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日誌 > 教育的日誌集錦15篇

教育的日誌集錦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7W 次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日誌吧,想必是時候寫一篇日誌了。可是怎樣寫日誌才能出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的日誌,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的日誌集錦15篇

教育的日誌1

3月18日,星期六,學校的全體班子成員冒着細雨來到路口鎮路口村,分成兩組走訪貧困家庭,確定精準幫扶貧困戶的措施。

走進村民劉敏的家,我們看見了患有重病的劉敏夫妻倆及因傷致殘的劉敏兒子,也知道了劉敏還有一位在讀高中的女兒。劉敏家庭除了政府的補貼幾乎沒有收入,面臨的困難可想而知。我們鼓勵劉敏夫妻要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病痛,並當即聯繫縣醫保局和民政局,諮詢如何爲劉敏夫婦辦理慢性病醫療卡和申請重大疾病醫療救助的相關事宜,想盡量幫他們解決因病致貧的關鍵問題,也爲這個貧困家庭接下來發展生產吃下一顆定心丸。

我們還現場確定了學校負責的具體扶持辦法:一是養殖扶貧,由學校出資投入5000元幫他發展養牛或養羊;二是教育扶貧,爲劉敏在蓮花中學讀書的女兒解決食宿費用,安排科任教師利用晚自習時間側重性地進行文化輔導,提高她的學習成績,爭取考上好一點的學校,另外再聯繫愛心團體和愛心人士對孩子進行助學。

來到村民羅海生家,我們感受到了這個家庭所面臨的困境:年過花甲的羅海生已經沒有了務工賺取收入的能力,妻子外出打零工貼補家用,家中還有一個正讀高中的女兒。原先羅海生一家三口就擠在兩間一貧如洗的老房子裏。在黨組織和政府部門的幫扶下,這個家庭現在已經建起了70平米的一層毛坯房。雖然只進行了粗粉刷,但已經風雨無憂。根據他家實際情況,學校班子成員商議,計劃由學校投入資金扶助羅海生養牛,如果加上獲得的各種補貼和妻子打零工賺的錢,羅海生一家的人均收入應該能夠達到貧困線以上。今年全縣高中學生免了學費,因爲是貧困家庭的孩子,羅海生女兒每學期又能得到1000元的政府助學金。說到這時,羅海生連說了幾個好,他說黨和政府現在真是實實在在地替羣衆解決困難,不然自己的女兒也許就不能讀書了。聽了羅海生的話,我們都覺得,每個家庭都沒什麼區別,孩子永遠是父母考慮得最多的。

回來的路上,我們又想着,等羅海生女兒考上大學後,我們該如何幫扶她讀完大學學業。

教育的日誌2

現代繼續教育以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爲廣大教師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合作、創新的平臺,我將積極利用這個機會,刻苦學習“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努力提高自身的師德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我非常珍惜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把繼續教育研修作爲提升自身素養,促進專業發展的一個主要方式。

爲了保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獲取最大的學習效益,我幾乎每天都安排了一定的學習時間和內容,把學習、作業、交流、討論互相穿插,將近一個月裏我用課餘時間和雙休日完成了多項選修課程的學習,在網上向全國各地的教育專家、名師學習,在學習中,我還做了大量的學習筆記,達到了預期的學習效果。

繼續教育學習課程裏有豐富的知識講解,包括視頻、教案和課件,我每次看後,總要有一個思考,即如何將這些優秀的、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帶進自己的課堂,有針對性的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刻苦鑽研以求更大程度的吸收這些知識,結合教材所需,讓自己不斷進步,爭取做一個稱職的教師。

繼續教育學習也是一個互動平臺,需要大家共同參與,其中分有班級,在論壇中我們可以互相研討,把自己的學習體會經常同教師們交流,運用所學經驗積極向老師們徵求意見,積極修正,取長補短。這個方法可以促進廣大教師共同提高。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積極思考,不斷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同時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教育的日誌3

1.建立一個和諧的民主型的家庭

對少年期的孩子,一般說來並不要求放任,並不決然反對家長的干預,而是要在父母的關心與孩子的獨立之間尋求某種可以接受的關係。因此,父母對子女正確的教育方法就是“有計劃地放任”。

一方面,根據孩子的特點讓其自然發展、充分發揮其特長,具有一定的寬容性。另一方面,絕不放任自流,嬌慣孩子,使其隨心所欲。寬容是對孩子的一種信任,承認他們是有各種感情願望的獨立人,縱容則是容許孩子有不良行爲,它只會給孩子帶來奢求,增加孩子對不合理權利的需求。

在民主型的家庭,父母對孩子的良好行爲總是給予鼓勵和支持,對他們正當的要求給予肯定和滿足,對孩子不正當的要求,則耐心地作出解釋,因勢利導地加以制止。孩子想用剪刀,家長就教他怎樣用,不會生硬地把剪刀奪過來,對他痛加呵斥。

2.對孩子不良的行爲連行必要的“懲罰”

“懲罰”不是責罵和毆打,而是對孩子的任性行爲施行的一種心理對抗。不管在什麼情況下,應該做的就一定要做,不行就是一定不行,絕不做出讓步。

孩子晚上想看電視,哭着鬧着不去睡覺,父母對他的哭鬧就不予理睬,把電視關掉,讓他去哭.等到孩子感到哭鬧的“武器”不靈的時候,他就會自動停止哭鬧。這時再去跟他講道理,他就容易接受了。

3.對孩子的任性進行冷處理

當孩子由於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或打滾撒潑時,父母不要去理睬他,不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心疼、憐憫或遷就。更不能和他討價還價。可以採取躲避的方法,暫時離開他。當無人理睬時,孩子自己會感到無趣而做出讓步。這種“冷處理”的方法往往比較有效。

4、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這種方法適用於年齡較小的孩子。父母可以利用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被新鮮的東西吸引的心理特點,把孩子的注意力從他堅持的事情上轉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

5.採取預防措施

在先掌握了孩子任性的規律後,用事先“約法三章”的辦法來預防任性的發作。如孩子上街總是哭鬧着讓父母抱,可在出去之前就與孩子說好:“今天上街不要媽媽抱,你自己走,實在累了,可以休息一會兒再走,不然就不再帶你出去了。”

6.巧妙運用兒童心理

利用孩於的好勝心理。激發起他們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

教育的日誌4

如果你的孩子任性,那麼孩子已經抓住了你的弱點。辦法很簡單,學會堅決地對孩子說:“不”。

(1)讓孩子沒有空子可鑽。媽媽可事先跟孩子訂立私下協議,讓他沒有反悔的餘地。

(2)告訴孩子做人必須守信用。媽媽可以清楚地告訴孩子:“我們兩個人都要說到做到。誰反悔了,誰就是一個不守信用的人。”

(3)孩子必須清楚地答應他同意這個協議。孩子堅持要違反協議時,你必須告訴他一個不守信用的人誰都不喜歡。

(4)眼睛看着孩子,表情嚴肅、平靜,不要笑,讓孩子覺得有可趁之機。

(5)拒絕孩子時,說話要簡潔:“不行,我們已經說好的事情不能反悔。你必須……”如果孩子繼續堅持他的無理要求,你要更簡潔地拒絕他:“不行。”如果孩子更加執拗,哭鬧、喊叫,弄得你很難堪,你可以不說任何話,直接抱起孩子回家。

如果遇到入園的時候,你正趕着上班,這時可以二話不說,直接送孩子到班裏,跟老師說明情況,然後離開幼兒園。如果孩子堅持不吃飯,或吃零食,你必須堅持不給他零食,同時讓他不吃飯。

(6)拒絕孩子的當時,不要跟孩子爭辯太多,事後等孩子和你都平靜下來的時候,再講道理。但值得注意的是,你必須以尊重、平等的態度跟孩子說話,這樣孩子纔會接受你的意見。

媽媽屈服於孩子的無理要求,總有不可辯駁的理由:爲了上班不遲到:爲了擺脫自己在公衆場合的難堪;爲了孩子更高興;爲了孩子不餓着……這些飽含“母愛”的理由,會讓孩子更任性.讓媽媽付出母親的自尊和權利,而且付出換來的只是孩子暫時的快樂和媽媽暫時的輕鬆。

殊不知一味的妥協,一次次的忍讓,只會把問題擱置下來,“腐蝕”了孩子成長的根基,爲孩子將來的生活埋下了無數隱患。

教育的日誌5

首先是在教學中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政治的能力。政治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爲教師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爲課堂的主流。我在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其次是每一節課注意新課導入新穎。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我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不知不覺地進入學習狀況。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可以用多媒體展示課文的畫面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啓學生學習之門。

再次是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教學內容,在很大程度上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爲此,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各抒己見。在思考辯論中,教師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以促進學生在激烈的爭辯中,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思想的昇華和靈性的開發。教師應因勢利導,讓學生對問題充分思考後,學生根據已有的經驗,知識的積累等發表不同的見解,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通過辯論,讓學生進一步認識了自然,懂得了知識無窮的,再博學的人也會有所不知,體會學習是無止境的道理。這樣的課,課堂氣氛很活躍,其間,開放的課堂教學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空間,教師也毫不吝惜地讓學生去思考,爭辯,真正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了自我價值。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讓學生表述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使學生理解和表達,輸入和輸出相輔相成,真正爲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教育的日誌6

人們在未受外界自然、刑事犯罪分子侵害,沒有面臨生與死的威脅時,似乎感受不到生命與保護生命的重要性;但當一個人真正遇到危險,意識到需要自我保護的時候,往往已經來不及了。

所以,培養孩子從小學會自我保護是非常必要的。

在一個十分繁華的商場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有三個十四五歲的學生放學後到商場裏閒逛,遇到了幾個不三不四的成年人,其中有一個人上來對走在後面的一個學生進行勒索,並用刀子相威脅。

走在前面的學生回頭看見了就返回來,周圍也圍了幾個人。勒索者見人多了就說:“算了,算了,走吧。”學生也把拿刀子的人放了。

勒索者見學生們還不緊不慢地往前走,就又返了回來。兩個學生跟他理論,暫時穩住他,另一個學生跑去報了警,警察及時趕到,才未釀成大禍。

事後,有人稱讚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到底如何呢?

記者問:“歹徒威脅你們時,你們是被動的,是受欺負的,你們爲什麼不呼救?”

學生們答:“沒想起來。”

記者:“歹徒第二次返回來再次威脅你們,你們爲什麼還不呼救?”

學生們答:“周圍有那麼多人在看着我們都不管,喊也沒用。”

其實,這是錯誤的。只要喊一聲“救命”,問題的性質就不一樣了。

不喊,人們還以爲是兩幫流氓在鬥毆,人們在看熱鬧。

喊了,人們就會明白,流氓在欺負赤手空拳的`孩子,就會引起巡邏警察的注意,畢竟是繁華的地方,歹徒也膽怯,情況就會完全不一樣。

有的學校有一節自我保護課,就是專門練習遇到危險時呼喊“救命”的,開始90%的人喊不出來。爲什麼?怕別人笑話,在虛擬的環境中尚可以這麼解釋。

那麼上述三個學生都遇到生命危險了,爲什麼也喊不出來呢?第一他們根本就沒有想起來,第二他們沒有受過這種訓練。

有一位老師問學生們:“陌生人敲門開不開?”學生們都說:“決不開門!”但在實際生活中,這些孩子又是怎樣的呢?第二天老師派人隨訪了幾個學生,結果是敲一家,開一家。

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中也處處存在着危險。研究人員有項調查發現,60%的事故是發生在家裏,或者在家的周圍,家是人過日子放鬆的地方,往往更容易出問題。

進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他們覺得自己大了,不再需要父母帶着外出了,能獨立到商場、活動場所了。

別看他們的身體發育已接近成年人,但父母還應教給他們一些自我保護的常識。

教育的日誌7

自我教育是一種人生的修養,學校只能提供你一個學習的空間和環境,而真正的學習是隨時隨地的攝取,對於強於我的人,我不知的事,都可以去學習,學習之後的思考則是爲了化爲我用。劉老表揚我說,說我是食古能化,這是一種本領。

堅持學習是一種境界,恩師劉老年過九十,仍然思接千載,常能妙語連珠,幽默而豁達,這都得益於他的勤奮和堅持學習,只是他的眼睛不好了,年齡大了,看不清東西了,不然的話的,他還是堅持每天看書學習,比如書法報,比如文史知識,他還都堅持每天看一下。

而一些科班的學習方法,當然好,可以對於我這樣公務纏身的人來說,去大學課堂學習簡直就是一種奢侈的夢。那我只能回到日常的起居生活之中,去擠時間學習,還是擠出能擠的一切時間來學習,學習的理由當然最根本的還是其中的快樂。我說快樂有很多種,可是隨着時光的流逝,隨着年齡的增長,快樂的方式越來越樸素了,比如原來願意吃一些山珍海味,香膩的東西,那是爲了嘴上的舒服,而現在則更喜歡用粗茶淡飯,這是爲了肚子舒服,而真正的舒服還是之後的通體自在,物外歸心的統一性。我與我同在,纔是最舒服的狀態。再說到學習,如果睡前能閱上一段美詞或者好詩,則是美美的感覺,舒服之至!

學習的充實感,是其他快樂所不能比的。

說回到自我教育,這是所有有所大成的人共有的一個美德,學樣只給一個基礎和學習方法,真正的終身成就,都來自於平日的孜孜以求。把快樂根植於學習之中,則養生而毓德!

教育的日誌8

身爲班主任的我,太習慣了與家長這樣的對白:近段時間很忙,沒顧得上看孩子,沒想到他的表現,真令人失望……

電話每每到這地方的時候,我都會把聽筒漸漸遠離耳邊,然後用大拇指做好一級準備,隨時切斷這次通話。因爲我知道,交流一旦到達這個地方,很多的反饋或者建議早已毫無意義。

的確,社會節奏的加快使得我們就像扭緊了發條的玩具馬,蹦蹦跳跳,不能停歇。的確,生存的壓力,家庭的負擔伴隨着成長一路擁擠而來。甚至很多時候,在外打工的你連回家的行囊都已忘了打包……

可是,你卻不知道,你所有努力的傳承者,你的孩子此刻的現狀。他課堂上的自卑和無助,班級生活中的慌亂與彷徨,與人交往中的價值和選擇等等諸如此類。這些成長的問題和煩惱,在你常常留戀的KTV,在你低頭就看的朋友圈中,沒有位置!

錢,物質生活,這可能是你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忙,顧不上,你就應該自己照顧自己,我小的時候如何如何”,這些話語可能是搪塞別人,安慰自己最好的藉口。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孩子,是細胞的延續。心理學的研究和社會實踐一再表明,缺少親情維繫,沒有家庭關愛中長大的孩子,極容易渾渾噩噩,誤入歧途,在他們人生中最該努力學習的時期,消費時間,打發青春。

家庭,親情,特別是父母的關愛是一個孩子努力最好不過的理由,在愛的維繫下長大的孩子陽光開朗,這樣的性格基調會爲他進一步深造,今後走向社會奠定重要的人格基礎。所有的這些,錢,根本辦不到。所以,在教育面前,可以毫不誇張地宣揚這句名言,只要能用錢解決的事情都不是難事。

家庭教育中最好的方式,莫過於陪伴。不需要大而無畏的道理宣揚,不需要遙不可及的夢想激勵,不需要開車追逐般的補習班輪休,不需要一出問題非打即罵的野蠻家教。你所做的很簡單:聽他,看他,陪他……

你會發現,當你一旦坐下來,和孩子面對面,他所有生命鮮活的本能,內心隱藏的正能量都會被慢慢激活;你更會了解,孩子的世界裏也有大廈,日月山川,星辰曠野,天真的純,傻傻的美;你更會懂得,孩子的興趣愛好,性格缺陷,星座偶像,八卦頭條;你更會領悟,一顆嫩芽慢慢褪去光華,發榮滋長的曲折的美。

陪陪孩子吧,扔掉你所謂的匆忙,迴歸家庭,回到孩子身旁,聽他講同桌掉門牙的故事,看他做作業時候的專注,追他更迭不斷的動畫……

事實上,教育就是這樣,你也會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在一次次,一點點的陪伴中孩子生命溪流就會被你牽引,他前行的曲折就會被你疏通,你會驚訝地扭頭,因爲他清澈的眸子裏倒映着你的青春。

當然,陪伴的無聲絕不等於放縱的溺愛,如果他做出來一星半點地“錯事”你當成小事,如果他表現出來冷漠的自私你當成他還小,那麼,你的陪伴可能就是溺愛的開始,身爲教育者的你始終要牢記:溺愛,是毀掉一個生命最好最有效的辦法。

當然,教育是雙向的,陪伴過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自己有那麼一點青春年少,風華正茂!

朋友,當你看到此文的時刻,趕緊地,回家!

如果你還年少如果或者蒼老,趕緊地,轉發!

教育的日誌9

最近在一本《經典閱讀》中看到一篇文章,詳細地介紹了美國孩子們的書包都裝了些啥?這篇文章很吸引我的注意。文章一開頭就這樣寫道:“我早聽說過,美國的中小學生沒有家庭作業,不排名次,學生的課本用完留給下一年級使用。我想,美國孩子的書包一定會很癟的!”,但當作者走進了美國的中小學的課堂時候,他發現孩子們的書包也很大很沉,有的學生一個書包還不夠用,還得背兩個!

作者從美國孩子們的書包中發現了一個大祕密,他們的書包裝了不少與他們個人的興趣相關的東西。比如有這麼一位學生,他的書包裝了不少的“毛毛蟲”,有些同學反對他的做法,但是他卻能說出一大堆的道理來:“毛毛蟲有一種醜陋之美,它現在還醜,但是當它破繭化蝶之時便成了一隻飄亮的蝴蝶,難道這還不美嗎?”接着這學生還說在日本有位攝影家還專門拍了一個描述非洲蟑螂在夕陽下飛翔的《醜陋之美》。還有些體育愛好者書包裏帶的都是關於體育方面器村的東西;有一位愛好化學的學生,經常帶着的是五花八門的東西,他上學時迷念上了元素週期表,他將各種化學元素創造性地設計在背心上、運動鞋上、糖盒上,成爲一件件藝術品。這些作品曾是斯坦福市青少年藝術展上獲獎。最後作者是文中感嘆道:“我終於明白了,美國孩子們的書包裏,裝着的是各自的興趣和愛好。”

看到這篇文章,讓我感到中國在基礎教育方面的欠缺。反觀我們國內的學校,我平時注意觀察到,一些小學生的書包已經變成十分地沉重。有些孩子們的書包因爲太沉了,還買了那種用於出外旅遊的小拖車來運書包了。現在全國有個流行語叫做:“不讓孩子們輸在起跑線上”,這種話在許多的家長頭腦中已是根深蒂固了。君不見,許多的家長給孩子報了些課外補習班,有補樂器的、有補英語的、有補舞蹈的、有補作文的等等,每當看到休息天時一些孩子揹着書包奔走在上補習班的路上。我的內心就生出無限的感嘆!“這種以犧牲孩子們的快樂的補習活動真能讓他們從小健康地成長嗎?”現在的不少家長自己沒有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而當孩子們出現像父母一樣的陋習時候,他們作爲父母沒有檢討自身的缺陷,反而將板子打在孩子們的身上,真是荒謬之極!古人就說過這樣的話:“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一個家長,如果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能奢望孩子們能做到呢?現在的許多家長只看孩子們的考試成績,用成績來說明一切,考得好就獎勵,考得不好就懲罰,還加上“冷嘲熱諷”的心靈懲罰。而很大程度上地忽視了對孩子們的心靈上的鼓舞和激勵,忽視了對孩子們的人格修養上的提升和培訓。一個人的成長最終起到決定作用是孩子們的個性意志品質方面的情商因素,而現在的許多家長都忽略了。當前有一個笑話,一位在美國從事研究學習的中國博士後國爲精神方面的疾病被遣送回國內,她自己稱自己這一輩子只會讀書,別的事都不會幹!這真是莫大的諷刺!

我也曾翻看了身邊孩子們的學生的書包,他們的書包裏裝的多是教材和大量的課程基礎訓練,還有大量的測試卷,當然也少有什麼學霸類的模擬試卷。我知道這些東西不助於學生的考試成績,但是對於孩子們的人格健全和發展卻沒多大用。經常沉浸於標準化試題中孩子還能在多少創新性和發明能力?成天將頭顱埋在沒完沒了學習中的孩子還能有多少屬於自己的夢想呢?當然這種現狀原因有兩個:一是上級教育主管部門以成績來衡量一個學校的辦學質量。二是家長們因爲要求孩子要上好的大學,逼着孩子們要多學習,要好的考試成績。這是國內的教育大環境決定的。全中國的教育看重學生的學習成績,因爲國內的什麼考試都需要成績來說話的。所謂的“過五關斬六將”,說的就是這個事情。而美國的教育強調是“合作、探究和情感需求”方面的教育,以培養激發學生對知識的興趣爲目標,他們看得是學生的個性得到自由的發揮和成長,他們看重是學生的內心品質和力量,還有學生對於實現自己理想那份執着和熱情!最近也看到一篇寫美國哈佛大學招生的文章,想來哈佛唸書的學生很多,但哈佛的招生原則很奇特,他們看重不是學生髮表了多少文章,有多高的分數,他們看重是學生今後在科研上發展的潛在的能力,也就是學生的潛能有多大?爲什麼美國能培養那麼多的諾獎獲得者,而我們國內這麼多的大學和科研機構,卻很難出一個諾獎的獲得者,原因就不難知道了。

孩子們的書包能窺測到一個國家的視界有多大,我從中美兩國的書包裏看到一些影響中美教育的因素,期待更多的教育家們也來研究一下這個問題,要不中國的下一代真的會毀在我們自己挖的陷阱裏!

教育的日誌10

從這周開始已經是教育見習的第一週了,雖然上兩週對幼兒課堂有涉獵,內容雖然很簡單,但要想讓幼兒理解並有所學還得下一番功夫。第一堂課上的是科學小實驗,回形電路,本課目標是:科學實驗活動,體驗生活樂趣,初步探究木棒,鐵棒,塑料棒的導電性能,區分導體,絕緣體,在上課之前小朋友們先回憶什麼是環形電路然後再跟據環形電路認識導體,絕緣體等。

其中大概包括猜想實驗,結論三個步驟,其中小朋友們積極回答問題,積極思考,將枯燥的課變得活躍,受歡迎。第二堂課是舞稻課,首先小朋友們回憶之前學得秧歌舞手步動作,然後看視頻引出課堂主題,在這個過程中包括小朋友們學舞,跳舞,然後在教實習老師一起跳,從中讓孩子們體會到了舞稻的樂趣。

幼兒年齡小,所以上課的導入性十分重要,內容應當由淺入深,結合孩子的學習特點,因材施教,這才能讓幼兒學有所獲。

教育的日誌11

已經是見習第四周了,這周我和我的同學已經開始寫教案,上課了,說真的,我們真得不能小瞧寫教案,其中的組織過程十分重要,並不能面面俱到,上

課的時候自己也很緊張。我記得老師說過,你也許以爲自己的教案萬無一失但等到上課時卻會有意想不到的麻煩,所以備課的時候要想到一切可能出現的

麻煩,首先要集中孩子的注意力,這樣才能上好課。

我上的是美術課,教具也準備的很齊全,上課時由於沒有考慮周全,沒有跟他們講情楚該怎麼畫就把作業發給他們了,後來幸好有主班老師的提醒。老師

說如果先發作業紙,他們就不會認真聽講了,上課時他們一直嘰嘰喳喳的,我真得不知道該怎麼辦,腦子裏都是空白,還好有老師的幫助,才把課上好。

一堂課下來我覺的自己上得很失敗,因爲並沒有教好他們,想一想,幼兒園的課也沒那麼簡單,雖然只有短短的15分鐘,但想要上好還需要能力,也得考慮周全,要考慮一切可能出現的因素,要做到面面俱到還真是有點難。所以小課堂卻是大智慧。

教育的日誌12

國慶這幾天孩子放假,在他究竟讀哪個班的問題上我也想了很多。兒子倒是依然喜歡大班,但袁袁老師的擔心卻越來越多。一是大班現在增加了上課的時間,每堂課要接近20分鐘,爲爲通常不能堅持坐那麼久,導致他在課時後半段悄悄溜走或開小差,或自由離座。二是有些課程對爲爲來說難度太大,他聽不懂就離座玩其他的去了,長此下去,容易養成上課不認真聽講的習慣。三是大班的小朋友都喜歡爲爲,但把他當小朋友看待,對他有些特殊待遇,擔心他形成習慣,真的認爲自己很特殊(這條是我擔心的)。綜合老師和我的意見,又和中班的莉莉老師作了溝通,都覺得還是讓爲爲讀中班好一些。於是,國慶後,爲爲開始到了中班。

起初擔心爲爲一時不願離開大班,再加上這樣頻繁的調班會對他剛剛改變的性格造成不好的影響,我們決定先試讀,,每天在中班待一會兒,等他完全適應後再調過去。誰知爲爲的表現讓我大跌眼鏡,他第一天過去就很適應,當天就在那兒上課、玩耍,中午午覺還主動跑到牀上去。於是,就此爲爲正式成爲了中班的一員。

爲爲很快發現了讀中班的樂趣,不需要坐那麼久,每天有很多活動,學習形式上也更有趣,一點都不反感上幼兒園,性格方面好像沒什麼改變,還是很活潑好動。很多時候還主動把幼兒園教的故事講給我聽。中班的班主任莉莉老師性格很活潑,也很內秀,是個多才多藝、能力很強的姑娘,其實對這個幼兒園早期的幾個老師我都有過接觸,也很喜歡,覺得她們素質很不錯。爲爲最早上的就是莉莉的班,可惜只上了一星期就遭遇了汶川大地震,再復學時就只能上嬰班了。現在轉了一大圈,又回到了莉莉班上,可能兒子跟莉莉真的有緣吧。有這樣的好老師,有年齡相差不大的孩子作伴,希望爲爲就此安定下來,好好享受他的幼兒園生活,爲自己的童年書寫最美麗的華章。

今天是爲爲班的家長開放日,我做好了爲爲可能要黏住我的準備。心情很放鬆地走進她們的教室,找了個爲爲不容易發現的位置坐下。誰知剛坐下小傢伙就發現了我,我只得給他打了個招呼,他一下興奮起來,我趕快示意他跟莉莉一起唱歌(莉莉正在帶孩子們唱歌)。還好他馬上明白,只是一邊唱,一邊瞟着我笑。整堂課內容很多,可能是老師爲了展示孩子學到的東西吧,前半段爲爲都很積極,後半段就坐不住了,看到有幾個小朋友因爲家人來了跑到家人面前,有的還哭了,爲爲也溜到我旁邊。不過他情緒很好,坐到我旁邊的椅子上很幸福的樣子,嘴裏還不是念叨“媽媽來了。媽媽和我一起上幼兒園”。我走的時候爲爲不出所料的要跟我一起走,我只能告訴他媽媽下午來接他,然後快速閃開了。後來在監控室裏看到他跟沒事人一樣在那兒看動畫片,我知道,我的爲爲真的成長了。

教育的日誌13

你要盡一切力量,使你心中獨特、美妙的本質成熟爲目標。

每一位少年朋友都曾一度想當車伕、獵人、將軍、或歌德、唐璜之類的人。這是完成自然發展、自我教育的一部分,因爲空想可觸及未來的可能性。但人生常常無法滿足這些願望。

少年或青年的夢,大多最終幻滅。

儘管如此,人們還是反覆地把不適合於自己的願望、動搖自己本性的要求,加諸身上而深自痛苦。但在這當中,也有內在覺醒的時刻,也會反覆思索。

沒有一條路能夠讓我們走出自己,走入別人心中。我們必須帶着自己的才能和缺點步過人生,然後一步一步前進,將自己以前做不到的事,逐漸進行起來。即使是片刻的時間,也能毫無疑問地肯定自己、滿足自我。

這當然不會延續太久,但在我們專心努力時,會感到我們心中最深奧的東西,自然地成長、成熟起來。而只有這個時候,人和世界是相調和的。

你要盡一切力量,使你心中獨特、美妙的本質成熟爲目標。

儘量捨棄和別人相同的部分,至少不要相信它,你纔會覺得快樂,否則生命毫無價值。

教育的日誌14

師德古來有之,不同時代對師德有不同的要求。良好的師德成就一位平凡的教師,惡劣的師德毀掉一位成就非凡的教師。

1、首先要愛崗敬業

教師的職業有苦也有樂,平凡而偉大,只有愛崗敬業,教師才能積極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才能自覺、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穫。獻身教育是一種精神境界,教師必須具有偉大的無私奉獻精神。教師不僅僅是在奉獻、在燃燒,而且同樣是在汲取,在更新,在昇華。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教師最大的樂趣就是照亮了別人,充實了自己。正是這種成就感、幸福感,激勵着千千萬萬的教師不辭辛勞地爲教育事業獻身。

2、其次要熱愛學生,樂於奉獻

熱愛學生,瞭解學生,誨人不倦,不歧視學生,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師生關係,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對學生的愛,是師德的核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

3、再次要善於創新

傳統意義的傳道、授業、解惑是對爲師者業務職能的概括,今天教師的角色正在發生變化,從“傳道”者轉向學習知識的引路人,從“解惑”者轉向發現問題的啓發人,從“授業”者轉向解決問題的參與人。

總之,當今時代,人們只有具備了學習的能力,具備了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才能獲得生存的社會位置。教師要更具備這種能力,才能無私地傳授給自己的學生。

教育的日誌15

舒乙在向記者談到他父親老舍時,提到兩件趣事:老舍先生一生當中,大部分時間用在寫作上,要求環境絕對安靜,字斟句酌間,往往表情非常嚴肅。

但有時,他又充滿童心,非常逗樂。

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有一次年末測試,舒乙竟然考了全班第一。他舉着大紅獎狀來到父親面前,美滋滋地說:“父親,快看,俺中了頭名!”老舍放下筆,從書堆裏擡起頭來,笑眯眯地拿着獎狀左看右看,然後哈哈大笑:“兒子,你是好樣的!但是老師悉心教導的恩情可不能忘,咱得給老師送點兒禮啊!可是,送啥好呢?”老舍言罷,想了一會兒,便鑽進廚房。正當舒乙一頭霧水的時候,老舍提着一隻油嫩鮮美的烤肥鴨遞到舒乙手中,說:“兒子,給你老師送去!”,“不,回來!”剛要出門的舒乙,連忙縮回一條腿。只見老舍大筆一揮,“唰唰唰”寫了一張紙條,曰:奉上肥鴨一隻,老舍。舒乙說,直到現在,他的老師還保存着那張條子。

老舍在教育孩子方面,只有兩個字:無爲!他不看重功課,也沒有強迫舒乙學貫中西,子承父業,甚至還希望舒乙長大後當木匠或是拉車。但是,舒乙卻學了理工科,老舍非常高興,竟然還生出些小得意。因爲,當時理工科是建設國家最實用的。那時的人們常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每當理工科同學到舒乙家玩時,老舍總會拿把小椅,像一名小學生,安安靜靜地坐在一旁,聽他們講話。他們說到哪,他的眼神就跟到哪,還在小筆記本上恭敬地寫寫畫畫。後來,老舍還專門寫了一篇文章——《可喜的寂寞》,表達對兒子及他同學的無限崇拜之情。

大學時,舒乙的專業是研究如何從木材裏提煉酒精。學文的老舍就更不懂了,所以他最崇拜兒子舒乙。有朋友到他家來,老舍會像小孩子一樣不失時機地向朋友煸能:“我兒子比我強啊!他懂得怎樣用木頭來造酒,你們說,神不神?”等朋友們要凳子坐的時候,老舍笑呵呵地賣個關子:真不巧,你看我們家的桌椅板凳,全被我兒子劈掉造酒了……

作爲一名文學泰斗,老舍先生沒有架子,知恩圖報,虛心向晚輩學習,連他愛煸能的小缺點,也帶有幾分孩子般的小情趣。

老舍先生的“無教育”勝似“有教育”,如同一片廣袤蔥嫩的原野,一羣小羊仔在自由自在地啃草,至於小羊仔們喜歡啃草根還是摘草葉,選擇三葉草還是婆婆丁,牧羊人不管,那是它們自己的事,只要無毒無害就可以了。結果,舒乙這隻小羊仔,在“放養”的自然環境下,在科技兼文藝方面成長爲萬衆矚目的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