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實用】高考作文集合5篇

【實用】高考作文集合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W 次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考作文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高考作文集合5篇

高考作文 篇1

[高考模擬題]

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在瑞士,嬰兒降生,醫院就會在戶籍卡中輸入孩子的姓名、性別、出生時間及家庭住址。由於嬰兒和大人用統一規格的戶籍卡,因此每一個嬰兒都有“財產狀況”這一欄。

瑞士人在爲自己的孩子填寫擁有的財產時,寫的都是“時間”。他們認爲,對一個人,尤其是對一個剛出生的孩子來講,他們所擁有的財富,除時間外,不會有其他東西。

一個人出生後,到底擁有些什麼?說到底,無非是幾十年的時間。所謂生命,也就是一個逐漸支出時間的過程。有些人需要地位、財富,就用自己的時間去換取權力、金錢;有些人需要閒適,於是就在寧靜和安謐中從容地度過自己的時日……

瑞士人對財富的理解,對我們或許有所啓迪。請根據你對這段文字的感悟,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審題指導]

這是一則材料作文。一般來說,材料作文比話題作文要難,因爲話題作文給出了話題,劃定了構思立意的範圍;而材料作文沒有指定話題,需要考生仔細閱讀材料,發掘材料中所蘊涵的能給人感悟和啓迪的要素,這樣,材料作文不僅比話題作文多了一個分析材料提煉話題的步驟,而且還帶來了偏離題意的風險。

先請判斷下列立意是否符合題意:①歲月匆匆,要學會利用時間。

②把握時間的脈搏。

③時間財富寶貴,要懂得如何享受。

④心靈的自由,人民的利益高於一切。

⑤時間是生命的財富,要珍惜時間。

發掘材料作文的話題,最保險最簡便的方法是先劃分材料的層次,概括材料的主旨,然後圍繞材料的主旨來立意。

這則材料可分爲兩個層次:第1、2自然段是第一層次,介紹瑞士人在孩子出生時,在其戶籍卡“財產狀況”一欄填寫“時間”,並說明這樣填寫的原因——他們對財富的理解就是時間,這是正面介紹;第3自然段是第二層,對瑞士人關於財富就是時間的觀點表示了認同,並指出了現實生活中兩種捨本逐末的現象:拋棄最寶貴的財富——時間而追求權力、金錢和閒適的行爲,這時反面舉例。由此可見,材料的主旨就是瑞士人對財富的理解,即時間是人生的財富。將之轉化爲話題,那就是“時間即財富”,其關鍵詞有兩個:一是“時間”,二是“財富”。

再回過頭來看上面的立意:①中“歲月匆匆”是根據材料中“一個人出生後,到底擁有些什麼?說到底,無非是幾十年的時間”一句而觸發,其實這一句強調的不是歲月匆匆,而是說生命的財富只有幾十年的時間,突出的是時間寶貴,故立意錯誤。

②中“把握時間的脈搏”對材料主旨似扣而非扣。我們常說“把握時代的脈搏”,意思是認清時代的特點,以便於轉變觀念,調整行爲,與時俱進,如果把②作這樣的理解,它無疑是錯誤的;“把握時間的脈搏”的說法頗爲費解,如果牽強的理解爲珍惜時間,那還是隻扣了“時間”,沒有扣“財富”,表面上看是沒有扣住全部關鍵詞,實質上是觀點突兀,脫離了瑞士人對時間的理解。

③雖然扣住了關鍵詞,但觀點消極,這種揮霍時間財富,追求生活享受的立意正是材料所否定的,與材料所列舉的反面現象爲同一類別。

④觀點積極,但脫離了時間,就失去了立論的根基。

⑤緊扣材料主旨,包含了應該包含的全部關鍵詞,立意準確,穩妥,自然。

這裏還有一點必須明確,“時間是人生的財富”的說法是一個暗喻,意思是說時間像財富一樣寶貴。有些同學沒有理解透徹,把這裏的“財富”當成金銀珠寶之類的財富來理解,結果行文中出現許多不妥的說法。

[思路點撥]

雖然文體自選,但總是有些題目適合寫記敘文,有些題目適合寫議論文。“時間是生命的財富”,這道題目顯然是更適合後者。

寫議論文貴在觀點正確鮮明,論證充分有力,結構清晰嚴密。

觀點正確鮮明,一是體現在審題立意,其方法步驟前面已經講解,這裏不再贅述;二是體現在分論點的設置,分論點要緊緊圍繞中心論點,做到“三不”,即不偏離,不晦澀,不偏激。例如“支出時間,陶淵明獲得悠然的心情”,與珍惜時間無關,偏離;“珍惜時間就是不拘小節”,莫名其妙,晦澀;“珍惜時間就能成功”,把必要條件說成充分條件,偏激。

論證充分有力,就是要論據充分,論證方法恰當。

結構清晰嚴密,就是要安排好文章的篇章結構,注意各層之間的過渡和照應。在高考作文備考中,考生最容易掌握、收效最顯著的就是這一板塊,安排好了,考官閱卷時一目瞭然,很容易把握文章的中心和行文思路。例如採用“總-分-總”的結構,中間的分論採用“並列式”或“層進式”,就是一種很好的結構模式。

[優秀習作一]

時間就是財富

古人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今人道,“時間就是一道金河,莫讓它在你指尖輕輕溜過”;瑞士人認爲,嬰兒出生時擁有的財富就是時間。誠然,時間就是財富,擁有了時間就是擁有了財富。

也許有人會問,任何人都擁有時間,可是爲什麼有的人縱橫四海,而有的人碌碌無爲?爲什麼有的人事業輝煌,而有的人一事無成?爲什麼有的人腰纏萬貫,而有的人家徒四壁?究其原因,是因爲他們利用時間這筆財富的方式不同:善於利用時間的人會使自己神通廣大,財富增值;不會利用時間的人只能使自己平平庸庸,坐吃山空。

一個人怎樣才能利用好時間財富呢?

善於利用時間,就要學會珍惜時間。

人們問富蘭克林:“你怎麼能做那麼多事呢?”“您看看我的時間表就知道了。”他的作息時間表如下:5點起牀,規劃一天事務;上午8點至11點和下午2點至5點,工作;中竿12點至1點,閱讀、進餐;晚6點至9點,晚餐,談話,娛樂,總結一天的工作。富蘭克林對朋友說:“你熱愛生命嗎?那麼別浪費時間,因爲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富蘭克林一生成就卓著,曾參加起草了《美國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發明了遠近兩用眼鏡和避雷針等。正因爲他珍惜時間,才成爲著名政治家和科學家。

善於利用時間,就要學會合理支配。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把時間利用在自己感興趣的正事上,才能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潛力,讓時間產生出最大的效益。法布爾爲了觀察螞蟻,竟然在地上從早趴到晚,對昆早的興趣使他支出了幾乎全部的時間,於是一部驚世之作《昆蟲記》誕生了;莫里哀放棄經商,將他喜愛的戲劇作爲畢身的事業,終於成爲偉大的戲劇家;比爾蓋茨在哈佛就讀時中途輟學,將全部的精力投入到他所熱愛的計算機行業,與朋友一起創辦了微軟公司,推出了dos和windows,成爲世界首富。

善於利用時間,就要學會專心致志。

三心二意只會浪費時間,只有專心致志,才能充分利用時間,實現人生理想。弈秋是全國很出名的棋師,他教兩個學生下棋,學生甲專心致志地聽弈秋教導,眼觀、耳聽、深入思考,很快把棋藝學到了手;學生乙雖然表面上似乎在聽,可心不在焉,“一心以爲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結果白白浪費時間,什麼也沒學到。

時間就是財富,只有學會珍惜時間,學會合理支配,學會專心致志,才能充分利用好時間這筆最寶貴的財富,收穫一個輝煌燦爛的人生。

[優秀習作二]

時間——生命的財富

當赤裸的嬰兒呱呱墜地時,他便擁有了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數十年光陰。面對這樣一筆巨大的財富,有些人善於支配,在生命的終結之時,他可以欣慰地說“我一生無悔”;有些人不善於支配,彌留之際,他只能遺憾地說“真希望從頭再來”。由此可見,如何正確利用生命的財富便成了一個值得深思的話題。

一個人如何才正確便用生命的財富呢?

明未清初著名學者顧炎武七歲進私塾讀書,十一歲開始讀《資治通》,一直堅持不懈地讀了幾十年的書。正是由於他正確利用生命的財富充實了自己的頭腦,才使他爲後人留下了《日知錄》等許多富有思想和學術價值的著作。

可見,生命的財富——時間,應用來充實自己的頭腦。

人的一生可以燃燒也可以腐朽,關鍵在於自己。偉大的導師馬克思在身體已經十分衰弱的時候對人說:“我一直在墳墓的邊緣徘徊。因此我不得不利用我還能工作的時候完成我的蓍作。爲了它。我已經犧牲了我健康的、幸福的家庭。”他就是這樣利用着生命的財富實現着自己的價值,直到在寫字檯前的椅子上溘然長逝。

可見,生命的財富——時間,應用來實現自己的價值。

是社會給予了我們一切,我們就應該知恩圖報,用自己一生的時間來回報社會。偉大的周總理從小就立志爲中華崛起而讀書;然後參加革命,致力於共產主義事業;新中國成立後,又爲國家爲人民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把自己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獻給了社會。魯迅先生“俯首甘爲孺子牛”,一生從事文學創作,揭露社會的黑暗和國民劣根性,喚醒沉睡在黑屋子裏的人們,爲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教育家陶行知致力於新中國的教育事業,用他生命最寶貴的財富回報了他的祖國。

可見,生命的財富——時間,應用來回報我們的社會。

生命的財富是寶貴的,我們應用來充實自己的頭腦,實現自己的價值,回報我們的社會,而不應用來換取權力,換取金錢,換取名利,也不應在安樂享受中揮霍掉。

時間是生命賦予我們的最大財富,有了這筆寶貴的財富,如果我們善於支配,就可以使我們的人生放射出奇異的光彩;如果我們不能合理利用,就註定只能一生碌碌無爲。何去何從,由你自己選擇。朋友,請正確利用時間這筆生命的財富去創業,去經營,去收穫一個美麗無悔的人生吧!

高考作文 篇2

1.重說復點一考生在以“個性”爲話題的寫作中擬題《冬的個性》,主體部分出現“我愛冬。

冬,是聖潔的象徵”、“我愛冬。冬,是一位可敬的嚴師”、“我愛冬。冬,是孕育春天的搖籃”等段首句。結句又一次作點擊:“我愛冬。

我愛冬的聖潔、嚴厲和無私,我愛她那獨有的個性!”“我愛冬”反覆出現。讀罷,讀者如欣賞戛然而止的優美旋律,會沉醉於作者愛冬的深情中。

2.由敘生情如果說滲透於敘事中的感情是暗流潛水,那麼結尾處的抒情則是由此匯成的巨波大浪。

某地中考作文題是“當我面對的時候”,一考生在題中填上“征服”兩字,運用寓言形式,用第一人稱“我”代替英勇不屈的小螞蟻,敘寫“我”對“可惡的小男孩”種種置“我”於死地的暴行作頑強抗爭的過程,作者的愛憎態度暗伏其間。至結尾,蘊蓄的感情終於爆發:“那個小傢伙,他愚蠢地以爲能征服我這個渺小螞蟻,他卻不知道,對自由的渴望和對生命的希求是無法用暴力熄滅的火焰!”看,“小傢伙”、“愚蠢”等詞強烈地表達着“我”對暴虐者的嘲諷之情,用“火焰”設喻,又傾泄着何等強烈的對自由和人生執著追求的感情!這樣的由事生情,達到了事、情、理的諧合。

3.由此及彼言在此而意在彼,這是立意的拓展、昇華,須靠“點化”這根魔杖。

一考生在以“改變”爲話題的寫作中擬題《耳朵“挑食”》,運用比擬法寫耳朵“吃軟不吃硬”、“吃麻不吃辣”、“吃肥不吃瘦”等三大變化,然後這樣結尾:“如果耳朵變得更加會‘挑食’,恐怕真話要銷聲匿跡了!”原來,作者言在“耳”而意在人,言在耳之“挑食”,而意在批判社會現象——對媚上欺下、獨斷專行、見錢眼開等不良風氣的鍼砭和對“真話”日見失落的憂慮。這種由此及彼、由小到大的筆法,顯示出作者敏銳的洞察力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4.“點”中逆轉這裏用作“點化”的,可以是議論,也可以是敘述,關鍵要出人意料,急轉直下。

湖南益陽市曾考全命題作文《感激》,有位考生寫了患絕症的舅舅與舅媽之間動人的生活故事,插敘中曾出現舅舅患病前舅媽說過的一段調侃話:“你舅舅就知道貧嘴,一個空話匣子,從沒見他寫個隻言片語,老了連一封可以翻看的情書也沒有。”結尾處寫到舅舅終於溘然長逝,作者沒有就此打住,而是出人意料地“點”出以下內容:“舅舅死後第三天晨報上,我們看見了舅舅的‘情書’,登在‘徵婚啓事’欄裏,用醒目的黑體字:‘吾妻,32歲,我以與她生活過5年的經歷作證,她是最好的夥伴,是本人此生遇到的至寶,本想一生一世悉心珍藏,無奈天不遂人意,我將先她而去,誰能替我好好珍惜,我在天堂將感激不盡!’舅媽捧着這封情書,淚水直流。”這是敘述和抒情的雙重點化,離奇而不失生活真實,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由愛妻而薦妻與人,看似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實則正是愛得真切、深沉的特殊表現形式,這種起逆向陡轉作用的點化技法,新奇而充滿魅力,值得借鑑。

高考作文 篇3

超人脫下他的袍子後也只是個會從馬背上摔下導致癱瘓的普通人,然而演員克里斯托福·裏夫懂得在消沉的黑暗中讓思維轉彎,“‘禁止通行’的路牌不是要你停下,而是在提醒你該轉彎了”。

有些事單憑一腔熱血和一份堅執是無法完成的,正如格林兄弟永遠無法找出那些傳說和人類發展史的關係,因爲也許它們本身就是適合兒童閱讀的童話。這種時候,讓思維轉個彎,也許你能(看)得見成功的彼岸草豐水美,風細柳斜。

困厄接踵,無所建樹,何妨讓思維轉個彎。

前路荊棘密佈、亂石粗礪,何必囿於傳統,不肯轉圈?你無法知道你是否是在第666次實驗中僥倖成功的歐立希,是否是嘗試了五百多次而成果寥寥的普利斯特利: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直言索勒“在真理撞上鼻尖時還是沒有找到真理”,也許正是由於後者和格林兄弟相同,不願在原有假設上讓步,讓思維轉個彎,終究把“氯氣的發現者”這一稱號拱手讓人。人生極長又極短,歲月不會容許你做那個徒勞地把巨石重複推到山頂復又使其滾回谷底的西西弗斯。讓思維轉個彎,無用功只會降低生命機械的輸出功率。

鬱悒幽囚,悲天憫人,何妨讓思維轉個彎。

當人人都在“恨不能掛長繩於西天,系此西飛之白日”時,麥克·阿瑟一句“幸運的是我們只會失去一次生命”有如木鋒醒世。當世人皆嘆“風住塵香花已盡”,怨“幽窗冷雨一身孤”之時,偏有人朗聲道“肯信來年別有春”,“明年春色倍還人”如清夜鳴鐘。事物往往有其好的一面,人生短暫到讓人不捨得用鬱鬱寡歡來把它填滿。讓思維轉個彎,在消逝中找尋美麗,在失去中找尋收穫。

於是當道邊柳絮吐白,上下紛舞,不妨放下心中執念的“草木也知愁,韶華競白頭”,讓思維轉個彎,相信“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頻(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於是當名繮利鎖桎梏了周圍的人,不妨放下心中堅信的.“知其不可而爲之”,讓思維轉個彎,莊周的“知其不可而安之若素亦不失爲一種人性的率真與可愛,意氣的豁達與豪邁。”

須知道,當把金球獎的“最佳導演獎”和世界暢銷書排行榜冠軍雙雙攬入懷中之後,“超人”克里斯托福·裏夫,最慶幸(不再是演員的)的就是在那場不幸發生之後,讓自己的思維轉了個彎。

何妨讓思維轉個彎?

本文題目亮眼,高人一籌。

其次,論點鮮明,闡述深刻。本文通過生活現象並結合材料自然地引出全文的中心論點——“讓思維轉個彎,也許你能(看)得見成功的彼岸草豐水美,風細柳斜”,而後分設兩個分論點“困厄接踵,無所建樹,何妨讓思維轉個彎。”“鬱悒幽囚,悲天憫人,何防讓思維轉個彎。”各單獨成段,工整、醒目、概括,引證、例證運用自然、恰當。表達上多用長句,同時恰到好處地引用詩句,增強了語言的感染力與說服力,使文章意蘊豐厚雋永。

高考作文 篇4

高考作文,是要在單位時間內完成的急就章,一着不慎,全盤皆輸。因此,在寫作中,要理清思路,沉着應戰,抓住幾個關鍵,順序展開文章,當能旗開得勝。下面是要走好的關鍵四步棋:

 一、認真審題 把握文意

中國從1977年恢復高考。1978年開始全國統一命題。從統一命題的21年看,高考作文有縮寫、改寫、補寫,有命題作文,有材料作文,但不給題目、不給材料,任由考生自我發揮的情況還絕無僅有。這樣,作文考試,考生面對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審題,審清題意,吃透材料,從而快速構思文章的整體佈局。

在審題過程當中,要注意將題目中的所有信息弄清楚,然後抓住關鍵信息,也就是“題眼”,從而抓住主題、扣住主題,才能寫好文章。

1996年的高考作文題目是:仔細觀察下面《給六指做整形手術》和《截錯了》兩幅漫畫。

在一次漫畫欣賞會上,對這兩幅漫畫,有人說這幅好,有人說我喜歡那幅,那麼你呢?請以“我更喜歡漫畫《 》”爲題,寫一篇議論文,表達你的看法。

這一題目的“題眼”是“更”,只有抓住“更”這一關鍵詞,考生才能在文章中將兩幅漫畫做簡單的描述,進行比較,然後闡述自己“喜歡”哪一幅,同時“更喜歡”哪一幅漫畫的原因、理由。

這一個題目,既考察了考生的審題能力、刻劃描寫能力,同時又考察了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可謂“一石三鳥”。如果未抓住“更”字,可能會全盤皆輸。

作文題目中,往往有明確的標記詞,它們既說明了文體,又提出了寫作要求。如:重在記人、記事、描景、狀物的記、憶、訪、遊、行之類;重在抒情、歌頌、鋪陳的頌、歌、賦、曲、贊之類;重在議論、說理的辯、析、駁、說、談、評、論之類;重在收穫的啓示、啓迪、感、悟之類。而題目中一個關鍵詞的改變,就可能改變了一篇文章的體裁。如從《我的課外閱讀》到《我說課外閱讀》,一個“的”變爲“說”,文章體裁截然不同。

我們在命題作文中,要注意認真審題,而在材料作文中,如果需要自擬題目進行作文,也一樣需要認真審題。命題要考慮到文章的結構、文章的寫作,這與審題是一個反思維的問題。只有合適、恰當的題目,才能使寫作順利開展。

如1993年的高考題:根據下面的材料,寫一篇記敘文,題目自擬,不少於500字。

夏日的夜晚,院子裏,梧桐樹下……

啪!隨着細微而清脆的一聲爆裂,梧桐樹的一塊老皮剝落,露出了鮮嫩的新皮。

女兒對老樹皮發出了一串讚歎……

兒子對新樹皮發出了一串讚美……

父親聽着,看着,深有感觸地說:“我希望人世間的一切都能像你們倆說的那樣……

有的考生吃透了材料,找準了題目,以《新與老》、《新老交替頌》之類爲題目,文章主題清楚,寫起來也順暢自然。而有的考生以《納涼夜話》、《夏夜,一個永恆的話題》,主題依然未變,題目更見文彩。

材料作文大多都對考生如何作文有幾句簡單的提示。我們要特別注意這些提示,從而把握題目規定的內容和中心、選材範圍、寫作形式。

如1986年高考作文的提示是:“這裏說的是一種自然現象,社會生活中的某些現象也有類似之處。請從現實生活中選擇一個有意義的話題,用上述現象作比喻,發表自己的見解。”這就告訴我們,必須按照題目去從現實生活中找出可類比的話題,運用比喻論證展開論述。而1990年高考作文的其中一項提示是:“根據提供的材料,請你就第一個小姑娘的說法,聯繫生活實際,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展開議論。”這就規定了考生必須對第一個小姑娘的說法進行分析,發表自己的看法。

總之,在文章審題中,我們要做整體把握,認真審視題目、審視材料,由點到面,由淺入深,由表及裏,逼近題目、材料中心,弄清題目蘊含的深意,才能很好作文。

  二、理順思路 確定結構

寫作的主題清楚之後,關鍵問題就是理順思路,確定結構。只有思路清楚了,結構合理了,一篇文章才能井然有條,順序展開,所謂綱舉目張是也。

結構,《現代漢語詞典》(商務,19996年版)定義:⑴各個組成部分的搭配和排列:文章的結構、語言的結構、原子結構;⑵建築物上隨重力或外力的部分構造:磚木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我想,文章的結構之義很有可能是建築結構之義的延伸:文章各部分的排列、搭配,就如同建築物的框架支撐重物一樣,支撐文章的主題。所以,我覺得港澳臺語言中把結構叫做“架構”更爲準確地反映了結構的意義。

那麼,怎樣確定文章的結構呢?

無論是議論文、記敘文、說明文、散文……都有其內在的結構性。我們一定要抓住文章的主題,分析它本身具有幾個層次、幾個方面,我們準備分幾個層次、幾個方面去展開議論、說明、記敘、抒情……或以時空變化爲序,或以問題性質爲序;或總分、或遞進、或對比,文章的條理、結構自然就出來了。

我們中國人最喜歡的工作方式是抓典型,我們最喜歡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實際上,麻雀之於所有的動物,確是一個“具體而微”的典型。弄清了麻雀的五臟,其他動物的“內在結構”自然也就大致明白了。我們說文章結構,不妨以小學一年級語文課本的課文爲例:

花園 果園

我們村種了許多果樹。

春天到了,桃花開了,梨花開了,蘋果花也開了。我們村成了花園。

秋天到了,桃子熟了,梨熟了,蘋果也熟了。我們村成了果園。

文章的主題即文章的標題:(我們村是)花園、果園。文章的主題就隱含着文章的結構:並列兩個層次,一說花園,一說果園。於是文章開篇在交代了大前提、必要條件“我們村種了許多果樹”之後,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一層表述花園,一層表述果園。文章的層次非常簡單,但結構非常完整。

小學語文課文如此,其他任何文章也如此,作文也不例外,只不過結構、層次複雜點而已。比如1996年的高考作文《我更喜歡漫畫( )》,一個“更”字,即表表了文章的層次:兩幅漫畫,不是喜歡一幅,不喜歡另一幅;也不是兩幅都一樣喜歡,而是喜歡一幅,但更喜歡另一幅。它的結構應是遞進式的。文章自然要簡要介紹兩幅漫畫的內容,通過對比,表明自己的觀點:更喜歡某一漫畫。也許更喜歡的理由有三,也許有五,必須條分縷析,錯落有致,一一道來,以支持“更喜歡”這一觀點。

“新概念”作文大賽,因郵路的原因,上海松江二中高一學生韓寒未能準時參加複賽。但複賽評委被韓寒初賽作品所顯露的才華深深打動,愛才惜才的評委決定讓韓寒補考。上海作家李期綱受評委委託出題。他隨手將一團道林紙置入一個有半杯水的水杯:“這就是題目。”韓寒在一個鐘點後,寫出了《杯中窺人》。那麼,韓寒在極短的時間內,如何安排文章的結構呢?

一張紙(韓寒文中處理成布)在半杯水的浸泡、沉降的物理過程,被韓寒機智地處理成一個人(廣義的人)從出生到被社會浸染的象徵性的同構過程。文章的結構因此有了很堅實的骨架。這樣,韓寒就可以很輕易地往這骨架上填塞他對社會、對人生的某些看法。韓寒的文章結構可請簡單,但又非常精妙。

文章的層次結構清楚了,接下來就是要考慮如何展開這一層次。相對來說,每一層次,在層次這一主體中,它也具有自己的主題,自己的結構。在寫作中,對每一層次的條理、結構也不能掉以輕心。美學,可是講究細節的哦。

文章精彩與否,條理、層次是一個關鍵。但另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是文章的開頭與結尾。我們在設計文章的結構的過程 ,一定要把開頭和結尾一併考慮,以期取得一個功德圓滿的結果。

  三、與衆不同 別出心裁

由於考試作文是人數衆多的“同題作文”,又是考生在短短几十分鐘內炮製出的“快餐”作文,那麼,要想贏得閱卷老師的好感、好評,取得理想的成績,就要求考生在作文常規之外,出衆、出新,別出心裁,與衆不同。

 (一)、開篇引人,快速點題。

當幾乎千篇一律,或者千篇相似的應試作文源源不斷、鋪天蓋地而來,忙得閱卷老師喘不過氣來,膩得提不起神來的時候,一開篇引人的作文出現了,老師會是一種什麼反映?一定是“味道好極了”。老師會情不自禁地把你的文章讀下去,把你的分數提上來。

1985年高考作文是就環境污染問題,讓考生以“澄溪中學學生會”的名義,給《光明日報》編輯部寫封信,反映情況,申述理由,呼籲解決。一考生的開頭這樣寫道:

編輯同志:

看到信封上“澄溪中學”幾個字,你們也許會想到我們學校一定會有一條澄碧的小溪。是的,幾年前它是澄碧的。你們猜那裏面一定是魚光鱗鱗,岸邊鳥語花香,環境宜人。是的,幾年前確是如此。在這樣得天獨厚的地方,學生們一定在溪邊讀書、散步、談心。不錯,幾年前就是這樣的。

文章以“澄溪中學”起興,緊扣“澄溪”,簡單幾筆,勾劃出學校前幾年的優美環境,文筆清新簡潔,吸引老師讀下去。同時又爲下文反映學校周圍環境污染問題打下了伏筆,形成了強烈的反襯。這篇文章的開頭,被許多老師所稱道,整篇文章也被判爲滿分。

1998年高考作文《堅韌——我追求的品格》,一考生開頭寫道:“自小我就喜歡藤本植物。它們沒有松柏耐看的外表,沒有垂柳的輕柔,沒有紫荊的繁茂,沒有白楊的挺拔。但我喜歡它的堅韌。”在酷熱的評卷場上,能多多看到這樣的文章,是一件賞心樂事。

應試作文開篇要簡潔明快,迅速切入主題,以突兀、懸念、假設等筆法,乾淨、精彩的語言抓住人、打動人,一開篇就給人一個良好的印象。

(二)、結尾巧妙,餘音繞樑。

林紓先生說:“爲人重晚節,行文重結穴。”結穴,即文章的結尾。結尾是文章前後呼應、結構完整的重要一環,是文章的重點。人們對文章總體印象的好壞,文章的結尾部分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好的結尾,能使文章產生意味深長、餘音繞樑的效果。

1986年高考作文《樹木·森林·氣候》,讓考生以比喻論證的方式,闡述生活中“一棵樹不能改變氣候,只有森林才能改變氣候”的道理。一考生在結尾時說:“一個馬勝利只能改造一個造紙廠,而‘森林’一樣的馬勝利卻能振興一個國家。”把“人才”與“森林”巧妙結合,使主題得到了昇華。1993年的高考作文,一考生以《新老交替頌》爲題,對給定的材料進行了改寫。他在結尾寫道:“正在這時,電視裏傳來了北京的最強音:廢除幹部終身制;我們偉大的祖國選出了新的……”,一樣把自然現象與政治生活巧妙地聯繫在一起,意味深長、引人回味。

(三)、獨樹一幟,卓然不羣。

同題作文,關鍵在新,在別緻。應試作文在立意上要跳出一般人的思維圈子,大膽出新。只有這樣,才能標新立異,才能使人耳目一新,精神一振。

應試作文,切忌“懶”。懶於思考,懶於出新,不假思索地選一個大路的主題、簡單的方法,隨隨便便地寫下去,寫下去……

同樣是1986年高考作文《樹木·森林·氣候》,考生所談的多是國家·集體·個人、社會、社會風氣、改革等一類的熱門話題。而一考生“殺出一匹黑馬”,將平日談濫的“青春期男女生交往”的問題搬上了作文,注入了與題目相關的活力,一舉避開了“衆口一詞”的俗套,在文章立意上獨樹一幟,取得了卓然不羣的效果。而作爲正處在青春期的作者有話可說、有感可發,因此文章新穎別緻,內容充實,當然也就被評爲上乘之作。

總之,應試作文不僅在開頭、結尾上要新,在主題、立意上也要新,避開衆口一詞,避開千篇一律,以自己獨到、新穎的結構與內容贏得好評、取得好成績。

 四、巧妙構思 玉潤珠圓

高考命題是面向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所有考生,要求考生在同一起跑線上展開公平競爭。這就決定了它必須照顧全局,讓考生人人有話說。因此,高考作文題目就必須明白、易懂。從過去20多年的高考作文題目看,人人看了都覺得題目清楚,主題鮮明,絕少讓考生悶題、暈題、不知所云的現象。

但是,正因爲高考作文題目明白、易懂,人人都知道寫什麼,可寫好卻不容易。就如蘿蔔、白菜誰都會炒,但炒好,炒得色、香、味俱全,炒得適合人的口味卻難。

以1998年的高考作文爲例:根據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現今中學生的心理承受力差異較大,有的像雞蛋殼那樣脆弱,有的卻很堅韌。那麼你是怎樣的呢?從後面兩個題目中,選擇一個適合你的情況的題目,舉出實例,寫一篇關於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

堅韌——我追求的性格/戰勝脆弱

本來,只要選準和寫好造成困難、壓力和脆弱的事件,具體刻畫和分析好自己的心理狀態和思想轉變,寫出真情實感,就可以了。實在的,這樣的作文並不難。

但根據河南省高考年報介紹,一本30份的卷子中竟有十多人舉這樣的例子:高考臨近,父親或者母親或者自己最親的人突然去世,給自己帶來了致命的打擊,心理一下子就要崩潰了。當然,我們不能妄然斷定這些考生都是編造的,但這麼多的情況都集中到一起,也有點太離譜了。而另據報載,有的考區,竟有高達20%(?)的考生“製造”了父母雙亡、離異或自己有殘疾而又奮鬥不息的“事實”。

這些考生由於不能從自己的生活中去“選”取合情、合理的合適事件、情節,去表現自己戰勝脆弱、追求堅韌的心路歷程,只是一味編造、虛構,寫出的文章就不真實、不感人,自然也不會有理想的成績。而且,這種編造、虛構又會落入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俗套,無疑是雪上加霜。

而一位考生僅僅選取了過去“高考落榜”這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件,很好地表現了自己的心路歷程:

戰勝脆弱

七月流火,知了熱得在樹上吱吱啦啦地叫,而我站在成績公佈欄前,心卻一陣陣發冷。黑色七月,我終於沒能逃脫厄運。

回到家裏,不吃不喝的睡了兩天,沒有人理我。爹媽都是老實的農民,都指望我能考上大學,跳出農門,也好光宗耀祖。而我卻交了一份無力的答卷,沒能給他們掙到臉面。

第三天早上喂罷牛,爹就叫我起來同他一塊去開一塊荒地。我們村屬崗地,好田不多,所以每家都要種一些荒地。我有氣無力地跟在爹的後面,我可以不吃不喝,但我卻沒有理由不幹活,因爲我生在農家。

清晨的風吹着,倒也不怎麼熱。其實並沒有我什麼活,只是把整堆的土糞撒開就行了。我坐在地頭看爹犁地,因爲爹並沒有叫我走。隨着牛鈴聲一次次由近到遠,又一次次由遠到近,天氣也越來越熱,把一塊地犁完是不可能的了,我心裏想。果然,在炎熱的太陽下,那頭老牛的汗開始順了佈滿一根根突出的血管的瘦腿往下流,喘氣越來越重,走得越來越慢。我擡眼望父親,他也一臉的汗水,眼望着牛,眼神中分明流露出關愛和感激,這頭牛爲我家出力已六七年了。但父親並沒有停止吆喝,手中的鞭高高的揚着,不肯放下。

一下又一下,鞭子每打一下,那頭老牛就快走幾步,每一鞭打在牛身上,也像打在我身上,我的心一次次抽緊。我並沒有勸父親回家,我知道,種地就是這樣,你不可能因爲心痛牛就及早回家。

中午時分,一塊地竟犁完了。父親甩完最後一下鞭子,老牛用力向前邁完最後一步。父親停住了,我的淚也流下來。“爹,我想複習。”

就這樣,我成了一名複習生。每當生活中學習中遇到困難,我都會想起父親所甩的最後一鞭,最後一鞭也是那麼響亮,那麼有力。

感謝老牛,感謝父親。

這位考生沒有過多地描述落榜的過程,只有開篇以熱與冷的對照,鮮明地點明出了七月的黑色和自己的厄運。再將父母之希望與自己之落榜進行聯繫,突出強大的精神壓力。下面,作者並不急於寫自己如何面對壓力、戰勝脆弱,而把筆鋒一轉,寫自己和爹爹一塊去開墾荒地。通過對拓荒老牛的描寫,通過老父手中高揚的鞭子,老牛堅韌奮進用力向前的精神,給了自己戰勝脆弱的能力和信心。

文章如一個令人感動、回味的小故事,完全爲那一種精神、氛圍感動了、流淚了,讓人體味到它不是一篇應試作文,而是一篇韻味雋永的小品文。

仔細審視這篇文章,它非常平常,選材、敘述、描述、情節,都很平常。但最大的特點是合情、合理,感人至深。這給我們每一個考生都是一個啓示:選材要貼近生活,讓人讀起來出乎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通過平實、普通的文字,把一個感人的事件、完整的情節敘述、描寫出來,就能達到玉潤珠圓。

高考作文 篇5

從這一刻起,揚帆起航,我,十八歲了。

回眸處,記憶的光芒衝破青春的迷霧。十八歲,是最曼妙的青春史詩,星星點點綴滿十八歲的星光,閃爍在每一個青春的足跡裏……

十八歲,凝聚無限幻想的歲月。幻想着,“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幻想着,康河的柔波里“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的傾城絕戀;幻想着,江南雨巷裏那撐着油紙傘的姑娘的愁緒裏的幸福;幻想着,三月的春帷揭開,過客不是美麗的錯誤,是思婦等待的幸福。十八歲的少女遐思給予青春無限美好的幻想,那是青春的號角;給予追逐青春的勇氣,追逐彼岸的幻想。

十八歲,把信念緊緊握在手心裏。沒有像但丁一樣嚮往佛羅倫薩,沒有像海明威一樣遙望乞力馬紮羅,沒有像梭羅一樣眷戀瓦爾登湖的漣漪……但我的十八歲選擇了信念。選擇陪伴海子一起“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不因眼前的陰雲遮住天邊的彩虹;選擇陪伴顧城一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不因眼前的困難否定明天的燦爛。誠然,淡淡的憂傷,甜甜的記憶會隨歲月而流逝,十八歲,給予青春另一季,讓信念堅守,下一個美麗的季節,春泥孕育着另一簇芬芳的春花。讓十八歲把信念握緊,指引你前進的船帆。

十八歲,我選擇把信念寫爲堅強,讓堅持向十八歲的青春宣誓。我讀懂了《簡·愛》裏,簡對生活的堅強;讀懂了《復活》裏,瑪斯洛娃讓靈魂復活的堅強;讀懂了《歐也妮·葛朗臺》裏,歐也妮在利誘下的堅強……我沒有選擇像傲世的林家女,把眼淚滴落在餘香猶存的花鋤上;沒有選擇像三毛,把美麗的青春化作撒哈拉的沙塵……因爲,十八歲的我把信念銘刻上堅強,爲未來掌舵,做青春的勇敢者,做未來的尋夢人。

十八歲賦予了青春幻想,牢牢地握緊青春的信念,帶着追求青春的堅強,這是十八歲賦予青春的使命。註定要像海燕一樣,在波濤洶涌裏展翅飛翔;註定要像鴻雁一樣,在漫無邊際裏尋覓歸途的方向。如果你可以,那麼讓奮鬥的淚水與汗水滋潤你美麗的十八歲;如果你可以,那麼讓希望的光亮照耀你美麗的十八歲。讓我們這羣同路的尋夢人在十八歲的起點,攜手前行,奔向未來,向青春揮手召喚!

在夢裏,你微微地向我笑着,我倚靠在窗櫺邊,把煙雨裏的樹影讀成寫你的詩。光陰帶走了我的寄託,我把夢留給了你……如詩,如煙,如畫的十八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