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靈渠是哪個朝代修的

靈渠是哪個朝代修的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5W 次

引導語:靈渠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興安縣境內。那麼你知道靈渠是哪個朝代修的麼?接下來是小編爲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靈渠是哪個朝代修的

秦並6國(韓、趙、魏、楚、燕、齊)後,秦始皇爲開拓嶺南,統一中國,於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命屠睢率兵50萬分5軍南征百粵,每軍要佔領五嶺一個主要的隘道,而佔領湘桂兩省邊境山嶺隘道的,就是其中的一個軍。最初遭到當地民族的抵抗,3年兵不能進,軍餉轉運困難。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命監御史祿掌管軍需供應,督率士兵、民夫在興安境內湘江與灕江之間修建一條人工運河,運載糧餉。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靈渠鑿成,秦始皇迅速統一嶺南。

  工程構成

靈渠主體工程由鏵嘴、大天平、小天平、南渠、北渠、泄水天平、水涵、陡門、堰壩、秦堤、橋樑等部分組成,儘管興建時間先後不同,但它們互相關聯,成爲靈渠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鏵嘴

位於興安縣城東南3公里海洋河的分水塘(又稱渼潭)攔河大壩的上游,由於前銳後鈍,形如犁鏵,故稱“鏵嘴”。是與大、小天平銜接的具有分水作用的砌石壩。從大、小天平的銜接處向上遊砌築,銳角所指的方向與海洋河主流方向相對,把海洋河水劈分爲二,一由南渠而合於漓,一由北渠而歸於湘。鏵嘴原來的長度在現存鏵嘴30丈外的上游,清光緒十一年至十四年(1885~1888年)修渠時,由於鏵嘴被淤積的砂石所淹,才把它移建於現今的位置。但現今的形狀卻不是前銳後鈍,而一個一邊長40米,另一邊長38米,寬22.8米,高2.3米,四周用長約1.7米,厚寬60釐米至1米大塊石灰岩砌成的斜方形平臺。在這個平臺末端的南邊,解放後又築了長約30米的石堤。整個鏵嘴由大、小天平的銜接處至鏵嘴的尖端長90米。

大天平、小天平

接鏵嘴下游是攔截海洋河的攔河壩,大天平即攔河壩的右部,小天平爲攔河壩的左部,大天平與小天平銜接成人字形(夾角108度),因二者原屬湘江故道,稍有崩壞,則無滴水入渠。小天平左端設有南陡,即引水入南渠的進水口;大天平右端設有北陡,即引水入北渠的進水口。據1985年12月~1986年1月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水利電力設計院和水電建築工程處對靈渠大小天平勘測,大天平壩頂長344米,寬12.9~25.2米,砌石體最大高度2.24米,上游溢流面高程213.7米,河牀底高程213.5米。下游鼻坎高程212.3米,河牀沖刷坑底高程210.9米。小天平壩頂長130米,寬24.3米,砌石體最大高度2.24米,上游溢流面高程213.3米,河牀底高程212.8米,下游鼻坎高程212米,河牀沖刷坑高程210.8米。大小天平均爲面流式攔河堰,軸線間之夾角108度,與河牀方向的夾角大天平57度,小天平51度。壩體外部爲漿砌條石及魚鱗石護面,上游條石砌成臺階狀,從4號和7號的鑽孔獲得資料,兩孔間距1米,4號孔佈於大天平前緣0.5米,漿砌條石2.24米高,其下爲混粘土砂卵石,7號孔布在河牀,距天平前緣線0.5米,孔深0~2.8米爲砂卵石層,2.8~3.03米爲石灰岩條石。上游條石頂面用石榫連接形成整體,天平中部塊石近於直立砌築,稱之爲魚鱗石,厚度0.7~1.3米。魚鱗石下伏的沙卵石,上部爲人工混粘土的砂卵石壩體,下部爲原生沉積砂卵石。上下兩部分很難分清。條石及魚鱗石之間的膠結物,一部分爲沙粘土及石灰,已風化鬆散;另一部分是摻有桐油的乳白及粉紅色之膠結物,結構緻密,抗風化力強,特別堅硬。

渠系

南渠 全長33.15公里。可分爲4段:第一段從南陡起,經飛來石、泄水天平、馬氏橋,穿過興安縣城,到大灣陡,長3.15公里,水面寬8~15米,水深1~1.8米。渠線沿湘江左岸西行,大部分爲半開挖的渠道。左側沿石山或地面開挖;右側爲砌石渠堤,即通常所說的秦堤,內外坡均用條石砌築,中間填土,開始一段砌石堤高5米,下臨湘江,傳說修築時曾兩次失敗,到第三次將渠線移到飛來石左側才得以築成。第二段自大灣陡,穿過湘江與灕江的.分水嶺太史廟山到灕江小支流始安水止。長0.95公里,水面寬6~13.5米,水深0.7~1.5米。這一段全線均爲開挖的渠道,穿過太史廟山處深挖約30米,長300餘米。這一段的開挖,工程十分艱鉅。第三段自始安水起,沿天然小河道,在霞雲橋有硯石水匯入,流經靈山廟,至趙家堰村附近匯入清水河,以下即稱靈河。這一段長6.25公里,是利用天然小河擴寬而成的,同時增加了渠道的彎曲段,以減緩坡降。這一段水面寬7~15米,水深0.2~1.3米。第4段從清水河匯合處起,經鸞塘、車田、到靈河口匯入大溶江處止,通稱靈河。長22.8公里,沿程有一些支流匯入,水勢增大,河面寬闊,水面寬25~50米,水深0.6~3米。這一段除黃龍堤附近曾開鑿新渠,使河水曲折迂迴,以降低坡降外,均爲天然渠道。

渠道南陡口底部高程爲212.08米,匯入大溶江處的靈河口河牀高程爲181.82米,平均坡降0.91‰。

嚴關乾渠,自南渠4.97公里處(三裏陡下游)分水,全長10公里,1952年建成。有蓮花塘、仙橋兩條支渠。1支渠在南渠2.23公里處分水;2支渠在渠田垌中間,1958年改建爲排灌共用的渠道;3支渠自南渠3.1公里處分水,經大灣陡、塘市至界首鎮大洞村,全長13.5公里,1956年建成。

北渠 全長3.25公里,開鑿於湘江北岸寬闊的一級階地上。自北陡向北,經打魚村、花橋,至水泊村匯入湘江。寬10~15米。北陡口高程爲211.8米,渠尾高程206.31米,平均坡降1.69‰。中段開挖了連續的2個S型渠段,以降低比降。

泄水天平和溢流壩

南渠0.89公里處,建有宣泄洪水的泄水天平。渠內水深超過泄水天平堰頂時,渠水即排入湘江。堰頂寬5米,用大條石砌築,堰長42米,底寬17.6米。堰上原有石橋,解放後已改爲鋼筋混凝土人行橋。

南渠1.95公里處,與雙女井溪相會,建有馬氏橋溢洪堰,以宣泄雙女井溪的洪水。堰頂寬4米,高1.5米,長19.5米,用大條石砌築。清代初建時,堰上架設有人行石板橋,解放後改建爲鋼筋混凝土公路橋。

南渠12.43公里處的溢流堰名黃龍堤,用大條石砌成,頂寬3.5米,堰長87.6米。

北渠0.21公里處的溢流堰稱竹枝堰,堰寬8米,長15米,用條石砌築。

水涵

又稱田涵、渠眼,或稱塘孔。設於堤內,塊石砌築,用於放水灌溉。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嚴震直修渠時,建有灌田水涵24處。解放後,由於灌溉渠道陸續建成,除引水入灌溉渠道的進水閘外,其餘水涵多已堵塞。迄今,南渠大灣陡以上尚有7處,北渠有2處。

陡門

陡門,或稱斗門,是在南、北渠上用於壅高水位,蓄水通航,具有船閘作用的建築物。據歷史文獻資料記載,陡門最早出現於唐寶曆元年(825年),到唐鹹通九年(868年)重修時,已有陡門18座。宋嘉祐三年(1058年),達到36座,爲有記載以來最多的。經過歷次增建及廢棄,到清光緒十一年(1885年),陡門數仍有35座。解放後,據1975年調查,歷史文獻中先後有記載的陡門共37座,其中南渠32座,北渠5座,保存完整或大體完整的有13座,加上1977年重建的北陡,共14座;其餘僅殘存有幾塊條石,或下部尚有基石,可判斷該處原曾設有陡門,但多數已無遺蹟。

從現存的陡門看,其結構是:兩岸的導牆採用漿砌條石,兩邊墩臺高1.5~2米,形狀有半圓、半橢圓、圓角方形、梯形、蚌殼形、月牙形、扇形等,以半圓形的爲多。陡門的過水寬度5.5~5.9米,設陡距離近的約60米,遠的2公里。塞陡工具由陡槓、榪槎(俗稱馬腳)、水拼、陡簟(陡槓,包括面槓、底槓和小陡槓,均系粗木棒;榪槎,由3條木棒做成的三角架;水拼,竹篾編成的竹墊;陡簟,即竹蓆)等組成。關陡時,先將小陡槓的下端插入陡門一側海漫的石孔內,上端傾斜地嵌入陡門另一側石墩的槽口中;再以底槓的一端置於墩臺的魚嘴上,另一端架在小陡槓下端;再架上面槓。然後將榪槎置於陡槓上,再鋪水拼、陡簟,即堵塞了陡門。水位增高過船時,將小陡槓敲出槽口,堵陡各物即借水力自行打開。由於有了陡門這種設施,故能使靈渠能浮舟過嶺,成爲古代一大奇觀。正如《徐霞客遊記》中所載:“渠至此細流成涓,石底嶙峋。時巨舫鱗次,以箔阻水,俟水稍厚,則去箔放舟焉”,可見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