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蒸餑餑情感散文

蒸餑餑情感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W 次

進了臘月,氣溫越來越低,莊戶人家的連鍋炕卻越燒越熱,大人孩子的心也燒得火火的。農諺說:小寒大寒,殺豬過年。過了臘八,平時只用來做一日三餐的鍋竈不斷地增添新的功能,今天熬肉湯做皮凍,明天燒水宰雞鴨,炕頭上總是火燙火燙!過了臘月二十,則迎來忙年的重頭戲:蒸餑餑!

蒸餑餑情感散文

蒸餑餑是農家豐收的慶典,個個都得參與。大家喜氣洋洋的,跪坐炕桌一圈,完成一年中最後一件費力而開心的工作。揉麪要下大力氣,正着揉,反着揉,上下揉,左右揉,我印象中是越使勁,揉的遍數越多越好。

大家都在忙天火地,先前揉好餳好的已經可以上鍋蒸了。我照例被指定去燒火,棉花柴在竈膛點燃,屋子裏越加熱氣騰騰。我最喜歡餑餑蒸好掀開鍋蓋的一瞬,濃烈的白色蒸汽頃刻瀰漫整個屋子,人們像飄在雲裏,迴盪在耳際的歡聲笑語也彷彿傳自天籟。這時候出去看看,家家戶戶都被這白色的霧氣籠罩,整個村莊恍若仙境。蒸了一鍋又一鍋,這樣的活動一般得持續兩三天,要蒸夠送人的、待客的和夠自家吃到正月十五的`。蒸好的餑餑白如雪,軟如棉,熱吃筋香,涼吃如慄。餑餑一般只有過年才做,是我們關中山東莊麪食的巔峯製品。

大拜年自午夜就開始,興奮得毫無睡意的孩子們跟着大人家家轉。我們山東移民的習俗是要在天亮以前給本族長輩拜完年,再遠也得跑到,所以得由近及遠早早拜。過去離我們村四十里遠的劉家村人,都是天亮以前趕到,反之這邊過去的也一樣。天亮以後給本村的其他老人拜年。一般是成羣結夥,男女各別。我和本族的兄弟們一起,進得一家後,即有人領喊:“爺爺給您拜年了!”然後磕頭。這家的長輩按不同的稱呼都得叫到。記得那時村中有個十九歲就守寡的王老婆,是移民來陝最早的,全村人都去給其拜年。王老婆生活極其節儉細法,家裏有個棗園,都說她吃了棗後棗核都要收好曬乾做燃料。王老婆每年收穫的棗子專等着給來拜年的人分發,一到過年她則出手大方,只要喊一聲“奶奶,給您拜年了!”都會收到老人的一捧紅棗。有個頑皮的孩子口裏喊着“拜年了!”卻並不磕頭,而是用腳踢了踢桌子,老人在裏間關切地說:“不要磕了,別碰着!”照例一捧紅棗做獎賞。此事已過多年,仍歷歷在目。

現今生活節奏快了,費時費力的餑餑鮮有人制作,燈籠則高高懸掛,拜年即使不用電話、短信,也很少有人起早貪黑了。我懷念兒時濃濃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