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我親歷的鳳慶土壤普查散文隨筆

我親歷的鳳慶土壤普查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3W 次

1982年11月,根據國務院關於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有關文件精神和省、地的安排部署,鳳慶縣全面展開第二次土壤普查,抽調55名工作人員,歷時三年零八個月,於1986年6月全面結束,查清了全縣土壤資源和耕地土壤肥力狀況,編印了《雲南省鳳慶土壤》資料成果。應用土壤普查成果30多年來,爲推進鳳慶生態文明,建設森林鳳慶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親歷的鳳慶土壤普查散文隨筆

1982年7月,我臨滄農校畢業分配到鳳慶農牧局,安排參加鳳慶土壤普查工作,親歷了土壤普查培訓試點、外業詳查、內業製圖和成果應用,從事製圖、資料整理和成果應用工作。

培訓試點

1982年7月29日至14日,縣土壤普查技術負責邱懷珊老師帶領我們土壤普查隊員,到鳳山區象塘鄉開展利用航片開展土壤普查試點,摸索中山地區利用航片進行土壤普查方法,經過半個月實地調查測量,利用航片查清了象塘鄉16757畝土地的利用現狀和土壤分佈情況,爲利用航片開展土壤普查,總結了加快進度、提高質量的經驗,培訓了技術力量。

1982年9月22日至10月14日,縣政府從單位和部門抽調37名同志,進行土壤普查業務培訓。在培訓動員會上,縣農牧局局長李銘強調:“這次土壤普查是根據國務院的決定進行的,要以黨的十二大精神爲指導,按照《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暫行技術規程》,摸清我縣土壤資源,做到問題抓得準確、分析數據可靠、調查材料齊全、規劃合理、措施有力”;鼓勵我們要珍惜難得機會,刻苦學習、努力掌握技術、艱苦奮鬥,同心協力搞好普查,爲振興鳳慶經濟作出貢獻。

在培訓中,選擇有代表性的鳳山區平村鄉作試點,將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相結合,初步查清平村鄉11740畝土地利用現狀,覈對全部土地利用現狀圖斑,勾繪土地利用現狀圖,挖土壤剖面11個。結合評土歸類,查清了土壤類型,找到了障礙因素,總結了羣衆改土經驗,提出了土壤改良利用意見和發展方向。通過23天學習實踐,使我初步掌握了利用航攝照片、地形圖進行土壤普查的知識和技能。

外業詳查

1982年11月,鳳慶土壤普查全面開始外業詳查,歷時15個月,於1984年2月結束。根據交通條件、行政區域和技術力量,外業詳查分四批進行:第一批詩禮、魯史、新華、永新四個區;第二批馬街、腰街、風山、洛黨四個區;第三批勐佑、大寺、德思裏、營盤四個區;第四批雪山、郭大寨兩個區。爲了保證質量,達到好中求快的要求,普查工作實行分區包乾,責任到組到人。縣土壤普查辦公室安排我到第三組,先後參與第一、二、三批外業詳查,負責魯史、洛黨和營盤三個區外業勾圖工作。

外業詳查是土壤普查工作最艱苦的一個階段。隊員們挑着行李,徒步到各鄉;部分偏僻的'鄉,自己買米,自己砍柴;晴天上箐下壩子挖土壤剖面、外業勾圖,雨天在室內加班加點整理資料和轉圖。在這種條件下,隊員們艱苦奮鬥,在生活上互相關心,在工作中互相幫助;不怕苦、不怕累,努力按照“規程”要求,認真完成各鄉逐塊土壤類型、面積、分佈規律、肥力特性、農業生產情況、作物長相、產量水平、存在問題、改良措施、發展利用方向等情況調查。

在外業詳查中,我和韓羅成隊員同睡,一直由他幫挑行李,協助我完成外業勾圖等工作;在魯史區,趙滿雲同志帶過我覈對航片圖斑、目估手繪土地利用現狀圖、土壤圖;我白天揹着繪圖板、航片和地形圖,在嚮導帶領下,逐塊勾圖,早晚和雨天將野外勾繪圖斑轉製成土地利用現狀圖。說實在話,這段經歷當時感到很苦;現在回憶,覺得非常珍貴和溫馨。

內業工作

1984年2月,土壤普查外業詳查結束,轉入面積量算、資料整理彙總、土樣化驗分析、評土歸類等內業工作。內業工作歷時兩年零五個月,於1986年6月結束,形成了詳實完整的《雲南省鳳慶土壤》、《風慶縣土地利用現狀圖》、《土壤圖》、《土壤改良利用分區圖》和《土地評級圖》資料成果。

在內業工作中,我參與了利用航片外業工作底圖,勾繪土地利用現狀圖、土壤圖和轉繪成圖工作。主要是把經外業詳查中校覈的土壤現狀,通過明顯地物點控制,勾繪成土壤圖;把勾繪成的土壤現狀圖、土壤圖分別手繪於1:25000的地形圖上,結合實測和量算,反覆校對修正,製成底圖,經過描版、曬蘭,製成區級1:25000的土地利用現狀圖和土壤圖;用縮放儀分別將區級土地利用現狀圖和土壤圖縮爲1:100000的縣級土地利用現狀圖和土壤圖;在縣級土壤利用現狀圖和土壤圖的基礎上製成縣級土地評級土;在縣級土壤圖的基礎上製成縣級改良利用分區圖。

通過土壤普查工作,使我初步熟悉了鳳慶土壤情況、農業生產概況,學會了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去粗取精、整理資料的工作方法,受益匪淺;爲我以後做好土壤普查成果應用工作打下了紮實基礎。

成果應用

投資大、抽調人員多、跨越時間長的鳳慶第二次土壤普查,經雲南省土壤普查辦公室驗收後,縣委、政府高度重視,提拔使用了一批農業技術骨幹,大力開展了成果應用,爲鳳慶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1986年7月,根據國務院文件精神和省、地農業區劃委員會統一安排部署,鳳慶縣應用土壤普查成果資料開展了種植業區劃工作;經過半年外業資源調查和室內資料整理,認真分析社會經濟條件和各種自然規律,進行以種植業結構、作物佈局和分區爲中心內容的區劃,於1986年12月,編印成爲《雲南省鳳慶縣種植業區劃》資料成果;爲各級領導、有關部門決策規劃和指導農業生產提供了科學依據。

《鳳慶縣種植業區劃》,領導組人員有:邱懷珊、李家學、張忠信、沈正榮、賈仲宜、蘇仁勳、聶其昌七位同志;審定:張忠信;編寫:趙爾能、字聯光、李忠榮;由我和張朝東、趙鵝、趙滿雲同志負責完成製圖資料整理工作。

1987年1月至1990年12月,我在馬街區農科站負責應用鳳慶土壤普查成果,大力推廣雜交包穀、雜交水稻和小麥良種,爲提高馬街區糧食產量作出了應有貢獻。

1993年,我在縣蠶桑站參與鳳慶蠶桑基地論證、籌建和育苗工作中,應用鳳慶土壤普查成果,有效地做了一些項目材料擬寫和苗圃施肥管理等工作。

1994年至今,我先後在縣農牧局辦公室、林業局辦公室和造林綠化股,應用鳳慶土壤普查成果,分別參與了《鳳慶蠶桑基地建設項目》論證、《鳳慶山區綜合開發項目》論證、鳳慶退耕還林工程實施、鳳慶核桃基地建設和鳳慶紅花油茶基地建設等工作,得到了領導肯定和專家認可。(參考資料:《雲南省鳳慶土壤》、《雲南省鳳慶縣種植業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