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漢中過年的旱船和漢劇散文

漢中過年的旱船和漢劇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4W 次

狗年的春節越來越近了,看着準備年貨的朋友們,看着網絡裏關於過年的文章,看着文友寫年的記憶,引得我有關年的記憶也氤氳而來。

漢中過年的旱船和漢劇散文

我幼年和少年時期的春節,都是在漢中過的,除了年夜飯,壓歲錢,新衣服這些記憶,深藏於我的記憶深處的,最具特色的是漢中旱船和漢劇。

那時候大年三十剛過,有旱船和漢劇的文藝宣傳隊,就從庫房裏拿出他們的鑼鼓傢伙什,提前糊好的各種形狀的燈,以往年份存下來的旱船,獅子,長布龍,漢劇演員也覈對臺詞結束,報燈的開始打前站,春倌,耍旱船的,打燈的,舞龍耍獅子的,漢劇演員一應到位。

報燈的小夥子、小姑娘,都是腦子聰明,口齒伶俐的,他們手裏舉的燈是特製的,上面有大大的文藝隊名稱,一到某處還未開口,主家就知道哪裏的報燈人來了。主家詢問,報燈的就要趕緊報價,今年新加的特色新穎曲目,主家根據往年該文藝隊的表現,決定接不接燈,直截了當,言簡意賅地交涉明白了。

如果不接,就是不想要該隊的表演,報燈人就快速趕往下一處。報燈的一般兩個人一組,報燈人後面有人接應,有人接燈,接應人中的一人就回去通知文藝隊趕到接了燈的地點演出,他們一般配合很默契。

接到報燈人傳回來的演出地點、演出的價格、演出曲目的文藝隊很快就會派出春倌上門說春。春倌都是心明眼亮的人,根據主家的情況,隨時修改唱詞。家裏有人當官,就把當官部分的唱詞增加得很豐富;如果有學生,就把高中狀元內容豐富起來唱。

春倌緊跟着報燈人,最早到演出地點的人,他們心裏記着很多唱詞,春倌往往還具有靈機一動,增減唱詞的能力的,大衆的唱詞大致是這樣的:

“雙扇門兒大大開,春倌來了喜進來。

進了門來張口唱,我給掌櫃把財門開。

先開一個天財門,天官賜福你家來。

後開一個地財門,地下財氣往上升。

一開東方甲乙木,又晉高官又進祿。

二開南方丙丁火,招財童子笑呵呵。

三開西方庚辛金,秤稱銀子斗量金。

四開北方壬癸水,天大的是非連口吃,

是非口舌說出去,金銀財寶說進來。

只有五方我不開,留給掌櫃的廣招財,

裏添人口生貴子,外受皇恩狀元來,

狀元頭上插金花,榮華富貴朝你家,

狀元胸前掛金牌,榮華富貴朝你來。

掌櫃的財門大大開,斗大的銀子滾進來,

聚寶盆裏攢金銀,掌櫃地留個好名聲。

掌櫃的錢財大大發,你把春倌早打發,

你把春官早打發,春倌好去走二家。”

春倌即興唱完,主家根據唱詞和家裏的當年事情順當的喜樂程度,給春倌報酬。春倌趕緊攆往報燈人即將去的下一個報燈地點,春倌和報燈人幾乎是同步的。

文藝隊是根據報燈人回傳的信息趕來演出。文藝隊來的`時候是悄悄來,走的時候要鑼鼓喧天地走,按照迷信的說法,就是把“來者”全部帶走。來的隊形看起來聲勢浩大,打燈的人分散在演出隊的各個段落,前面是龍船隊,後面有獅子,演出點的漢劇需要的漢劇演員,浩浩蕩蕩地一路走來,緊跟着春倌的步伐而來。

文藝隊的這個燈可不是手提的燈籠,而是帶手柄舉着的燈,有方形的,圓形的,有魚形的,熊貓形的,白紙的燈罩上畫着各種圖案,有動物,有植物,有寫實的,有寫意的各種國畫……裏邊設置着松油燈窩,白天是裝飾,晚上點着松油的燈四散開來,就把演出場地照得明亮亮的,燈上的彩色圖案,在松油燃燒的火光映照下,更有年和國畫的意蘊了。

旱船是小孩最喜歡看的,旱船耍得好不好,出彩點全在艄公身上,艄公是個善於表演逗樂搞怪的人,那旱船就看得人捧腹大笑了。有時候艄公拿着槳板,故意往左引,船頭剛調向左,艄公在船頭一個鷂子翻身,一下就到了右邊,船頭就要立即調整向右。旱船一會兒左、一會兒後、一會兒前行、一會兒後退,“原地點船”看起來最美,旱船所有的紙穗,都會“簌簌”作響、聳動着,旱船的工藝之美,在點船時高下立見。這個時候,艄公和旱船女演員可以稍做休息,觀衆可以清楚地比較臺上哪個旱船女漂亮?哪個艄公更滑稽有趣?而這個時候,往往是“胖頭”和觀衆互動的時刻,“胖頭”就是帶着大胖滑稽頭盔的丑角,“胖頭”盡顯好色的本色,湊到美女身邊“揩油”,或被美女打跑了;或者“揩油”成功,所謂“揩油”也就是趁人不備把胖頭伸到美友臉上假裝親了一口,或者摟着美女站在一起,假裝”一對”,讓人忍俊不禁,“胖頭”在美女的嗔笑怒罵裏搖頭晃腦、心滿意足地顛着走了。

獅子表演那是很有看頭的,獅子除了跳高、後踢、攀爬等高難度的表演動作之外,獅子還肩負着“破陣”的責任,記憶中,表演隊在一處表演,能不能順利結束,就看獅子的“破陣”是否順利。舞獅子一般有兩個人,一個人彎着腰頂着獅子頭部,另一個彎着腰頂着獅子的尾部,兩個人撐起獅子皮演出。跳高需要後邊的人,把前面的人舉起來,踩在自己的肩膀上,完成最高的獅子跳;後踢,是後面的人,抓住前面人的皮帶,用力把自己的腿向後、向高處蹬踢出去,就完成了後踢的動作;爬高需要兩個人,重疊着半個身子往上爬,這些動作需要舞獅人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在觀看獅子表演的時候,常常有一歲左右的嬰孩,或愛夜哭,或體弱多病,提前和舞獅人說好,讓獅子把嬰孩“吃”一次,就是把嬰孩從獅子嘴裏塞進去,前邊的舞獅人接住嬰孩,遞給後邊的舞獅人,從獅子屁股“生”出來,想必是去邪祈福的意思,據說很靈驗。不過這個過程把小孩嚇得歇斯底里地大哭不止,直到孩子被遞到孩子母親手裏,聞到熟悉的體香,孩子才安穩了。

接了燈的主家或者集體,提前會找本土有文化的人士,在文藝隊來之前,利用一些道具來“擺陣”,“爲難”獅子隊破解,增加獅舞的內容和看點。我之所以對這個記得很清楚,因爲每年父親帶我們回到祖屋過年,父親就是幫助村子給文藝隊“擺陣”者,擺的陣都有出處和典故,如果擺陣沒有文化內涵,讓文藝隊很容易破解了,獅子隊就草草收場,很快表演結束,村子就要付費,文藝隊的先行部隊“龍船”,“獅子”先去下一場表演了。

而“擺陣”要有難度,文藝隊破解不了,一般會私下打聽誰是擺陣者,然後帶菸酒誠意拜訪擺陣者,擺陣者纔會傳授破解之法,既有趣,又有看頭。這樣的舞獅演出,雙方都很有成就感,比較有水平的陣法會被傳揚開來,對主辦方,演出方都是一種名譽的提升,在講究那個的年代和區域,這是一種榮譽。一場別具生面的獅子破陣,在大夥的喜聞樂見中結束了,往往引發新一輪典故出處的探討和議論,觀衆往往有意猶未盡之感。

漢劇也叫漢調、楚曲,腔調除了西皮、二黃外,羅羅腔也用得較多。伴奏樂器有胡琴、月琴、三絃、鼓板等。這個節目,春節文藝隊準備的都是短劇,在報燈時,就選擇好了劇目。來的演員就是點的劇目的表演者。他們一般提前就換好演出服和化好妝了,演出道具自己帶着,懂行的人一看文藝隊漢劇演員的服裝,就大概知道漢劇的劇目了。我記得過年漢劇的劇目有《借牛》,《沙家濱》,《夫妻認字》,《兄妹開荒》等短劇目。漢中話本來仄聲很少,平聲很多。漢劇就是用漢中話演唱的,悠揚、脆生、爽朗流暢,曲調別具一格,富有感染力。來祖屋村子表演的文藝隊裏,不時就看到親屬,有來扮演阿慶嫂的大表嫂,有扮演開荒哥哥的二表哥,看到有親屬表演,感覺既親切又激動,那感覺很難一言蔽之。

漢劇劇目表演結束後,壓軸節目是舞龍,舞龍時,觀衆要儘量後退,騰開場地,彩色長龍九曲十八彎地排開,鑼鼓傢伙敲打起來,龍隨着音樂舞起來,龍頭第一棒舉起,逐漸第二棒起,第三棒起……落也是,逐一落,龍身子很長,看起來就是一波一波的起起落落,此起彼伏,很有造型美和整體美;音樂靜緩處,龍的腰部幾棒點舞一下一下的,像是龍歇息下來,消食蠕動;或者龍靜臥時自己找樂子玩,很有趣。

最後龍又要舞得虎虎生風、精彩絕倫、吉祥如意。長龍舞完,鑼鼓隊開始緊鑼密鼓敲打起來,寓意演出全部結束,提醒主辦方付報酬;提醒文藝隊所有人等,全部歸隊,大張旗鼓,才浩浩蕩蕩地離開。

而知曉了下一場演出地點和精彩節目的我們姐弟,在文藝隊鑼鼓喧天,叫隊員集合的時間裏,趁機快快溜回家,輪流把父親的茶缸裏茶水“咕咚”完了,抓一把油炸面果子,就緊跟着文藝隊跑到下一演出地點去了,過足了看漢劇、旱船、獅子表演的癮,才餓得頭重腳輕、慢慢悠悠地回家,狼吞虎嚥父母親給我們留的菜飯,愜意,自由、幸福的感覺,滿溢童年的正月初那五天,那才叫過年呢!

我在西安求學期間,回漢中過年,還看過兩年旱船和漢劇表演,後來再回漢中過年就再也見不到有這些表演了,年味也就越來越淡了。

這些美好的過年記憶並沒有隨着歲月淡化,人到中年了,它們反倒在我的記憶裏越來越鮮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