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四年級上冊讀後感範文(精選13篇)

四年級上冊讀後感範文(精選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9W 次

在閱讀完一本名著以後,能夠給我們不少啓示,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上冊讀後感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上冊讀後感範文(精選13篇)

四年級上冊讀後感 篇1

一個十四歲的德國小姑娘,獨自一個人遊歐洲,你會相信嗎?

這個德國的十四歲小姑娘叫烏塔,趁暑假遊歷歐洲,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絕對不會相信。文中說:烏塔爲了這次旅行準備了三年,在家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閱讀了許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就連旅費都是自己掙的,這和我們這些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孩子形成了天壤之別。

在中國,那些家長平時連襪子都不讓孩子洗,一切事情包括整理書包,都由爸爸媽媽承包,使孩子的自理能力太差。我曾經在報紙上讀過這樣的事:一個大學生,自理能力太差,導致想不開跳樓自殺了。我還讀過這樣一篇作文:一個公園裏有一羣人,媽媽抱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旁邊有爺爺、奶奶、爸爸在逗,可他還哇哇大哭,真有“小皇帝”氣勢,而那些哄他的親人就像“老奴隸”,“小皇帝”要玩滑梯,“老奴隸”便一下子跑過去,當“小皇帝”滑下來時幾雙手一起湊過去,人多手雜,沒有接好,“小皇帝”摔了一下,又哭起來,“老奴隸”又哄又逗,還是沒有讓他停下來。看,中國的父母就是這樣,把我們完全鎖在溺愛中,讓我們什麼事也不會做。爸爸媽媽,你們不妨放手,讓我們去大自然中尋求生路,尋求更多的快樂和做人的道理,做個吃苦耐勞的孩子,成爲祖國的棟樑吧!

孩子就好比是一隻雛鷹,只有不斷努力向前飛才能成功。“爸爸媽媽放手吧,我不要做籠中的小鳥,我要做空中翱翔的雄鷹去追尋第一縷陽光。”這是我的唯一心願。

四年級上冊讀後感 篇2

今天,我們學了《烏塔》這篇課文,我很羨慕烏塔,因爲她十四歲就獨自一人遊歷歐洲許多地方。

烏塔計劃周詳,考慮周到,很獨立,很自主,很自信。

我今年八歲了,我一直很想去看看真正的大海,我也要好好計劃一下,只是不知道媽媽是否會放心,我的媽媽很嘮叨。文章中的|“我”說:“在中國像你這樣年紀的孩子,都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心中的寶貝,會帶他們一起去旅行,但不放心他們獨自一人”。的確,爸爸媽媽太愛我了,肯定不會同意。

我要把《烏塔》這篇文章拿給媽媽看,在日常生活和學習方面我要克服依賴思想,逐漸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爭取媽媽的同意,支持。

十四歲,我的大海,等着我吧!

四年級上冊讀後感 篇3

最近我看了《小英雄雨來》,《小英雄雨來》這本書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在冀東還鄉河邊上的蘆花村,小英雄雨來和他的小夥伴們用他們的聰明、機智,勇敢地與日本強盜作鬥爭,在日本強盜的刺刀威逼下視死如歸,最後又機智地逃出死亡的魔掌的故事,也因爲這些,所以人們稱讚雨來是“抗日小英雄”。

小雨來非常聰明,他把鬼子引到了地雷陣,又藉着掉進河裏的名義逃了出來(鬼子不知道雨來會游泳)。雨來也很勇敢,他勇敢地保護八路軍的交通員,在日本鬼子的槍口下視死如歸、毫不畏懼……

這本書中的有一句話我將永遠銘記於心,那就是每一代中國人都有共同的夢想,在那個狼煙滾滾,烽火連天的時代,無數中國少年,無數中國人,爲保衛家園、實現夢想,貢獻自己的青春、熱血,甚至生命,他們是,名副其實的時代英雄!

小英雄雨來所在的年代是在抗日戰爭時期,條件非常艱苦,生活也好,學習也好,但是他自信、樂觀、勇敢,他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優點。如今我們的生活條件非常優越,所以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時光,學好本領,做一個堅強、自信的新時代少年,將來爲社會、爲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年級上冊讀後感 篇4

讀完了《烏塔》這篇課文後,我不禁地對這位十四歲的德國姑娘感到深深的敬佩之情。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作者在羅馬認識了烏塔,她獨自一人遊歐洲,爲了這次旅遊她整整準備三年,讚揚了烏塔獨立、自主、不依賴父母的美好品質。

看完了這篇課文,我覺得很慚愧。自己不就是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嬌嬌女嗎?我和烏塔的年齡相差不大,可烏塔是個獨立自主的孩子,小小年紀,應經能不依靠父母,獨自一人出遠門了。而我呢?遇到一點困難就依賴父母的幫助。我就像一棵小樹,爸爸媽媽是甘甜的雨水,一旦停止澆水,我就會枯萎,因爲我是一直依靠雨水生長,不懂得深入地下尋找水源。舉個例子說吧,有一次,爸爸媽媽都外出了,只剩下我一個人在家。我靜靜地躺在牀上,心裏總忐忑不安,總覺得缺少一種安全感。

我也很羨慕烏塔,因爲她的父母批准她獨自一人由歐洲。相反,我的父母卻是一百個不放心。我想,這可能是我不能獨立自主的其中一個原因吧!

困難就像彈簧,你強他就弱。我要克服依賴父母的這個困難,做一個獨立自主的好孩子!

四年級上冊讀後感 篇5

六年級的時候,我向同學借了一本,《巴黎聖母院》,本來覺得很乏味,但慢慢就被這個故事吸引了。這是外國的名著,雖然我看完後還是不能完全理解,但起碼看懂了。

印象深刻的是女主角愛斯梅拉達。她不僅有迷人的外貌,更有一顆純真善良的心靈。從她對待那隻山羊,救下那個落魄的詩人,對於傷害過自己的卡西莫多,送上水和憐憫,對待愛情的犧牲等,我看到她是無瑕的,是沒有一點污垢的。可是,這般天使一樣的姑娘,受到的卻是最骯髒的對待,流浪,被上流社會排斥和嘲諷,最後,做了徹底的犧牲。

這本書的關鍵詞人性,講述了當時社會的扭曲。作者筆下的那些建築,那些奢華的象徵勸力的教堂,人們還不知道可以擁有自己的思想以及爲了自己的願望可以做什麼事情一切都假借神聖的宗教,一切都假借神聖的教堂來表現。我想那時的人們,把人性深深地埋在一件神聖的宗教的外衣下面,典型的人物就是副主教克洛德。從那許多的錯綜複雜的建築羣,人們的內心是怎樣的壓抑,怎樣狂躁,那些像雨後春筍一般從地下冒出來的尖頂,正是人們扭曲的靈魂在對蒼天做這無聲的哀號!

精彩的書,要細細品味,琢磨出其中蘊含的道理。

四年級上冊讀後感 篇6

這幾天在讀余光中的散文。長久以來被商業理性化的頭腦又開始有了頗多感觸和種種奇妙的想法,可謂枯井重回青春,活水自源頭潺潺流出。爲人的天賦尚未完全泯滅,這真教人欣慰。

有人說,人人皆可寫小說,卻只有靈氣之人才能寫詩歌和散文。這話一點也沒有錯。若非有靈氣,又怎能想象力豐富,將鄉愁化成一枚小小的郵票,眼中的秦俑不是秦俑,卻是千千萬萬高唱戰歌的英勇戰士,假象的四個敵人更是令所有女兒的父親都冷汗直冒,從此更加珍愛女兒、珍惜妻子。

談到《鄉愁》,個人以爲這首詩被內陸媒體大肆追捧,部分歸因於詩的最後一節: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當然,此詩的確是構思巧妙,先不論邏輯、對仗以及韻律,先看那語言,簡潔,卻非常有力度,短短88言就輕鬆渲染出綿長而深沉的感情,着實令人佩服。可是我們知道,餘先生的很多詩都具備這樣的藝術成就,偏這一首被某些人津津樂道、大力推薦,大概是詩的現實意義,也就是最後一節的功勞。有時,文學和藝術也會在無奈之下淪爲某種工具。這不能怪餘先生,他所做的不過是寫出美麗的詩歌,供人欣賞、喚醒他們遺忘已久的感動,至於其他人如何理解和運用,非他能左右。

四年級上冊讀後感 篇7

在每一部長篇完稿之後,賈平凹便出行,到處走走看看。是寫長篇勞作後的休息,又是爲下一部新作品在作準備。他要看到真實的民間、真實的底層生活,一路行走,一路思索,落紙成文,成爲《天氣》中最重要的部分。還有一些日常不經意中寫就的短文,體現着賈平凹的生活狀態和情趣,那是平實又親切、古樸又充滿靈性的。

關於這部散文集,賈平凹在序中說:“小說可能藏拙,散文卻會暴露一切,包括作者的世界觀、文學觀、思維定式和文字的綜合修養。我以前研讀別人的小說,總要讀他小說之外的文章,希望從中尋到一些關於他的規律性東西,我現在編《天氣》,又這麼說,我把我的衣服就撕了。”又說,“以現在的年齡,如果讓我評估我的散文,雖不悔其少作,但我滿意我中年以後的作品。年輕時好衝動,又唯美,見什麼都想寫,又講究技法,而年齡大了,閱歷多了,激情是少了,但所寫的都是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真正體悟的東西,它沒有了那麼多的抒情和優美,它拉拉雜雜,混混沌沌,有話則長,無話則止,看似全沒技法,而骨子裏還是蠻有盡數的。”

沒有技法的散文,是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了。

四年級上冊讀後感 篇8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綠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讀了朱自清的《勿勿》,它讓我陷入了沉思,也理解了時間的重要性。

“時間就像針尖上的水滴一樣,落在大海里就不見了;洗手時,時間在水盆裏不見了;吃飯時,時間在飯碗裏不見了;默默時,時間在眼睛裏不見了。”如果你拋棄了時間,時間也同樣會拋棄你。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

說起珍惜時間,我深感慚愧。我是參加民樂團演出的,在排練的時候,王老師一直在那裏說:“同學們,好好練,多練幾遍。可是我總想着,我們都已經會彈了,爲什麼要費力氣多練幾遍呢?再說,離演出還有幾天呢?怕什麼。等到演出那一天,我才發現有一些部分我並不熟練,多虧是合湊,不然我要出醜了。“多少事,從來急,天地轉,光陰迫,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是啊,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懂得珍惜時間的人,上天賜予他的'是一條通往成功的康莊大道,浪費時間的人,上天賜予他的將會是一條通往失敗的泥濘小路。

時間是可貴的,我們要珍惜時間,讓我們變成時間的小主人,牽着時間的手向前面奔跑,讓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更加有意義。

四年級上冊讀後感 篇9

前幾天,我們學了《白楊》這篇課文。它是當代作家袁鷹的作品。

表面上看這篇課文在描寫白楊,但是深入觀察,深入思索,其實它是在讚揚、歌頌了紮根西部的建設者博大的胸懷。爸爸對孩子們說的那句話使我深受感動。讚美白楊樹剛強不動搖的精神。這句話是爸爸看到戈壁灘上高大挺拔的白楊樹而觸景生情,以白楊樹勉勵自己紮根邊疆,建設邊疆,像白楊一樣剛強不動搖。

文章的最後的一段,只所以陷入沉思。是因爲他擔心生活在北京無憂無慮的孩子們,不僅不能接管新疆創建者這種重大的任務,就連新疆那艱苦的生活都挨不住。可是當他看見白楊樹旁邊的小白楊,應風沙成長起來的小白楊樹。他就相信他的孩子一定可與完成這個艱難的任務。

從這段可以看出,父親對祖國的付出多大。雖然祖國把它發配到邊疆工作,但他沒抱怨半句,他不僅要把自己奉獻給祖國,換要把自己的孩子也奉獻給祖國。如果我是他父親,我死都不會去邊疆,更別說把孩子接過去。但學了這篇課文,我會學習“父親”這種精神,還要發揚光大。

我知道了:做一個人,就要剛強,不軟弱,不動搖;從小做一個愛國志者,愛自己的國家,認真學習,長大以後把祖國發揚光大,讓祖國變得更加繁榮富強。

四年級上冊讀後感 篇10

最近比價流行的24小時,就是劇情緊湊著稱。但雷雨可以說是劇情更加緊湊,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在閱讀時有一種很大的窒息感,每一件事都是那麼緊湊的發生,同時又是那麼自然。

最最難能可貴的是,其最大的優點還不在於其作爲戲劇的衝突感,而是把人性中一個很大問題暴露出來了,也許古人就已經說過了,那就是:葉公好龍!

我們很多時候是十分願意去回憶過去的美好,在很大程度上,我們甚至一直在幻想這種美好的重現。可是,現實中的爾虞我詐造成了我們再也不能沉迷於其中。只有孩子,才能那麼毫無顧忌的表達自己的喜好和想法。而成人的我們,自以爲已經不再生活在童話世界的我們,當天上掉下一個天大的餡餅時,第一反應只能是可悲問:你是誰?你來這裏幹什麼?

真的很可悲的,其實生活就是在一些列循規蹈矩中出現這種意外,從而造成無限的樂趣,可是我們爲了避免平時的被騙,我們將永遠失去這份童真。那些平時從來沒有被騙的人,也許你已經成功地適應了這個社會,但是,你並不會,也不能體會到人間最最快樂的東西:驚喜!甚至,你也可能鑄成那樣的悲劇!

四年級上冊讀後感 篇11

笑耶?單看孔乙己的人生境遇無不讓人可憐,因爲他的身份——無任何功名卻也不肯摘掉讀書人的頭銜。因此使兩個階級都不待見他,他也融不進任何一個羣體裏,可憐到只得在孩子們中找認同。可算是可笑了。

喜耶?文章多次出現“笑”的劇情,孔乙己的出場也給人們帶來歡笑,可這笑是建立在孔乙己的痛苦上的,這笑讓人寒心害怕。

悲耶?“孔乙己是那樣的使人快活,可是沒有他,別人也便這麼過。”在其他人的心中,孔乙己是可有可無的存在,他的存在只是在煩悶生活中打發無聊的笑料罷了。即便是孔乙已之後死了,所有人也都無所謂,冷漠到病態了,孔乙已漸漸在人們記憶中消失。唯一記得他的人,卻是還想剝削他的掌櫃。這是那個悲涼的社會孕育了一個悲劇人物。

孔乙已悲慘的結局一半來自那腐爛的社會,一半來自於他自己。他本可以褪去長衫以他高大的身材,養活自己本身就不成問題,可終究敗給了面子和惰性。生活在那個時代,似乎悲慘命運早已註定,但各自的命運應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若天要亡我,那就逆天而行,逆天改命。

四年級上冊讀後感 篇12

“遙遠的救世主”一書,改編成電視劇“天道”。這裏告訴我們很多哲理,今天分享一二。

第一、如果我的能力,只能讓我窮困潦倒,那窮困潦倒就是我的價值。

第二、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你是你,你就已經不是你。

第三、只要不是我“覺到”、“悟到”的,你給不了我,給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覺到悟到”,纔有可能做到,能做到的纔是我的。

第四、生存法則很簡單,就是“忍人所不能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條線,“能”又是一條線,這兩者之間,就是生存空間,如果我們真能做到:“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那我們的生存空間就比別人大,即使兩敗俱傷,你比他多一口氣,你就是贏家。

第五、覺悟天道是明開天眼,你缺的就是這雙眼睛,你需要的也是這雙天眼,是一雙剝離政治、文化、傳統、到德、宗教之分別的眼睛,理性和感性都是一種能力;憐憫和慈悲,大愛天下也是一種能力,覺悟不是能力,但是能夠幫助你啓迪智慧,洞悉事物的本質,就比所有的人高一層境界。也能更清楚解決好身邊的是是非非。

建議朋友有時間閱讀一下“遙遠的救世主”或電視劇“天道”,我相信你一定受益終生。

四年級上冊讀後感 篇13

最近,我看了一本關於幸福的書——《青鳥》。

《青鳥》主要講:貧窮的伐木人家的孩子迪迪和麥迪在聖誕夜被仙女帶去尋找青鳥,最後卻沒能找到,並且把家裏的鴿子送給了鄰居家的奶奶,但意想不到的是,鴿子變成了青鳥!

青鳥是什麼?是幸福,但我們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可能我們厭煩父母的嘮叨,但是,如果是個孤兒,他是多麼希望得到父母叮囑啊!在孤兒看來,這是他最大的幸福。可能我們在很好的環境下學習、成長,卻不好好讀書,如果換做那些貧困山區的孩子,他們又是多麼渴望能夠上學。在這些孩子看來,良好的學習環境就是一種莫大的幸福。

父母下班回家了,給他們倒杯茶、捶捶背;見到老師主動打聲招呼、問聲好;看到垃圾撿起來,不隨地吐痰、丟垃圾。幸福無處不在,它就在我們身邊。我們生活在一個溫暖的家裏,老師的教導、同學的關切、朋友的慰問、父母的關愛。生活的一點一滴,全部都是幸福。其實,幸福近在咫尺,在每個人的生活中。

幸福,在身邊。用一雙善良、無私、堅強的眼睛去尋找幸福,否則只能與幸福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