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彙編15篇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彙編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8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彙編15篇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

第一單元

1、古詩二首

【教學要求】1、學會“籬、疏、蝶、吳、蓮、徐、剝、鋤、蓬、賴、媚、檐”十二個生字。2、理解詩句意思,瞭解古代兒童的生活樂趣。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能默寫《宿新市徐公店》。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誰來說說,你最快樂的事情? 今天,我們來看看,古時候小朋友在作什麼?他們快樂嗎?二、新課第一課時宿新市徐公店《宿新市徐公店》宋 楊萬里,他爲我們描繪了一幅兒童追春圖。新市,古縣名,在今湖南省攸縣北。徐公店,即姓徐的人開的店。詩人留宿在新市的徐家客店,用他那善於觀察的眼睛,發現了這樣具有詩情畫意的一幕。“籬落疏疏一徑深”。籬落,籬笆。疏疏,稀疏。徑,小路。深,幽深。這句的意思是:稀疏的籬笆下,一條小路伸向遠方。 “樹頭花落未成陰”。未,沒有。陰,樹陰。這句的意思是:樹上的花落了,但是葉子還沒有長茂密。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急走,奔跑。這兩句的意思是:兒童奔跑着追逐黃色的蝴蝶,黃蝴蝶飛入黃色的菜花之中,再也找不到了。

1.簡介作者,請學生根據已知進行介紹。反覆讀題,理解題意。

2.鋪墊性練習,爲學習詩句打下基礎。 (1)照樣子填近義詞。例:了(停)宿()籬()未()追()尋() (2)交流所填的結果。

3.出示遊戲題,自學理解詩的內容。 (1)圍繞“詩人楊萬里在新市徐公店看到了什麼”這一問題展開討論。 (2)宣佈遊戲規則:討論分兩組進行,自願組合。一組經過討論後使詩的內容“胖”(擴句)起來;一組討論後使詩的內容“瘦”(縮句)下去。 (3)開始計時,10分鐘後,小組分別彙報討論結果,同組成員可以補充。 (“瘦”的結果:籬疏徑深,花落未陰。兒童追蝶,入花無尋。“胖”的結果:農家菜園邊有一道稀稀疏疏的竹籬笆,籬笆旁有一條小路伸向很遠的地方。路邊樹上的花朵已經凋謝,但是樹葉長得還不茂密。只見小路上奔跑着一個小男孩,咦!他在幹什麼呢?原來他在追逐黃色的蝴蝶。呀!蝴蝶不見了,原來它飛入了黃色的菜花叢中。) (4)交換各自的學習體會,並將不同的理解摘記在自己的筆記本上。

4.有感情地朗讀《宿新市徐公店》。

5.拓展性練習,運用上述的方法學習新詩。出示杜牧的《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第二課時清平樂村居《清平樂》宋辛棄疾 這首詞爲我們描繪了一幅江南生活勞作的圖景。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茅,茅屋。溪,小溪。這句的意思是:茅屋又小又低,小溪上長着綠油油的草。 “醉裏吳音相媚好”。醉,酒醉。吳音,具有南方口音的話語。媚,柔媚。好,問好,閒談。這句的意思是:酒醉中,有人用柔媚的南方話語相互問好、閒談。“白髮誰家翁媼?”翁,老翁。媼,老婆婆。這是誰家的老翁、老婆婆呢? “大兒鋤豆溪東”。這句的意思是:大兒子在小溪的東邊鋤豆子。“中兒正織雞籠”。這句的意思是:二兒子正在編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無賴,無聊,無所事事。這句的意思是:最可喜的是小兒子感到無聊,趴在小溪岸邊剝着蓮蓬。1、我們繼續來讀《清平樂村居》。2這是怎樣的村居呢?你能看到怎樣的圖畫呢?自讀兩遍。 3你看到什麼樣的圖畫? 一條小溪兩岸上長滿了青草。一對老夫婦坐在屋檐上,十分親熱,一邊喝酒一邊聊天。 解釋相媚好。4板書“茅”。 5如果你是一個被貶的官員,你看到一個茅屋,你能覺得()。

6這溫馨怎麼來的? 7和睦的家庭怎麼讀出來的。

8他看到老夫婦倆在聊天的那一幕,齊讀。 板書:相媚好。

9這裏的媚是媚好的意思,誰來組詞〉這些都是描寫什麼的?。翁媼。

10讀,就是老頭子老太婆?

11老婆子老頭子喝酒聊天,絮絮叨叨,爲什麼在辛棄疾眼裏就那麼美好呢? 12他肯定很羨慕這對老人,他們是那樣的無憂無慮。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齊讀,想象辛棄疾略帶一點醉意,沿着小溪前行,看到一對……醉裏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看到這樣的情景,他怎能不感到媚好呢?再讀。

13這裏的醉僅僅是喝醉了嗎?

14是誰在陶醉?

15我們在讀的時候,誰在陶醉。自由練讀。指讀。齊讀。

16你覺得這是什麼樣的村居?

17剛纔我們從文中看到了一些看似矛盾的地方,通過我們讀書,體味,卻發現村居是和諧的。下闋你能不能發現看似有矛盾的地方嗎? 自讀。指讀。

18古詩中,一般都不能重複,但是課文裏卻有三次用了溪。 板書:溪上、溪東、溪頭。

19爲什麼小兒子無賴,卻是最喜歡呢? 作者用了三個溪字是不是重複呢?

20我還有一個不明白,如果你到農村去旅遊,你看到有人在鋤豆子,有人在織雞籠,你會感到有詩意嗎?

21你覺得他的心情如何?

22我們從平淡瑣碎的細節可以看出,是懷着平民的心態的去看,是因爲心中有詩意,才能看到詩意,是對農民生活有美好的情感。 指名朗讀。感覺的缺了點什麼呢? 配什麼樣的音樂? 開心的,優雅的,有鄉村氣息的,悠閒自在的。 最美的音樂還是在我們的心中。這節課我們聽懂了清平樂,聽懂了辛棄疾的聲音,這聲音從以前多年前傳來:茅檐低小—— 齊讀。

23這個聲音是清平的,作爲愛國詞人,他發出的更多的是慷慨激昂的聲音,這樣的聲音我們以後再去聽。 板書設計: 清平樂村居 茅——醉? 相媚——翁媼? 溪上、溪東、溪頭 最喜——無賴?教學後記:這兩首詩詞除個別語句外,大部分詩句並不難懂,因此完全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自主讀書、交流討論。

2、天 窗

教學要求 :

1、學習課文,理解作者對天窗的特殊感情。激發學生通過“窗戶”看世界的情趣。

2、正確讀寫本課生字及10個詞語,繼續學習比喻句,能分清句子中的本體與喻體,並會用“像……似的”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能說說自己透過玻璃窗觀察景物的所見所想 教學重點、難點:

1. 理解語句“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2. 繼續學習比喻句,能分清句子中的本體與喻體。 拓展目標: 把生活中透過的各種窗口看到的、想到的說給同學聽。

第一課時

課時要求: 正確讀寫本課生字詞,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過程 一、 引入新課。 1、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天窗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6課《天窗》。 二、 初步閱讀。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音。 2、請同學們理解詞語“慰藉”、“一瞥”、“神奇”、“威力”。 三、 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想一想,每節各講什麼?可以合併成幾段? 2、討論交流(第一段1-3節,天窗的來歷;第二段4-7節,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第三段8-9節,天窗是神奇的.。) 四、 講讀課文第一段。 1、誰來讀一讀第1段,其他同學思考一下,城裏的房子和鄉下的房子有什麼不同?(鄉下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板窗) 2、鄉下人爲什麼要開天窗?請同學們找一找句子來讀一讀。 師小結:鄉下人爲了使關上木板窗的屋子裏有光線,所以開了天窗,來,我們齊讀課文第一段。 3、漆黑的屋子有了天窗,有了亮光,成了孩子們唯一的慰藉,這又是爲什麼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第二課時

課時要求: 通過學習第二大段,解決“爲什麼天窗成爲孩子們唯一慰藉”,理解比喻句的本體與喻體,體會運用比喻句的好處。 教學過程 一、 引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通過學習課文第一大段,知道了鄉下人爲了採光而在屋面開了一個小方洞,裝塊玻璃,成了天窗。這小小的天窗成了孩子們唯一的慰藉。出示板書: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2、“慰藉”是什麼意思?什麼叫“唯一”、“唯一的慰藉”呢? 3、爲什麼“小小的天窗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呢?這節課,我們圍繞這個問題來學習課文第二段。 二、學習第二段。 1、自由讀第二段。(1) 找一找“唯一的慰藉”在第二段中出現了幾次?(二次)(2) 那麼,我們可以把第二段分幾層?(分兩層) 2、學習第一層4、5小節。 (1)(出示學法1)初讀,想一想4、5小節主要講什麼?小結:我們通過初讀,知道了夏天陣雨來時,天窗成了孩子們的唯一慰藉。 (2) 再讀課文,了蟹在夏天陣雨天時,爲什麼天窗會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1自由讀課文,找找劃劃文中語句,用“因爲……所以……” 句式回答。 ○2理解詞語“頂,偏就不,關”這些詞語體現孩子心情不愉快。 (3)(出示學法2)精讀,瞭解爲什麼“天窗成爲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4)夏天陣雨來時,孩子們跟着木板窗的關閉,也就被關在地洞似的屋子裏了。(出示比喻句) ○1這是句什麼句子?(比喻句) ○2讀一讀。 ○3把什麼比作什麼?(把屋子比作地洞) ○4這個比喻好不好,爲什麼?(寫出了屋子的靜和黑)(5)請同學在這兩節中找找,有沒有這樣的好句子? 出示句子:“透過……閃電一瞥。” (6)(出示學法3)細讀,體會課文語言的精妙之處。 請同學們聽着音樂,閉着眼睛,想象一下,當時的這風、這雨、 這雪、這雷、這閃電是怎樣掃蕩這世界的?學生交流。 孩子們的想象要比真實的大十倍百倍,真是無窮無盡啊! 板書:無窮無盡 (7)總結:我們學習了第4、5節,運用了初讀、精讀、細讀“三讀”課文的方法,知道夏天下雨時,天窗成爲孩子們唯一慰藉的原因,體會了文中比喻句的精妙之處,展開了想象,深刻理解了天窗是孩子們瞭解外面世界的唯一慰藉。 3、我們現在用這種方法自己來學第二層6、7節。 (1) 初讀。課文講什麼? (2)精讀。四人討論:“爲什麼是唯一慰藉?” (3) 細讀比喻句。 (4) 現在孩子們在屋中除看見的事物外,又想到了什麼?(5) 有感情地讀6、7小節。三、 總結全文: 天窗給漆黑的屋子帶來的僅有的光明,通過天窗看見了雨點、閃電、星星、雲彩,這些都是孩子們唯一的慰藉。另外,我們這堂課還學習運用了初讀了解內容、精讀解決問題、細讀體會語言的“三讀”讀書方法。

第三課時

課時要求: 進一步理解天窗對孩子來說是神奇的。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下雨天,孩子們從窗外看到了什麼?是怎樣想的?二、學習第三段 1、自由讀第三段,你有什麼問題嗎? 爲什麼說“這小小一方的空白是神奇的”? 2、我們先來理解(出示句子)“它會使你看見了若不是有了它,你就會永遠不會聯想到的種種事物”這句句子。 (1) 句中的兩個“它”指什麼?(天窗) (2) 自由讀句,完成練習。如果有了 ,你就會永遠 。(3) 句中有兩處否定,改成肯定形式是怎樣的?誰能說一說?(因爲有了天窗,你纔會聯想想到種種事情) 3、“因爲活潑會想的孩子會知道怎麼從……”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學生交流,師小結:因爲孩子們的想象是豐富多彩,富有變化的,所以想象到的內容要比看到的更真切、更復雜、更確切。也正因爲天窗使孩子的想象豐富,比實際看到的更多更好,所以說天窗是神奇的。 4、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練習設計: 把生活中透過的各種窗口看到的、想到的說給同學聽。 “A”:選擇一個下雨的天氣,透過自己家的玻璃窗看看外面的世界,說說你看到什麼,又想到些什麼。 “B”:乘汽車或火車時,仔細看看窗外的世界,說說你看到什麼,又想到些什麼。 “C”:以《窗外》爲題,選擇你看的景物,展開想象,寫寫你看到什麼,又想到些什麼 (備註:“A”爲學習困難學生完成,“B”爲中等學生完成,“C”爲學有餘力的學生完成。)

板書設計: 天 窗 孩子們唯一的慰藉 看見 想象 雨腳 閃電 星雲 無窮無盡 教學後記:在講這節課時,我啓發孩子們結合自己的生活談感受,寫感受。讓學生談出自己生活中排解不快的方法。也許是讀書?看電視?也許是擺弄什麼笑玩具?這樣把閱讀和生活結合起來。

3、快樂的足球賽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兩個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 2、理解詩歌內容,能例舉說明這是異常快樂的足球賽。感受詩歌所描述的這場足球大賽的情趣。 3、能背誦、默寫自己認爲最生動的幾節詩句。 4、發揮想象寫一段話。 二、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1、足球賽——快樂的足球賽。 2、這場球賽,什麼地方是讓你感到真正的快樂的? 3、給課文分段。 4、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5、說說你認爲寫得最生動的小節。讀一讀,背一背。 第二課時 1、作業指導。 2、改寫成短文。理解詩歌內容,能例舉說明這是異常快樂的足球賽。感受詩歌所描述的這場足球大賽的情趣。 能背誦、默寫自己認爲最生動的幾節詩句。

4、蘆葉船

教學目標

1、自學本課生字新詞,準確理解詞句的意思。認識本課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積累詞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課文重點,讀懂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一課時

一、宣佈課題,設疑激趣。

同學們玩過自制的小紙船、小木船,也從商店買過玩具輪船、艦船、但是你玩過從大自然中得到的蘆葉船嗎?蘆葉船給作者童年生活帶來了什麼呢?我們來讀課文《蘆葉船》。(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默讀課文,畫出生字,藉助字典讀準字音,根據字的不同特點採用不同的方法記憶字形。

2學生互動學習,互相檢驗自學效果。

提示會寫字中易出錯的地方(如:喇港豎等)

第二課時

一、細讀課文,理解感情。

1、個人朗讀課文,達到準確、流利。

2、學生自讀課文,然後指名朗讀。要求讀準字音,不加註音或,也可以問同學。

3、指定學生朗讀,評估朗讀效果。抽幾個學生分段讀課文,看他們是否讀得正確,有沒有讀不準的字詞,幫助糾正朗讀的錯誤。

請同學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4、學習生字交流記憶的方法。

5、想一想:課文講了關於蘆葉船的什麼事?再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多讀幾遍。

二、熟讀課文,整體感悟。

1、把你感興趣的內容朗讀給大家聽,並說說你爲什麼感興趣。

2、說說“我們”放蘆葉船時產生過哪些聯想,爲什麼會產生這些聯想。

3、你喜歡“我”的童年生活嗎?你希望有怎樣的童年生活?

三、理解句子。

那裏河道特別多,有橫的、豎的。

那裏河道特別多,有橫的、豎的,像蜘蛛網一樣。

只見這隻蘆葉船越開越遠,一會兒就看不見了。

只見這隻蘆葉船順 3、把沒讀懂的地方記下來。

讀後進行議論。

找出相關的語句及段落,並根據自己的題解來敘述。

板書設計

蘆葉船 把蘆葉船放到家鄉的小河、長江裏。

我和表哥到長江邊去放蘆葉船。

我的遐想和對未來的嚮往

教學後記: 在學習這節課時,我着重引導學生學習作者是怎樣把內容寫具體的。悟出文章先概括後具體的表達方法,達到學習的最佳效果。.抓住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並認真品味精美的詞

5、女孩烏塔

教育目標

1.能認讀本課生字詞,理解不懂的詞語。

2.通過閱讀課文,瞭解烏塔是如何獨自一人遊歐洲的。

3.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啓發談話,引入新課。

1、同學們喜歡旅遊嗎?你們也許到過很多地方去旅遊,都和誰到過什麼地方?

2、這節課我們來認識一位德國小姑娘——(板書:烏塔),看看她是怎樣旅遊的?

二、指導學生自學課文。

1、出示自學建議

⑴可以先讀一讀閱讀提示,根據提示去自學。

⑵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可以在感觸深的句子、段落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2、學生自學課文。

3、交流初讀感受,提出疑難之處。

(教師梳理、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三、再讀感悟,研討釋疑

1.學生帶着問題去讀書,認真思考,自讀自悟。

2.小組內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教師引導學生着重研討“你對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有何看法和見解”?

要讓學生暢所欲言,大膽質疑,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如有的同學會認爲烏塔還小,不應該一個人外出旅遊,這樣太危險;有的同學會認爲只要做好充分準備,烏塔可以一個人外出旅遊,這對她今後的成長會有好處……

(2)談一談你對“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這句話的理解。

(3)你認爲中國的孩子缺少樂趣嗎?

4、快速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烏塔是一個什麼樣的孩子。

⑴自理能力強。如:說話間,它已經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褲、白球鞋,從櫃子裏取出一大瓶礦泉水裝進揹包。

⑵生活經驗豐富。如:她告訴我“羅馬很熱,街上小攤賣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貴,你要到超級市場去賣。”

⑶熱情、活潑。如: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裏來……她一聽,高興得大叫……馬上拿糖給我吃

⑷生存能力強。如:烏塔說她在家裏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每個週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裏陪兒童玩。

⑸有責任感。如:然後給家裏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給家裏的每一個人買禮物。

⑹做事有條理,有計劃。如:她拿出一摞書給我看,全是歐洲各國的旅遊指南,每個國家都是厚厚的一冊,介紹得十分詳細……爲這次旅行他準備了整整3年,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

四、指導學生討論交流,結合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發表自己的見解。

1、討論交流,請學生積極發表見解。(出示幻燈片2)

⑴可不可以像烏塔一樣單身外出旅遊?

⑵自立精神與冒險有什麼區別?怎樣纔算自立?

⑶從烏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麼啓發,受到了什麼啓示?

可以選擇你感興趣的話題來談。

2、小結,教師提出自己的建議:

⑴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她的獨立精神,但並不是要我們每一個同學去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遊,而是要我們從日常生活、學習各方面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⑵一人外出,要有家長同意和充分準備。

⑶要像烏塔一樣有主見而不盲動,膽大心細,會待人接物。

一個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經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時間才能鍛煉出來。

五、佈置實踐作業: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聽聽他們的意見。2、小調查《從烏塔中外小學生的不同》。查找資料,分析原因,互相交流。

板書設計: 1.打工掙錢 烏塔 周遊歐洲 2.閱讀書籍,瞭解各國 3.懂得自保、自救

教學後記: 教學本課時應引導學生着重探討:年僅14歲的烏塔爲什麼能獨自一人遊歐洲,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和見解?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所在。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實際與烏塔進行對比,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單元計劃

《我們家的貓》是老舍先生家的,但是,它畢竟還是貓,所以它有着自己的性格和特點。這特點是什麼呢?老舍先生寫出來了,讀者需要讀文才知道。這些特點是 “好”還是“壞”,全憑人來判斷。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是嗎?這不就是我們說的那面鏡子嗎?再說點有趣的事,一般的寵物都有個名字,這隻貓該叫什麼名字呢?讓學生們一起來說一說吧。如果您這當老師的也童心未泯,那就一起來吧! 《小獅子愛爾莎》讓獅子這種“龐然大物”一下子可愛起來——因爲這裏介紹的是小獅子和人在一起。愛動物,好理解,但是這“愛”的方式也有個說道。對小獅子的照顧和體貼是我們平時所常見的愛的方式;,要把小獅子放歸自然呢?這也是愛。於是,我們就又有了一面鏡子。不是嗎?《樹上的鞋》這題目就讓人奇怪:鞋爲什麼會跑到樹上去呢?這個問題其實就出現在這篇課文的題目旁邊。爲什麼?因爲人們就是這樣來閱讀的——看到題目,想到了問題。小鳥落下來,它需要一個“家”,於是,它找到了那隻“鞋”。我愛小鳥,想給它一個溫暖的家,於是,那隻鞋就不再是“鞋”,而成了——成了什麼呢?這也是一面鏡子呀?給這隻鞋起個溫馨的名字吧! 人和人相處需要一個過程,人和動物相處、相知也需要時間來見證。《老人和鳥》中的這位老人,來到森林中的時候,鳥們不瞭解他。後來,老人愛樹、愛鳥的行爲讓老人可愛起來。人到底可愛不可愛?小鳥不就是一面鏡子嗎?於是,我們看到了神話中才會有的情節,看到了詩中才有的意境,成百上千的鳥兒用樹葉和花瓣,陪伴老人步入天堂……那《自然之道》呢?也是一面鏡子。人要愛動物,那沒錯。但是該怎樣去做呢?肉吃多了會膩,糖吃多了會厭,那愛要是太多了呢?綠龜的故事在對我們提醒:人有人的活法,動物有動物的活法,也許最好的愛動物的方式就是互相留一份空間,各自留一分餘地,彼此留一份自由。6 我們家的貓

2.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彙報討論:課文哪些地方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麼感受?

可在學生暢談的基礎上歸納出以下兩個方面:

(1)老人有愛心,他把小鳥當成朋友。可以引導學生抓住描寫老人動作的句子,和“老人是一尊真正的山神”等語句,初步感受體會老人熱愛自然,熱愛生命,關心愛護小動物的美好心靈。

(2)小鳥們也愛老人,信賴老人。可以引導學生把鳥兒們開始的表現和後來的表現聯繫起來,初步感受動物的靈性,老人的善良,自然的美麗,生命的美好。

三、激發想象,品讀悟情

1.深入讀文悟情。首先在初讀時充分朗讀、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默讀,以課後第二題“愛心記錄”爲依託,勾畫、批註,在靜思默想中潛心於文本。

2.反饋交流時,教師要着重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進行反覆品讀、想象畫面,真正做到 “咬進文字的深層,嚼出文章的真味。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理解課文內容,學習聾啞青年做事勤奮、專注的品質。

2、通過學生質疑與解疑,理解課文中含義較深的句子。

教學重點:

理解魚游到紙上和游到心裏的關係;培養學生質疑與解疑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由題質疑,導入課文。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繼續學習第七課——《魚游到了紙上》。讀了這個課題,你覺得奇怪嗎?(魚怎麼會游到紙上)

很好,同學們通過題目就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如果大家仔細讀讀課文,我們還能提出一些問題。請大家認真地自讀課文,邊讀邊劃,看還能提出些什麼問題。

二、自讀課文,提出問題。

1、學生自讀課文,尋找問題。

2、交流:

你們能說說看,自己通過讀課文提出了多少問題嗎?(學生舉手,彙報自己提出問題的'數量,鼓勵提得多的。)

3、大家開動了腦筋,認真地讀了課文,所以一下子能提出這麼多問題,真不錯。請你們把自己提出的問題放在小小組中討論一下,看哪些問題大家都提到了,哪些問題你提到了,對方沒提到,或對方提到了,你沒提到。

4、小組討論

說說你提出的問題是什麼?(重點的用小黑板出示,非重點的請其他同學簡單回答後解決)

小黑板出示:

①爲什麼說“魚游到了紙上”?

②爲什麼說這是一位舉止特別的青年?他“特別”在哪裏?

③爲什麼說他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

④“先游到了我的心裏”是什麼意思?它和“游到了紙上”有什麼關係?

三、再讀課文,解決疑問。

1、同學們提出的這些問題很有價值,這些問題你們準備怎麼解決呢?(讀讀課文,與同學討論)

2、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從課文中找找答案,能解決幾個就解決幾個。

3、學生再讀課文。

4、有些問題同學們已經找到答案了,有些問題也許還沒解決,大家先在小小組中討論一下,看自己的答案與其他同學找的是否一致,不懂的問題也可以互相討論。

5、全班交流。

①爲什麼說“魚游到了紙上”?

(因爲這位青年畫魚畫得活靈活現,就像在紙上游動。)

②這位青年特別在哪裏?

(說他特別,是因爲他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

③爲什麼說他愛魚愛到忘我的境界?

(a、他老是一個人呆呆地站在金魚缸邊,靜靜地看着金魚在水裏遊動,而且從來不說一句話。從“老是”可以看出他總是這樣;從“呆呆”可以看出他看魚看得很入神。)

b、他有時工筆細描,……彷彿金魚在紙上游動。

*練習朗讀。

c、他好像和游魚已經融爲一體了。

d、他似乎忘記了時間,也忘記了自己。

e、他告訴我,……忘了回家。

④“先游到了我的心裏”是什麼意思?它與“先游到紙上有什麼關係?”

(“先游到心裏”指青年對金魚觀察很仔細,金魚的形狀已清晰地印在他的心裏。它與“先游到紙上”是因果關係。)

四、總結全文,歸納學法。

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使我們瞭解到這是一位聾啞青年,但他卻——“愛魚愛到了忘我的境界”。

同學們今天學會了從課題和文章內容中發現問題,並通過讀書和討論來解決問題,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學習中也能運用這種方法來讀懂課文。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3

語文園地三教學目標:

1.運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感受,提高傾聽、應對、表達等語言能力;

2.比較句子,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

3.積累農業氣象諺語;

4.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培養學生的成就感,激發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

難點:運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感受,提高傾聽、應對、表達等語言能力

教學準備:

蒐集人類從大自然受到的啓示的資料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激趣引入

師出示課件,講述一個人類從大自然受到的啓示的事例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自主選擇、自主交流

1.請學生閱讀口語交際的要求,說說口語交際的內容

2.生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課題自主練說

3.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夥伴互相交流

4.小組內交流,推選一個代表到臺上交流。

5.學生對上臺學生的交流進行評價。要求:語言準確、清楚、連貫,態度大方

6.評出最佳發明家、最佳資料員

三、自查,同桌再次互說

1.生針對自己的說再次修正,並給同桌說,糾正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

習作

教學過程:

一、明確寫作要求

1.生自讀寫作提示,說說這次作文寫什麼?

(寫綜合性學習的`發現、或活動過程、或心得體會)

2.師引導:

注意:寫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而不是面面俱到,其次,不能全抄資料。

二、自己書寫

三、同桌互改

第三課時

習作評改

一、學生自改、互評

1.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自我評價,看看內容是否具體,語句是否通順、連貫,有無錯別字,標點使用是否正確,並用勾出好詞好句。

2.請生在展示臺上展示自己寫得最精彩的段落或詞句。

3.請寫得好的同學上臺誦讀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學指出寫得好的地方。

二、同桌互改、寫評價語

三、師總評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

一、讀一讀

二、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三、小結:這三組句子,每組裏的兩個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組裏的第二個句子表達的語義更重一些,我們平時閱讀文章與說話時,要注意這樣的詞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四、請生說說類似的例子。

日積月累

一、讀一讀,說說諺語的意思

二、交流自己知道的一條諺語的意思

三、自己背、同桌背、集體背

四、交流自己蒐集的氣象諺語

展示臺

根據展示臺的要求自己準備,利用課餘時間交流、展示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4

《高山流水》是西師版四年級下冊語文課文,下面是西師版四年級語文下冊《高山流水》教學設計,爲大家提供參考。

教學過程:

一、 複習生字,導如課題。

1、 齊讀生字卡片上的生字。

2、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提問: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師小結:高山流水不僅是美景,而且是古箏名曲,還隱藏着一段動人的故事,想去了解一下嗎?默讀課文,說一說課文的主要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二、 學習課文

(一) 、瞭解俞伯牙。

1、 自瀆課文1、2自然段,思考哪個詞說明俞伯牙是個了不起的音樂家,要找到一個瞭解他音樂的人很難?

2、 讀第二段,體會俞伯牙遺憾的感情。

(二)、《高山流水》遇知音

1、雖然他是個音樂家,但是找個瞭解他音樂的人卻很難,就在這時,伯牙出使途中,來到漢陽江口,他只能對江彈奏,這時伯牙彈的是《高山流水》。

2、自瀆3、4段,想一想哪些地方描寫伯牙在彈奏《高山流水》時的情景,抽生回答。

3、讓我們一起走進有美景,有琴聲的傍晚。播放《高山流水》,生感受,師讀課文。

4、你們聽的就是《高山流水》,抽生說一說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了這段音樂你們想說點什麼?

5、正當伯牙彈起這段音樂的時候,鍾子期聽到這段音樂,自瀆5-7段,勾出描寫鍾子期神態和語言的句子。抽生回答。

6、出示鍾子期的句子:

子期嘖嘖讚歎道:“真妙啊,氣勢磅礴,就像挺拔雄偉的泰山!”

A、 讀句子,你體會到了什麼?

B、 從哪些詞說明子期誇的妙,讀出氣勢磅礴的語氣。

C、 抽生讀,齊讀。

D、 理解“嘖嘖讚歎”。(不停的讚歎)。

E、 讚的是什麼?(伯牙的音樂美妙),怎麼讚的?再讀。

7、再來看看子期的第二句讚歎。

子期又意味深長地說:“真妙,我看見了煙波浩渺、寬廣無邊的江河流水!”

A、 讀一讀。

B、 伯牙彈奏的是什麼?子期讚的是什麼?

8、區別體會兩句的感情不同,自己體會對比讀一讀。

9、聽了子期的讚歎,伯牙的內心發生了什麼變化。

當伯牙彈“志在高山”時,伯牙是什麼表情?(驚訝,只是看了一眼子期)。是什麼原因?

當第二次讚歎是,伯牙是什麼表情?

齊讀伯牙的語言:

這時,伯牙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猛地站了起來,拉這子期的手說:“高山流水,知音難遇。想不到在這裏能遇上您這樣以爲真正瞭解我的人啊!”

從這句話體會伯牙什麼樣的心情?

齊讀,讀出伯牙此時激動不已的心情。(抽生讀)

10、回顧過渡。

子期第一次讚歎,伯牙彈的是“志在高山”,第二次讚歎,伯牙彈的是“志在流水”,對比讀一讀子期的讚歎和伯牙的話。

(二)《高山流水》悼知音

1、子期和伯牙一見如故,於是有了來年的'約定,當伯牙如期來到漢陽江口,他等來的卻是子期病逝的消息。自瀆8-12段,說一說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

2、哪些詞語最讓你感動?

3、再聽《高山流水》,師讀文10-12段。

4、用讀體會伯牙的痛苦、傷心。

A、抽生讀。

B、抽生評。

C、齊讀。

(三) 小結。

1、鍾子期和俞伯牙的相遇,讓伯牙激動萬分,而這一次的離別,又讓伯牙心碎不已,正是因爲這個故事,纔有了《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佳話,碎琴山,古琴臺也因此而得名,高山流水、知音也有了新的含義。

2、默讀課文13、14段,想一想讀後的收穫,在生活中,你有自己的知音嗎?

3、再讀課題。

學了這課,你對高山流水又有了什麼新的理解?學了這課你該怎麼對待自己的朋友?

4、師小結: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知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學了這篇課文,在鍾子期、俞伯牙如泣如訴、感人至深的故事中我們瞭解了知音的真正含義,請同學們珍惜自己的朋友,珍惜自己的寶貴的友誼,好嗎?

 教學建議

《高山流水》這篇課文爲我們講述了俞伯牙和鍾子期以一曲《高山流水》結爲知音的動人傳說,在如泣如訴、催人淚下的故事中,讓我們品味到友誼的真諦。

課文主要分爲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爲《高山流水》遇知音,第二部分爲《高山流水》悼知音。

在巧遇知音這一部分中,尤其以伯牙兩次撫琴爲重點;在憑弔知音部分,又以伯牙摔琴爲重點。整篇課文洋溢着真摯的情感,就如一曲動聽的曲子,令人回味無窮。

學習這篇課文的重點是要抓住描寫人物表情、動作、神態的詞句,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感受友誼的可貴,知音的難尋。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5

一、初知荷蘭,導入解題,激發朗讀課文的興趣

1、導語:

真的非常感謝你們精彩的朗誦,你們的朗誦似乎又讓我看到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江南;來到了甲天下的桂林,感受到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情畫意;更是被金華雙龍洞的神奇所迷惑,又被七月天上的春景所陶醉……

作爲回報,我帶大家飛越重洋,直達位於歐洲的荷蘭,做一次跨越國際的長途旅遊。請欣賞:

2、出示一組荷蘭的風光圖片,師根據畫面內容簡要地介紹荷蘭。

(主要了解水之國、花之國、風車之國的特點)

3、聽了我的介紹,你瞭解到了一個怎樣的荷蘭?

4、是的:

你們看到的、聽到的,所說的都是荷蘭的特點。但是有人卻認爲,這都不是真正的荷蘭,他認爲真正的荷蘭國是一個──板書課題,齊讀。

5、什麼叫牧場?

(放養牲畜的地方。告訴你們一點課外知識:甲骨文中的牧字就是作人們放手持鞭子牧放牛羊的形象)

6、荷蘭爲什麼又能被稱之爲牧場之國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

二、朗讀課文,感悟體驗,體會牧場之國的韻味

1、交流:

隨着學生的回答,朗讀相關的內容,隨機教學2~4自然段。

牛:

⑴學生讀到有關牛的內容,隨即引導學生讀另外的相關內容。

(在這一段裏你還看到了什麼?除了彷彿正在思考着什麼的牛,你還看到了怎樣的牛?有牛犢還有其它牛嗎?……)

⑵隨機出示:“牛羣吃草時非常專注……無比尊嚴。”

讀着這樣的句子,你還覺得眼前的僅僅是一羣牛嗎?你想到了什麼?

朗讀:你願意讀“正在思考”的牛這一句嗎?你能讀“像貴夫人”的牛這一句嗎?誰能當上牛羣中無比尊嚴的家長呢?

⑶師小結:

這麼多各種各樣的牛,這麼多神態各異的年,難怪,作者寫到──出示:

“極目遠眺,四周全是絲絨般……花牛。”

指名讀。你爲什麼這麼突出“全是”這個詞?

⑷師:

碧綠的草原上全是黑白兩色的牛!我想這樣來形容:

板書:碧綠草原牛誰來幫老師接着往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