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張中丞傳後敘閱讀練習

張中丞傳後敘閱讀練習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4W 次

張中丞傳後敘

張中丞傳後敘閱讀練習

韓 愈

(許)遠雖材若不及(張)巡者,開門納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處其下,無所疑忌,竟與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虜,與巡死先後異耳。兩家子弟材智下,不能通知二父志,以爲巡死而遠就虜,疑畏死而辭服於賊。遠誠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以與賊抗而不降乎?當其圍守時,外無蚍蜉蟻子之援,所欲忠者,國與主耳。而賊語以國亡主滅,遠見救援不至,而賊來益衆,必以其言爲信。外無待而猶死守,人相食且盡,雖愚人亦能數日而知死所矣。遠之不畏死亦明矣!烏有城壞其徒俱死,獨蒙愧恥求活?雖至愚者不忍爲,嗚呼!而謂遠之賢而爲之邪?

說者又謂遠與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遠所分始。以此詬遠,此又與兒童之見無異。人之將死,其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觀者見其然,從而尤之,其亦不達於理矣!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遠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猶不得免,其他則又何說!

當二公之初守也,寧能知人之卒不救,棄城而逆遁?苟此不能守,雖避之他處何益?及其無救而且窮也,將其創殘餓嬴之餘,雖欲去,必不達。二公之賢,其講之精矣!守一城,捍天下,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蔽遮江淮,沮遏其勢,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當是時,棄城而圖存者,不可一二數;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也。不追議此,而責二公以死守,亦見其自比於逆亂,設淫辭而助之攻也。

(有刪節)

注:張中丞,即張巡。安史亂起,張巡在雍丘一帶起兵抗擊,後與許遠同守睢陽,肅宗至德二載(757)城破被俘,與部將三十六人同時殉難。平亂以後,朝廷小人竭力散佈張許降賊有罪的流言,爲割據勢力張目。韓愈感憤於此,遂繼李翰撰《張巡傳》之後,寫了這篇後敘。

2、對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遠誠畏死 誠:果真

B、獨蒙愧恥求活 蒙:蒙受,承受

C、蔽遮江淮,沮遏其勢 沮:通“阻”,阻擋

D、擅強兵坐而觀者,相環也 擅:倚仗,憑藉

3、下列全都直接表現張巡、許遠英勇無畏的一項是( )(3分)

①與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虜

②守尺寸之地,食其所愛之肉,以與賊抗而不降

③外無蚍蜉蟻子之援,所欲忠者,國與主耳

④如巡、遠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猶不得免,

⑤以千百就盡之卒,戰百萬日滋之師

⑥天下之不亡,其誰之功也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⑤ D、①③⑤

4、下面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作者認爲叛軍會拿國家和皇上已被消滅的情況告訴許遠,而許遠在外面毫無希望的情況下卻仍然死守,從而說明了 “畏死”之說的荒謬。

B、文章以人死和繩斷作比喻,指出“城之陷自遠所分始”之說在道理上說不通,發出感憤,斥責“小人之好議論,不樂成人之美”,不僅增強了文章的氣勢,而且能引起人的共鳴。

C、雖然作者並不確定天下得以不亡是誰的.功勞,但仍然痛斥了那些丟掉城池只想保全性命的人和擁有強兵卻安坐觀望的人。

D、作者認爲,責備張、許二位死守睢陽的人,是把自己放www.在與逆亂者同類的地位,有意製造讕言,幫他們一起攻擊有功之人。

5、翻譯下面兩個句子。(6分)

(1)竟與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虜。(3分)

(2)及其無救而且窮也,將其創殘餓嬴之餘,雖欲去,必不達。(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