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麥包記事散文

麥包記事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3W 次

麥子正在拔節孕穗,農民們就已經開始籌備夏收的事情了,請人編織裝麥子的麥包應該算是當務之急的大事情。太陽像火爐一樣懸在晴空,麥田的顏色一天一個樣,先是草黃,再是淡黃。到最後,麥田變得像是鋪了一地金子,終於被太陽淬鍊成令農人欣喜若狂的燦燦金黃!時節不等人,一切都是上天的旨意,毋庸置疑,不可違背,莊稼漢不約而同地行動起來。歲月潺潺,往事如煙,依稀記得屬於那個時代的點滴往事,刻骨銘心的恰是鄉親們準備盛放麥子的席包!

麥包記事散文

——題記

民以食爲天,家裏有存糧,心中不慌忙。這是鄉村老人們常常掛在口頭邊的箴言,代代傳承,我小的時候經常能聽得到,只是那時候心裏懵懂,不解蘊藏其中的含義。光知道有糧食吃了,肚子就餓不着,吃飽了就能一蹦三尺高,就能去爬樹掏鳥窩,就能去捉迷藏過家家,就能揹着書包去上學,……事實上,那時家家戶戶的口糧儲備非常欠缺,因此人們視之若珍寶,總會想盡一切切實可行的辦法,及時、縝密地做好糧食保管儲存事務。

鄉里人家儲藏糧食一般都是就地取材,我們這兒用的就是“席包”。所謂的席包,就是用蘆葦篾條編制而成的盛放糧食的器具,紋路和席子一樣。只是席子有角呈平面長方形,而席包則呈立體圓筒狀。編織蓆包技術性強,純屬手工,在過去的年代懂這項手藝的人寥寥無幾,我爹在我爺悉心指導下,也學會了這個“絕活”。有了絕活便是手藝人,父親編織蓆包時,小小的我總喜歡在旁邊看。

事實上,編織蓆包是一個非常麻煩的活路。先要把蘆葦的外蒛一節一節剝掉,然後用篾條划子對着根部,刺啦刺啦推過去,篾條就從另一端出來了。划子是鐵質的,四寸長的圓柱體,裏面焊接着鋒利的棱形刀片,有三劃和四劃兩種。爲了篾條寬窄均勻,粗壯的葦子用四劃,中等的用三劃,還有那些比筷子略微粗一點的,父親就用篾刀從中間一分爲二劃過去。

篾條統一劃好了,父親就會抱到院子裏鋪展,拉着光場碌碡一遍一遍地來回輾軋。起初,篾條像爆竹一樣會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音,漸漸的變得柔穣了,聲音越來越小。直到最後,碌碡軋過篾條時只發出輕微的唦唦聲,這也就預示着篾條已經“熟了”。父親把篾條抱起來,根部放到碌碡的側面墫一墫,整齊了又鋪擺到院子裏,提住最長的梢頭抖一抖,就把篾條中最長的選拔出來了。如此反覆,最少得分出三個檔次的篾條。隨後父親把它們捆綁起來放在那兒,編織蓆包時需要多長的篾條就取多長的,清清楚楚,從來都不顯得不凌亂。

編織蓆包的過程,其實就是在完成一個匠心獨具的小工程,從席包的長度、寬度、容積等等各方面事先都要做一個統籌的規劃。父親先用板尺丈量並在地面畫好線印,再把篾條按照“起三壓三”的編織口角組列在一起,漸漸的,面積越來越大,紋路也越來越清晰。父親說席包和席子的紋路都是人字形狀,但規矩迥然不同,席子橫紋豎紋均可照常使用,唯獨席包一定要是豎紋。我小時候不解其中“奧妙”,直到學習了幾何以後才知道,原來立起來的“人”字具有三角形穩定堅固的特徵,相比較豎紋的席包更經久耐用,它不會因爲長年累月盛放糧食而軟塌下去。

編織蓆包和席子是一樣的手法,席包卻是圓筒狀的,成品的席包根本看不出是從哪兒收口的,顯得很神奇。父親說,根據席包容積的大小編織到一定程度後,就要把東西南北四個部位“三篾”的數值確定一致,把它們對到一起陰陽交叉,利用原有的篾條細細密密地編織進去就成了。父親稱收口爲“合攏口”,聽說起來好像只是一句話那麼簡單,但真正做起來確實還是不容易的,就像現在的大型水利工程合攏口之際一定要聲勢浩大地慶祝一番,因爲前期人們已經爲之付出了艱苦卓絕的勞動!

我有事沒事地在旁邊端詳父親編織蓆包,時間久了,竟然也看出了一些門道。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常言說好奇性是進門的最好師傅,此話不假,後來我也學會了編織蓆包的技藝,或許就源於小時候我有一顆好奇之心吧。我的童年時代,各到四處的圖書都很少,唯有小人書連環畫,內容居多的.就是三國演義版本。記得有一個介紹劉備的章節,說他是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他禮賢下士,志向遠大,領導着很多像諸葛亮一樣的賢臣謀士大英雄南征北戰。但在他成功以前,卻是一個以編織葦蓆爲生的窮匠人。可想而知,我小時候正是舉國上下崇尚英雄的年代,當時劉備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是那麼的接近和生動啊!

於是乎,我就堅定了學習編織葦蓆的信心。編織行業辛苦勞累,整天屈膝圪蹴,蘆葦篾條磨得手指粗造不堪,特別是那種自帶的“細纖”刺入肌肉隱隱疼痛,但不管怎麼細緻查看卻死活找不到在哪兒。我要打退堂鼓了,父親說“家有良田百畝,不如有一薄技在身。學會了這個手藝,以後生活也就不用愁了!”記得有一天,父親給我講了一個關於葦蓆起源的故事。

劉備葦蓆的“祖師爺”,他沒得天下以前住在鄉里,生活很貧窮,恰好房子周圍是一片葦園。閒暇時,劉備就整天對着大片的蘆葦林悉心琢磨,這麼好的東西怎麼纔能有效利用呢?那時,人們的牀鋪上鋪的都是曬乾的柴草,劉備就想蘆葦的韌性十足,如果能編成一種鋪在牀上的器具,乾淨又衛生,造福衆鄉親,那該是一件多麼好的善行啊!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有一天夜裏劉備就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高人教他怎麼編織蓆子的技藝。第二天劉備就趕緊割了些蘆葦回來,按照夢裏高人指點的辦法配製好篾條,隨後就一點一點地編織起來。吉人天相,經過長時間的摸索實踐,後來居然成功了!好事應當發揚光大,這是社會進步的基礎,劉備就毫無保留的把編織蓆子的技術向外傳授。畢竟編織蓆子也有一定的技術難度,並非人人都能學會,所以席子在當時來說屬於世間罕見之物,只有大富大貴之人方能使用得起。在當時那是一種禮儀,一種榮耀,對於貧窮的人家來說,能被邀請坐一次葦蓆就算是莫大的榮幸了。那種禮儀源遠流長,直到現在,人們生活口語裏依然留存着久遠的痕跡。比如誰若被邀請赴宴,便自謙爲“去坐席”,設宴之人是否慷慨熱情又有了“席面”一說。

這個故事很遙遠,真實與否不得而知,但與我小時候在連環畫裏看到的形成了呼應的效果,現在想起,在當時無疑對學習編織技藝多了一份強力支持。葦蓆與麥包的編織技巧同宗同源,一脈相承,如今我雖然已不再搞葦篾加工了,但曾經的寂寞、艱辛和忙碌依然記憶猶新。偶然想起,感慨萬千,跌宕起伏的生活充滿另類風情,曾經的窘迫是生命積澱中不可或缺的過程,所謂的苦辣浸泡亦是人生境界昇華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