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一年級語文下冊《小夥伴》教學反思

一年級語文下冊《小夥伴》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3W 次

身爲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一年級語文下冊《小夥伴》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語文下冊《小夥伴》教學反思

一年級語文下冊《小夥伴》教學反思1

《小夥伴》是以好孩子好品質爲主題的一篇課文。課文內容以春遊爲題材,寫了幾個小夥伴去春遊,而其中一個叫瑪莎的丟了揹包後;同伴們都採用了自己的關心方式。從中,展現了兒童的情感世界是如此天真、可愛。

一年級教學應該注重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更應該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獲取知識。一堂課是否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覺得情趣的導入極爲重要,小孩子天生喜歡看動畫,用適合課文相聯繫的動畫,可以激發小孩子對課文內容有極大的興趣。

在課文朗讀方面,我設計了分角色朗讀。通過角色朗讀讓其他同學對扮演角色的同學進行朗讀評價,並把自己的想法以及朗讀的處理說出來。並根據自己的想法讀給同學們聽,通過這一環節小孩子們特感興趣,積極參與評價;大膽地說出自己的處理方法,從而達到預想的`效果。

不足之處很多:

1、課堂教學時間的把握不夠。

2、學生對課文的體驗和感受是存在差異的。因此,在學生朗讀時,應該允許學生用不同的語氣,語調來讀。

3、教學環節的銜接不夠流暢。

《小夥伴》教學反思

在教學《小夥伴》一文時,感覺有以下兩點成功之處,特加以記錄:

一、利用同桌,促進學生讀準生字詞

識字教學仍是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由於學生的識字量參差不齊,而一年級下半學期的學生又已經能夠藉助拼音讀準字音,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識記字形。因此,我讓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圈出自己不認識的或認爲比較難讀的詞語和生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然後把自己圈出來的詞語和生字讀給同桌聽,請同桌幫助正音。最後用老師考考小朋友的方法,來集體交流,鞏固字音。這個環節的設計考慮到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學生在原有的知識水平上去自主學習,達到識字的目的。

二、教給朗讀方法,激勵自讀自悟

本課教學我把朗讀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以讀爲本、自悟自讀”。爲了避免老師講得多,提問多,引導得多,我運用學習小夥伴的口吻,用淺顯的語言把練習朗讀的方法教給學生。

“我抓住了能幫我讀出感情的詞語和標點符號。”“當我知道了,瑪莎和維加在想些什麼時,我就把句子讀好了。

”然後讓學生運用這些方法自讀自悟、邊讀邊思,同桌交流,使學生在朗讀中去理解詞語,去體會感情,去培養語感,去接受潛移默化地語言薰陶。

在上課過程中,正是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讓我體會到了令我激動的氣息:學生自由閱讀,靈活運用方法,自主合作討論,各抒己見。如讀到“你怎麼不吃呀?”這句話時,有的學生抓住問號,遷移以往學過的知識,體會它所表達的語氣,然後進行朗讀練習;有的學生入情入境,體會維加當時的想法,讀出他非常奇怪的語氣。儘管大家練習朗讀的方法不同,但都或近或遠地理解了文章的內容,經過點撥,孩子們都感悟到了人物當時的心情,繪聲繪色地讀出了人物說話的語氣。

一年級語文下冊《小夥伴》教學反思2

接到要在區課改實驗教研活動(閱讀專題)中上一節研討課的任務時,我既高興又擔心,因爲這對於我來說是一次鍛鍊和提高教學水平的絕佳機會,然而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該如何上,我對此也存在着很大的困惑。有幸在備課之前看到了崔巒老師的這段話:“低年級閱讀教學最重要的是指導同學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最好能讀出感情。還有一個重要任務:認字學詞,積累語言。此外,還要培養讀書習慣,習得初步的讀書方法,體現正確價值觀的引導。一年級的閱讀教學,要結合對少量詞和句的理解,體現由讀正確──讀通順──讀出感情的指導過程和同學練讀的過程。”這段話恰好給我指明瞭低段閱讀教學的方向。

於是我選擇了《小夥伴》這一課,並根據教材的特點和一年級的教學要求,開展了教學活動。研討課結束後,與會同行、教研員對我予以了充沛的肯定,假如說本節研討課尚還勝利,反思課堂取得勝利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創設恰當的教學情境,突現教學的整體性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創設了“給動畫片找配音演員”這樣一個教學情境。主要分成這樣幾個步驟來把它貫徹始終:

1、提出評選要求:聲音響亮,說話流利、有感情。

2、挑選最佳旁白。

3、挑選最佳瑪莎和維加。

4、最佳配音演員給動畫片配音。

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主要起到了兩個作用:

⑴調動了同學的學習積極性,讓同學清楚地知道本課的學習目的和自身努力的方向。

⑵使整堂課的所有教學環節有機統一,而不顯得支離破碎。

認生字是爲了把課文讀準,分段讀課文是爲了把課文讀通,體會人物的心情是爲了把課文讀出感情。從課堂情況來看,我的這個教學情境的創設是恰當的,是有助於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同學興趣的。

二、通過同桌互助,協助同學讀準生字詞

識字教學仍是一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由於同學的識字量良莠不齊,而一年級下半學期的同學又已經能夠藉助拼音讀準字音,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識記字形。因此,我讓同學自由讀課文,邊讀邊圈出自身不認識的或認爲比較難讀的詞語和生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然後把自身圈出來的詞語和生字讀給同桌聽,請同桌協助正音。最後用老師考考小朋友的方法,來集體交流,鞏固字音。這個環節的設計考慮到了同學的個體差別,讓每個同學在原有的知識水平上去自主學習,達到識字的目的。

三、教給朗讀的方法,促進同學自讀自悟

本課教學我把朗讀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強調“以讀爲本、自悟自讀”。爲了防止老師講得多,提問多,引導得多,我運用學習小夥伴的口吻,用淺顯的'語言把練習朗讀的方法教給同學。“我抓住了能幫我讀出感情的詞語和標點符號。”“當我知道了,瑪莎和維加在想些什麼時,我就把句子讀好了。”然後讓同學運用這些方法自讀自悟、邊讀邊思,同桌交流,使同學在朗讀中去理解詞語,去體會感情,去培養語感,去接受潛移默化地語言薰陶。

在上課過程中,正是這個教學環節的設計讓我體會到了令我激動的氣息:同學自由閱讀,靈活運用方法,自主合作討論,各抒己見。如讀到“你怎麼不吃呀?”這句話時,有的同學抓住問號,遷移以往學過的知識,體會它所表達的語氣,然後進行朗讀練習;有的同學入情入境,體會維加當時的想法,讀出他非常奇怪的語氣。儘管大家練習朗讀的方法不同,但都或近或遠地理解了文章的內容,經過點撥,小朋友們都感悟到了人物當時的心情,繪聲繪色地讀出了人物說話的語氣。

四、結合課文理解詞語,聯繫生活運用詞語

“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這是新課程規範對第一學段的閱讀提出的階段目標。

《小夥伴》這一課中,“糟糕”這個詞語是同學比較難理解的。因此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在同學讀了帶有“糟糕”的這句話後,我奇怪地問道:“究竟發生什麼事了,讓維加大喊‘糟糕’,你能用這個句式來說說嗎?”(出示:這可真糟糕啊!)小朋友們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各抒己見:“瑪莎把揹包丟了,她得餓肚子了,這可真糟糕啊!”“離回到家還有好長的時間,瑪莎的肚子要餓好久哪,這可真糟糕啊!”“瑪莎回到家,可能要被媽媽批評了,這可真糟糕啊!”同學在補白說話中明白了“糟糕”這個詞語的意思。我順水推舟,又隨即問道:“那在你們的身上發生過糟糕的事情嗎?”小朋友們紛紛聯繫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有的說:“我去上學,可是忘了帶書包,這可真糟糕啊!”有的說:“我忘了把開水帶到學校裏來了,今天上完體育課沒水喝,這可真糟糕啊!”有的說:“有一次,我不小心掉到泥坑裏去了,這可真糟糕啊!”……聽到同學準確而生動的表述,我就勢引導“想想自身當時的心情,再來讀讀這句話。”這時,小朋友們都皺着小眉頭,把句子讀得抑揚頓挫。“糟糕”詞語的教學到此,從課堂出現出來的效果看,小朋友們不只理解了“糟糕”的意思,能運用“糟糕”說一句話,而且還體會到了“糟糕”的感情色彩。我覺得這個環節的設計是比較勝利的。

五、遺憾之處

這堂課從開始的公開課教案到最後的研討課結束,都讓我收益非淺:它讓我更加潛心地研究了新課程規範的教學理念;讓我有機會得到更多老師和專家的指點和協助;讓我有機會理論聯繫實際,使自身的一些不幼稚的想法得以完善。然而,課堂藝術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本堂課也存在許許多多不盡人意之處,也是我今後努力和考慮的方向:

1、這堂課的識字教學雖然顧和到同學的個體差別,放手讓同學自身解決。但是沒有做到很好的引導同學識記字形,導致同學對生字的字形印象模糊。

2、在這堂課的朗讀教學中,老師的評價較多,同學的評價較少。如何指導同學評價,並且讓同學的評價評到點上,起到和老師評價同等的作用?這是我今後要考慮和摸索的問題。

3、這堂課的寫字指導和同學的課堂書寫都在匆忙之中完成。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要加大課堂書寫的比重,不讓它留於一種形式,讓同學實實在在地在課堂中學好字,寫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