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散文的作文九篇

散文的作文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3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散文的作文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散文的作文九篇

散文的作文 篇1

終歸是個安靜的季節。打開窗子坐在這裏寫字。風,像是被篩子斷成的細小樂章,細膩而又均勻的沿着裸露的皮膚蔓延。

冬,無聲。

在沒有了往日裏成片成片的荒涼。這個季節,顏色隨着溫度漸漸褪去。最後只剩下還能分辨出有云朵飄過的天空。那些褪卻的姿色,都在天幕中蔓延。

冬,透明。

這是屬於我的季節——無聲的透明的。只不過,物是人非,亦或是說,人非物亦非。沒有一絲一毫的熟絡。就連自己,這個曾經安靜的不會講話的乖孩子,都已變得陌生。對。或許,我不在是你眼中的乖孩子。我都說了,我現在不乖了,可是爲什麼,你總是隻會淺笑,從來都不相信。“又見殘紅,已是寂寞又一冬”,不久前還在嘴邊吟唱,以爲,是的,又見殘紅。可是錯了,“殘紅”已不似昨日相識……

我不屬於這個季節——寒冷的溫暖的。只是因爲現在,只剩下了無盡的憂思。沒有寒冷,亦沒有溫暖。忘記了時間應該怎樣繼續。我不會照顧自己,不會在天涼的時候要多加一些厚厚的衣服。習慣了你帶着淺笑的面孔對我說要多穿衣服。習慣了這冬季裏溫暖的寒冷。習慣。當這一切都變成了一種習慣的時候,就像呼吸,怎麼戒也戒不掉。

我最喜歡的兩種自然:風和水——最安定的一個季節;冬——最迷戀的一段時間;天將亮未亮之時……

也許,這些都與季節無關。但當這個神奇的季節再次掠過頭頂的天空,它提醒着我,總有一些東西會消失,也總會有一些東西應該被遺忘。無論曾經美好與邪惡。該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放了自己!

忘記……

多年後,站在哪個角落,我還會擡起頭,看那道飛機雲的弧線,去緬懷那一季冬天的吧。

安靜的,只是這樣想。

會的!

散文的作文 篇2

在這個時代,高考作文的命題頗具象徵性,甚至會變成日常寫作教學的風向標和指揮棒。

對高考作文的命題進行研究,顯然極爲重要。研究不能不分爲兩端:一端是教學者的研究,目的在根據命題的特點和變化調整自己的寫作課程,以使高考考生適應考試寫作;一端是命題者的研究,目的在提高命題水平,以使高考學生的寫作獲得靈感,成功作文。哪一端的研究更爲重要呢?我以爲命題者研究更爲重要,但也更難。命題者不應陶醉在命題權的得意和光榮之中,因爲責隨權至,福禍功過皆有所伏。

高考作文的命題,在根本上應該通過寫作這一途徑探測學生的精神境界和表達技巧。實際上,即使一位偉大的作家,他的偉大也以其精神境界和表達技巧爲衡量的指標。我以爲,精神境界包含着或滲透於一篇作文的立意、情感和見解之中,表現技巧包含着或滲透於一篇作文的敘述、結構和語言之中。立意有高下,有深淺;情感有雅俗,有貴賤;見解有新舊,有異凡。敘述要會敘事,會陳述,並掌握它們的比例,尤其要會找到敘事點,拉出敘事線,組成敘事團;結構就是要善於佈局,開頭精彩,結尾自然而有餘味。問題是,沒有結構的意識,就不懂結構;語言當然要準確、流暢,或有個性,也要把中國古代漢語化在現代漢語之中。我以爲,一個好的高考作文的命題就必須讓學生激動,給學生以靈感,喚醒學生的人文積累,發揮學生的語文經驗,調集學生寫作訓練的全部功能,以盡呈自己的精神境界和表達技巧,並接受評估。如果是一個壞的、臭的、糟糕的命題,那麼它將不能有效探測學生的精神境界和表現技巧。它只會讓學生髮呆,左右逢“困”,沒有思路,勉強成篇,命題終爲天下所笑。

高考作文的命題,顯然會強勁影響寫作教學。沒有人不想取得寫作教學的成就。當然,寫作教學成就的取得也非常難,因爲它不僅僅是作文的分數,關鍵是學生到底會不會寫作。只要會寫作,遂一通百通,任何命題的作文也沒有障礙。然而不會寫作,就唯有以有限的訓練應付無限的命題了。碰準了,套巧了,也許會得高分。然而雖有高分,還是不會寫作。

我榮幸地坐擁兩個觀察點,一個是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基地班的學生,屬於高考分數的最高者,一個是中國文壇,我很關注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青年作家。我有什麼意見呢?我以爲,高考分數的最高者一類學生,幾乎不會寫散文,當然也不會寫小說和詩,甚至不會寫收據、書評和申請報告。他們的突出問題是不會發現,缺乏感受,不知道怎麼敘事。我以爲登上中國文壇的青年作家寥寥無幾。並非青年不想寫作,成爲作家,痛點是青年不會寫作,當不了作家。閃爍在中國文壇的幾位青年作家,似乎多是傳統寫作教學的逃離者和背叛者。然而凡偉大的作家,他又多是經過大學培養的。他是學者化的,思想者化的,否則偉大不了。

那麼天才都到何處去了呢?他們多在教育的磨坊耗損殆盡了。如果寫作教學,或語文教學,還不忍讓天才湮滅,那麼從精神境界和表達技巧兩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也許尚存希望。然而這容易嗎?不。所以先讓學生學會敘事吧,之後,他們願意稱頌什麼或批判什麼,就任憑他們的自由!

高考作文的命題,也當遵循探測精神境界和表達技巧的原則,否則寫作教學與高考作文便處於矛盾之中。高考作文通常的文體都是散文。顯然,我在此所討論的寫作,也是從散文出發的。

做好就業創業工作,對於保持就業形勢穩定,促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高校做好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要重點把握好“十個一”。

一上一下。就業創業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高校要建立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學校和院系的聯動。高校要建立就業創業工作目標責任制,學校牽頭總抓,在院系實施書記和院長(系主任)負責制,明確院系在就業創業工作方面的主體責任。二是職能部門和有關單位的聯動。就業指導部門和各院系、招生、教學、學生等部門以及廣大教師要相互溝通,相互配合,通過畢業生質量調查、就業論壇、就業信息平臺等途徑進行組織聯動。三是教師與畢業生的聯動。院系是主體,教師在一線。要給每一個畢業生確定一名“就業創業導師”,實施“一幫一”結對子工程,充分發揮教師在就業方面的指導作用。

一進一出。畢業生就業創業是個系統工程。高校要“跳出大學看就業”,把招生的“進口”與就業的“出口”結合起來。“進口”發力——招生要力避重計劃、輕市場,招生計劃、專業設置、招生規模都要事先與社會需求銜接。要力避重分數、輕特長,錄取要與培養目標、辦學特色相銜接。“出口”發力——既要重視招生錄取,更要重視就業指導、創業扶持。要把就業指導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納入教學計劃。三是“走出去、請進來”。要引入用人單位參與畢業生就業創業,邀請用人單位參與高校人才培養工作,共同研究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路徑,設置專業的方向和模塊,共建專業實習實訓基地。

一高一低。拓寬渠道,從高層次就學和到基層就業等不同層面加以分流。激勵高層次就學、參與公務員考錄。引導畢業生到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支柱產業等高端產業就業。尤其是創新型和知識密集型產業,結合區域產業佈局,發揮區域產業集羣的人才集聚功能,助推高校畢業生到經濟發展一線就業。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

一點一面。高校就業創業工作除了關注面上的廣大畢業生以外,更要關注點上的貧困生、特困生、殘疾生以及少數民族畢業生。抓好“面”就是要狠抓國家關於就業創業的政策的落實,讓每個畢業生都知曉政策,用好政策;突出“雙創”,讓“創新、創造”內化爲畢業生的自覺追求。突出“點”就是要做好貧困生、特困生、殘疾生以及少數民族畢業生的就業工作。這些學生大都具有堅強、執着、刻苦的品性,但一定程度上就業觀念存在偏差、個人能力欠缺、自卑心理較重以及民族生活習慣等客觀情況。高校對這個羣體要重點加強引導和幫扶,通過實施各類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競賽,搭建實踐平臺,提高就業能力;要提供更多就業指導和就業信息,彰顯人性化服務;要爲他們在用人單位之間搭建專門橋樑,解決他們就業信息不對稱、雙向選擇地位不對等的問題。

一內一外。當前,畢業生就業理念受社會各種價值取向的影響,存在不少誤區,其中一個重要的表現是:寧願守在家門口,不願離家闖世界;“死也要死在體制內”;只想就業,不願創業。針對這種情況,高校要重點從“內外”兩個方面做好文章。一是統籌好區域內、區域外。二是統籌好體制內、體制外。引導畢業生正確看待社會發展趨勢和經濟結構調整,打破“體制崇拜症”,勇於做闖蕩市場的“弄潮兒”,激勵畢業生自主創業。要將創業教育課程納入學分管理,研發適合畢業生特點的創業培訓課程,根據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創業培訓。高校還要積極爲自主創業的畢業生協調做好人事代理、檔案保管、社會保險辦理和接續、權益維護等服務工作,爲畢業生自主創業提供有力保障。

散文的作文 篇3

默默走過那條泥濘的山道,靜靜傾聽雨水敲打藍傘的聲音。想回頭,但仍執着向前走。心中企盼什麼?是不是感覺到後面的腳步聲越來越近了?其實那聲音不是真的,不存在的感動在心中輕輕蠕動。儘管如此,她還是一如既往的向前走。

雨水敲打藍傘的聲音好脆好響,雨水同樣敲打旁邊的梧桐葉,雨聲把她與世界隔絕。看見一片淺黃色的梧桐葉隨風徐徐飄落,她想起了&ldqu;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瀟瀟雨。&rdqu;的詩句。在她的世界裏只有雨聲,唯一想聽到的是那從風雨中匆匆趕來的腳步聲,那腳步聲會震動她的心扉。

她知道,即便再仔細的聽,也聽不到了,沒有了,很多年前就沒有了,早就隨那一夜狂風暴雨後消失的無影無蹤。她是沿着昔日歪斜的腳印一步一步向前走。沒有回頭,也不回頭。很多年前,他們一起走過這條山路,一起聆聽雨打梧桐葉兒的聲音。他指着梧桐樹說:&ldqu;等梧桐花開時,我就娶你回家。&rdqu;梧桐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好幾個春秋了,也不見他的花車開來,她等得好辛苦,也好生失望與傷感。

&ldqu;走好,別東張西望,小心稀泥弄髒你的白裙子。&rdqu;他輕輕地依偎在她的右邊,聲音柔柔地對她說,她笑了,笑得好甜美。她打着藍雨傘,藍雨傘太小,他又比她高一截,她很吃力的打着傘,雨水大的時候,傘根本夠不到他那寬厚的肩膀。她臉紅紅的:&ldqu;你打,我太矮了。&rdqu;&ldqu;就這樣很好,打溼了我不要緊,不要淋壞了你,我天生就是爲你遮風擋雨的。&rdqu;她很感動,感動得快要掉眼淚了。

今天,當她再一次走這條山道時,那聲音就變成雨水生生敲打在心坎上。傾聽雨聲是她多日來養成的習慣,只要下雨,她就會獨自走到那條山道上,打着傘,靜靜傾聽雨聲,在她心裏,那是世界上最美妙的聲音,從雨聲裏她感受他的心跳,他的氣息,他的憐愛與關懷。

微風掀起她黑色的長髮,落寞的眼色讓人頓生愛憐。她打着雨傘,默默的一步一步向前走。那個曾經許下諾言要娶她的人,一場雨中車禍奪走了他年輕的生命,在她的耳旁,昔日車輪急剎地摩擦聲響,梧桐葉落地的聲響,每一種聲音都深深敲擊她的心坎。夢,就像被風攔腰斬斷的雨線在無極的天宇飛揚。路,有多遠?雨,還會下多久?秋雨攙和着她的眼淚一同流下,煙雨中,一個嬌小的身影沿着山路一步一步走遠了,留下一串泥濘的腳印。

散文的作文 篇4

“大黃蜂,去WC嘍。”“哦。”

“大黃蜂,去玩嘍。”“嗯。”

“大黃蜂,去圖書館看書嘍。”“Yes。”

……

你們一定很奇怪,“大黃蜂”是誰?告訴你吧!他就是我們班的詹林峯。

和“大黃蜂”“打架”可是很有趣的,因爲和他“打架”,打着打着,當你以爲要驚天地泣鬼神時,那邊竟然傳出笑聲,讓你丈二摸不着頭腦。有同學傷心了,想得到安慰;有同學生氣了,想找人發泄。他知道後,一定會想盡一切方法把你逗笑。我相信,不管是上刀山,還是下火海,他都能保證完成任務!

看,同桌又在欺負他了。從去年來,老師打着讓我們認真學習的旗號,實行男女搭配製度。“大黃蜂”理所應當與女生王子昕坐在一起。別看王子昕是女孩子,欺負“大黃蜂”可是有模有樣。下課了,王子昕要去WC,咕嚕了一句:“讓開,我要出去。”估計“大黃蜂”沒聽見,坐着兀自不動。我們的王子昕大人立馬火了,只見她怒髮衝冠,眉毛豎起媚眼一瞪,“突”地站起來,一把推開“大黃蜂”:“好狗不擋道。”“大黃蜂”不氣也不惱,摸摸腦袋:“噢,同類可是不能相欺的。”“呵呵呵……”一句話把王子昕逗樂了,笑得肚子都疼了。

這就是我們班的'“大黃蜂”,盡被人欺,又幽默風趣,給大家帶來了不少笑聲。

散文的作文 篇5

本人從小就對文學情有獨鍾,上學讀書的時候就偏文科,最願意上的是作文課。長大後雖然陸續在各類刊物上發表了一些拙作,但對自己的作品總是很不滿意,自我感到文章的思路不夠清晰,文字表達的不夠有韻味,語言組織得不夠精煉,感覺沒有打動讀者的心。

近年來,我忙裏偷閒拜讀了《魯迅作品精選》、《名家散文》等幾部有關散文專集。這些作品真不愧出自名家大腕之手,他們的每一部佳作不僅是文學精品,又是諸多門類的教科書,我還從中感悟到了頗多的人生哲理。

散文作爲一種題材廣泛、寫法靈活、個性鮮明、文情並茂和短小精悍的文學體裁,能給讀者美的圖畫、美的情景、美的感受。它或描景狀物,或敘事寫人,或議論說理,或抒情感慨,形式多種多樣。散文有着無窮的魅力,猶如苦中帶有濃香的咖啡,品嚐越長久,滋味愈醇香。

魯迅的《秋夜》,雖然是寥寥幾百字的短文,卻形象地刻畫出了現實生存的衆生相,並讚美了那些無畏的時代英雄;朱自清的《背影》,用樸實的語言描寫父親給自己買桔子的全過程,歌頌了父愛的偉大;鄭振鐸的《宴之趣》則精闢地把各類人赴宴後的表情、心態描述得淋漓盡致;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閒話》,作者拋開一切世俗,盡情享受大自然所給予的賞心悅目的樂趣,表達出了超脫的意境 …… 這些文學巨匠大部分寫作的對象是普通人、動植物、大自然或本人的情感世界。他們寫作從平凡的小事情入手,用多種形象、貼切的語言,描述感人的故事或大道理來。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我讀着他們的文章,使我彷彿走進了作者描述的場景和感情世界裏,爲散文中的人和事、景和物陶醉着、感動着、擔憂着、憤怒着。當讀到感人之處,作爲五尺男兒的我,也曾默默流過淚,陷入文章中描寫的情感漩渦中久久不能自拔,緩緩地才能返回現實中來。

想到自己的一些作品,也有很多的感慨。寫作《懷念在天堂的父母》、《婆媳情》、《愧對老班長》的時候,題目、內容、結構、層次都選好了,可就是沒有寫作靈感,不知從哪下筆,這些作品憋了一個多月纔出爐,個別作品還要更長時間去斟酌。而有了靈感的時候,一個作品當天就能寫作完成。也許對別人來說,寫作是輕鬆、愉快、享受的過程,但對於我這個文化水平稍差的人來說是苦差事,而我甘願吃這個苦,因爲每次作品被髮表時無比欣慰和驕傲。在多年的寫作實踐中越來越感受到,作者能夠寫出上乘的文學作品,除了要具有較高的文化底蘊,更重要的是要有愛憎分明的階級立場,對社會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社會閱歷,用自己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人間的真善美、假惡醜。

散文有如此大的魔力,能讓人喜怒哀樂,讓人思緒萬千。啊,散文,你是文學大花園中最美的花朵,是文學家族裏的“輕騎兵”、“自由人”。

散文,你是我的最愛,我爲你喝彩,會爲你努力奮鬥到永遠!

散文的作文 篇6

八月在涼意幽幽中,一場雨水敲開了八月的窗戶。

夏天在漸漸隱去,還剩下少許的時日。雨,連貫成詩句,從天上飄下。伸出手接了一些雨水,潮溼的心情,住着多種情緒。慢慢沉重起來的東西,在日月薰陶裏,連記憶都會散發出一股特別的味道。呼吸之間,已經少了早年的輕浮。能聽見命運交響曲,時而悲愴,時而歡欣。在塵世的人間煙火裏,多想舒展成一尾遊動的魚,只有七秒的記憶,記憶裏全是歡喜。

歲月偶爾也會虧欠於你,就像種下的種子,到了季節沒有發芽,這是很自然的事情。如果說沉默是成熟中必須擁有的,我倒是更希望你能擁有想去言語的能力。對錯都不在意的年紀裏,昭然寫意。而真正到了懂得迴避的時候,心已經老去。

許多藤蔓爬滿心間,枝葉交織,就會忽略很多的瑕疵。那些不完整的片段,拼接出一出又一齣劇本。我多想居住在這文字的天地,一筆寫下的都是盡了自己的心意。卻不然,生活的軌跡依然在移動,我也只能是愛着文字裏的抒意。

八月,在雨中,偷得一絲清涼。

日子仍然按着原來的軌跡在滑行,不變的是恆星,變了的是心境。我們都在生活裏,編織着自己的網。那裏面,裝滿了衣食住行。我在網的外面,種植上了綠色的風景,只是想,每一天歸來時,能看見自己的身影,能聽見綠色的聲音,能呼吸一些舒暢的心情。

八月,來了。

我們依舊在微笑着前行。

散文的作文 篇7

我現在穿着粉色印着卡通圖案的睡衣,伏在書桌上,思忖着落筆。

有的時候世界那麼小,一不小心就會裝個滿懷。世人逃離寂寞,相遇相識,復分別,重歸孤單。你的生命兜兜轉轉,最終消散於黑暗之中,化爲這自然的一部分。

窗外的風呼啦啦地刮起來,我又開始想念你。我以一種全新的姿態往上衝着,渴望能回報你,擁抱你。

這世界沒有了你,好像什麼都沒有變。

可是你走了後,這個世界就不再是你還在的那個世界,它變了,此時此刻不是彼時彼刻,世界從一個有你的世界,變成了一個,沒有你的世界。

你知道。

你安詳地長眠於地,留我們在土地之上繼續思念。

除此之外,你留下的還有很多。

你在人類歷史長河裏被慢慢飛塵緩緩掩住,卻還是與一衆人無聞而無怨地推着時間齒輪與人類步伐。

我最近迷上了文藝的東西。人們都說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但其實不是的,生活比藝術難多了。

散文的作文 篇8

這幾年來你住過幾次院。

我從未如此深刻地認識到你老了。

你老了。

頭髮已全白,瞳孔渾濁。潤澤的夕陽從窗邊擠進稍小的病房裏,你彷彿置身寫實派的油畫,色彩厚重。畫家估摸着是個嗜好描寫光與影的中年人,手法老練,下筆沉穩。

輸液管因爲陽光變成了暖暖的橙紅色,似乎如此你的生命便可以重新炙熱起來。我向白色乾淨的小窗外瞥見一抹綠色,它獨自立在院子裏,寂靜地與我對望。

我突然驚醒地回頭,你眯着眸子側頭望向我,白色被子有些凌亂,你揚起眉梢,嘴角輕輕牽起弧度。

那一剎那陽光剛好越過我頭頂,將你臉上每一條細紋重疊出的溝渠的曲折拐彎印染得充滿了暖紅,你熱烈的靈魂卻囿於皮肉之下。

我常想象那個時候的我,逆着光,蓬亂的髮絲一如既往地張牙舞爪地立着,在金燦燦的光芒中纖毫畢現,隱約可見跟隨心臟張揚的跳動。

你蒼老,我年少。

散文的作文 篇9

回憶小時候,每年春天到來時,我就在那和煦的春風中嬉戲,玩耍.可是那也是好景不長的,春天也只不過是兩三個月,一轉眼也就過去了.

每年都會有一個春天,但一年一次的春天,回事我慢慢的長大,性格也會轉變的,當春天來時,我已經長大了,不是小孩子了,也沒有小孩了的那份天真了.

這讓我感到了春天的不一樣.

和小時候相比我已經成熟了,不會像孩子那樣,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了.我也已經沒有那顆童真的心了.

在今年我和春天來了一次約會.

今年春天到來時.我走在一片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靜靜地走着,走着,在感受春天的喜悅,在傾聽春天的歡聲笑語,在觀察春天的萬物.

春天是一年的開始,是萬物復甦的季節,是希望的開始.

春天啊!春天,你的到來給大地上的萬物帶來了生機,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