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雞首壺是哪個朝代的

雞首壺是哪個朝代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6W 次

因壺嘴作雞首狀而得名。是西晉至唐初流行的一種瓷壺。西粳時器形較小,圓腹,肩部貼一雞首,小而無頸。壺嘴有的可通,有的是實心,壺肩部有系,小平底。東晉時,其主體也是圓腹盤X壺,但雞首下有短頸,喙由尖變圓,冠加高,並首次出現以雞尾作把柄的情況,而且柄的上端高於口沿,肩帶橋形方系。

雞首壺是哪個朝代的

至南朝時,壺身整體加高,雞頸較前期加長,盤X加深,柄也加高,肩部系多爲雙系。隋代壺身更高,雞頸不僅更長,而且作仰首啼鳴狀,雞尾柄變塑貼龍首柄,系的開關也更加複雜。清代康熙時期,宜興陶藝大師陳鳴遠制有紫砂天雞壺,直口,長頸,豐肩.肩—側設雞首形流,

燒製雞首壺的瓷窯主要有越窯、甌窯,壺的造型與盤X壺相似,不同的是肩部一側安雞首,另一側是雞尾,前後對稱。雞首有空心、實心之分,前者多爲實用,後者是冥器。三國末年的器皿較爲少見。西晉時期的雞首壺特點是壺身、壺頸比較矮,雞首多無頸,雞尾甚小。東晉壺體略高,雞首有了頸部,雞尾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略高於壺口的圓股形曲柄。東晉中、晚期在把手的上端飾龍首和熊紋,器形優美。

雞首壺流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正是社會大動盪的時期,也是瓷器大發展的時期。由於連年戰亂,大批中原居民和士族地主紛紛南下,推動了南方經濟的發展。南方制瓷工藝逐步提高,北方瓷系出現,從此我國制瓷業形成南北兩大系統,互相促進,互相影響。在南方,以瓷器製造爲主的手工業進入迅速發展的階段,尤其是奠基於東漢的青瓷燒造開始了它的輝煌時期。東南沿海的江、浙、閩,長江中下游的川、鄂、湘、贛都相繼設立瓷窯,著名的越窯、德清窯、洪州窯、甌窯、婺州窯、嶽州窯等先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