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文人筆下的鄉愁散文

文人筆下的鄉愁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9W 次

在外漂泊的人難免孤獨,寂寥的時候便會思念家鄉。在這時刻,大多數人都會想起崔顥的《黃鶴樓》中那句千古絕唱:“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我想崔顥是在黃昏時登上黃鶴樓的,看着夕陽西下,眼前的孤山流水,一片淒涼景象,便產生一種強烈的被遺棄感。被誰遺棄?不是別人,正是時間和空間。時間上古人早已飄然離去不再復回,空留千載白雲。空間上眼前雖有羣山、芳草、沙洲,而我的故鄉又在哪呢?

文人筆下的鄉愁散文

我們都知道崔顥的家鄉在河南開封,離黃鶴樓實際並不遠,那他爲什麼只在煙波上獨自發愁呢?既然思念家鄉,那爲什麼他不回去呢?對此,幾百年後的一位遊子給了我們答案。他說任何一個早年離家的遊子在思念家鄉時都會有一種兩重性,他心中的家鄉即具體有不具體,具體到一個河灣、幾棵小樹、半壁蒼臺。但如果僅僅如此,那麼焦渴的`思念完全可以轉化爲回鄉的行動,然而真的回鄉又總是失望,天天繚繞心頭的家鄉就是這樣的麼?對此,他打了一個非常恰當的比方,他是這麼說的:“就像一首激情澎湃的名詩後面突然看到了一幅太逼真的插圖,詩意頓消”。因此,真正的遊子是不太願意回鄉的,即使偶爾回鄉也會很快走開,這也就不難理解爲何遊子在外沒完沒了的思念卻又傻傻的問自己故鄉在哪了。

文學遷客都愛思鄉,卻又都愛漂泊。當代最着名的遊子我想應該是餘秋雨了。這位文壇泰斗將自己比作一位行者,而其一生也就成了一場漫長的旅行。他匆匆的腳步在荒蕪的大漠中停留過,也跋涉到嚴寒的冰島,從美麗的地中海到危機四伏的熱帶雨林,他都從爲停止觸足,你總是看到他在不停的旅行。而他的家鄉在哪呢?他也會思鄉麼?我找到了答案,他的家鄉在浙江餘姚,他也思鄉,當他拖着疲倦的腳步回到日夜期盼的故鄉時卻發現已沒有人能認得出他,鄉親們用異樣的眼光看着這位“外來者”,幼時的玩伴已不在,故宅也已住上了別的人家,此時的故鄉是如此的陌生,是故鄉拋棄了他還是他淡忘了故鄉?無人知曉。匆匆告別後繼續旅行,因爲他堅信行者無疆。我想他是努力使自身處於“置身異鄉”的體會中吧,成爲一個不停步的流浪者,這樣也就時刻都在思鄉卻也無所謂歸鄉了。

一首《鄉愁》道盡千萬遊子的心。一位叫余光中的老人站在海峽邊上,望着大海的對岸,熱淚盈眶。每每看到此景我們也總是熱淚盈眶卻也不禁會疑問。他是如此的思念家鄉,那他爲何不回鄉長居而是隔着海峽無盡的悵惘呢?沒人能回答。我想他已習慣了漂泊習慣了思鄉吧,也許鄉愁正是老人的一種寄託吧。我們常常能看到這種情景:一位白髮華僑遠道趕來,呼喊着母親愴然而泣,他們匆匆的來又匆匆的走,不會不來又不會把家搬來。他們不說理由也說不清理由,擦乾眼淚與故鄉道別又悄然離去。暮年的老者呼喊母親是不能不讓人動容的,一聲呼喊道盡了迴歸也道盡了流浪。

無論是崔顥還是餘秋雨或是余光中,他們都是能寫的人,都能表達出自己內心的鄉愁。而更多更強烈的鄉愁是無以表達的,只有靠一顆小小的心去承受去感受。心何時停止跳動,鄉愁也就何時停止,一切都杳無可尋。也許散落在滄海間,也許漂泊於小溪裏,也許埋葬在荒漠裏。我想這是一首無言的史詩,千千萬萬的遊子,千千萬萬的漂泊,或無可奈何或義無反顧都併入這首史詩中,宛轉悠揚卻又蕩氣迴腸。

結束文章時我又想起了一句無名的詩:“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只有深醉後才能忘記鄉愁,看來遊子已四海爲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