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問答 > 詩歌鑑賞有幾種表現手法?

詩歌鑑賞有幾種表現手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W 次

詩歌的表現手法很多,我國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傳統表現手法有“賦、比、興”。《毛詩序》說:“故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詩歌鑑賞有幾種表現手法?

其間有一個絕句叫:“三光日月星,四詩風雅頌”。

這“六義”中,“風、雅、頌”是指《詩經》的詩篇種類,“賦、比、興”就是詩中的表現手法。

賦:是直接陳述事物的表現手法。宋代學者朱熹在《詩集傳》的註釋中說:“賦者,敷陳其事而直言之也。”如,《詩經》中的《葛覃》《芣苢》就是用的這種手法。

比:是用比喻的方法描繪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劉勰在《文心雕龍·比興》中說:“且何謂爲比也?蓋寫物以附意,揚言以切事者也。”朱熹說:“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如,《詩經》中的《螽斯》《碩鼠》等篇即用此法寫成。

興:是託物起興,即借某一事物開頭來引起正題要描述的事物和表現思想感情的寫法。唐代孔穎達在《毛詩正義》中說:“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己心,詩文諸舉草木鳥獸以見意者,皆興辭也。”朱熹更明確地指出:“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如《詩經》中的《關雎》《桃夭》等篇就是用“興”的表現手法。

這三種表現手法,一直流傳下來,常常綜合運用,互相補充,對歷代詩歌創作都有很大的影響。

鑑賞詩歌的表現手法(也有人稱之爲表達技巧),可以從抒情方式、修辭方法、描寫手法等三個方面入手。

一、抒情方式

敘事抒情:通過記敘人物的經歷或事情的發生、發展、變化的過程,抒發作者的內心感受。如“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書憤》)用敘述的方式寫自己親臨抗金前線值得紀念的往事,暗示南宋人民有力量保衛自己的國家,表達抗金復國的決心。

直抒胸臆:表達詩人面對人、事、物所產生的富有哲理的愛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如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前兩句寫景,後兩句直接抒發在這樣的環境裏產生的情懷,天然的形勢、闊大的氣象與詩人在這景象面前產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如元稹的《菊花》:“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這是詩的後兩句,點出了喜愛菊花的原因,抒發了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後凋的堅貞品格的謳歌和讚美之情。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全詩以慷慨悲涼的基調,通過登幽州臺直接表達了詩人功業難就、空懷壯志的悲憤、失意和苦悶之情。

借景抒情(融情於景、情景交融):詩人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正面不着一字,全然寓於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發感情。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盡長江天際流。”全詩沒有一字說惜別,沒有一字說傷懷,但傷懷惜別之情悠悠無盡,隨水長流,滾滾江水有如對友人的不斷思念。可謂“不着一字,盡得風流”,意韻含蓄深遠。杜甫的《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全詩抒發了羈旅異鄉的感慨,前兩句詩人借對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寫,透露出了思歸的感傷,以樂景寫哀情,別具韻致。唐朝李華的《春行即興》:“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花自落”“鳥空啼”,強調了春山一路山花爛漫、鳥語婉轉的佳境卻“無人”來欣賞,以樂寫哀,以鬧寫寂,寫出了詩人對時代的感慨。

用典抒情: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個人的意緒和願望等等,屬於借古抒懷。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想而尋意於言外。如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寫的是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作者借讚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如姜夔的《揚州慢》:“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春風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是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淒涼情形,是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着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如秦觀的《踏莎行·霧失樓臺》中以“驛寄梅花,魚傳尺素”來表達遠離故土、他鄉爲官、前途渺茫的無數重的恨。如李白的《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總爲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詩人把歷史上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交織在一起,抒發了憂國傷時的懷抱,意旨悠遠。

借古諷今:這是詠史詩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來諷諭當朝。如劉禹錫的《臺城》:“臺城六代競奢華,結綺臨春事最奢。萬戶千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後庭花。”全詩以臺城這一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爲題,描寫了六朝縱情作樂的荒淫生活,和野草叢生的淒涼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把嚴肅的歷史教訓化作觸目驚心的具體形象,寄託了弔古傷今的無限感慨。

託物言志(借物抒情):詩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徵,來表達某種志向或情感,詩中的物帶有人格化的色彩。如虞世南的《蟬》:“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詩中三四句借蟬聲遠播的獨特感受,道出了蘊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自能聲名遠播,從而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讚頌和高度自信。又如白居易的《楊柳枝詞》:“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黃金軟於絲。永豐西角荒園裏,盡日無人屬阿誰?”本詩託物言志,寫柳樹獨處荒園無人觀賞,抒發了人才被埋沒的感慨。

託物寓理:古人寫哲理詩往往不是直言其理,而是藉助形象表達哲理。宋代朱熹的《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這首詩抒寫的是有關讀書的意義和情趣。通篇借“方塘”見意,把人的大腦比喻“方塘”,把大腦中的知識比作“天光雲影”,以塘清是活水注入,比喻人們要想保持大腦有鮮活的思維,就應當不斷地從書中汲取知識。再如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蘊含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哲學道理。

二、修辭方法

比喻:用一種事物或情景來比作另一種事物或情景。可分爲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徵、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如劉禹錫的《望洞庭》:“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詩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將皓月銀輝下的山比做銀盤裏的青螺,色調淡雅,山水渾然一體。

借代:借用相關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借代包括用部分代替全體,用具體代替抽象,用特徵代替人和事物。運用借代的修辭方法使語言更簡練,更含蓄。如李清照的《如夢令》:“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詩中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替葉和花,“肥”和“瘦”分別形容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詞人惜花,爲花悲喜,爲花醒醉,爲花憎風恨雨,實際是含蓄地表達了青春韶光短暫、好花不常的惋惜之情。

對偶(對仗):用結構相同、字數相同的一對句子或短語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從形式上看,語言簡練,整齊對稱;從內容上看,意義集中而含蓄。如杜甫的《登高》:“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從篇章結構上看,這首詩四聯八句,句句皆對仗,對得圓渾自然,不見斧鑿之痕。“無邊落木”對“不盡長江”,使詩的意境顯得廣闊而深遠,“蕭蕭”的落葉聲對“滾滾”的水勢,更使人覺得氣象萬千。更重要的是,從這裏感受到詩人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苦痛。

比擬:把物當作人來描寫叫擬人,把人當作物來描寫叫擬物。比擬有促使讀者產生聯想、使描寫的人事物表現得更形象、更生動的作用。如林逋的《山園小梅》:“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這一聯採用擬人的手法,“先偷眼”極寫白鶴愛梅之甚,它還未來得及飛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幾眼;“合斷魂”一詞寫粉蝶因愛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對梅的喜愛之情誇張到了極點。又如劉攽的《新晴》:“青苔滿地初晴後,綠樹無人晝夢餘。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詩中將“南風”人格化,通過一系列動作描寫,表現了久雨初晴後作者寧靜恬適的心情,以及對南風“惡作劇”的親切喜愛之情。

誇張。對事物的形象、特徵、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事物的作用。如李白的《秋浦歌》:“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愁生白髮,詩人用誇張的修辭方法寫白髮竟有“三千丈”那麼長,可見愁思的深重。如陸游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三萬裏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遺民淚盡胡塵裏,南望王師又一年。”詩中的“三萬裏”“五千仞”“上摩天”“淚盡”都是誇張,正是這些誇張描寫,把詩人對祖國的熱愛,對苟且偷安、不去收復失地的求和派的憤懣,以及對遺民遭受的苦難的深切同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如孟浩然的《臨洞庭上張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氣蒸”“波撼”是誇張的寫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偉氣勢。

對比(對照)。運用對比(對照),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現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區別得更加鮮明,使美者更美,醜者更醜。如梅堯臣的《陶者》:“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全詩通過陶者和富家的強烈而鮮明的對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會制度的極端不合理,表達了詩人對勞苦大衆的深切同情。又如李白的《越中覽古》:“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還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惟有鷓鴣飛。”前三句描寫昔日繁榮和最後一句描寫今日冷落淒涼形成強烈的對比,使讀者感受特別深切,其中蘊含着詩人深沉的歷史思考。

排比:把內容緊密關聯、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一致的幾個句子或短語接連說出來。如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純用名詞組合,形成一種氣勢,渲染了典型環境。

設問:先提出問題,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說出。問題引入,帶動全篇;中間設問,承上啓下;結尾設問,深化主題,令人回味。如阿魯威的元曲小令《蟾宮曲》:“問人間誰是英雄?有釃酒臨江,橫槊曹公。”此小令以設問開篇,點明題旨,領起下文,分層次敘述了三國人物的英雄業績。

反問:用反問的形式表達肯定的意思,用來加強語氣,表達強烈的感情。如王安石的《疊題烏江亭》:“江東弟子今雖在,肯爲君王捲土來?”使用反問句式,語氣冷峻,強調了歷史的必然。更多詩歌常識請關注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相關文章。

頂真:用前文的末尾作下文的開頭,首尾相連兩次以上,使鄰近的語句或片斷或章節傳接下來,首尾蟬聯,這種修辭手法,叫做頂真,又叫頂針或聯珠。運用頂真修辭方法,不但能使句子結構整齊,語氣貫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間環環相扣的有機聯繫。如元代馬致遠的雜劇《漢宮秋》第三折戲中,漢元帝在灞橋送別王昭君出塞和親時,有下面一段曲詞:“返咸陽,過宮牆;過宮牆,繞回廊;繞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黃;月昏黃,夜生涼;夜生涼,泣寒蜇;泣寒蜇,綠紗窗;綠紗窗,不思量!”這段曲詞運用了頂真的修辭方法,具有迴環跌宕的旋律美,表現了漢元帝離恨未已、相思又繼、千結百轉的愁緒。

迴環 :用上句的末尾作下句的開頭,又用下句的末尾作上句的開頭,這兩個句子或詞組,後者是前者的倒文;後一句或幾句是按前一句或幾句倒着念回來。這種運用詞序迴環往復、表現兩種事物或事理的相互關係的修辭方法,叫做迴環,又叫回文。運用迴環的修辭方法,能加強語氣,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反映事物之間的辯證關係,深刻有力地表達思想感情。如蘇軾的《菩薩蠻》:“雪花飛暖融香頰,頰香融暖飛花雪。欺雪任單衣,衣單任雪欺。別時梅子結,結子梅時別。歸不恨開遲,遲開恨不歸。”後一句都是按前一句倒着念回來的,這是一種很工整的迴環。

互文:即古代詩文相鄰句子中所用的詞語互相補充,結合起來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是古漢語中一種特殊的修辭方法,在古詩詞中的運用一般有兩種表現形式:

A、爲了避免詞語單調重複,行文時交替使用同義詞,這種互文的特點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短語或句子裏,處於相應位置的詞可以互釋。這樣可以從已知詞義來推知另一未知詞義。如屈原的《涉江》:“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其中的“用”和“以”處於相應的位置,由此可推知“以”就是“用”的意思。又如“求全責備”這一成語,其中“求”與“責”處於相應的位置,由此可推知兩詞同義。這類互文是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B、出於字數的約束、格律的限制或表達藝術的需要,必須用簡潔的文字、含蓄而凝練的語句來表達豐富的內容,於是把兩個事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現一個而省略另一個,即“兩物各舉一邊而省文”,以收到言簡意繁的效果。理解這種互文時,必須把上下文保留的`詞語結合起來,使之互相補充、彼此映襯才能現出其原意,故習慣上稱之爲“互文見義”。如《古詩十九首》中的“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既“迢迢”不僅指牽牛星,亦指河漢女,“皎皎”不僅指河漢女,亦指牽牛星,兩詞互文見義。

互文見義常見詩句:

(1)歧王宅裏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江南逢李龜年》)(“見”與“聞”互文見義)/(2)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牀。(《木蘭詩》)(其上句省略了“坐我東閣牀”,下句省略了“開我西閣門”。兩句表達的意思是:打開東閣門在牀上坐坐,又打開西閣門在牀上坐坐。表達回到家中的歡喜之情。)/(3)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4)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觀滄海》)(“行”與“燦爛”互補見義)/(5)將軍角弓不得控 都護鐵衣冷難着。(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6)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春望》)/(7)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飲湖上初晴後雨》/(8)慄深林兮驚層巔。(《夢遊天姥吟留別》)/(9)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絃。/(10)煙籠寒水月籠沙。(杜牧《泊秦淮》)/(11)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出塞》)/(12)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孔雀東南飛》/(13)十三能織素,十六誦詩書。《孔雀東南飛》

隱語(諧音)、雙關:在有些詩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爲了表達出一種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採用隱語、雙關的修辭方法。

李白的《春思》:“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這是一首較爲著名的描寫男女情長的詩,寫出了在秦地的思婦內心的獨白。詩人語義雙關,用抒寫自然之春天,理喻男女之間的愛慕之情;又以“絲”(思)、“枝”(知)諧音,連接異地男女之間的思念情懷。

劉禹錫的《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晴”與“情”同音,是雙關隱語。這是作者用民歌體寫的戀歌,雙關隱語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從前兩句詩意看,大概女方在楊柳飄拂、波平浪靜的江邊行船,聽到岸上愛戀她的青年在對她唱歌言情,但情傳得含蓄,“倒是無晴勝有情”。

三、描寫手法

迭字:迭詞作用(1)增強語言的韻律感或是起強調作用。“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劉禹錫《竹枝詞》)“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王安石《元日》)“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李清照《聲聲慢》)(2)使詩文更生動形象,使人有身臨其境之感。“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象徵: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想的具體形象,表現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如李德裕的《登崖州城作》:“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這兩句描寫青山環繞,層巒疊嶂,自己所處的郡城正在嚴密封鎖、重重阻隔之中。象徵自己被政敵迫害的景況,書寫思歸不得的憂傷。

列錦:全部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經過選擇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構成生動可感的圖景,用以烘托氣氛、創造意境、表達情感的一種修辭方法。如“一去二三裏,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煙村”、“人家”、“亭臺”、“鮮花”既各自獨立成景,又共同構成一幅田園風光圖,創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再如韓翃的《酬程延秋夜即事見贈》:“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兩句詩給人的情趣和詩味是濃醇、深長的。上句是視覺畫面——秋夜星空一隻孤飛的雁,下句是聽覺意象——千家萬戶的砧杵之聲,上下句的串聯迭合,不但鮮明準確地描繪了秋夜景色的典型特徵,而且創設了一種幽怨悽清的意境。

起興:興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如李商隱的《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首聯用瑟這種樂器起興,由此而思及“華年”。

聯想:由一事物聯想到與之有關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繫起來造成一個典型。如賀知章的《詠柳》:“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詩人由柳枝的紛披下垂、婀娜多姿聯想到翠綠的絲帶,運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穎形象,一改楊柳抒離情的象徵義。

想象: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基礎上,經過聯想、推斷、分析、綜合,創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如劉禹錫的《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裏一青螺。”這首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象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裁地再現於紙上。

襯托:指的是以乙襯托甲,使甲的特點或特質更加突出。有正襯和反襯兩種。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這首詞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卻從“千古風流人物”寫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戰時的“多少豪傑”,最後才集中寫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這是正襯。寫周瑜妻子的美麗,突出詩人惆悵痛苦的心情,這是反襯。

①正襯有以樂景襯樂情,以哀景襯哀情,正襯是用相同的東西來襯托,如李白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三四句形象鮮明地襯托出汪倫對詩人的真摯純潔的深厚感情,是正襯中的以樂景襯樂情。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此詩寫於杜甫在飽經歷亂之後,暫且在成都草堂有了一個安身之地,其心情是愉悅安寧的。全詩通篇寫景,景色濃麗而美好,傳達出作者愉悅欣喜之情,這也是正襯中的以樂景襯樂情。謝靈運的《登池上樓》:“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從春草中,從園柳和鳴禽中,詩人感受到了春天的蓬勃生機,透露出喜悅之情,同樣是正襯中的以樂景襯樂情。

元稹的《聞樂天授江州司馬》:“殘燈無焰影幢幢,此夕聞君謫九江。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元稹貶謫他鄉,又身患重病,心境本來就不佳。現在忽然聽到摯友也蒙冤被貶,內心更是極度震驚,萬般怨苦、滿腹愁思一齊涌上心頭。以這種悲涼的心境觀景,一切景物也都變得陰沉昏暗了,這就是正襯中的以哀景襯哀情。餘靖的《山館》:“樹藏秋色老,禽帶夕陽歸。”這兩句詩爲我們描繪了一幅悽清冷落的畫面,表達了詩人孤寂淒涼的心情,也是正襯中的以哀景襯哀情;

②反襯有以動襯靜,以聲襯寂,以樂景襯哀情,以哀景襯樂情,反襯是用相反的東西襯托,如王維的《鳥鳴澗》:“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詩中寫到了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的景物,既使詩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同時又通過動,更加突出了春澗的寂靜,這是以動襯靜,以聲襯寂。賈島的《題李凝幽居》裏“僧敲月下門”句以響襯靜,與名句“鳥鳴山更幽”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以聲襯寂的典範。

元稹的《行宮》:“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閒坐說玄宗。”這首詩一二句寫了一座空虛冷落的古行宮,宮中鮮花盛開,正是春天來了。三四句寫幾個白頭宮女,閒坐着回憶玄宗時候的往事,可見這幾個宮女是玄宗時候的宮女,現在已經年華老去。抒寫了宮女一生淒涼、哀怨的情懷,寄託了詩人對世事昔盛今衰的感慨。詩歌所表現的是淒涼哀婉的心情,卻着意描寫“宮花紅”,這是在以樂景襯哀情,如此反襯,使情之哀更加濃重。

李白的《塞下曲》:“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願將腰下劍,直爲斬樓蘭。”前三聯寫塞下艱苦的環境條件和緊張的戰鬥生活,尾聯卻轉到寫將士奮勇殺敵的豪情,這種豪情也正是全詩的中心。這樣,我們感受到的,是不畏艱苦、有着鋼鐵般意志的將士形象。這裏的“哀”景,是用來反襯將士豪情的,這就是以哀景襯樂情。

動靜:藝術創作中離不開動態描寫和靜態描寫,或以動襯靜,或以靜襯動;或一動一靜,相輔相成。前者屬於襯托手法,如杜甫的《漫成一首》:“沙頭宿鳥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第四句魚跳的“動”更襯托出前三句景物的“靜”。後者如戴叔倫《蘭溪棹歌》:“涼月如眉桂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詩中前兩句寫了山水的明麗動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潔,是靜景;後兩句寫了魚搶新水、涌上溪頭淺灘的調皮,是動景。全詩動靜結合,寫出了蘭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機。

氣氛渲染:對環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效果。如杜甫的《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首聯俯仰所見所聞,一連出現六個特寫鏡頭,渲染秋江景物蕭殺氣氛。如漢樂府民歌《江南可採蓮》:“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詩中“魚戲蓮葉東”四句的渲染描寫,使得全詩生動活潑,音調優美,把水上採蓮的畫面和人們採蓮時歡愉的情緒活靈活現地展示在讀者面前。又如趙師秀的《約客》:“黃梅時節家家雨,春早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詩中以“家家雨”“處處蛙”渲染一種氣氛,襯托夜的深和夜的靜。韋應物的《賦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裏,建業暮鍾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詩中的“微雨”“暮鍾”“漠漠”“冥冥”“浦樹含滋”都是在渲染一種離別時的傷感氣氛。

色彩渲染:如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作者突出了剛抽新芽的柳枝,成雙成對的黃鸝,自由自在的白鷺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種鮮明的顏色新鮮而且明麗,構成了絢麗的圖景。色彩的渲染可以傳達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襯出思歸的感傷。如杜甫的另一首《絕句》:“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這首詩濃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的風光——山青翠,花紅豔,鳥翎白,碧波綠,景象清新,賞心悅目,而這是爲下文勾起漂泊的傷感作鋪墊。白居易的《憶江南》:“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兩句是通過紅日映花襯水增加色彩的明亮度來追憶江南美景的;駱賓王的《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鵝潔白的羽毛浮於綠水之上,紅掌撥動,綠水泛波,紅、白、綠三色對比有寒有暖,鮮明而協調,在藍天、白雲之下,在綠草如茵的碧水上,在清澈見底的池塘邊,“白毛”與“綠水”比美,“紅掌”與“清波”爭勝,多麼絢麗的畫面!多麼富於童趣和生活氣息!真可謂狀物如在眼前。

抑揚: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調其中一個方面,以達到抑此揚彼或抑彼揚此的目的。有先揚後抑和先抑後揚之分。如王昌齡的《閨怨》:“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高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這首詩採用先揚後抑的手法,先寫少婦“不知愁”,後面才說她“悔”,通過對少婦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了少婦因觸景而產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又如趙希璐的《次蕭冰崖梅花韻》:“冰姿瓊骨淨無瑕,竹外溪邊處士家。若使牡丹開得早,有誰風雪看梅花。”詩中三四句忽發奇想:如果牡丹花開早於梅花,誰會衝風踏雪顧及梅花呢?然而,牡丹畢竟不會開在梅花之前。詩人慾揚先抑,只有冰清玉潔的梅花才能在凜冽的風雪中吐芳爭豔,受到人們的青睞。

照應:指詩中對前面所寫的內容作必要的回答。恰當運用這種寫法能使結構顯得緊湊、嚴謹。如韋應物的《賦得暮雨送李胄》:“楚江微雨裏,建業暮鍾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首聯兩句寫黃昏時分詩人佇立在細雨濛濛的江邊,這裏點明瞭詩題中的“暮雨”,又照應了詩題中的“送”字。

正側:對所描寫的對象進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寫就是正面描寫;而對能使描寫對象更鮮明、更突出的周圍事物的描寫,則是側面描寫。如白居易的《楊柳枝詞》:“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黃金軟於絲。永豐西角荒園裏,盡日無人屬阿誰?”王昌齡的《從軍行》:“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谷渾。”白詩第一、二句運用正面描寫的手法,描寫了春天柳樹的嬌美形態。王詩第二句側面描寫戰況,一方面是風勢很大,捲起紅旗便於急行軍,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備,不事張揚,把戰事的緊張狀態突現出來。

白描:原是中國繪畫的傳統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畫法中的速寫或素描,其特點是用簡練的墨色線條來勾勒畫面,賦形寫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這種畫法引入到詩歌的創作中,那就是不用形容詞和修飾語,也不用精雕細刻和層層渲染,更不用曲筆或陪襯,而是抓住描寫對象,用準確有力的筆觸,簡潔明快的語言,樸素平易的文字,乾淨利落地勾畫出事物的形狀、光暗(聲響)等,以表現作者對事物的感受。如溫庭筠的《商山早行》:“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這四句詩純用名詞組合,沒有形容詞等加以修飾點綴,用的就是白描手法。又如聶夷中的《田家》:“父耕原上田,子鋤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全詩以小見大,寥寥數語就勾勒出了父子辛勤勞作、官家修築糧倉的畫面,表現了封建統治者殘酷剝削、壓榨農民的深刻主題,用的也是白描手法。

虛實:是指現實的景、事與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襯,交織在一起,表達同一樣的情感。如柳永的《雨霖鈴》:“寒蟬悽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外,寫的都是眼前實景、實事、實情,寫詞人和心愛的人不忍分別又不得不分別的心情,是實寫;下片寫對別後生活的設想,是虛寫,着意描繪詞人孤獨寂寞的心情。虛實結合,淋漓盡致地寫出了離別的依依不捨。如楊萬里的《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詩中前兩句泛說西湖六月的風光自有特色,是虛寫;後兩句描寫滿湖蓮葉荷花在朝陽的輝映下,無邊無際的碧綠和豔紅和諧地搭配着,是實寫。全詩虛實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又如辛棄疾的《破陣子·醉裏挑燈看劍》:“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夢中勝利的虛幻之景與醒來的白髮現實形成鮮明的對比,讓人體味空有大志、報國無門的悲哀。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中的“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也是虛幻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