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手抄報 > 2016新年手抄報資料【最新】

2016新年手抄報資料【最新】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51W 次

  濰坊各地不一樣的過年習俗 有趣的民俗難忘的記憶

2016新年手抄報資料【最新】

  昌邑

很多家庭從除夕的晚上到初一早晨不睡覺,一家人守在爐子旁取火,迎接新年的到來,這叫“守年”。昌邑的農村一般都在初一凌晨一點多就起牀準備年夜飯,起牀後先在房門後放一個小爆竹,然後打開門,家中主婦拿當年的乾草或豆秸生火下水餃,男人和孩子準備長木杆把鞭挑起來,在院子裏放,這就是我們昌邑人說的發碼子。放完鞭炮以後,水餃也煮熟了,年夜飯正式開始,在年夜的水餃中都習慣包上硬幣或棗等,如果誰吃到帶硬幣的水餃就預兆着他來年發財,如果吃到帶棗的水餃就預兆着他在新的一年裏日子甜美。

  壽光

年前,置備精細飯菜、鞭炮和敬神紙香等;年除夕,祭祖上墳,貼春聯,掛門錢(回民只在門楣上貼阿文吉語的“杜阿”)。傍晚,房院懸燈,主婦擺案焚香置牲祭神。閤家團坐不眠“守歲”。現在,多闔家聚餐,觀看電視臺除夕節目。夜半稱“年五更”,老幼起牀燃放鞭炮,全家飲酒用餐吃團圓飯,其間禁忌批評和不祥言行。飯後晚輩結隊上門拜年,長輩分贈“壓歲錢”,或香菸和糖果。熙熙攘攘,午時方止。年初一,只玩耍,避諱鬥毆、傷病、亡故、哭叫等。初二以後走親訪友,以看望岳父母之俗最受重視,一般放在初二進行,然後看望舅、姑、姨等至親。訪親可持續到正月十五。松雞(虎頭雞),最早起源於大碼頭鎮,後流傳到壽光王高一帶後當地人略作改良,山東和華東地區名菜,廣泛流行於山東和蘇北地區,王高虎頭雞,又稱魯式松雞,特指以悶燉爲主要烹飪方法的松雞菜式,2000年被註冊爲行業協會專利商標,2002年山東魯菜協會進行標準認定爲魯菜菜式,現爲濰坊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壽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安丘

挑選好日子出門。“待要走,三、六、九;待回家,二、五、八。” 用大年五更的餃子水灑狗窩,這樣莊稼就不招油(不生蜜蟲子——蚜蟲)。 插水姑姑預測旱澇。正月十五的晚上,先由家庭主婦坐在屋門的門下檻上,一腳門裏,一腳門外,搓一根正縉子麻線、一根反縉子麻線,備用。將一個“個檔兒”(一節秫秸)一分爲二,在“個檔兒”瓤裏從大頭開始,等距離地按當年月份摁上12或13顆豆粒子。再用那兩根麻線纏起來。一根從大頭纏起,一根從小頭纏起,纏得不要太緊,放到水甕裏着。十六日一早,將其撈出來,看每個豆粒子的膨脹情況。第幾個脹得大,幾月的雨水多。反之,第幾個膨脹得差,那個月的雨水就少。這自然不會準確。備吃。進入臘月,便天天推磨、碾碾,備下近兩個月吃的。因爲在正月裏不動碾磨。備穿。過年穿得“新派新色”,穿着新衣,親戚朋友面前也有光。家備用。年前,人們忙着製作和購置各種生活用具和過年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