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九年級作文 > 一點一滴看儒者心露

一點一滴看儒者心露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6W 次
一點一滴看儒者心露
古往今來,多少儒者大家,爲後世傳下了流芳之作而當他們在生活受迫事業受阻時也不忘打開自己沉悶抑鬱的心扉,訴世間不公,嘆境遇悲慘。
身爲士大夫的屈原,才華滿腹,一腔報國之志,卻不爲主而重用。終究落得個放逐之境,乃賦國之經典——《離騷》。在人生的低潮,他仍能不負衆望創建國學經典,可無奈報國無門,君主昏庸,終究身投汨羅江。
汨羅江畔抹過一片薄薄的霧衣,江邊的柳樹靜靜的佇立着,霧漸漸在葉尖凝成一滴水珠,在微光中反射着太陽般耀眼的光輝。
汨羅江畔的露珠凝聚了屈原愛國的心聲,一點一滴,盡融於此......
開元盛世的李白,詩華滿腹,身在朝中,能讓力士脫靴,玉環磨墨。年少輕狂的他有着“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傲和“我輩豈是蓬蒿人”的清高,可卻還是受到朝中官員的排擠,由衷發出不“不得使我俱歡顏”的感傷,落得“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淒冷收場。
靜謐的月夜,一灑月色潑入一方小小的杯中,望着杯中人的滿腔愁思,晃盪酒杯,人影又散。舉杯痛飲,貪的不是杯中物,而是品人生苦樂。
青瓷杯中人影恍惚,聚聚散散,月色朦朧,杯中酒一點一滴,透的卻是厭倦世俗的清高,不差一分一毫......
學富五車,被後人尊爲史詩的杜甫,少時若是毫無一番壯志凌雲,恐也不會有《春望》中“會當凌絕頂,一覽衆山小”的壯闊詩意,可憐飽經安史之亂和官場紛爭的杜甫也飽受流離之苦,寫下“三吏”“三別”。最末落了個露宿草廬的境遇,可他到此還不忘發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期望。
夜深了,雨大了。草棚頂的破洞還在向廬內滴着雨水,風刷刷地颳着,捲走了廬頂的茅草,雨卻依舊下個不停,一點,一滴。
一點一滴的雨水打溼了牀上的破絮,也好似一滴一滴的水滴到杜甫的心中,濺起陣陣漣漪......
宋代大文豪蘇軾也算個風流才子,那堪這般冷清悽落,報國無門,不受重用。仕途不利被謫黃州的他,雖心中有屈。卻依是泛舟赤壁,發出“一時多少豪傑”的嘆贊;狩獵平崗寫下“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的雄心。
赤壁下江中的一葉孤舟,劃過滔滔的江水。激流飛濺,濺起滾滾波濤。
一顆顆渾濁的江水,這時看確實如此清透。一點一滴,折射出蘇軾報國的雄心......
一陣微風吹過,吹來一片殘曲,那是後主在吟誦“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的亡國哀思;一滴淚墜下,劃過一瓣臉頰,那是李清照在哭泣“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的是非轉折;一陣紅飄過,抹亮一片天空,那是文天祥在感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後的揮灑熱血......
一點一滴,看儒者心露。看得更是人生百態,更是世事無常。
一點一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