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問玉五道峽的散文

問玉五道峽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1W 次

中國是一個玉的國度,玉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從古代到現在,玉的身影無處不在,無處不有,成了有品味生活的代表。聽說古代卞和得玉之地是楚之荊山,爲現在的湖北保康五道峽,就有了前往一觀的願望。

問玉五道峽的散文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指出:“玉,石之美者”,說白了,玉就是石頭而已,無非使讓文化給它鍍上了一層炫目的光彩,譬如一國至尊的玉璽,形容人的玉人、玉容;吃穿的玉食、玉衣等。孔子稱玉有十德,許慎說玉有五德,把玉上升到君子的品德高度。

和氏璧是天下著名的美玉,來自《韓非子》的記載,楚人卞和在荊山得到玉璞一塊,獻給厲王被鑑定爲石頭,砍了左腳;獻給武王,又被稱假,砍了右腳;文王登基後,哭了三天三夜的卞和終於得到賞識,玉璞加工爲“和氏之壁”。流傳了幾千年的故事,真僞當然無從辨識。而五道峽卻讓人們有了文學記憶的承載。

春深似海,陽光明媚,就有了一次保康之行。對這個藏在大山深處的明珠,有了一個粗淺的認識,縣城內的蘇公泉和紫薇林,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五道峽卻實實在在給人以驚豔,“藏在深閨人未識”,且不說龍宮溶洞的奇險和華美,加上燈光和特技,讓人誤以爲進入仙境,縹緲夢幻,美奐絕倫;也不說一道飛瀑從天而降,像天女散花般地把萬千珍珠灑向人間,可以讓人在此體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美;還不說峽谷夾岸高樹、古木密佈、清溪潺潺、鳥鳴悅人。只說開發者給這些奇峯美峽所起的.名字,就可看出匠心之獨運,把卞和得玉之故事演繹得逼真生動,讓人把這個傳說就當發生在眼前一樣。

且看峽谷,從下到上,問玉峽、悟玉峽、鎖玉峽、望玉峽、得玉峽,峽峽是景,處處不離“玉”字,前面分別用一個動詞,生動說出卞和當年得玉過程之艱辛。

再看山峯,厲王峯、武王峯、文王峯、卞和峯,峯峯呼應,把卞和三次獻玉的執著精彩演繹,而位於王者之上的卞和,恰是堅定信念、矢志不渝楚之精神之燭照,更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綿延發展、飽受挫折又不斷浴火重生的魂魄所在。

最後看瀑布,漱玉瀑、玉女瀑、玉龍瀑、落玉瀑等瀑瀑相連,又和玉進行了完美的吻合和承接。

這裏有山有水,山水相連;有峯有瀑,峯秀瀑飛。如果說山爲剛,那麼水就是柔,如果是峯爲陽,那麼瀑就是陰,剛柔相濟,陰陽結合,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這裏雕琢成爲和人類世界一樣的和諧、和美,更有卞和在此探玉、尋玉、得玉、並三次獻玉的動人故事而名傳天下,使山水增色,讓峯瀑生奇。玉德玉魂,“玉”滿天下,厲害了,我滴神啊!

五道峽分別爲楚人卞和在荊山見鳳凰棲落青石之上,在二道峽的巨大褐色青石上,刻着“抱石巖”,說是卞和得玉處,恰和傳說相契合。

中國有四大名玉,爲新疆和田玉、遼寧岫玉、河南獨玉、湖北的綠松石,各有千秋,從玉的溫潤和透光的角度看,綠松石顯然少了透光的特點。五代時前蜀道士杜光庭《錄異記》卷七“異石”中記:“歲星之精,墜於荊山,化而爲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文中提到的就是和氏璧,按說作爲一個傳說,而今和氏璧這塊傳國玉璽,也毫無蹤影。但好奇的人們禁不住疑惑和考究,和氏璧是和氏玉呢?

作爲南陽人,從玉的質地來看,和氏璧有是獨山玉的可能性,在獨山附近的黃山文化遺址中,發現了獨玉打造的玉器,可謂歷史久遠。但爲一個諸葛亮躬耕地,湖北河南打了幾百年的嘴官司,掙得不亦樂乎?既然玉出荊山,就算是出在湖北的玉吧!是對鍾靈毓秀五道峽的一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