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漫談過年散文

漫談過年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2W 次

春節,爲農曆的歲首,俗稱過年,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一個古老的傳統節日。它“吃”、“喝”、“玩”、“樂”、“敬”、“孝”爲一體,它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表現。

漫談過年散文

然而,在舊社會,因爲窮人食不果腹,衣不遮體,再加之受地主老財、惡人的剝削,逼債,過年如過關,所以又稱過年叫“年關”。那時候窮人過年真的就像過“鬼門關”呀!如今過年不再是“過關”了,完全是消費,完全是享受,完全是熱鬧,完全是娛樂!可有一點不好,那就是累!

每逢過年,我便自然就會回到自己童年的美好記憶裏。記得民間有個迎新年的順口溜:“新年到,新年到,閨女要花,兒要炮,老頭要個氈氈帽,老媽媽要個哈哈笑”。那時,我常常跟着奶奶、爺爺們說這個順口溜,感覺挺有意思,挺好玩。一般在臘月二十左右,熱鬧的年景和喜慶的氛圍就開始呈現了,村子裏到處傳來“乒乒乓乓”剁丸子餡、餃子餡的聲音,“噼裏啪啦”放鞭炮的.聲音,還不時飄來一陣陣炸油貨的誘人的香味。人們忙着殺豬、宰羊、蒸饅頭、買菜餚。那時家家戶戶都要蒸好多好多的饅頭,炸好多好多的丸子,一直要吃到農曆二月二還吃不完,直吃到饅頭、丸子上面生出黑黴、紅黴、黃黴、綠黴來,據說這樣做是爲了圖吉利,久久吃不完叫“年年有餘”!

你再到集市是去看看,大街小巷,供銷社裏,大小店鋪裏,到處人頭攢動,摩肩接踵,老人,孩子,大閨女,小媳婦,人人都在忙着選購過年的新衣服。

大年初一一大早,老人們在家一邊等待晚輩們來拜年,一邊準備煮餃子,而那些年輕人、中年人們,則成羣結隊的忙着去給父母、長輩拜年,接着就是給年長的、輩分高的人磕頭。大年初二中午,每家都要燉豬肉。那年月,大人孩子們一年到頭也難得吃上幾次豬肉,可全靠這天解饞了!現在可大不同了,如今的春節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在正房裏擺上酒菜,專門招待來家裏拜年的人品嚐,也表示對來人的熱情和歡迎。可總有些愛酒貪杯之人禁不住主人的勸酒的盛情,,不等拜年結束,就早已醉得搖搖晃晃,東倒西歪了!這些醉酒的人踉踉蹌蹌,語無倫次,周圍便圍着一羣人和他調侃着,嬉鬧着,當然,這都是一些善意的調侃和玩笑。

如今的過年,人們不再是爲了吃喝,多是爲了慶賀,爲了親情,爲了團聚。隨着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人們現在拜年更方便,可以電話拜年,微信、視頻拜年,短信拜年,自駕車回來拜年......的確,中國人最講究的就是“百善孝爲先”,在外打拼的兒女們,不管離家遠近,哪怕在南國北疆,哪怕在異國他鄉,只要有一點時間和可能,都會不辭勞苦的回家和父母親人團聚!

過年想家,想親人,這是人之常情。歸家的人一進院門,遠遠的喊上一聲“娘”,叫上一聲“媽”,或叫上一聲“爹”,喊上一聲“爸”,別提二老有多高興了!隨之而來的便是,父母忙接過行李,用手不停的拍打着兒女身上的塵土(不管身上有沒有塵土),問聲連連:“路上吃飯沒有?”,“累嗎?”,“冷嗎?”......問了再問,說了再說,不厭其煩。誰都能理解,每逢過年,想家的心情就會油然而生,父母健在,兒女們恨不得插翅飛到父母面前;即便父母離開了我們,那份過年想家之情依然很濃很濃。

可是,回家過年的衆生相也着實讓人唏噓。有的人寶馬、大奔、保時捷,西裝革履,風風光光把家還;有的人卻是衣着簡樸,麻皮袋子扛在肩;據說有的人回家過年更寒酸,女朋友找不到,花錢租賃一個姑娘臨時擋一擋!

回家過年,真的讓人感慨萬端!有人回來讓人羨,有人回來讓人憐;有人回來讓人哭笑不得,有人回來令人心裏發酸。無論怎樣,鳥兒飛得再高再遠,最終的眷戀還是樹林;帆船行得再久再遠,最後的終點還是港灣;在外打拼的遊子們,儘管拖着一身的疲憊,最大的願望還是回家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