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8W 次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教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1

小學語文新課標要求“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因此,還課堂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裏自主地“動”起來,是我們小學語文教師研究的課題。筆者有幸參加賽教活動,現就本節課的教學情況反思如下:

這節課主要突出有一下幾個亮點:

亮點1、設疑導入,激發學生自主“動”的興趣。在課堂導入中通過圖片展示,運用童話般的語言,讓小柳樹和小棗樹具有“人”的靈性,讓不會說話的樹“說話”,讓不能動的樹“動”起來,怎能不激發學生“動”的興趣呢?

亮點2、分組朗讀,調動學生自主“動”的激情。這一環節是學生在小組學習中已經掃除生字的基礎上,先進行分小組朗讀。主要讓學生讀出感情,教師深入各個小組,通過適當的.啓發,把每一個學生的激情調動起來,讓課堂充滿朗朗的讀書聲,使每一個學生激情飽滿,熱血沸騰,真正體會出課文所蘊含的道理。再進行小組競賽朗讀、分角色朗讀等方法,使課堂“動”起來。

亮點3、角色表演,展示學生自主“動”的成果。由於有前一環節的基礎,學生的表現欲很高,有點與猶未盡之感,於是我趁熱打鐵,通過對一些學生的“化妝”,讓大膽的學生走向講臺,用話劇的方式,分角色表演,再現課文故事,重溫課文寓意。這樣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性就表現出來了,達到了預設的目標。

當然了,金無赤足,人無完人。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具體表現在:

1、學生感悟預留時間短。畢竟是二年級的農村學生,接觸面窄,理解能力差,對某些句子還不夠很理解,感悟不深。

2、課後作業應變爲課堂作業,可檢測學生自主“動”的效果。

鑑於這節課容量大,學生基礎差,沒有過多的時間進行練習,因而只能作爲課後練習,有點遺憾。

總之,小學學生課堂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不是一兩節示範課,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培養出來的,需要廣大的小學語文同仁共同努力,任重而道遠。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2

本學期已經是二年級下冊教學了,爲三年級寫作文打基礎,順利渡過三年級的作文難關作鋪墊,二年級的寫話教學對於整個小學階段都是相當重要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對學生進行訓練,從能力上培養他們,給他們必要的知識,讓學生有能力去做。爲培養二年級學生的寫話能力,針對本班的實際和教學實踐,在這裏我談談對二年級寫話教學的一點嘗試和體會:

1、引導學生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是人們感知事物的主要方法,是學生認識世界、增長知識的主要途徑。在學完第一單元之後,我佈置學生利用週末到野外去尋找春天,有效的指導學生觀察走廊上的盆景,植物的發芽,開花,讓學生感受到春天的氣息。特別是廣東的孩子春天對他們來說是沒多大感覺,讓他們平白去寫春天很爲難。只有親自去接觸、觀察所要描寫的事物,才能獲得真實、深刻、細緻的認知資料,纔能有話可說、有話可寫,才能寫出事物的特徵,纔有可能形成寫作能力。當學生經過自己的觀察,在寫話時我把他們觀察到的事物進行梳理,結合課文中的優美句子,第一篇寫話就在那羣天真的孩子們筆下誕生了。什麼“小草探出頭來”“小鴨子在池塘裏嘎嘎的叫”“蘭草長出粗壯的白芽,三兩天由白變深紅,後來又變青了”〃〃〃〃〃〃

2、結合生活實際,創設情境,指導學生寫話

在我們生活中是五彩繽紛的,有許許多多可用作教學的情境,只要我們仔細觀察,精心挑選,就一定有用不完的素材來培養學生的寫話能力。如:有一次我班獲得了文明班級。我讓班上最調皮的趙梓銘來表演。我對趙梓銘說:“趙梓銘,今天班上得了文明班級,你高興嗎?”他點點頭,我又接着說:“那你就蹦蹦跳跳地跑進教室,非常高興告訴大家這個好消息,最好說兩遍,好嗎?”可愛的趙梓銘跑着,笑着,報告好消息。我讓學生們把趙梓明的神情、動作、報告的內容說一說。結果,看了趙梓銘的表演後,大家開心得不得了。因爲課堂上有這樣的表演,還是十分新鮮的事!學生們興奮不已,紛紛舉手,爭相發言: 趙梓銘連蹦帶跳地說:“我們班上得文明班級了!”

趙梓銘跑進教室,歡天喜地說:“我們班上得文明班級了!”

趙梓銘連聲喊:“我們班上得文明班級了!我們班上得文明班級了

描寫趙梓銘動作、神態的詞語,像炒豆似的從孩子們的嘴裏蹦跳而出。於是,我趕忙叫學生們把剛看到的情境寫下來,學生們紛紛動筆就寫。這樣,巧用生活實際,創造情境,學生有話可寫。

3、恰當給學生鼓勵,激發學生寫作的慾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是成功的祕訣。對學生寫話的評價多采用鼓勵性的語言,以讚賞的眼光來看學生的作品。儘量找出他們的優點,並大力鼓勵,把寫得好的`大力表揚。在對日記的評價我是這樣做的:先是學生自評,再是同桌互評,找出錯別字和語句不通的地方,找出寫得好的地方,使學生之間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再交給老師評。爲了鼓勵學生,採用了積分制,完成一篇日記甲一分,寫得好的再加二到三分,一週公佈一次,對積分高的進行獎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加強閱讀,重視積累。

學習語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平時的點點滴滴,日積月累。詞語是語言的基本單位,詞彙量越大,語言才越豐富,所以積累詞語是一個重要的環節。首先在生字教學時,進行擴詞練習,集思廣益,最大限度的獲取詞彙,豐富語言。我在課堂上就很注重讓學生積累好詞好句,讓學生自己積累課文中喜歡的詞語,教師指導學生積累常用詞語,鞏固知識,增加詞彙量,爲寫話打基礎。在讀的基礎上,教會學生去摘抄。利用課本教給學生摘抄的方法,如用鉛筆劃出某篇課文中的好詞佳句和優美的段落等,摘抄下來。通過摘抄學生積累了大量語言,寫話能力明顯提高。

二年級寫話訓練是作文教學的基礎。因此我們必須加強二年級寫話訓練,教師作爲引路人,應不斷地學習和探索,使學生樂於寫話,把寫話當作一種快樂,從而不斷提高語文素養。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3

1、《黃山奇石》是一篇寫景的文章,課文描繪了黃山奇石之神奇,景色之秀麗,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讚美之情。文章構思清晰,意境優美,想象豐富,情趣橫生,給人以美的享受和薰陶。因此,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再創設好一定的活動情境,就會使課堂教學處於和諧、融洽、興趣盎然的氣氛中。

2、讓學生自主選擇,激發其自主探究的興趣。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發現的學習。在教師精心設計的創造性問題情境中,學生個體主動地去發現問題,並從不同地視角,通過不同的思維方式探求問題的解決方法。它最終表現爲學生獨立地、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權利,追求人性化、個性化,儘可能變教師的“指令性”爲學生的“選擇性”,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興趣。

在這節課上,我首先讓學生自主選擇探究內容,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奇石研讀,然後根據學生的愛好,如有的同學喜歡朗讀,有的同學喜歡抓重點句體會句子蘊涵的意思,等等。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學習,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彙報自己的學習成果。在這節課中,學生用感情朗讀、畫、抓重點詞、動作表演等形式來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他們的興趣很濃,產生的效果也非常好。

3、注意學生的誦讀。我在課上首先讓學生範讀,然後用“誰能比他讀得好”引起學生比一比的興趣,激發讀的動力,我還用配樂讀以及齊讀等的方式,以優美的旋律感染學生,以悅耳的聲音打動學生,以動人的感情激勵學生,使他們躍躍欲試,急於參與,急於體驗,急於模仿,達到了我讓學生“想讀”的目的。

4、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在教學中,老師應當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進行交流討論以及表達自己的意見,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更加深深地體會到:要讓學生重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由地去想象。不要把學生的思維圈在一個固定的範圍裏。相信學生,講學生不懂的,教學生困惑的,但要尊重、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可別小瞧了這些孩子!我們應該把更多的機會,更多的思考留給孩子。如果我們給孩子們一根槓桿,說不定他們真的能撬起地球!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4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活潑清新的小詩,字裏行間吐露出孩子們對老師的濃濃問候與感激。在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引領着學生一起去感受了那份師生間的深切情誼,因此在第二課時的教學中,我以鞏固複習的形式教學本篇文章的生字和朗讀。

在生字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幾個環節:集中識字,以和漢字娃娃交朋友的形式將文中的生字集中呈現出來,開展自讀,糾正;指名讀,糾正;小組讀,開火車讀,齊讀等方式,鞏固生字的準確認讀;接着以教師說謎語,學生猜字的形式識記生字的模樣,同時也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識記,學生方法多多,識記得興致高漲;而後我出示了一首兒歌讓學生認讀:本首兒歌中涵蓋了本課所要認識的生字。在有趣的朗讀中,生字也得到了再次的復現與鞏固,學生學得不亦樂乎。最後,讓學生將生字放回到課文中再次朗讀。整個生字教學過程,節奏緊湊,而且學生的熱情始終處於高漲狀態。

《新課程標準》提出:要在語境中識字,加強生字的再現與刺激。在本課教學中,那首兒歌的出示,很好的體現了這一點。一個生字在課文中學生能準確認讀,放到另一語境中學生照樣能準確認讀,我想,這應該就是生字教學的成功之處吧。將生字放到不同的.語境中進行認讀,不僅可以鞏固漢字,同時還可以鍛鍊學生的閱讀能力,何樂而不爲呢?

但是在引導學生的深情朗讀中,我覺得還是有所欠缺。學生的情感始終激發不起,老師的深情朗讀帶動不了學生的激情,因此在朗讀教學這一環節中,整個課堂氛圍不是很好,學生不夠投入,顯得有點乏味。到底該如何去引導學生的朗讀呢?開展形式多樣的朗讀比賽?還是……?我想這也是我在以後的磨劍中需要繼續探索的。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5

人教版第四冊第二單元《主題單元教學小結課》教學設計,是很糾結的,作爲精品課程的一個合作者,在自己沒有完全明白就要接受這種新教學模式,而又要自己親自設計內容,在本班孩子身上做實驗,其中的苦惱可想而知。

這一節課的教學設計在學校科長的命令、指導下幾經修改,歷經數次試教,我從接到任務到現在拍成錄像,前前後後經歷了一段食不知味、寢不知香的時間,讓我深切體會到搞語文課堂教學創新其實是一段充滿不斷排斥、不斷否定自己原本教學模式的道路。“既上之,則安之”,激烈的思想鬥爭中,我開始鑽研教材,學習已有的“單元教學”材料,努力把自己放進“單元課文”中,認真開始備課。

作爲單元課文學習之後的“小結課”,培養學生單元學習整體複習意識,對課文先整體把握,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爲彰顯學生個性奠下基礎。其中,“第二單元過關複習題”是單元學習的一個小結 ,通過“小測”推波助瀾,通過檢查孩子的小測卷,教會同學們從字、詞、句等基礎知識入手,瞭解二年級學生必須掌握的學習內容,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

自義務教育課程改革以來,我們語文教師在實踐探索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同時也遇到了諸多困惑。爲了促進成功經驗的傳播與交流,匯聚集體的智慧攻克教學難題,推進小學語文新課程的有效實施,根據自己學校低年級實際教學情況,我們確定了“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這一研究主題,單元主題教學就這樣轟轟烈烈在我們班上展開。

課改以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呈現出了更爲關注學生主體的教學面貌,給了學生更爲廣闊的學習空間,教師在教學意識、思路、方式、手段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改進。在這個過程中,與優勢並存的諸多問題也應運而生,其中,如何區別教學中的'“實效”與“虛效”,減少課堂教學“虛效”環節,是廣大教師特別關注的問題,基於此,“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性”這一研究主題的提出,就有了其研究的必要性。

一個人的學習,都是從識字開始的,因爲識字是我們學習任何知識的基礎。即便是學習漢語拼音,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功能也是爲了識字。當然,我們都知道,“識”“寫”不分家,“寫字”與“識字”的關係密切,相輔相成。因此,作爲學生學習的初始階段,在小學的一二年級,識字寫字應該是語文教學的重點。

《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總目標”中提出的識字量是3500個,這是九年積累的數量。在第一學段要求學生認字的數量是1600~1800個,已經佔了九年識字量的1/2;會寫的字是800~1000,佔九年寫字量的1/4。由此可見,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應該是以識字寫字爲主的。同時,《課標》在教學建議部分還特別提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的重點”。這就更加明確地告訴我們,低年級語文教學應以識字寫字爲重,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當我接受這節最後的拓展課,我就追憶那些天的課堂教學,似乎大家都在講解深奧的道理,崇高的精神,孩子們的回答也精彩紛呈,但是,這樣就是精品了嗎?我是擔憂的:我的孩子自己學習生字詞語,可以嗎?真正掌握好了嗎?這節小結課,我就是以小測方式進行。結果告訴我們語文教學工作者:大部分孩子是可以的,但也有部分家庭條件不好、父母工作較忙、孩子自身不自覺、接受能力較差的孩子,他們對大量的生字詞語掌握不牢靠,甚至小測時候還犯暈:我學過這個生字詞語了嗎?老師沒有教啊!

的確,搞精品是好的,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視野開闊、閱讀能力提高了,但對於一部分的孩子,連基礎知識都沒有過關的孩子,我們應該如何設計單元課堂教學呢?這是個嚴肅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希望這次小結課能給大家一個思考。繼續下去,還是加上一些什麼新元素,讓我們的精品課越上越精彩!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6

《虎子送情報》這篇課文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兒童團員虎子爲了幫助抗日遊擊隊送情報,機智勇敢地與敵人做鬥爭,最後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的故事。

教學目標的設定要以學生爲主體,着眼於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本篇課文的興趣,同時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爲出發點。本篇課文要求學生通過讀課文,隨文識字,瞭解課文內容,說演虎子是怎樣巧妙地過了橋完成任務的。

這篇課文的教學重點是三、四自然段:虎子遇到敵情不害怕——注意觀察想辦法——出色完成任務。課文中作者都做了細緻描寫。突出刻畫了在抗日時期兒童團員們的'英雄形象。在讀課文時讓學生理解體會。爲了能做到這一點,課前讓學生了解有關抗日戰爭、兒童團、兒童團員的有關資料。把課文拓展延伸到課外。

在講授課文時,我講了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故事來創設情境,引入本篇課文。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整體感悟。然後自讀課文,讀準生字的讀音,標畫課文自然段。學生隨文識字,讀熟課文之後整體感悟,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把指導朗讀貫穿全文,在讀中引導學生想象當時的情況:虎子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從而激發起學生對兒童團員的敬佩之情。學習第二自然段,讓學生們想象:虎子如果被敵人發現會怎樣?學習第三、四自然段,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學習,在組裏讀一讀,說一說虎子觀察到了什麼?他想出了什麼主意?再演一演。最後,展開討論,虎子的主意巧妙在哪兒?你喜歡虎子嗎?爲什麼?

特別是分組表演時,學生的興致非常高,個個都想上來演,更有的孩子下課了還三個一羣五個一夥的來扮演虎子是怎樣過橋的。不禁感慨,低年級的孩子,在情境中,在表演中學習是最容易調動積極性的。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7

在教學中,本人以新的教學理念爲指導,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巧妙設置情境,注重朗讀的指導,進行紮實的語言文字訓練,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學習生詞與朗讀課文結合起來,多種形式識字

與學生初讀課文的情況結合起來,巧妙的設計了本課生詞的引入。將本課要學習的10個詞語書寫在一個個漂亮的風箏的背面,在學生讀課文時獎勵給學生,再由受獎勵的同學組織在小組裏學習生詞,然後在屏幕出示詞語考查認讀情況。這樣,風箏不僅激勵了學生的讀書興趣,也爲開展小組學習創造了條件。風箏使用的多重價值巧妙的將課文的朗讀和生詞的認讀聯繫起來,使這一環節的教學設計更加豐滿。

二、緊緊抓住“情”字,設置感人的情境,給學生以情感上的薰陶

新課程改革提出關注學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體驗,孔子說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爲學生一種愉悅的精神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在教學中我根據課文內容多次設置情境,使學生始終處於豐富的情感體驗之中。

本課是一個小小的童話故事,在教學一開始就通過精美的板畫創設出了美麗的童話世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結構,極大地引起了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真正深入到課文中來,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也爲後面理解課文內容做好鋪墊。

音樂的運用也是本課教學的一個突出特點,課文一至六自然段寫了松鼠和小熊成爲好朋友的經過,是情緒歡快的部分,配上輕鬆歡快的音樂進行感情朗讀,使學生充分理解友誼給人們帶來的快樂。七至九自然段寫了兩個人吵架後各自的感受,是情緒憂鬱的部分,歡快音樂戛然而止,代之以悠傷的樂曲,一下子感染了學生的情緒,在這種氛圍中指導朗讀理解課文,一切都水到渠成。

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始終注意讓學生有豐富充分的情感體驗,理解了友誼的重要,對怎樣交朋友和維護友誼有了一定的感受。

三、注重朗讀指導,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訓練,做到了課堂上充滿琅琅書聲

低年級段朗誦訓練是重點,課上我特別注意利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感情朗讀指導,使課堂上充滿琅琅書聲。

在指導學生朗讀第三自然段時,讓學生找到了描寫小熊快樂的句子,學生一下子找到了“樂壞了”這個詞,然後,立刻抓緊這一個詞進行朗讀訓練,讓學生先用換詞的方式體會“樂壞了”的意思,又提出情感的要求,如“再高興點”“注意表情”等,使學生很快體會到了這種快樂的感受,朗讀自然就到位了。

再如,在指導朗讀第7—9自然段時,讓學生聯繫自己說說與好朋友吵架後的心情,然後教師配音樂的示範朗讀,對學生的.情感都起到了潛移默化的薰陶,以次進行感情朗讀的訓練,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引起他們很大的興趣。

四、注重語文基本功訓練,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在積極倡導新教改的大潮中,吸收了新的教學理念,但我並沒有忘記對學生進行紮實的語文訓練,在教學中,始終注重語言文字訓練,既活又實。在導入新課的第一個環節,我就注意了糾正學生讀音,“箏”字單獨出現出讀一聲,而與“風”組成“風箏”時讀輕聲。這個知識老師沒有單刀直入地引入,而是請學生讀課題,學生自己就讀正確了,教師藉機提出如果這個“箏”字單獨出現讀幾聲?這樣這個問題就自然而然地解決了。

課文中出現了“漂、飄”,一個是風箏飄在空中,一個是紙船漂在水裏。我抓住這兩個音同意異的字進行語文訓練,出示兩個句子後,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藉機引導“飄”帶風字旁和風有關,是指飄在空中,而三點水旁的“漂”和水有關,指漂在水裏,引起學生對祖國文字的好奇和熱愛,進行語文的薰陶。

學習完課文,利用課本資源我對學生進行了語文訓練,“小熊看到了許多紙船向他漂來,他會怎麼做怎麼說?”這個問題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很容易想到小熊的表現,還要用準確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訓練。

當然,本課在某些教學環節的設計上仍然存在着缺陷。比如:教師問題的提出如何更好的促進學生的“讀”,使之更好的體現課文的整體性;聯繫學生生活體會課文思想感情應當在學生情感發生困難時提出,更好的促進學生對課文主人公情感的體驗,而本課中這一點做的還不夠。

我進行語文教學的時間並不長,但我深深被它吸引着。非常感謝教研室李晶老師及學校領導和老師給我提出的寶貴意見,我會不斷努力,相信在大家的幫助下,在象今天這樣的活動中我會逐步成長起來,更加熟練的掌握語文這門獨具魅力的學科教學。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8

《小馬過河》一課生動有趣,對話很多,是分角色朗讀的好材料。而要真正達到分角色朗讀的目的,需要以讀好每一個人的語言爲前提。文中雖然“說”字相同,但“說”的語言與神態卻不同。不同語氣、神態、動作的“說”雲集此課,如“連蹦帶跳地說”“高興地說”“認真地說”“嘆了口氣說”“難爲情地說”“低下了頭說”“親切地說”;還有那些“說”的`“親戚”,如“大叫”“問道”“吃驚地問”;更有六處單一個“說”字,至於語氣和神態,自己心領神會便是。於是,教學此課,便抓住不同的“說”進行教學設計,強化朗讀訓練。

先是讓學生動筆墨讀書,在文中用曲線劃出各種各樣的“說”,然後分組共同試讀,要求入情入境,彷彿文中的角色乃自己,並以“誰讀得有聲有色,頭飾將戴在誰的頭上,角色將有誰來扮演”爲“誘餌”,激發孩子讀的興趣讀的水平。學生讀得投入,又如“做遊戲”般輕鬆,各種聲音此起彼伏,朗朗的讀書聲不絕於耳。生讀,師讀,生生互讀,師生互讀等多種讀的形式讓孩子們“讀書多遍也不厭倦”。等由“讀的量變”到“讀的質變”後,敲定分角色朗讀的人選,示範過後,再以小組形式給人人擔當角色的機會,讓人人過把“讀”癮。此時此刻,課堂的精彩與高潮便水到渠成。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9

《回聲》是二年級人教版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課文,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第八單元的主題以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生活,熱愛科學,這篇童話故事借小青蛙遇到的“問題”和青蛙媽媽的講解向同學們展示了一個生活中最常見的物理現象——回聲。教學重點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歡快、奇怪、的語氣。教學難點是讀懂課文,初步瞭解回聲形成的原因。

回聲這一現象,學生也有感受但較爲抽象,學生能聽得見但看不見,摸不着,要理解它的產生原因是重難點。學生處於形象思維階段,如何理解這些抽象的文字,讓靜變動化難爲易呢?本節課的重難點就是第5自然段,理解回聲的原理,即青蛙媽媽說的一段話。所以,我把這節課定位於突破難點,理解回聲現象。

爲了讓學生更好理解回聲,我採用多種聽讀的方式,如老師讀,學生聽,一名學生範讀,其他學生聽,聽後學生評價。學生分角色聽讀,師生分角色聽讀等,讓學生在多次聽讀的'基礎上對課文的內容有比較深的印象,以備更好的理解課文意思。在解決回聲是怎麼回事的問題上,我沒有做更多的解釋,只是利用板畫展示青蛙媽媽的做法,學生在觀看了板畫之後,好像略有所感,各抒己見,雖然有的同學說的不是很到位,但這都是學生自己的感悟,自己的理解,最後讓學生說說“還在哪些地方聽到過回聲?”在交流中,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他的答案。

總之,這節課下來,我想了很多,要學生養成上課認真傾聽的好習慣,教師要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要有師生互動的教學環節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教學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通過對本課的教學讓我深刻地認識到自身也還需要不斷地提升。課本只是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一個載體,我們不應過多的把目光放在這個上面,而應該把視野打開,讓學生從課本走向語文,從語文走向生活。學生的傾聽能力纔會很快的提高。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10

通過思考、試教、師傅的評課,我發現本節課的亮點可以放在教學設計的線索上。嘗試以蘇雅的畫兒經歷的兩次變化爲線索,但是關鍵在於以什麼樣的方式明晰這一線索呢?經過反覆思索,決定利用幻燈片的形式出示三副打亂順序的畫兒,導入問題:讀了課文,請你給這三幅畫排排序。學生自然而然地就以圖爲線索將全文串了起來,同時在課文的講解中,按順序的方法通過板書將三幅圖的變化呈現在學生面前,清晰且簡練。可以說,在試教的過程中,效果不錯,正式講時,也成爲了本次課的亮點。

有了亮點,僅僅是展示了教師,而真正的課堂是要看學生的表現。本節課,學生的表現良好,回答問題聲音洪亮、答案比較準確,尤其有感情朗讀方面讓人喜悅。

可是由於試教時目的過於簡單,更多是想讓環節更加流暢,沒有考慮學生自身的因素,公開課時腦子裏也都是我那已經滾瓜爛熟的教學環節,沒有裝着學生。導致在本應是亮點之二的“小採訪”中,過於急躁,生怕學生回答不上來,耽誤時間,於是自己全都替學生說了出來,也至於後來下課鈴還沒有響,本課的內容已經結束了。上完課,反思的時候,心中充滿了遺憾,回答問題的`孩子朗讀地特別到位,怎麼會說不出來呢?太過急躁、心中不裝着學生,那麼這堂課必然會失敗。

這篇課文講的道理是:只要肯動腦筋,壞事就有可能變成好事。因此讓學生懂得這個道理是本節課的情感目標。可是怎樣將抽象的道理與生活實際聯想到一起呢?於是我查閱了很多資料,而且選用了一個類似課文、較貼近學生生活的小例子,來引導學生理解這個道理,並且也來說一說好事變壞事的例子。可是在公開課上,我的引導並沒有啓發學生,他們也沒有說出恰當的例子。實際上,在試教過程中,我就應該發現這一情況,試教5次,五個班對於後來這個問題的表現都不一樣,我卻沒有引起重視,過分相信本班學生的能力。直到下課,我也還是解不開這個謎:怎樣才能讓學生理解呢?後來程校長給了我提點,我才發現實際上我被自己饒了進去。憑孩子現在的知識水平、閱歷等僅僅能理解,但是要求他舉出這樣的例子卻是難題了。

大家說試教的次數不能太多,我不覺得是這樣,不過,每次試教要報有不同的目的,得反思、修改纔可以。這次課還遺憾在,沒有預設如果提前講完該怎麼做。

遺憾是每次課必有的感受,不要讓遺憾重複就是進步。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11

40分鐘學習下來,同學學習的積極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反思這節課覺得對古詩教學有這樣設想:

一、打破常現,改革古詩教學的課堂結構

這節課,較大的突破就是改變了古詩教學由老師牽引着同學,逐字逐句串講詩意的保守做法。課堂上,從同學自由背誦學過的古詩開場,引出今天要學的兩首古詩。而後,佈置自學時間,使同學有一個潛心讀書的過程。在充沛自學的基礎上,讓同學彙報“讀懂了什麼”,師生一起討論,互相補充。對於同學沒有弄懂的問題,老師佈置了質疑環節,啓發同學一起研討。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在同學自由發表意見的研討中,完成了教學任務。這種設計,體現出對同學的尊重和信任,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同學,使同學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一個參與者、合作者。

《草》和《宿新市徐公店》相比,第一首易學好懂。於是我把第一首詩作爲教學重點,又抓住第一首詩中的後兩句爲重難點來突破。因此,增大了這節課的教學容量,節省了教學時間。

二、以學定教,促進同學的自主學習

自學時間充沛。佈置足夠的時間讓同學自學,同學能靜下心來認真考慮,寫寫畫畫,動手查查字典,同桌的還可以商量商量,同學學得主動,的確有所收穫。

三、創設情景,以讀爲本

爲了增強教學效果,激發同學朗讀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壯美,體會到詩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計創設情景,營造氛圍,使同學置身於大自然中。如,老師的配樂範讀,投影打出的'畫面,錄像片中真實的茫茫草原,有感情色彩的激勵語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同學入情入境,充沛地展開了想象,提高了教學效率。

與此同時,我以讀爲本,把讀和理解、讀與想象等有機結合,並不時提高讀的要求,讓同學邊讀邊考慮,學習理解地讀,投入感情地讀,配畫加上動作地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直至會背誦,使同學在讀中感受詩詞的想象力,領悟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凝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要捨得花大量的時間讓同學“自由練讀”,讓讀得不夠的同學再讀,重視了羣體活動,同時也注意到了同學的差別,培養了同學的語感。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12

《醜小鴨》是人教版二(下)的一篇課文,也是安徒生非常有代表的一篇童話故事,寓意是非常深刻的,可是一個二年級的孩子是無論無何也不會真正理解安徒生先生寫這篇童話的真正用意的,作爲老師我們應該怎樣引導孩子理解課文內容,指導他們讀好這篇童話纔是教學的真正難點和重點。

一、讀準讀好課文

“讀”是語文學習的根本途徑,它應該成爲課堂的主題活動,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始終牢牢把握住讓“學生進行各種各樣的讀”這條主線組織教學,給予學生讀的時間和空間,並藉助一定的方法,激發學生閱讀的慾望和空間。例:揭示課題後讓學生自由地朗讀課文,從讀得正確到讀出一定的語感;默讀課文是讓學生學會思考問題,指名讀,男女分角色讀,這些多種的讀書形式讓孩子在讀中理解,書讀百遍其義自現。

二、想象是理解和朗讀之間的橋樑

課堂上,我多處讓學生髮揮想象,讓學生插上想像的翅膀,比如:你是醜小鴨的朋友你會怎樣嘲笑他?如果你是醜小鴨你會想些什麼?尊重每個學生的獨特個性和生活經驗,並讓他們帶着自己的感受來讀課文,讓他們用稚嫩純真的童心自由地去體驗自然,想象會潛移默化地對他們的學習生活有所感悟,有所提高。

三、語言文字積累也很重要

語文課程標準再三強調語文教學要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最根本的一條就是要引導學生加強語言積累、加強感悟,例如:在學習第二自然段時我抓住描寫醜小鴨醜的詞句“他的毛灰灰的,嘴巴大大

的,身子瘦瘦的”來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使學生掌握這一種描寫外貌的方法。課文中的很多詞語課後我也讓學生自己讀一讀,寫一寫,記一記這樣會對他們今後的寫作打好基礎。

四、讀中感悟故事的精彩片段

當我們和醜小鴨正沉醉在她變成天鵝後的喜悅中,當我們發出“啊,多美的天鵝!”這樣嘖嘖的`讚歎聲時,有誰會想到她曾經受過的苦難,她曾經受到的屈辱,是那樣的令人心碎。讓我們再回到故事中,看看她都受到了哪些苦難和屈辱。”當我引出這樣的話語之後,孩子們一下子就進入到情境之中。然後投入地閱讀起來。醜小鴨受欺辱的部分,也是本課最精彩的部分。我基本上是讓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讀,讀與悟有機地緊密結合。學生們被故事情節感動着,被醜小鴨的命運牽動,我被學生們的朗讀感動着,這節課處處有情,處處生情。我想:這就是童話故事的魅力。

總之,我們的語文教學一定要重視學生的閱讀,讓學生在讀中學,讀中悟。讓我們和學生一起愛上閱讀,讓閱讀成爲一種好習慣吧! 回顧這一節課,不足之處很多,留下了很多遺憾。我最初的設想就是在完成字詞的同時重點引導學生讀好課文,但在教學時,時間的把握失控了,造成了前鬆後緊的局面,重點沒很好的突破,醜小鴨的心情學生沒充分體會,課堂檢測也沒充足的時間來完成,只能草草收場,以後的教學中一定要做到主次分明,合理利用課堂的每一分鐘,做到課堂的高效。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13

《木蘭從軍》這篇課文是根據北朝民歌改寫而成的。全文就像連環畫一樣,筆法簡練,畫面清晰。在這個故事中,花木蘭愛親人、愛祖國、勇敢、剛毅、英勇善戰的英雄形象躍然紙上。

在教學這篇課文的第一課時時,我先讓學生反覆讀課文,在閱讀中識字,在閱讀中理解課文,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質。然後進行自主識字,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比如:加一加;減一減;換偏旁;猜字謎;編順口溜……然後進行書寫,最後同桌互相聽寫生字。

爲了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對花木蘭的敬佩之情。我在第二課時設計了“唱一唱”,(學唱豫劇《花木蘭》選段“誰說女子不如男”,課前五分鐘展示);“講一講”,(以小組爲單位,學生講花木蘭的`故事,讓學生人人都參與講故事,並做出相應的評價。這一實踐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而且花木蘭的形象自然而然地通過自己的講述走進了記憶裏,從而成了他們崇拜的偶像。);“說一說”(說一說木蘭在你的心中是什麼樣的?在孩子們暢所欲言的發言中,花木蘭愛親人、愛祖國、勇敢、剛毅、英勇善戰的優良品質此時已經在孩子們的心中紮根了。)這一系列多向互動情境,通過閱讀、感悟、表達與創新讓學生對花木蘭的認識步步深入,情感進一步得到昇華。

最後進行拓展閱讀,進入博客圈閱讀《木蘭詩》,並在論壇上寫下自己的感悟。此時閱讀已成爲一種習慣,一種語文課堂上的習慣。我們語文教師,就要還時間於學生,還誦讀於課堂。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14

《千人糕》是一篇文淺情深,易於理解的課文而作爲在新課標指導下的教學,我首先想到的是重在對學生文化的認識,知識的積累和情感的薰陶,在教學這篇課文時引導學生從這三方面加以理解。

優點之處:

1、文化認識,共同努力互相協作。

全文的中心是讚美合作精神,要讓學習懂得任何一樣東西是成千上萬人共同勞動的結果,怎樣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獨立思考,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熱情,我首先從導入上設懸,讓學生帶着思考步入對課文的認識,基於這一點,學生能較快找出文章的中心,從而從客觀上實現時文章的突破,在細節的處理上我注重口語訓練,表達情感,因爲口語表達訓練是語文能力的外?在讀中加以認識,在認識中加以理解,在理解後方有感悟。

2、知識積累。

所謂知識積累,就是希望學生在學習新的知識的同時同舊有的知識加以融會貫通,只有在學習的過程中加以鏈接,才能讓學生的學習過程產生興趣,加深理解。比如我在教學時,注重啓發學生頭腦中舊有的知識,在學習課文時,注重同學生現實的生活聯繫起來,從而從真正意義上體現了新課標所提出的人文性、生活性,讓語文學習同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繫在一起。

3、情感薰陶。

本節課我認爲最好的設計就是在於對學生情感的薰陶,讓學生通過對傳統節日的認識,豐富自身的情感,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這種拓展,不僅僅體現爲知識性,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實現情感的接受,我發現當我打開這些傳統節日時,學生眼中充滿着新奇,這不是我們教學收到的最佳效果,只有興趣纔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用心的老師纔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只有情感上得到滿足的學生,才能真正證明一堂課的成功。

不足之處:

最後通過對本節課的教學,我也認識到學生的'表現也不是一層不變的,中間有思維敏捷的,有後進的,在這個過程中我就感受我的設計還應更大地面對全體學生,怎樣才能把這一環設計好,是我本節課留下的問題。

改進措施:

調動了學生的興趣是學生學好課文的前提,但我們還應面對全體學生,把每一個細節都要落實好,把具體的操作過程要把握好,在教學目標的設置上,今後更要注重體現達到目標教學中過渡目標的設置,一環扣一環,一脈相承。

二年級語文教學反思範文15

1、收集信息,溝通課內外,發展學生的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於學生在趕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於創新的重要途徑。爲此,我在課前就讓學生通過網絡資源或向爸爸媽媽瞭解以及自己到課外書上找尋等手段,收集有關祖國名山大川特別是安徽黃山的資料,雖然這對於我們三年級學生來說是件難事,但利用現代網絡技術溝通了課堂內外,從課上學生的反應來看,大多數學生能動手找尋,不但瞭解了祖國與哪些名山大川,而且還知道了這些名山大川的個性特點,這樣既是一種能力的培養,也激發了孩子們參與的興趣,學生通過自己查找,拓寬學習的空間,增加了語文實踐的機會,培養了學生的主動探究的精神。

2、以學生爲主體,合作探究,共品奇石。

《新課程》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內容也是爲學生服務的,所以在“品石”過程中,我也能滲透新課程理念,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你們想先觀賞哪塊奇石?”讓學生自主挑選奇石進行觀賞。這樣,學生樂學愛學。課堂上,我還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語文課程標準》提倡啓發式、討論式的教學,通過教師指點,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和交流,鼓勵學生髮表獨立見解,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大有裨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共同探究奇石:“這幾塊奇石到底奇在哪裏?”這樣,學習課堂不再是少數人的舞臺,而是全體學生的樂園。通過學生相互議議、相互說說,在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中學習、探究,從而使學生自己感悟道理。這樣,不僅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倡導了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而且使學生很快明白了問題的根源所在,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通過“你發現了什麼”的導向性提問,誘發了學生探究的動機,使學生進入了主動探究的學習狀態。從同學們的發言可以看出,每人的發言可謂獨到,個性得到張揚。“你還發現了什麼”這樣富有啓發性的問題再次激發起學生智慧的火花,培養了學生細緻觀察的能力。教是爲了不教,讓學生學會學習,也是我們每個語文老師孜孜追求的目標。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按照學法來研讀課文,理解詞義,讀懂句子,而且還調動學生腦、眼、口、手各種器官投入學習,引導學生找找、讀讀、想想、悟悟、說說,在品讀中讓學生深刻體會黃山奇石的神奇之處,既突破教學的重點,又能使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這樣,學生不但學得輕鬆,而且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3、靈活運用課件,優化課堂教學。

1)創設情景,巧妙導入,激發學生尋找奇石的興趣。

“導入”也叫“開講”。“導入”有着思維定向的.作用。教師“開講”的創意,

往往能爲整堂課“基調”。而運用多媒體“開講”,不僅有聲有色,更有情有意,它能給學生以時空感,還能給學生以一種特定的撩人的氣氛。心理學研究發現:學生濃郁的情感,歡樂的情緒,能使學生頭腦清晰,精神振奮,思維活躍,注意力集中,帶來良好的學習效果。反之,消極的學習情緒則會使學生思維遲鈍,記憶困難,注意力渙散,抑制學生的智力活動。學生一旦對學習失去情感,思維、想像、理解、記憶等機能,心理便會受到壓抑。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上課開講前一、二分鐘,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本課的課題置於精美的畫面背景上呈現於大屏幕,再配以優美動聽的樂曲,通過這一視聽結合的課件手段就能有效地營造出聲畫並茂的課堂情境,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調整好準備上課聽講的愉悅的情緒背景,更重要的是爲整堂課做好主題鋪墊,使學生的思維迅速定向於授課內容上。

上課伊始,我通過自己製作的課件,讓學生伴隨着優美的音樂和老師一起去領略黃山的神奇風光,學生的興趣極其濃厚,學習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學生非常想看黃山的奇石,學生帶着好奇心,很快進入了學習狀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饒有興味地很快找出課文中寫到的黃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等,並暗暗驚歎,原來,黃山的“奇石”連名字那麼有趣。那神話故事中的“仙桃”、“仙人”、“金雞”、“天狗”都在黃山聚會了,那童話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觀海”、“獅子搶球”也出現在黃山的山峯了。學生由此對黃山奇石產生了強烈的探究慾望。

2)突出重點,再現畫面,幫助學生品賞奇石的神奇。

在語文教學中,每篇課文都有突出中心和用來體現訓練重點的詞、句、段,也有意思比較深刻或內容離學生實際比較遠的詞、句、段。在教學中,當學生難以理解、掌握時,爲減少老師繁瑣的講解,適時、適量運用多媒體手段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力求使媒體用在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處。如在品讀“猴子觀海”這塊奇石時,有的學生雖然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知道了“雲海”不是真的海,而是“猴子”站在陡峭的山峯上看到的雲霧,但“翻滾的雲海”到底是一幅怎樣令人心醉的畫面呢?學生很難體會的到,這時,若單靠我的講解,無論講得多麼精彩,學生也很難體會、理解,爲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感悟,我適時地發揮多媒體特有的功能,及時地播放了“翻滾雲海”的動態畫面,學生看着如此美妙的“雲海”,都紛紛發表自己對“雲海”的獨特見解。有的說“雲海”真是波濤洶涌,有的說“雲海”波濤滾滾,還有的說“雲海”真是人間仙境,怪不得猴子在這麼高的山崖一動不動,它是看得着迷了!多麼精彩的發言啊!學生對“翻滾的雲海”有了深層次的感悟。這樣,不但能使課堂教學的難度大大降低,而且使教學結構和學生的認知結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學生的思維活動向獨立、主動、深刻、全面發展,突出了課文的重點,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3)巧妙播放,使學生產生再學習的願望。

在欣賞完文中的第二、三自然段中的四塊奇石後,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了課件,再現了黃山許許多多千奇百怪的奇石,激發了學生繼續探究的熱情,使學生產生了“能探風雅無窮意”的心理,有了再學習的強烈願望。這與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是完全相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