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部編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部編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6W 次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纔好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部編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部編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

部編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進行了兩項任務:1、通過看圖,說清了圖意。學習聲母b p m f認讀;2、在四線格中正確書寫書寫聲母b p m f 。

成功之處:

有機把學拼音與發展思維、豐富語言相結合,努力體現語文學習綜合性的特點。

1。剛入學新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不夠規範,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在教學上教師充分借用直觀形象——插圖,使學生接觸感性材料,啓發他們看圖說話,自編順口溜,初步對拼音字母形狀、發音都有自己的理解,學生的形象思維得到培養;還啓發學生想一想:你還有更好的辦法嗎?學生的求異思維也得到培養,把抽象符號具體化、形象化。

2。藉助圖創設情境,組織學生想象,訓練他們說完整的話。如:啓發學生利用聲母“f”構圖進行情節組詞、說話。用“佛”組詞(大佛),目的是讓學生想說、敢說,發散學生思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3。根據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半節課後學生感到疲勞、紀律有鬆散,這時教師把拼音融入活動與遊戲中,提高鞏固音形目的。把抽象符號與學生的.語言積累、生活體驗融爲一體,在愉悅輕鬆的氛圍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不足之處:

由於剛接觸聲母,所以,在朗讀能力訓練方面還不夠,不能一味的講解發音要領,而要培養學生自己認讀的能力,。還有就是“小紅花”獎勵太勤,應該有重點的進行獎勵,起到激勵作用。

部編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2

《口耳目》是孩子們的第二節識字課,他們才適應了拼音教學,又要面對新的挑戰—識字教學。識字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步驟、老師的教學環節都和拼音教學有差距,孩子們一時還不能適應。

《口耳目》整篇課文把畫畫、古文字與象形字對應起來,展示了漢字的演變過程。課文中的生字都是高頻字,如:口、耳、羊等字,同學在生活中可能都已經接觸過,同學應該會讀、會認。因此,我將本堂課的目標定爲:“通過遊戲、兒歌識字等方法,認識鞏固生字,讓同學在樂中學,從而激發同學熱愛祖國文字,發生學習漢字的.興趣。

這節課大膽的讓學生自己學習生字,讓孩子們自己感受到獨立學習的快樂,爲以後的自主學習打下好的基礎。我重點選擇了有代表性的“目字,先看圖說目,一方面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則培養了說話能力;接着看圖比字,告訴學生這是古代人寫的字,進而比較古字和圖的相似處,讓學生初步瞭解了象形字的由來:古人根據圖畫畫出來的,因而字和圖畫很像;最後出示演變到現在的目字,比較目和目圖的相似處。

部編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3

經過一個多月的煎熬,一年級的漢語拼音的教學差不多接近尾聲了,總結這一個多月以來的拼音教學,一句話:苦中有樂。

首先的感覺就是拼音教學都有一個固定的模式:看情景圖——學習情景歌——認識新的拼音字母——複習總結。在這四個環節中,每個環節都訓練了孩子某種習慣和素養。看圖是爲了引出新的知識,也是爲了讓孩子學會細心的觀察,有序的觀察。看完圖之後試着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鍛鍊了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對今後的寫作也有幫助。學習情景歌是對現在知識的一個總的概括……每部分都有它的作用和意義。但是,從漢語拼音第一課到第十五課一直這樣學習過來,的確有許多的重複,也有點單調,對於一年級的孩子,的確缺少了吸引力。就一年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說,大部分孩子在幼兒園都已經學習過了拼音,因此,能否吸引住孩子似乎是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重要標準。

漢語拼音課的教學內容只有字詞,沒有句子,更沒有故事情節,缺乏一定的語言文字情境。每堂課學生學習的都是一些抽象的表音符合,而且這些符號既難讀又難記,學生學起來易感到枯燥乏味。應該將字母的.形和發音與插圖結合起來,將抽象字母具體形象化,激發學生的情趣。同時,還應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其中。剛入學的兒童注意力短暫,要使他們掌握拼音知識,就必須採取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因此教的方法要科學,形式要多種多樣。

一年級的學生記得快、忘得快,如何將暫時記憶有效化,變成長期記憶。根據學生的年齡小,好動、愛表現、記憶力強的特點,可以將枯燥無味的複習鞏固方法換成找朋友、摘花、摘蘋果,送信、爬山比賽等遊戲形式激起學生的興趣。兒歌是低年級學生易接受且喜聞樂見的形式。利用兒歌的趣味性和琅琅上口的特點,讓學生多讀多拼少寫,既能糾正其發音又能豐富學生的知識。

漢語拼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它是幫助兒童識字、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學好漢語拼音,對於孩子來說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

部編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4

(一)如何解決低年級學生唱讀問題

第一、教師要經常範讀、領讀。

第二、充分利用已有的多媒體資源,讓學生學有所仿。

第三、運用多種朗讀形式。

第四、重點訓練每句話最後一個字的讀音,尤其是聲調。

第五、以“說”帶“讀”,以“說”促“讀”。

第六、加強對學生朗讀方法的指導。

第七、樹立榜樣,多表揚不唱讀、讀得好的學生。

(二)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課堂應變能力

1.讀透教材、瞭解學生。研讀每個學段教材的特點、教學的要求,嚴格按照要求設計教學。瞭解每個學齡段學生的特點,適應學生的發展特點安排合適、合理的教學環節。

2.認真設計教學方案。在備課過程中,不循規蹈矩,不一味模仿優秀,根據自身對教材、對學生的理解,按照課標的要求,設計符合自身、符合自己學生、符合教學實際的教學方案。包括教學素材的選取,要有新意、接地氣,讓學生感到新奇、感到熟悉,讓學生喜歡的素材才更能讓學生理解,才能發揮更好的`作用。

3.關注課堂、關注學生。深諳教學設計,在課堂上完全不用背的形式,做到自然流露的程度。這樣才能全身心的關注課堂、關注學生。注重課堂生成的學習機會,有問題及時糾正,讓學生及時改正錯誤。有新的知識點的生成,及時指出,作爲新的學習點讓學生積累或者練習。

部編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5

這是一年級《品德與生活》第一單元的第一課,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學會比較幼兒園與學校生活的差異,感受到角色轉換帶來的快樂;學習瞭解新環境的方法;初步嘗試與同學合作完成任務

2、知道愛護書本的重要性;瞭解學校的有關設施、設備;懂得學校與幼兒園生活、學習的不同。

3、瞭解、熟悉新的校園環境,熟悉新同學新老師,逐步適應新的校園生活。體驗上學的快樂,體驗作爲一名小學生的愉悅和自豪。一年級學生剛入學,他們對小學生活既充滿好奇、渴望,同時又存在很多擔心和疑慮。學校生活到底怎麼樣?與幼兒園生活有什麼不同?上學有意思嗎?老師、同學會喜歡我嗎?帶着這些好奇、疑問、孩子們走進了學校的大門,開始了一種全新的生活。針對學生的.心理狀態,教師在教學中要從不同的角度,通過不同的形式,幫助孩子消除疑慮,引導孩子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感受到上學的快樂,鼓勵他們積極參與集體活動,開始新的生活。

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是這樣做的:

1、教學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引導學生說出內心真實感受。“領新書”是學生入學後經歷的一件大事,讓學生看圖,回想領新書的情景,說出內心的感受,學生不約而同地表達出高興、激動的情感。再讓學生討論:書對我們學習有什麼幫助?你是怎麼和新書交上朋友的?怎樣保護好書?結合學生的發言,教師激發學生對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同時引導學生了解愛護書本的重要性,知道愛護新書的方法,懂得從小應該養成愛護書的習慣。

2、利用對比的方法,使學生知道學校與幼兒園的不同。讓學生通過看圖、回憶,尋找、發現、比較小學生活與幼兒園生活的不同,明白小學生活以學習爲主,要儘快完成從幼兒到小學生的轉變,逐漸適應學校的生活,並用愉悅的心情面對新的變化。

3、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做到寓教育於活動中。結合學生特點和教材內容,開展了整理書包和參觀校園的活動,學生興致很高,在活動中學生互相學習、交流合作,在活動中也很有收穫,懂得了應該如何整理書包,也認識到我校的環境很美麗,設施很完備,教師再引導學生懂得愛學校,要珍惜這麼好的學習條件,努力學習。

這節課教學效果較好,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認真地觀察、思考、討論,積極發言,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感受到上學的快樂。

部編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6

第五單元是第二個識字單元,延續了第一個單元的編排特色,編排了《畫》《大小多少》《小書包》《日月明》《升國旗》5篇識字課,將識字寓於生動形象、充滿童趣的情境之中,內容淺顯,內涵豐富,形式多樣,滲透對比識字、會意字識字、歸類識字等多種識字方法。在教學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採用具體形象的直觀手段,激發學生的識字熱情。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提高識字效率,鞏固識字成果。

本單元教學的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1.層層遞進,運用多種方式復現生字。

一年級學生識字的一個很大特點就是“認得快,忘得也快。”因此,識字教學要根據兒童識字的這一特點,對生字的認讀要採用多種方式,反覆認讀。從看圖讀拼音識字,到讀拼音識字,去掉拼音識字,打亂順序識字,再在遊戲中識字,生字的'識記有層次、有梯度,通過這樣反覆訓練,學生對生字的認讀得到了鞏固。

2.多種識字方法識記字形、理解字義。

(1)偏旁歸類識字。

“犭”:貓、狗。

“辶”:遠、近、還。帶“辶”的字,一般和走路或路有關。

“艹”:花、草、蓮、萍。帶“艹”的字,一般都和花草植物有關。

“木”:樹、林、桃、橋。帶“木”的字,一般都和樹木或木製品有關。

“鳥”:鴨、雞。

(2)加一加。

聽=口+斤 色=+巴 多=夕+夕筆=+毛作=亻+乍課=訁+果

早=日+十 雙=又+又 起=走+己紅=糹+工明=日+月晚=日+免

(3)換一換。

爸-色 聽-近 天-無

(4)形近字對比。

升-開 麼-公

(5)編字謎識記。

美:羊兒沒尾巴,“大”字來代替。升:遠看是個“開”,帽子斜着戴。

(6)事物歸類識記。動物類:黃牛、貓、鴨子。水果類:蘋果、杏、桃。

 (7)組詞法。黃:黃牛、黃色。少:多少、少見、很少。

 (8)藉助反義詞。來——去,有——無,遠——近,多——少。

3.總結識字方法,歸類識字,提高識字效率。

在識字的過程中,有意識地滲透方法。如: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組詞、編字謎、反義詞、會意字、象形字。

在今後的教學中需要改進的地方:

1.可以採取小組合作的方式,互助識字。小組內交流識字方法,互相學習。

2.重視預習。在預習時,讓學生們先把生字圈出來,進行拼讀。二類字組詞練習,一類字觀察筆順,書空筆順。

3.及時複習。

4.可以引導學生做一些字卡。正面寫生字,背面寫拼音,多讀多記。

5.擴大課外閱讀量,在閱讀中識字。

在今後的識字教學中,我會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採用更豐富的、更有趣的方式,激發學生的識字熱情。教給孩子們識字方法,培養自主識字的能力。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在生活中學習成長。

部編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7

《秋天》是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通過描寫樹葉黃了,一片片葉子從樹上落下來和一羣大雁往南方飛這兩個場景,說明秋天已經來到,表達了一種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本課語言優美,情感豐富,學生要反覆地對課文進行有感情朗讀。因爲是學生初次學習課文,學生認字也不多,因此,教學過程重在引導學生喜歡閱讀,能有自己簡單的'體驗。在教學中,我安排了隨文識字,同時針對低年級孩子,我適當地陪上圖畫等幫助孩子理解課文,這樣會更形象,有利於孩子注意力的幾種。

部編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8

一、教學成果

教學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引導學生說出內心真實感受。“領新書”是學生入學後經歷的一件大事,讓學生看圖,回想領新書的情景,說出內心的感受,學生不約而同地表達出高興、激動的情感。

二、成功之處

利用對比的方法,使學生知道學校與幼兒園的不同。讓學生通過看圖、回憶,尋找、發現、比較小學生活與幼兒園生活的不同,明白小學生活以學習爲主,要儘快完成從幼兒到小學生的轉變,逐漸適應學校的生活,並用愉悅的心情面對新的變化。開展不同形式的活動,做到寓教育於活動中。結合學生特點和教材內容,開展了整理書包和參觀校園的活動,學生興致很高。在活動中學生互相學習、交流合作,在活動中也很有收穫,懂得了應該如何整理書包,也認識到我校的環境很美麗,設施很完備。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引導學生懂得愛學校,要珍惜這麼好的`學習條件,努力學習。這節課教學效果較好。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認真地觀察、思考、討論,積極發言,特別是在“大手拉小手”活動之後,學生們的感受更深刻,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感受到了上學的快樂。

三、不足之處

教師應該相信學生,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教師只需在學生確有困難的地方點撥指導,教給其學習方法,體現學生的學。這一點是我在以後的教學中必須要改進的。

部編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9

在《z c s》這堂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運用以下方法:

1、創設情景,使拼音教學情景化、生活化。剛開始,我充分利用情景圖,把學習內容有效地整合起來,這樣,既有利於學生學習拼音,幫助記憶字母的音和形,又增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2、通過遊戲和活動,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協調參與。如:遊戲“摘桃子”、“找寶藏”。學生通過遊戲“摘桃子”,再次鞏固了聲母z、c、s和整體認讀音節zi、ci、si的認讀。

3、課堂上充分使用激勵手段,及時準確地給予孩子有效正確的評價。其中有鼓勵性語言,有水果糖的獎勵,還有肢體語言的鼓勵等。

4、藉助順口溜,幫助記憶。例如,課件裏出示的“像個2字zzz,半個圓圈ccc,半個8字sss。

5、課堂上,以身示範。我不僅從規範課堂秩序和學生的`坐姿上以身示範,而且引導學生“請你跟我這樣做”,“請你跟我這樣讀”,“請你跟我讀三遍”等禮貌用語以身示範,很好地給學生做出榜樣,讓學生跟老師一起參與到課堂的學習中。

6、課堂上對舊知的回顧與新知的有效整合。在教授整體認讀音節zi、ci、si時,我引導學生回顧了前面學習的整體認讀音節yi、wu、yu,通過複習這三個音節的讀音,學生很快明白了zi、ci、si這三個音節寶寶也是整體認讀音節這個大家庭的成員。

當然由於學生剛步入一年級,加上他們的年紀還小,自制力差,需要我時時刻刻對他們作出有效的引導、調控。特別是對於比較好動的學生,還需要多費苦心。還有個別學生的發音一直不到位,還需要多示範,多指導。

部編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0

《我上學了》作爲新生入學教育的開端,主要分爲我是中國人、我是小學生、我愛學語文三個部分,主要對學生進行愛國教育,幫助一年級新生初步瞭解學校生活,體會上學的快樂和學語文的樂趣。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如下教學反思:

一、成功之處:

1、教學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引導學生說出內心真實感受。幫助學生通過圖畫、視頻等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儘快適應小學生活,減輕學生心理上的'焦慮感。通過遊戲的方式加強同學間的瞭解和相互認識,減輕陌生感和不安感,儘快適應新環境。通過歌謠、看圖說話等方式,培養學生的愛國之情及正確的讀書姿勢、寫字姿勢和傾聽的正確方法等,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和行爲習慣。

2、寓教育於活動中。結合學生特點和教材內容,開展了做自我介紹、認識班上同學和參觀校園的活動,切實幫助學生們在活動中互相學習、交流合作,不僅儘快熟悉班上同學、班級和學校環境,也進一步幫助學生認識到美麗的校園環境及作爲一名小學生的驕傲,引導其熱愛學校,好好珍惜優良的學習條件,努力學習。

二、不足之處:

1、對於紀律的全面、反覆強調欠佳,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出現隨意說話,交頭接耳的現象。由於是剛開學的過渡課程,班級常規的訓練還有一定的欠缺。

2、教學內容還不夠生動有趣,教師語言不夠聲情並茂,不夠兒童化,對於調動學生積極性有所欠缺。以後應更多地用孩子們喜歡的語言進行授課。

部編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1

《語文園地五》有6個板塊的內容。“識字加油站”歸類呈現了4組表示時間的詞語,引導學生識記5個生字,瞭解時間之間的先後順序;“我的發現”通過偏旁歸類,讓學生了解漢字偏旁表義的構字特點;“字詞句運用”通過對“n—l” “sh—s”“zh—z”3組易混淆音節的強化認讀,加強學生的辨讀能力;“書寫提示”總結了“從左到右”“先撇後捺”兩種漢字書寫規則,培養學生按筆順正確書寫漢字的習慣;“日積月累”編排的是古詩《憫農(其二)》,學生在積累古詩的同時,明白要珍惜勞動成果,不能浪費糧食的道理;“和大人一起讀”編排的是一則有趣的故事《拔蘿蔔》,通過和大人一起閱讀,瞭解故事內容,學習續講故事。

本課教學的成功之處有以下幾點:

1.“識字加油站”部分。教材呈現了四組表示時間的詞語。一天內的`時間、以天爲單位的時間、以月爲單位的時間、以年爲單位的時間。通過自己讀,同桌互讀,小組齊讀等方式,體會不同的時間。同時,聯繫《語文園地四》的“日積月累”部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引導學生珍惜美好的時間,合理利用時間。

2.“我的發現”部分。先讓學生認讀生字,正音。蘋、林是後鼻音。草是平舌音。再觀察這些字的共同點:每組漢字都是由相同的偏旁組成的。引導孩子理解偏旁代表的意義。一般來說,帶“艹”的字,表示和花草植物有關,帶“木”的字,表示和樹木或木製品有關。同時,再讓孩子列舉一些學過的或見過的字。如:“艹”:苦、萍、荷、藍。“木”:柳、棋、校、森。通過偏旁歸類法識字,可以提高識字效率,也滲透了偏旁表義的構字規律。

3.“書寫提示”部分。先回顧學過的兩條書寫規則及相應的例字。 從上到下:二、三。先橫後豎:十、禾。再學習這兩條規則。從左到右:兒、林。先撇後捺:本、天。我先讓孩子書空筆順,再仔細觀察每一個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我一邊範寫一邊強調書寫要領。關鍵筆畫的書寫,強調兩次。始終傳遞一種理念:我們一定要按照筆順規則,正確、規範地書寫漢字。學生練寫的時候,我巡視指導,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和執筆姿勢。

4.學習古詩。這首《憫農》,很多孩子都會背。我出示插圖,讓學生看着插圖背誦。畫面上,烈日當空,一個農民伯伯扶着鋤頭休息,時不時伸手擦去額頭上的汗水。讓學生們通過畫面,來體會農民勞作的艱辛。引導孩子們要珍惜糧食,珍惜別人的勞動果實。有的孩子看了圖畫,感觸很深,說自己以後不挑食,不浪費。

5.“和大人一起讀”部分。《拔蘿蔔》這篇課文,孩子們都很熟悉。我採取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們學習課文的內容及句式。“誰種的蘿蔔?”“老公公。”“老公公拔蘿蔔的時候拉着哪裏?”“拉着蘿蔔葉子。”“老公公拔蘿蔔的時候嘴裏喊着什麼?“嗨喲!嗨喲!” “蘿蔔拔出來沒有?”“沒有”“老公公請誰來幫忙?”“請老婆婆來幫忙。”“老婆婆拉着誰?”“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又拉着誰?”“老公公拉着蘿蔔葉子。”“他們一起喊什麼?”“嗨喲!嗨喲!”“蘿蔔拔出來沒有?”“沒有”依次類推,老婆婆喊小姑娘來幫忙,小姑娘喊小狗來幫忙,小狗喊小貓來幫忙,小貓喊小老鼠來幫忙……“蘿蔔最後拔出來了嗎?”同學們都興奮地回答:“拔出來了!”引導孩子們看圖,看每一次拔蘿蔔後,蘿蔔的變化,進而理解:人多力量大,團結就是力量。通過一問一答,幫助學生理解了內容及句式。這個時候,再要求學生續編課文就順理成章了。看孩子們聽得很投入,我讓大家回家以後自己試着續編課文,再讀給爸爸媽媽聽。

接下來我談談本次授課的一些不足之處:

1.在學習表示時間的詞語時,可以打亂順序,讓學生重新給詞語排隊,以加強對時間順序的理解。還可以根據學生實際,選擇性地瞭解一些時間詞語之間的關係:一年有幾個月?一個月有幾天?一天可以分成幾個時間段?……讓學生加深對時間的認識和了解。

2.偏旁歸類識字時,可以再列舉一些學過的偏旁。比如:“女”:媽、妹、奶。“氵”:江、河、湖。

3. 《拔蘿蔔》這個故事,以問答的形式進行了講解。應該再讓學生多讀幾遍。在朗讀中體會課文的趣味性。

以上是我對《語文園地五》這一課的教學反思。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

部編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2

首先讓學生觀察“金木水火土”五張圖片,並且強調“一二三四五”是漢字序號,讓學生按照“我想說第幾張,是什麼?”的句式進行回答,目的是讓學生在回答中認識生字,學生回答完老師馬上在相應圖片上,出現漢字“金木水火土”,學生就能很快的說出獨體字的字義,進一步理解“金木水火土”的意思。這樣圖文結合的認字方法,讓學生從視覺上有一個整體的認知,激發了學生識字與生活相結合的興趣,讓學生學會生活識字,藉助圖片識字,增強學生對生字的認知。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們也發現,學生在觀察圖片的時候,能夠將圖片的內容準確的.表達出來,一個字代表一種事物,世界萬物都離不開“金木水火土”這五種物質的組成,讓學生產生了對世界探究的興趣,這也告訴老師們,我們的識字,不要僅限於識字本身,更重要的生字背後要告訴學生的字的意義。更是很好的完成了讓學生認讀生字的教學目標。

部編一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13

多種方法識記,提高識字效率。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教學的難點。本節課以6個生字的識記爲重點,引導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思考識記生字的方法。在彙報的過程中,識字的方法變得多元化;在教師點撥的過程中,識字的方法變得有效化。

教學目標中提出: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這種喜歡和願望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育中去激發和培養。比如在教學生字時,用生字卡片,讓孩子們三到四個人爲一小組進行合作,想辦法記字。創設情境識字。將情境帶入課堂,將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更多的活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