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溫八叉的典故及釋義用法

溫八叉的典故及釋義用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W 次

典源出處

溫八叉的典故及釋義用法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三:“溫庭筠燭下未嘗起草,但籠袖憑几,每賦一韻,一吟而已。故場中號爲溫八吟。”宋·孫光憲《北夢瑣言》卷四:“溫庭雲字飛卿,或雲作“筠”字,舊名岐,與李商隱齊名,時號曰“溫李”。才思豔麗,工於小賦,每人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

釋義用法

唐溫庭筠才思敏捷,爲文作賦,每叉手構思一次則一韻成,叉手八次八韻皆得。後以此典稱譽人有才華,文思敏捷。

用典形式

【八叉手】 元·方回:“我有平生八叉手,興來舉酒尚洋洋。”

【手八叉】 明·高啓:“年少擅詞華,曾看手八叉。”清·黃鷟來:“年少曾驚手八叉,倒回銀漢挽星槎。”

【叉手萬言】 明·高啓:“入場叉手萬言就,衆目一葉驚先穿。”

【賦作叉手速】 宋·蘇軾:“文如翻水成,賦作叉手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