪了。不一會兒,我好像就找到了我錯誤的地方,眼睛緊緊地“貼”在上面,哦,我明白了——杯子裏的水要倒滿!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起材料,繼續了我的實驗……

又到最後一步了,我的小心臟簡直要跳到嗓子眼兒了!我將杯子倒了過來——紙包住水了!實驗成功啦!可又是什麼原因讓紙能包住水呢?我上網查了一下, 原來水能被紙包住是因爲裝滿水的杯子中空氣壓力被堵住,壓力自然就小了,加上水錶面有脹力,才能將水穩穩地固定在杯中,紙也吸在上面,最終空氣和水拖住了杯子裏的水。我恍然大悟。

通過這次實驗,我知道了科學的奧祕,並且認爲科學知識很無趣,可科學實驗很有趣,這樣一步步深入,可能就會被吸引住,所以科學是個既無趣又有趣的神奇名詞!

實驗的作文4

夏天,在路邊、在草叢中,經常可以看到一種形體像蛇,身體有鱗片的四腳蛇。聽人說,四腳蛇有毒,要是被它咬了,皮膚會紅腫,繼而腐爛。四腳蛇是不是真的有毒呢?爲了探個究竟,我們興趣小組進行了研究。

首先,我們捉來一條四腳蛇,把它麻醉後,放在解剖盤上固定。然後用一次性針筒在它的嘴裏吸取0。5ml唾液,倒入燒杯再加入3ml水,使唾液和水均勻混合,接着將一隻小青蛙放入其中,一小時後,青蛙安然無恙。是不是時間太短?就讓它呆一晚上吧。結果第二天早上,我們發現小青蛙還沒死,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挺愜意的。是不是濃度太低了呢?爲了使我們的實驗準確可靠,我們又到太田野裏抓了四條四腳蛇,按昨天同樣的方法進行了實驗,結果,小青蛙還是沒死。由此看來,四腳蛇對小青蛙沒有致毒作用。

那麼四腳蛇對其他動物是否有影響呢?我們抓來一隻花貓,把0。9ml唾液塗在貓的身上,觀察是否有異常情況,結果,兩天之後,我們發現貓毫髮未傷。至此,我們開始對人們關於四腳蛇的危言有所放鬆,並進一步增加對四腳蛇毒性研究的決心和信心。我們決定在自己身上做實驗,研究四腳蛇對人是否用影響。

我們從四腳蛇的嘴裏吸取了0。5ml唾液塗在自己身上,剛開始覺得皮膚有點涼,但一會兒,就什麼感覺也沒有了,無不良反應。半小時後,皮膚仍舊無反應。由此說明,四腳蛇對我們人類皮膚沒有致毒作用。

通過以上實驗與研究,我們明白了四腳蛇對人類並沒有毒。經過查閱《小博士知識庫》,我們還知道四腳蛇其實就是蜥蜴和石龍子,它們主要分佈在我國廣東、浙江等地,以食用蚊子、蒼蠅、螳螂等害蟲爲主,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它們。

實驗的作文5

今天,我看了《思維科學》這本書,看到了雞蛋浮在水面上的實驗。我仔細的看一看實驗的步驟和準備工具,然後就把書放在書桌上,跑出去做實驗了。

我把鹽、一個雞蛋、一個玻璃杯、一杯水放在乾淨的餐桌上,就自以爲是地坐在椅子上開始做實驗了。我首先把一杯不冷不熱開水倒入玻璃杯裏,雞蛋放入不冷不熱的開水裏,再把鹽灑在開水中。我沉默了一會後,不僅雞蛋沒浮在水面,還像一個慵懶的少年一樣在那一動不動的呆着。我滿心疑惑、自言自語地說:“難道雞蛋太重,沒浮上來?”我仔細地看,猛然發現杯裏的水太渾濁,雞蛋看起來顯得太渺茫。我看傻了,在我恍惚的時刻,我突然瞥了一下那個鹽瓶,才恍然大悟,看見這是麪粉,不是鹽。我勃然大怒地說:“什麼,這是麪粉。不僅我的鹽、水都化爲烏有了,還得重新做!”

我又把做實驗的材料尋找出來,把鹽仔細地尋覓出來,材料都準備好了後,又開始第二次做實驗了。這次我把鹽倒了一點,雞蛋還沒浮上來。我怒氣衝衝地把鹽倒了一大半,果然雞蛋緩緩地上來,浮在水面上。我眉開眼笑地把材料收好,實驗就等待媽媽回家給媽媽看。

雖然材料浪費了很多,但是我能成功地做個實驗。第一次做實驗我真高興!

實驗的作文6

暑假,我做了個實驗,想知道陽光對植物生長起着怎樣的作用。

爲了讓實驗更嚴謹,我設計了一組對比實驗:首先,我找來一樣大的兩粒花生和兩個盆子,把花生分別種進兩個盆裏,再澆水,編上號。我把1號放在陽光下,2號放在黑暗的櫃子裏。過了二天,1號花生長出了嫩芽,綠綠的,生意盎然。2號花生的莖又細又白,幾乎是透明的,莖杆很長。兩天後,1號花生長至2釐米多了,伸展出了兩片綠葉,莖變粗了。2號花生長至5釐米,比1號花生高了2釐米,但葉子不是綠的,莖很細。又過了幾天,1號花生莖有5釐米左右。2號花生莖有10釐米。這時,我產生了一個疑問,爲什麼黑暗中的花生會比陽光下的花生長得快呢?查找資料,知道了2號花生沒有陽光,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所以它迫切地需要陽光,拼命生長,因此變得又白又細長。而陽光下生長的1號,由於陽光促進葉綠素的生成,使其進行光合作用,生成自身所需的營養物質,所以莖杆粗壯,反而長得沒有2號那麼高。那如果將2號花生放到陽光下,它會不會變得跟1號一樣呢?我將2號花盆也入在了陽臺上,可是它一天比一天枯黃,不久便死了。爲什麼會這樣,是不是之前長時間生長在黑暗中,反而讓它不適應陽光的環境呢?懷着這樣的猜測,我上網查了相關資料,原來,植物長時間的避光,真的會影響植物進行光合作用。

通過這個實驗,不僅培養了我的動手動腦能力,還讓我收穫了科學知識,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去實踐,才能找到找開科學大門的鑰匙。

實驗的作文7

期二下午第二節課時,程老師簡單地總結了第六課的方法。然後對我們說:“我們來做一次小實驗。”接着,老師從兜裏掏出一個小紙包,打開一看,是一張長方形的、薄薄的紙,紙上面有一些碎紙片。老師把紙放在講臺桌上,又從講桌裏拿出一個白色的,挺大的三角板。然後舉起三角板問大:“誰能用這個三角板把紙吸上來?”同學們都興致勃勃地舉起手來。

老師讓同學們把手放下,叫沒舉手的邢進同學上來做這個實驗。邢進來到講臺前面,左手拿着三角板,右手摸着頭。臉上露出爲難的樣子。他心想:老師給我出了個難題。我怎麼才能把這些小紙片吸上來呢?他先用尺子試着吸了幾下,可是都沒有成功。怎麼辦纔好呢?他急得直抓頭。老師見他這樣爲難,就讓他回去了。同學們又一次舉起手來,有的同學還離開了座位。有的同學叫了起來:“我來!我來!”老師又讓王秋華同學來做。王秋華大大方方地來到講臺前,拿起三角板,在頭上擦了幾下,然後把尺子放在離紙片一寸左右的地方,只吸上來三、四片。她又在頭上擦了幾下,又試了一次。教室裏鴉雀無聲,大家盼望着紙片能被尺子全吸上來。啊!吸上來了!紙片終於全被吸上來了。同學們和老師都笑了。最後,老師讓大家把事先準備好的尺子、紙片拿出來,每個人都親自做一次。同學們聽了,高興極了,便立刻動手做起來。我們做完實驗以後,老師問我們:“同學們,你們知道紙片爲什麼會被尺子吸上來嗎?”大家回答說:“尺子能吸住紙片的原因是摩擦生電。”這時,我想起我每天梳頭的時候,頭髮就發出嗞嗞的聲音,原來是摩擦生電。

多有趣的小實驗,又使我增添了新的知識。

實驗的作文8

我的外公是一名中學化學特級教師,他第一次讓我做的化學實驗是:明礬的結晶。

我們首先準備好實驗用品。實驗的用品有:酒精燈、三角架、石棉網、明礬、天平、燒杯、藥匙、研鉢、玻璃棒、純淨水和溫度計。然後開始做實驗。同時。我也憧憬着實驗的成功。

在外公的指導下,我先用天平稱出25克明礬,倒入研鉢。我用研鉢磨碎明礬,再把明礬分成兩份,擺好三角架,在架子上放好石棉網,把小燒杯放在石棉網上,燒杯中倒入100毫升純淨水。然後在三角架下方放上酒精燈,點燃酒精燈。

接下來,在酒精燈加熱水的同時,將明礬用藥匙放入燒杯,一次兩勺。每放一次就用玻璃棒輕輕攪拌,直到杯中明礬融化。外公不斷地用溫度計測水溫,讓水溫保持在攝氏90度左右,當所有明礬都融化在水中的時候,熄滅酒精燈。然後,外公讓我拿出小手指肚那麼大的一塊明礬晶體,輕輕放在燒杯中的明礬溶液中,當做晶核。

晶核溶解了一點以後,就停止了溶解,這種現象叫做飽和。我們把燒杯送到窗外仔細觀察。一小時後,我看見晶核上佈滿了小小的結晶,它們看起來像一根根尖銳的針。第二天我發現這些結晶迅速長大,外形和原來的晶核很像,而原來的晶核已經像整個大拇指般大小。如果把它橫過來看的話,它的左邊有一些平整的三角型,其他地方則凹凸不平,而且很容易碎。

第一次做實驗我學到了許多十分重要的知識,例如:知道了明礬的熔點,知道了明礬的晶體是什麼形狀;還鍛鍊了我的動手能力,真是收穫頗豐。

實驗的作文9

丁零零……”伴隨着一陣清脆悅耳的上課鈴聲,王老師拿着兩隻杯子和一張普通的小紙片走進了教室。“咦——王老師拿這個來幹什麼呢?”同學們都感到很好奇。

王老師走上講臺,輕輕地放下手中的東西,掃視了我們一眼,然後微笑着說:“同學們,今天的科技活動課,我們來做一次科學小實驗。”說到此,他不再往下說了。聽說要做小實驗,大家都來勁了,目員睛齊刷刷地盯着老師。

實驗開始了。“嘩嘩譁……”王老師先把一隻大杯子裏的水倒到另一隻玻璃杯裏,滿得幾乎要滋出來了,接着又把一張小紙片平放在杯口上。這時教室裏鴉雀無聲,同學們個個目不轉睛地看着王老師的一舉一動。

“注意,大家請看仔細了!”王老師一邊說,一邊把左手按在小紙片上面,使掌心壓住整個杯口,再伸出右手握住了杯底,像變魔術似的把杯子翻了個身——杯底朝天。

“啊——”大家一起驚呼起來。

“別急,別急。大家再看!”他說着,把按在杯口的左手移開了。這時,同學們個個伸長了脖子,瞪大了眼睛,注視着他手中的杯子,生怕……可是,正當我們擔心的時候,王老師的手已經完全移開了,奇蹟也發生了:杯口的小紙片並沒有掉下來,杯中的水也沒有流出來。這是怎麼回事呢?同學們你看看我,我望望你,都覺得莫名其妙。

“同學們,你們是不是想知道其中的奧祕?”王老師把手中的杯子放下,清了清嗓門說,“在我們的周圍,有一種無影無除、看不見,摸不着的東西,將蓋在杯口的紙片托住了,這種託力比杯中水的重墾還要大,紙片不會落下來,就是杯中的水也不會流出來。它就是大氣壓力……”

這時,我們才鬆了一口氣。大家聽了老師的解釋,都滿意地點了點頭,情緒更加高漲了……多麼有趣的實驗啊!

實驗的作文10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但今天老師卻讓我們見證一個水不往低處流的奇觀。

剛聽到這個實驗時,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水不往低處流,這怎麼可能呢?水往低處流是因爲地球引力呀,這不可能改變的呀?帶着這個疑問,我們開始了實驗。

首先嚐試的是我們班的殷銘澤同學,由於不是自願,只見他一臉無奈地走上臺,心不甘情不願地拿起道具。 小殷同學用手掌使勁按住瓶口上的塑料子,一下子將瓶子反了過來,再“嗖”地將手移開,整個動作一氣呵成,水卻“譁”地灑了一地,楊桃老師心疼的呀。

小殷同學無所謂地回到了座位,這可給了一些同學不小打擊,嚇得縮回了手。但張宇軒還是勇敢地走上了“舞臺”。 只見他胸有成竹地拿起瓶子,首先晃了晃瓶子,又試探性地將瓶子側了點,一點水漏了出來,他立刻將瓶子放正,又一次嘗試,這次他反過來時水沒有漏,但正當他準備鬆手時,塑料紙卻粘在了手上,於是又失敗了,我們已經沒有信心了,可他又開始了嘗試。

這次他更細心了,只見他抿緊嘴脣,目不轉睛地盯着瓶口,不爭氣的塑料紙又漏了氣,這時就連楊桃也放棄了,可就在我們已經沒希望時,小張移動了手——塑料紙奇蹟般地粘在上面!這簡直是太厲害了,我們給予了熱烈的掌聲,小張得意地就差沒駕着雲上天去了。接下來嘗試的幾位同學也都成功了。

這樣的奇蹟爲什麼會發生呢?因爲塑料紙擋住了瓶裏的空氣,外面空氣頂住了蓋子,瓶口的塑料子裏面的水就出不來了。

這次實驗讓我明白萬事皆有可能,只要我們善於發現,勇於實踐,總能創造奇蹟。

六年級 大海1班 王夢瑤

實驗的作文11

一提到科學小實驗,我就興奮不已,因爲通過做科學小實驗不僅讓人覺得好玩,而且還可以使自己學到不少的知識。 前幾天,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這個實驗使我懂得了一個小小的奧祕,也給了我一個忠告。

這個實驗的名字叫做蛋殼刻畫,實驗步驟也很有趣首先拿來一個雞蛋,在上面畫上了自己喜歡的美麗的圖片,將雞蛋小心翼翼的放進了一個玻璃杯裏,然後倒進我們平常做菜時的白醋,浸泡兩個小時後將醋倒出,加上新醋,再浸泡一段時間,拿出後一會發現顏色已經掉了許多,幾乎沒有了,可是當你把它放在水龍頭下衝洗會驚奇的發現上面的圖案仍然清晰可見,雖然沒有一開始那麼深了可是仍然很好看,就像那些赫赫有名的雕刻大師刻上去的一模一樣,栩栩如生,怎樣擦也擦不掉。 ()這是爲什麼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就問媽媽,可是媽媽也並不知道爲什麼,但是我並沒有放棄,也沒有嫌麻煩,打開了知識應有盡有的人類的好助手電腦,查詢相關資料,經過半個小時的奮鬥我終於找到了原因,原來酸性質能和含鈣物質可以發生化學反應。雞蛋殼裏含有大量的鈣質,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當雞蛋浸泡在醋液裏時,醋酸和蛋殼中的鈣質發生反應,蛋殼部分被溶解了,表面顯得發白,而蛋殼上被彩筆畫過的部分由於不直接接觸醋液,因爲受到的腐蝕較小所以保留着原來的顏色。

看了這個驚人的結果我猛然想起了現在孩子們都愛喝的雪碧和可樂,這些東西中都含有酸性物質,而我們的牙齒含有鈣的成分,所以喝可樂和雪碧對牙齒不好,我告訴你們一個小竅門可以用吸管喝這些東西,可以保護牙齒。 做實驗真有趣,而且能從中吸取很多的知識,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既鍛鍊了動手能力又學到了科學知識,真是一舉兩得。

實驗的作文12

我有一個好習慣就是愛做小實驗,每當學習勞累的.時候,就習慣性地搗鼓了起來。

一個星期天,我從一本書中看到這麼一個故事:古羅馬元帥下令把一羣俘虜拋進無邊的死海里淹死,俘虜們反而順利漂到了岸邊。元帥發怒,令人將他們緊緊捆住,再拋進死海。俘虜們仍沒被淹死,元帥以爲他們受了神靈的保護,就把他們放了。這個故事把我搞糊塗了,便去問爺爺:“難道俘虜們真的受了神靈的保護嗎?”爺爺並沒有告訴我答案,只是對我說:“做個實驗看看。”一聽做實驗,我來勁了。

我按爺爺的指點,拿了半懷清水、一個雞蛋和一些鹽。我先把雞蛋放人水中,雞蛋立刻沉到杯底,一動動,活像個貪睡的娃娃。我拿了一把鹽放在水裏,攪勻,那“睡娃娃”像睡醒的樣子,在杯中搖晃起來。我順勢又加一把鹽,“睡娃娃”就變魔術似的漂,上水面。我奇怪地問爺爺:“爲什麼雞蛋會漂上來呢?”爺爺笑着說:“這個問題你自己動腦筋找答案吧!”

帶着這個問題,我苦思冥想,翻了好幾本科技常識書,終於找到了答案。原來祕密就在於清水和鹽水的比重不同。開始,雞蛋的比重大於清水的比重,所以雞蛋就沉下去了;後來,由於清水加人了鹽,“水”的比重逐漸增加,大於雞蛋的比重,雞蛋就浮起來了。同樣的道理,死海海水含鹽量很高,它的比重比人的比重大,所以,人被拋進死海里總是漂在海面上,不至於淹死。那些俘虜們不是受了神靈的保護,而是鹽救了他們。

我興致勃勃地向爺爺說出了答案。爺爺拍拍我的肩膀說:“完全正確。以後,遇事只要多動腦筋,問題都會解決的。”我聽了,重重地點了點頭。

愛做實驗的習慣使我的動手能力有了提高,思維越來越嚴謹、敏捷了。

實驗的作文13

暑假的第一天,天氣異常悶熱,我感到非常難受。媽媽便讓我用溼毛巾擦一擦身子。我便照媽媽講的去做,果然舒服多了。

爲什麼用溼毛巾擦一擦身子就會覺得涼快呢?我開始思索起來,可實在是想不通。所以,我便跑到了爸爸的房間裏去問爸爸,但是爸爸卻沒有回答我,而是讓我和他去做個一個小實驗來揭開這個謎底。我當時一聽到“做實驗”這三個字便激動不已。連忙跟着爸爸來到了客廳。

實驗開始了:爸爸端來了一盆冰涼冰涼的的水,手放進去非常舒服。但我很好奇,想問爸爸幹什麼。他卻說去讓我拿一個溫計來,再看清現在是37度後放入水盆。只見水銀柱很快的下降。最後水銀柱停在了25度後不動了。爸爸問我:“這時,如果我從盆裏拿出溫度計,水銀柱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我不假思索的回答:“盆的外面熱,當然是上升了。”爸爸笑了笑,輕輕地從水裏取出了溫度計,我仔細一看,真是怪了,水銀柱怎麼會又繼續下降了呢?但是,過了一會,它又逐漸的上升了。

爸爸見我一臉疑惑的樣子,就笑着對我說:“你看,溫度計從水盆裏取出來時,那上面有什麼?”“當然是有水珠了!”爸爸又問:“那麼,現在小水珠到哪裏去了?”

“哦,我明白了,水在蒸發的同時是會帶走熱量的!“我一拍腦袋,高興的說。爸爸一邊盆和溫度計還一邊對我說:“生活中有不少科學知識呢,只要你平時細緻的觀察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每一個人,每一個事物都是會有不同的發現的,不僅是發現了這些更要積極地去思考,要好好動動腦經,不能一遇見麻煩就找人,這樣你纔會懂得更多的知識。”我聽了點了點頭。

現在,我終於知道了,要仔細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無論是平地與山尖,都要仔細觀察,而且還要好好地運用我們的大腦,不然大腦就會“生鏽”的,只有這樣我們纔會懂得更多的知識。

實驗的作文14

“今天,我們來做一個實驗。”一上課,吳老師便對我們說。

吳老師一手拿着一個空玻璃瓶,一手拿着一塊紗布,對我們說了實驗的主要內容:要把瓶子裏灌滿水,用紗布放在瓶口上,再用手按住,並把灌滿水的玻璃瓶朝下,誰還不會流下來。

一聽老師講完,我心裏立刻想出了以前做過這樣類似的實驗,但那時是用紙做的,不會流出來,這次應該也不會留出來吧?我再一看別的同學,都在直呼不可能,覺得紗布有洞,水肯定會流出來。

吳老師開始做實驗了。只見他先把水倒進了空玻璃瓶,然後再用紗布矇住瓶口,緊接着,老師用繩子緊緊地綁住瓶口處,防止瓶子朝下時紗布掉下來。做完這些,老師說了句“見證奇蹟的時刻到了!”,緊接着就把瓶口慢慢地朝下,不出所料,水沒有落下來。

看到這個結果,我心裏想:這不就跟我以前做的實驗一樣嘛?原來是用什麼紙或布矇住瓶口都可以不讓水留下來啊!可是其他同學就大吃一驚,有的還尖叫了起來,說老師在紗布上放了一塊塑料紙,不讓水留下來。

於是,老師說要加大難度,讓我們不再懷疑。說着,老師便拿起一根牙籤,在紗布上戳,可許多同學對老師戳得洞不滿意,於是就上去拿着牙籤,使勁在紗布上東戳一下,西戳一下,把紗布都戳成了一個“馬蜂窩”,正當同學們起興時,老師就把同學叫下去。看到了上面的“馬蜂窩”,我心想:呀!這下洞更多了,肯定會流下來了吧?老師要輸了!只見老師迅速把瓶子倒過來,那一刻,我驚呆了!水居然真的沒有漏出來!同學們這下也都心服口服,不再懷疑老師是在作弊了。

但是,這個實驗的原理是什麼呢?“你們的小腦袋裏也肯定很想知道這個原理吧?”吳老師說着,打開了一個視頻,讓我們明白了這個實驗的原理:在水的表面,張力與大氣壓的共同作用下,水就會被托住。

哦,原來是這樣!這真是一個神奇的實驗啊!

實驗的作文15

“到底該怎麼做呢?”同學們的一陣陣叫嚷聲不斷從教室裏傳了出來,他們到底在幹什麼?原來是在做馬德堡半球實驗呀!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今天一上課,老師就拿來了兩個碗和一個氣球。這是要幹什麼?疑惑從同學們的心中冒了出來,都迫不及待地伸長了脖子向前探去。看見同學們這爭先恐後的樣子,老師說:“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做一個馬德堡半球實驗,你們需要不借助外力來讓這三樣東西粘在一起。”說完還指了指桌子上的碗和氣球。我拿起碗,左看看,右瞧瞧,可是任憑我怎麼努力,都無法不借助外力把這三樣東西粘在一起。這時,一個同學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把氣球吹起來,再把兩個碗扣上不就可以了?只見他不慌不忙地吸氣、呼氣,氣球終於吹起來了。接着把兩個碗扣上。可是這種方法似乎不太可行—-第二個碗還沒扣上第一個碗就掉了。我們左試右試,個個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終於大家安靜下來,都在想辦法,教室裏安靜了……

這時,老師的一句話提醒了我們:“這是關於空氣壓力的實驗,我們應該……”老師的話還沒說完,一位同學的尖叫聲便打破了課堂的安靜:“我們把氣球放在兩個碗裏,只留下一個吹氣口,然後吹氣,把氣球和碗之間的空氣都擠出去,這三樣東西不就粘在一起了嗎?”“呀!這可真是好主意!”我也情不自禁的大喊起來。果然,按照這個同學說得做,我們成功了。成功的那一刻,時間彷彿靜止了,每個同學拿起最後的成品高興地撫摸着,老師的臉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科學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只要我們專心探索,就一定會找到科學,找到科學帶給我們的興趣。正如牛頓所說的:“沒有大膽的猜測就沒有偉大的發現。”讓我們去尋找科學、發現科學、探索科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