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2016端午節徵文

2016端午節徵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7W 次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6端午節徵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2016端午節徵文

  【新港龍舟賽紀行】

6月16日,在這個順風又順水的好日子,我和朋友頂着炎炎烈日,來到新港,觀看一年一度的龍舟賽。

新港,顧名思義,是一個新的港口。一百多年前,廣東疍家人趁着順風又順水的好日子,撐着小船飄洋過海,看中昌江北部珠碧江入海口這塊寶地,遂在此定居下來。天長日久,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疍家小村。海上人家離不開水,新港形同一個半島,三面環水,聰明的疍家人索性將家建在海邊,每一家漁民的前門對着熱鬧的大街,後院就是碧藍碧藍的大海。前門和後院,入世與出世之間。清晨,鹹腥的海風喚醒疍家人的夢,牽引他們走出後院,解纜入海,浪跡天涯。幾天之後,他們滿載而歸,從後院走到前門,與鄰居門飲茶聊天,海上的風風雨雨,曾經的死裏逃生,只在一笑間,惟有古銅色的肌膚,精亮的眼睛,展露大海的宏大與無情。

熱浪襲得人昏昏欲睡,我們急於找個地兒落腳,便隨意找了一個人家寒暄,沒想到女主人答應得好爽快,只幾步,我們便進入清涼世界:高高的瓦房,粗大的樑柱,老式的大木牀,長長的走道直通後院,清涼的海風四處亂竄…這古舊的疍家老宅,似乎到處是海的幽靈,攜你神遊。就着小鹹魚,我們匆匆吃了兩碗稀飯,一陣睏意上來,便各自尋了牀,隨海的幽靈夢遊去了。朦朧中一陣潮水似的腳步聲漫過,又一陣襲來,一陣緊似一陣的腳步聲和喧譁聲將我的夢攪得支離破碎。我起身朝門外看去,只見一波又一波的人潮直朝海邊涌去。這個平日寧靜的小漁村,一眨眼間從天上落入人間,花花綠綠的彩條紙,來來往往的人流和車流,將街道裝點得熱鬧非凡。

女主人樑嫂招呼我們吃清補涼和糉子,清涼的糖水下肚,我如同醍醐灌頂,整個人頓時精神起來。屋角擺着一碟極誘人的整雞,雞皮上抹幾道雞血,頗是醒目,樑嫂告訴我,這是用來祭主的,端午祭主的供品還有糉子和整塊的白水煮三層肉,祭完主的供品,隨時可以上桌。樑嫂再三邀我們留下來吃晚飯,因爲我們看完賽龍舟後要趕回去,只好婉拒了。閒聊中我們得知,原來樑嫂從年輕時就是賽龍舟的好手,自1987年從打顯村嫁到新港,88年即開始參加新港的龍舟賽,22年來場場不落。我望着她古銅色的臉上深深的皺紋,手上暴突的青筋,健壯的身材,做事情的利索勁,不由想,這就是趕海的女人!平常和丈夫出海打漁,練就一身銅肝鐵膽,不服輸的性格,打漁的本事恐怕連男人都自嘆不如,回到家裏還要操持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將家裏整治得妥妥貼貼。人常說海南西部的女人強悍、脾氣大,惹不起,我卻從樑嫂談到家人時溫柔的眼神中窺見她們大海般外剛內柔的性格!暴風雨中鍛打出來的女人,是摔不爛打不壞的青銅器,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外表的斑駁掩不住內在的光芒;而名窯裏燒出的青花瓷,嬌嫩名貴,得時時刻刻小心呵護,一個不小心掉在地上,碎了,便一無所用。趕海人一般不在船上供經不起顛簸的青花瓷,倒是相伴日久的青銅器,成了他們的掌中寶,他們眼中含着無限愛意,將手中的青銅器日日摩娑,天長日久,青銅器渾身放射晶透瑩潤的光,極是耐品。

樑嫂告訴我,孩子們工作的工作,上學的上學,早已是籠子裏飛出的鳥,愛咋飛咋飛了,家裏就剩她和老公,日日出海打漁,一天下來,能掙個千兒八百的,日子過得不比城裏人差!(此言倒是不差,街上一棟接一棟的新樓,能讓我們這些城裏人得嚴重的紅眼病。)去年南港和海頭造了新龍舟,那新奇小巧的龍舟,划起來輕省多了。看着在漁船中自由穿行的龍舟,一貫來賽龍船的新港人心裏不幹了,紛紛謀劃着也造幾隻新龍舟,不能讓新港人輸在端午龍舟賽上!今年縣文體局出資二十來萬,打造四隻新龍舟,並決定在新港舉辦昌江“和諧杯“龍舟賽,這可把新港人給樂壞了。看到新穎神氣的新龍舟,新港人愛得不得了,好勝的新港人自豪地說,這回咱們的新龍舟可把南港和海頭的龍舟給比下去了。五月初正是出海照魷魚的佳期,一晚能收一百來斤,是平常的好幾倍,但爲了備戰龍舟賽,被選中參加龍舟賽的新港人寧願捨棄幾千元的收入,從五月初二至初四,連續三天脫產訓練(以往只訓練一天。),就爲了對得起縣裏,對得起漂亮的新龍舟。新龍舟五月初二點睛下水那天,是村裏的大喜事,全村人集體出動,擡出村廟裏祭祀的神龕,敲鑼打鼓遊街。游到龍舟前,拜過龍頭後,村民們把龍頭龍尾安上龍舟,用紅布包起龍眼,再擺上供品祭拜,然後送龍舟入海,用大船拉到比賽的碼頭,請道公向峻靈王祈福。一切停當後,村民們便請村裏德高望重的人和縣領導,提毛筆爲龍舟的眼睛點上紅漆,是爲點睛,也叫開眼。開了眼的龍舟便有了龍魂附體,得當神來對待,不得隨意褻瀆。

空氣中隱隱傳來“咚咚”鼓聲,誘着我們沿長長的過道直朝後院走去。推開後院門,眼前豁然開朗,無數艘漁船停靠在珠碧江入海口這個天然良港裏,船上披紅掛綵,站滿了來看龍舟賽的人們。遠處傳來悠揚的調聲,有如天籟,漸行漸近,正疑惑間,一艘綵船破浪而來,船上身着綢衣綢褲的男女手挽手,正起勁地唱着舞着,爲我們獻上地道的儋州調聲大餐。原來這是海頭的調聲隊,爲南港、海頭、新港三地的龍舟賽助興來了。岸上長長的街道上,是熙熙攘攘的人羣,各色小吃攤沿街一路擺開,生意出奇的紅火。弧型紅色充氣墊將碼頭裝飾出節日的氣氛,氣墊上龍飛鳳舞,爭相戲珠,象徵此次比賽由男女隊合力奪冠,共創佳績的和諧氣氛。氣墊下襬開一長溜桌子,那是主席臺,專門爲評委和領導安排的。碼頭前兩隻花枝招展的大綵船上,各自飛騰着一支神采奕奕的天龍,龍首正對大海,似蛟龍出海,很是吸人眼球,其中一支大綵船上高高懸掛“和諧杯龍舟賽”的匾牌,體現“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賽事宗旨。大綵船前插着幾根竹竿,做爲終點線的標誌,竹竿前停靠着紅黃青藍四隻神氣十足的新龍舟,龍首昂然挺立,龍身清瘦飄逸,頗有龍之神韻,難怪新港人愛得不得了。我邊走邊拍,不期然被一個人扯住,我扭頭一看,原來是樑嫂。樑嫂一身大紅運動服,彷彿年輕了十歲,她要我爲她們女隊拍個集體照。能爲新港賽龍舟隊員留下永久的紀念,是我的莫大榮幸,我忙招呼她們排好隊,穿上救生衣,大紅的運動服上她們黑紅健康的臉龐,好似天上火紅的太陽,放射炫人的光彩---西部女人迷人的光彩!“咔嚓”,我按下快門,留住這動人的瞬間。

坐上當地的漁船,我們盪舟大海,心情如海上清風,悠遊自在。嗜水的漁家仔不甘心在船上呆着,一個個躍入水中,做那海中的游魚;更有那頑皮的孩童,坐在小皮伐上,任小船拉着四處兜轉,轉到我們跟前,調皮地擺出各種pose,一溜而過;善做生意的商家們,乾脆在一艘大漁船上拉出祝賀橫幅,大打廣告;不甘寂寞的三兩支調聲隊,輪番上陣,揚起歌聲串串;海頭的龍舟隊則如海上游龍,在鱗次櫛比的漁船間往來穿梭,出沒於無形之中。千年之前含冤投江的屈原也許做夢也不會想到,他這一跳,竟跳出舉國盛事。歲月流轉,當初的紀念和哀悼,早已深入華夏的各個角落,演變成民間歡慶的理由,這是屈原的幸,仰或是不幸?歷史總是如此戲弄人,背離了初衷的節慶仍會繼續——等等,真的是背離了初衷嗎?一個民族,如果總是生活在哀怨之中,將不會有出頭之日,而在災難之後,仍然笑對人生的民族,纔不會爲世人所小看。中華民族經歷了太多風風雨雨,早已處變不驚,我們以歡慶的形式敬告屈原,也警示世人,磨難壓不垮我們,挫折打不敗我們,我們因此而變得更加堅強,更加樂觀!

“噼裏啪啦…”一陣鞭炮聲響起,開賽了!我們趕回賽場,只見四隻龍舟如離弦之箭,爭相朝主席臺射來。人羣沸騰起來,叫着笑着鬧着,爲海上的龍舟健兒加油。這次龍舟賽共有七支隊伍,三支女隊四支男隊,其中一支男隊是青年隊,每個隊32個槳手,一個領隊,一個鼓手,一個助陣,共35人。青年隊的小青年們身着青色運動服,個個生龍活虎。他們此次參賽的目的是要向父輩們展示他們的實力,意在助興,不爲奪冠。果然是“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七場比賽,青年隊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場場參賽,場場以絕對優勢勝出,讓父輩們看在眼裏,樂在心裏---後繼有望了!新港居委會二片的領隊葉宏威是一個健壯的中年男子,他指揮的動作最逗了,只見他如企鵝般端坐在船頭,不斷揮舞兩隻肥壯的雙臂,將手下的“藍鴨子”們趕得運槳如飛。一激動起來,他會翹起厚重的臀部,紮起馬步,不停甩動他那肥胖的腦袋,船上的鼓手受其感染,加急鼓點,槳手們便齊心協力,奮力向前劃去。旁邊新港居委會一片的紅衣領隊見藍隊的勢頭這麼猛,有點着急,不時扭頭過來看,殊不知這正犯了比賽的大忌,一片的紅衣隊員們受他的影響,心力渙散,用槳不齊,原本領先的龍舟,漸漸落後了。四場比賽下來,二片的藍隊在“企鵝”的帶領下,奪得了第一名。男隊奪得第一的好成績,大大鼓舞了女隊,她們心用在一處,勁使在一起,下槳整齊劃一,顯示了良好的心理素質。搶先衝刺後,一片女隊的領隊興奮地甩起小紅帽,向觀衆示意.

場上的隊員一門心思比賽,心無旁騖,只管划槳,卻忙壞了我們這些懷揣“大炮”的攝手們。爲了拍得第一手資料,我們指揮漁船早早停在比賽起點前,開賽鞭炮聲一響,龍舟衝到我們面前時,我們的船伕便急急解纜加大馬力,與龍舟同行,不小心靠得近了,負責保衛的漁政船便趕上來,將你轟出去。漁政船頂上坐着我們的攝友,他們可以近距離拍攝比賽場面,比我們乘坐的漁船自是更勝一籌。看到他們在船上耀武揚威,我們氣得吐血,卻也無可奈何。好在勤能補拙,他們拍一兩場就下船了,我們堅持拍下去,多少也收了一些好東東入籮。

在拍攝途中,一艘漁船從我們身邊掠過,船上坐着一大家子人,正中的老太太滿頭銀髮,估計是奔八十的人了,精神卻特別好。她迎風而坐,腰背挺得直直的,臉上是淡然的笑。也許她曾經也是一個趕海人,也許她這一生歷盡坎坷,但一切都已成爲過眼雲煙。如今,已沒有什麼風浪可以壓倒她,太過平靜的生活,倒讓她覺得索然無味,於是她強烈要求來看龍舟賽,想重溫那風雨漂泊的滋味。深愛她的家人自然不願拂她的意,便攜她同來。在海上,她似乎回到從前,與人生風浪搏鬥的驚險歲月,儘管心潮起伏,卻只付之一笑。也是,人生能有幾回博?經不起風浪的人,最終只能沉入人生的海底,成爲一堆無用的廢物,就算被人撈起,已無多大意義。而咬咬牙挺過去,你將收穫人生最美的彩虹,感悟生命的寶貴和人生的精彩!

七場比賽下來,新港居委會一片以男女隊第一的絕對優勢穩拿冠軍,二片,也就是樑嫂所在的片區,則屈居亞軍,三片相對較弱,只得了季軍。其實真正的冠軍要算青年隊,絕對是“青出於藍勝於藍”,但他們的目標顯然不是與父輩爭冠,而是出海老大的榮耀。也許這次比賽後,他們中的一些人將會取得在海上主舵的機會,真正成爲大海的主人!

新港龍舟賽,在夕陽中落下帷幕,散去的是人潮,散不去的是心潮!

  【又祭屈原】

街道里散發出淡淡的香味,那是煮糉子發出的清香,端午節到了。 端午節是個傳統的節日,這天人們都要吃糉子,掛香包......人們用各種形式來歡度這個節日。當然,也會想到那位與端午有關的詩人——屈原。那種悲苦的命運,讓人對他同情,對他懷念,於是,便有了端午,便有人祭奠他,一遍一遍。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峯。”

梅堯臣的這首《五月五日》,寫的就是屈原,那種悲哀,那種淒涼,那種孤獨,那種感傷,讓人也跟着憂愁。

屈原啊,你很痛苦吧,自己費盡了心思想要幫祖國,卻遭到奸臣的陷害,眼看着殘暴的秦軍攻入楚國,焚燒楚國的宮殿,屠殺楚國的人民,伴隨着你種植在宮殿花園裏的心,也同樣被燒成灰燼,沒有心的你,就象一棵沒有根的樹,所以你選擇了死,以死來證明你的心,跳下了那汨羅江,你就這麼的一跳,便結束了一切。在你跳下的那一刻,你看到了那悲痛的人們,在爲你哭泣,你欣慰的笑了,原來人在死前會是如此的明瞭啊!

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雖說有些神化,但一位詩人,能夠被人們近兩千三百年一直祭奠,他的詩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千百年來一直爲人們所傳誦,着實令人敬仰。

又到端午,又聞糉香,又祭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