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四年級作文 > 實用的四年級藝術作文錦集5篇

實用的四年級藝術作文錦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9W 次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藝術作文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實用的四年級藝術作文錦集5篇

四年級藝術作文 篇1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和家長一起參加二十小學校園文化藝術節,這次藝術節的主題是“花兒朵朵向陽開”。我和媽媽手拉手,佩戴着鮮豔的紅領巾排隊進入會場。按照楊老師發的座位圖找到了我們的位置坐好。

節目開始了,隨着主持人的介紹,一個個精彩的節目呈現在我的眼前,不管是舞蹈、歌曲、小品、節法等,都能看出是在臺下經過無數次排練才能表演的這樣好,我想這就是大家常說的“功夫不負有心人”吧。

令我十分感動的環節有兩個,第一個是我和媽媽手拉手對望的環節,我想到了平時由於我的任性,犯了很多錯誤,經常惹媽媽生氣,而媽媽總是會耐心包容的教育我,現在想想,真對不起媽媽。我緊緊地抱住媽媽,在媽媽耳邊哽咽地說:“媽媽,請原諒我的任性,我愛你媽媽!”媽媽也緊緊地抱着我流淚了。

第二個是王二小的故事,他爲了掩護鄉親們撤退,獨自一個人和敵和鬥智鬥勇,最後英勇犧牲了,這種英勇無畏精神值得我去學習。

藝術節雖然很快就結束了,但對我的影響卻很大,他教會了我感恩,感謝父母和老師對我的辛苦付出,感謝學校精心爲我們安排的這次校園藝術節,參加這次藝術節我非常開心而且受益匪淺!

四年級藝術作文 篇2

西方文學大師托爾斯泰曾說過:“正確的道路是這樣,吸取你的前輩所做的一切,然後再往前走。”在我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不乏各種推陳致新的藝術作品,亦有很多吸取前人知識精華,銳意創新的歷史人物及其流芳百世的經典作品。

我國獨特的書法藝術就是在歷代書法大家學習與借鑑前人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創造出富有時代精神的新作品,而逐漸形成的一門藝術形態。晉代的王羲之,被譽爲“書聖”。他學習書法時,不但刻苦認真,而且博採衆長,不斷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據說他起初向衛夫人學習書法,後來又借鑑秦漢以來衆多的書法佳作,像秦代大書法家李斯,漢代大書法家蔡邕,三國大書法家鍾繇,以及被稱爲“草聖”的張芝等許多名家作品,他都泛覽博識,然後才獨創出一種俊逸妍美的新書體。前人高度評價他的書法如“龍躍天門,虎臥鳳闕”。他的代表作品《蘭亭序》被譽爲“天下第一行書”,楷書《樂毅論》則被譽爲“千世楷法之祖”。

書法藝術從晉代至唐初一直是繼承“二王”的傳統,追求姿媚瘦硬的書風。盛唐的顏真卿,獨樹一幟,開創了渾厚雄強、剛勁肥壯的新書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顏體”。自唐以後,許多著名的書法家都從他那兒吸取過營養。據說他曾經跟張旭學習筆法並且向“二王”、褚遂良以及當時民間的書法作品多方面借鑑,才能承前啓後,開創一代書風。

近代文學大師李可染先生也曾說過:“踩着前人的腳印,最佳的結果也只能是亞軍”。米芾是宋代四大書法家之一,年輕時學習書法很刻苦,他借了很多晉代和唐代名家真跡來臨摹,當他把古人的真跡和自己臨摹的作品一道歸還原主時,連主人也分別不出真假來。別人對他說:“你寫字太像古代的人,惟獨沒有自己的面貌,這樣是不會有成就的,希望你要發揮自己的特長,不能食古不化。”他聽後慢慢衝破古人的束縛,發揚自己的長處,到晚年終於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

歷史的車輪行駛至今日,書法藝術成爲了中華民族獨有的藝術形式。在經歷了五千的歲月洗滌後,逐漸沉澱凝實成爲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創新基於前人傳承的基礎之上,而傳承又依賴於創新而不斷汲取營養,二者相輔相成。

四年級藝術作文 篇3

每個人都渴望有一次藝術活動的機會,因爲它使我們明白深刻的人生道理,我就有這樣的機會——電子琴。

在一個繁星高掛的夜空,本應是人們好好休息的時光,你會看到我忙碌的身影,我在四區學電子琴。去到了那兒,我馬上拿出琴譜,開始練習,剛開始我彈得很流暢,可到了後面,我慢慢開始有點斷斷續續的,我馬上對老師說:“老師,我這裏不會,請給我示範。”老師把凳子移到我旁邊,認真地教我,我雖然領悟到了方法,但是還是彈不好,我的手好像不聽我的使喚,我想動又動不了,不想動反而又亂動,“你回家再練吧,換另一本。”老師嚴肅地對我說。我慢吞吞地拿出另一本,我整個人幾乎都要崩潰了,我心想:我平時都彈得很好的,今天怎會這樣呢?在後面的幾首曲子裏都彈得很好,我想不通這是怎麼一回事。

第二天,我在家裏一直練那首曲子,我發現我剛彈時斷斷續續,我便又彈了幾次,都不流暢,我便開始厭煩了,媽媽看見了,便說:“一定要有耐心,你只有擁有耐心才把事情做好。”我便不耐煩地說:“知道了!”可我後來發現了媽媽的教會是有用的,我彈得越來越好了,我真開心!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有耐心,什麼事情都能做好。有一句中國諺語說到: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還有一首詩:《竹石》。鄭板橋: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四年級藝術作文 篇4

在我家客廳的酒櫃裏面,擺放着一件暑假是我和媽媽在容山商場買回來的工藝品。就是那頭橫臥着的烏黑頭髮的老牛了?。

看!這頭瓷制的老牛,雖然不是景德名鎮的古董,但手工卻也精細。它膘肥身健,體形均稱,鬃毛整齊。它的頭微微向前傾而往左歪,兩隻角弧形地往後彎,眼睛目不轉睛的凝視着前方,它的尾巴不是一般的往下垂,而是往前伸,好像在拍打着身上的蒼蠅和蚊子。它張開嘴,人們彷彿聽到了它那低沉的“哞哞”聲。

這是一頭橫臥着的`老牛。設計者真是構思奇妙,讓牛的右前腿向前伸,左前腿向後平伸,右後腿和左後腿都呈彎曲形,整個身子就像趴了下去。 如果你們沒有見過它,一定會認爲它是一頭單獨的老牛,那就錯了。設計者匠心獨運,讓老牛橫臥在石頭上,石頭上的東西可豐富了,有古代的銅板,上面刻着“招財進寶”、“大吉大利”等,還有金元寶呢!一個個形象逼真,象徵着牛年財源廣進,大吉大利的意思。遠看它,以爲只有一頭老牛,可近看,老牛的身邊還有兩頭小牛哩!小牛臥在老牛身邊,好像正在吃奶呢!獨特得設計使這個普通的工藝品顯得不會單調了。

這個工藝品多麼精巧啊!我就喜歡它。

四年級藝術作文 篇5

培根說:“藝術是大自然的孩子。”唱歌也是一種很美很自然的藝術,這種藝術是有靈性的,因爲從歌中可以體會出歌者唱歌時的心情,我也不例外!

每當上課時,音樂委員每一次起歌的時候,我都會很自信地唱着:“大河向東流啊,填上的星星參北斗啊……。”每當唱一次歌,我都會想起以前的經歷。

以前,我唱歌就像鋸牀腿一樣,沒有一點節奏感。爸爸媽媽每次聽到我唱歌,就皺着眉頭衝我喊道:“去你房間裏唱,從你嘴裏出來的歌曲都變了味兒,像魔音貫耳,別人唱歌要錢,你唱歌要命啊!”我聽了他們的評價以後,就發狠地說:“我一定要唱好歌,讓爸媽對我刮目相看。”爸爸媽媽聽後狐疑地望着我,再沒有其它反應。

以後的日子裏,我都躲在廁所裏練習,我想:這點苦怕什麼了?堅持就是勝利。每當我遇到困難想放棄的時候,我就這樣鼓勵自己。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終於練成了“金嗓子”,再當着爸媽的面唱歌時,雖然也還不是太好,但是這一次他們投來了鼓勵的目光併爲我鼓掌。我真是太開心了,我爲自己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藝術而喝彩。

藝術並不是一個難於上青天的事,你只要肯努力,沒有做不到的,也就是所謂的:“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