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素材 > 古今中外的作文素材運用技巧

古今中外的作文素材運用技巧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3W 次

將視野放到古今中外——素材運用技巧示範

古今中外的作文素材運用技巧

【技巧提示】

1.古今中外,巧妙整合。選用論據的目的,就在於說明道理。要讓觀點不失偏頗,論述中十分有力,材料就要儘量做到涉及到古今中外。有古典素材的底蘊,有現實素材的新鮮,有國外素材的新穎,文章自然會因“充實”、“獨特”,而進入一類文的行列。

2.有詳細略,盡顯充實。材料多,並不一不定就好;巧妙地處置好材料,纔算得上優秀。對於重點素料,對人物及事件要有簡潔交代,要有精到論述;而次要素材,則可放在一個段落裏,最好用排比句的形式,一筆帶出。這種詳略映襯的技法,不失爲高分作文的亮點。

【素材回放】

德摩斯梯尼:讓生命化蛹爲蝶

在古希臘,誰能登臺演講,這個人物簡直就是這個城堡的領袖。德摩斯梯尼天生口吃,嗓音微弱,還有聳肩的壞習慣,可在他心裏,卻一直有着演講的夢想。他最初的政治演說是很不成功的。第一次登臺演講的時候,他希望的是掌聲,他希望的是笑聲。最後沒有笑聲,倒有了掌聲——背掌,由於發音不清,論證無力,多次被轟下講壇。尤其是他講着講着,總是肩膀往上聳。一個演講者,聳肩這個姿勢多難看!

德摩斯梯尼並不氣餒。他回來以後,把所有的書籍都划來,拼命地讀書。爲了克服自己聳肩的毛病,他在棚上吊了兩個寶劍,劍尖正好對着自己的肩膀,如果一聳肩就扎着他了。經過這樣長期的練習,聳肩的毛病克服掉了。說話不清楚,怎麼練呢?他虛心地向著名演員請教發音的方法後,找來一個小鵝卵石含在嘴裏。他本來說話就不清,再含着鵝卵石,語音就更不清了。經過艱苦的努力和訓練,他竟然含着鵝卵石都能說清楚了。吐出鵝卵石以後,那簡直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氣不夠用,怎麼辦?他邊朗誦詩歌,邊往山上跑。經過十多年的磨練,德摩斯梯尼終於成爲了一位出色的演說家。當他登臺演講的時候,人們的掌聲總會暴風雨般地響起來。德摩斯梯尼的七篇演說,均永遠垂於歷史。

熱用理由:有些東西我們無法改變,比如低微的門第,醜陋的相貌,天生的口吃;但有些東西則人人都可以選擇,比如自信、毅力、勇氣。想當年,論說話,德摩斯梯可能不及你我。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後來竟然成了古希臘出色的演講家,可我們呢?因此,此素材無論在自我類、社會類、美德類考題中,均可引用。

【運用典範】

考生

有一個孩子,夢想成爲演講家,可是他口吃嚴重,經常性氣短,還愛聳肩,這樣的毛病怎麼能成爲雄辯家呢?爲此,他沒少受旁人奚落,但這個孩子卻不信這些,爲了克服口吃,他天天口含沙子到海邊練習;爲了克服氣短,他邊攀登陡坡邊吟誦詩歌;爲了克服愛聳肩的毛病,他甚至在肩上懸起兩把劍……他堅持,再堅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說話流利起來,也不再氣短聳肩。他擁有了良好的習慣,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這個孩子,就是古希臘演講家德摩斯梯尼。

有一個孩子,從小就喜歡天象。()一天晚上,他對天上的北斗七星感到好奇,翻來覆去睡不着,一次又一次起牀觀察,浩瀚的星空使他產生了莫大的興趣,他決定認真研究天文,發現其中的奧祕。從此,他日夜觀察,時時積累,並將自己的心得整理成了一部書,書一出版,便引起了轟動。是勤於觀察的好習慣,圓了他的夢想。

他,就是地動儀的發明者——張衡。

有一個孩子,小時候在私塾上學,教學的先生很嚴厲。

有天早晨,這個孩子貪睡起晚了。火爆脾氣的教書先生嫌他遲到,用戒尺打了他。這個要強的孩子暗暗下了決心,以後要用功讀書,再不能遲到。爲了讓自己牢記於心,還認認真真地在課桌上刻下一個“早”字。從此以後,他到校比誰都早,然後就認真讀書,日積月累,終於成爲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的一代大文豪。

這個孩子,就是魯迅。

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孫敬“頭懸樑”,蘇秦“錐刺骨”,祖逖“聞雞起舞”,宋濂“抄書閱讀”……他們有夢想,併爲夢想長久堅持;他們能堅持,堅持便成了習慣。這樣的好習慣,讓他們的夢想變爲現實,這對他們來說,無疑是一筆財富,永遠的財富。

朋友,不要慨嘆命運多舛,也不要埋怨機遇不眷顧自己。

先去想一想,自己有沒有好習慣,一個能伴着自己走向成功的習慣。好習慣,讓自己有力量、有勇氣去實現夢想。

好習慣,讓夢想高飛!

簡評

1.材料豐富,範圍廣泛。爲了論證好習慣的作用,文章主體部分講到的三位人物——演講家德摩斯梯尼、地動儀的發明者張衡、現代著名作家魯迅,材料很典型,取材很廣泛。

2.詳略得當,相映生輝。文章將前三個論據,並列展開,詳細論述。後以“頭懸樑”、“錐刺骨”、“聞雞起舞”等衆多歷史典故佐證。論據安排,可謂詳略有致,呼應生輝。如此佈局,能夠收到素材橫貫古今、說理水到渠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