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燒土窯的散文隨筆

燒土窯的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W 次

大集體後期及農村改革開放初期,我們揚州一帶農村出現過燒土窯熱。

燒土窯的散文隨筆

我的家鄉少遊村(當時叫秦家大隊)土窯辦得比周邊早,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開辦,至九十年代中期執行上級有關精神,毀窯復墾種莊稼,歷時二十來年。

原先,我村只有一座土窯,後來因需要發展到五座。生產磚及大小瓦。產磚、瓦,都要有模子。大瓦模子(村人叫瓦機子)是從泰州溱潼購回來的,切一塊加過人工的熟滑的泥塊放進模子裏,站臺上兩個人一左一右地轉把手,一片瓦坯就成了,瓦坯上有字:“溱潼磚瓦廠。”有人覺得很委屈,明明是秦家磚瓦廠的產品,卻要替人家做廣告。廠長請工匠回來毀掉“溱潼”,刻上“秦家”,此後,每片瓦上都有“秦家磚瓦廠”字樣。去年暑假,我家收拾屋面,發現有的瓦上有“溱潼磚瓦廠”字樣,說明這些瓦是家鄉磚瓦廠早期的瓦。秦家磚瓦廠辦得早,磚瓦很熱銷。不待出窯,窯的附近水邊靠了許多船隻排隊裝貨。

早期制磚是人工坯。將泥土弄熟滑開始做坯,削一塊泥巴往磚模子用力摜,俗稱摜坯,然後用刮弓颳去模子上多餘的泥土,鬆開模子,一塊磚坯製成。後來用機器製坯,直接挖土投進機子,機子就吐出一塊塊磚坯。由於泥土未經人力加工,不熟滑,機壓磚經不住搬運,缺角少棱的次品磚比人工磚多。我家房屋大多爲人工磚,磚塊大,瓦匠用起來也較順手。

家鄉窯廠燃料來源是農戶送來的秸稈。草是農家寶。特別是分田到戶後,農家精心侍弄莊稼,糧食收得多,秸稈也精心管理,垛成垛,不讓雨水淋爛。一年幾季的秸稈,除了留着作燃料,大部分送磚瓦廠兌換磚瓦。備了一定的建築材料,農民有條件推倒原來的茅屋,建起了磚瓦結構的房屋。至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後,小土窯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了。這些土窯用本地泥土、本地燃料,燒出的`磚瓦供本地農戶。八十年代中後期,短短的幾年改革開放時間,農村中出現了建房熱,一處處莊臺出現了,一排排整齊的瓦房出現了。這是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是一個劃時代的變化。小土窯功不可沒。

然而,事物都有兩面性。小土窯解決了當地農民的建房需求,但也毀掉了一些耕地,長時間取土,使“高山”成了“窪海”;房屋建得差不多了,磚瓦需求量也基本處於飽和狀態……基於諸多因素,小土窯完成了其歷史使命,退出了歷史舞臺。似乎也是在一夜之間,一座座土窯被推倒,夷爲平地。

如今,農村中的小土窯一座也沒有了,但辦過土窯的地方有的還留下當年的痕跡:如那個地方的磚頭、瓦屑特別多,還有大量的草木灰,那個地方還留有大塘,有的養了魚蝦,有的任憑野草瘋長……

土窯沒有了,農村中的秸稈過剩了,收了麥、稻,有人往田裏放一把火,迅速連成了火海,煙霧灰霾籠罩,大氣造成了嚴重污染,就連飛機也迷失了方向。於是出現了一場新的運動:禁燒。禁燒不僅讓天空更藍,水更清,空氣更純靜,大地也更綠了,因爲秸稈壓在泥土之下,季季改良土壤,歲歲化作肥料,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