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推薦】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9W 次

身爲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學方式,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推薦】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

在教學時引導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學習第一份偵察報告,我始終抓住兩條感情線索:一是報告中的鳥兒受到傷害時憂傷、痛苦的心情。在教學中,主要是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句子,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反覆朗讀感悟。二是作者看到偵察報告後的感受,抓住作者的心情,讓學生從各個角度交流各自的閱讀感受,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以情激情,認識到保護鳥類的重要性。

當然我也感到我的教學中對於朗讀的指導還欠缺,課堂上孩子讀的還不夠,應該讓學生說出一種野雞媽媽的心情就練習朗讀,讓孩子反覆體會,這樣的效果會更好,這一點我在今後的教學中會不斷改進,儘量讓我的課堂更加完美!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2

《掌聲》這篇課文寫的是身患殘疾而憂鬱自卑的小英子上臺演講時得到了同學們熱烈的掌聲。在這掌聲的激勵下,從一個內心自卑的人變成了一個活潑開朗的人,開始“微笑着面對生活”。課文通過英子的.變化表現了同學間的鼓勵和關愛。文章語言質樸,但在平淡的敘述後面飽含着充沛的情感。

1.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

如第一課時重點指導兩次次掌聲,讓學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抓住英子動作神態來多角度的讀,感受到情緒的變化和同學們對英子的鼓勵。

2.在閱讀中感悟。

這堂課以兩次掌聲爲線索。通過抓住英子掌聲前後的變化和人物動作神態,學生在閱讀中感悟到兩次掌聲的不同含義。在感悟掌聲的內涵教學中,通過讀重點段,談體會;細讀重點段,品字詞;再讀重點段,指導朗讀。從而加深學生對課文的感悟能力,使學生獲得了情感的體驗。懂得要尊重、關愛別人。

3.在體味中昇華。

注重對學生關愛他人美好情感的薰陶、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引導,通過過渡語、小結語、評價語和激情語潛移默化的滲透,讓學生的情感與文本產生共鳴。

最後,在理解課文後,邊播放音樂邊讓學生寫一寫自己心中的掌聲,大多數學生都寫出了自己的體會,文章內容得到昇華。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3

《翠鳥》一文中,作者對翠鳥的。外形和活動特點作了非常細緻的觀察,形象、生動地描述了翠鳥羽毛豔麗的外形和它捉魚時靈敏、神速的動作。在老漁翁的啓發下,“我”體會到喜愛翠鳥應該把它當作朋友,打消了捉翠鳥飼養的念頭。

抓住事物特點來寫,是本課值得學習的地方。作者在介紹翠鳥的外形時,抓住漂亮的特點,寫了翠鳥的的爪子、羽毛、眼睛和嘴;在介紹翠鳥的活動特點時,抓住“一動不動”地“等待”,“貼着水面疾飛”等,表現了它的機靈和動作敏捷。上完這節課後,我對我的教學活動反思如下:

一、比較可取之處是:

1、把朗讀和理解結合起來,在正確領會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朗讀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通過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2、在要求學生仔細認真觀察的基礎上,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生動、形象、活潑的語言描寫翠鳥的`特點的。體會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

3、教學始終保持師生平等對話,在這樣的過程中進行。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同時老師處處與學生交流、溝通。讓學生以自己喜愛的方式學習,讓學生在活動進行中學習,體驗學習的快樂。做到了尊重學生的人格,崇尚學生的個性發展,讓每一位學生的價值都得以體現。

二、存在的不足之處:

1、在引導學生自主識字方面做得還不夠細緻。

2、小組合作學習時時間較短。

3、啓發式教學運用得還欠缺。

4、板書不夠十分簡潔明瞭。

三、改進措施:

1、在教學過程中對有的學生有分散注意力現象時能及時的利用巧妙藝術婉轉的語言把學生的情緒或注意力調整過來。

2、小組交流的方式方法還需要磨合,還需要指導。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4

《賬單》是北京版三年級上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的是小男孩彼得給媽媽開了一份賬單,索取他每天幫媽媽做事的報酬。當小彼得在餐桌旁看到他索要的60芬尼時,同時也開到了媽媽給他開的一份賬單。正是媽媽的這份賬單讓小彼得感受到了母愛的無私、無價,他慚愧地把索取來的報酬塞進了媽媽的'口袋。

本課堂我把教學重點放在了研讀媽媽的賬單和彼得的賬單這一重點部分。整體設計遵循從“整體——局部——整體”這一大原則。尤其在研讀這兩份賬單之時,設計多個環節,追求層層遞進,層層深入的學習感悟。第一層次是整體感悟,要求學生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嘗試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偶爾發現有的學生竟然用上了“如願以償、羞愧萬分”這兩個詞語概括文章內容,我順勢引導,暗示孩子能夠用上文中關鍵詞語說出文章內容太好了。激發了孩子積極性,接下來幾個孩子也用上了這兩個詞語說出了文章主要內容。第二層次是研讀品味兩份賬單,體會母愛無私、無價。這一層次我又分三步走,力求讓學生的認識逐步深入,而不是瞬間深入,速度慢下來,給學生思考體會的時間、空間。

最終追求孩子認識、自身能力呈螺旋式上升。第一步,要求學生默讀課文找到這兩份賬單,我深知培養學生快速準確地蒐集信息很重要,也是《課標》中對學生語文能力的要求之一。這一步很容易,孩子第一時間便找到了。第二步要求孩子再細讀兩份賬單,從賬單上知道了什麼?這就是學生蒐集處理信息的再深入。學生牢牢抓住文本信息,文本語言,進行反饋輸出。第三步,是對比品讀課文,找到兩份賬單的不同之處,認真研讀體會,通過不同點品出媽媽的愛是無價的!第三層次是藉助板書設計,再次回顧課文,再次回到整體,使學生認識在提高!這些環節基本上是環環相扣,層層遞進深入文本的!整體來看,效果還可以!孩子們最終說出了對“0”芬尼的認識,感悟到了母愛無價!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5

《好漢查理》是這一單元中一篇課文,主人公查理是一個調皮而又愛搞惡作劇的孩子,沒有人喜歡他,而“好漢”則是他給自己戴的高帽。然而,在他與新搬來的羅伯特一家經過一段時間的交往後,卻變了,不再愛搞惡作劇,在與羅伯特一家人分別時竟鄭重地對他的夥伴傑西說:“我要做個好漢”。是什麼改變了他?這是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重點體會的問題。

學生在字裏行間尋找答案,最後有兩個字在我們的心中漸漸清晰──信任,是羅伯特和他的女兒傑西對查理的信任。這個沒有人喜歡的孩子,傑西在第一次與他談話時,是那樣彬彬有禮,並沒有因他自稱“好漢”而不屑,卻自然地也稱他爲“好漢查理”。這一切讓查理第一次感到被人尊重的幸福。臨別時,當查理鄭重地對傑西說:“我要做個好漢”時,傑西那句“我從來都相信”又一次觸動了查理的心。而羅伯特對查理的肯定,也讓查理從內心深處感受到自己是重要的。就這樣,羅伯特一家在無意中改變了一個小男孩對生活的態度,甚至影響了他的一生。正是這種自然流露出的信任與尊重,注入到了他的內心,所以影響和改變了他。

在課堂上,我們都被這種信任感動着,也爲查理的`改變而興奮着,同時也在思考着。於是孩子們想到自己和身邊的人。

聰明而調皮的趙振華同學說:“我以前犯了錯誤,總是被爸爸打罵,我很反感。現在我住在姑姑家,姑姑凡事總是給我講道理,這樣我就能想辦法改正錯誤”。我隨即問:“你喜歡哪一種方式?”“當然是講道理,因爲我知道姑姑相信我一定能改的。”

這時,我們班最難管、紀律最差的一名同學站起來說:“我覺得我現在已經比以前進步了。以前我經常打架,而現在我這個缺點已經基本改了。我要感謝同學們,因爲大家總是一次次原諒我,對我的進步進行鼓勵。正因爲大家的這一信任,我纔有了改變。”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6

在檢查朗讀方面,一開始就採用了全班齊讀的形式,效果很好。在個別抽查讀書時,讀音錯得最多,最不熟練的詞語是"憧憬","倏地","磨坊",特別是"磨坊"的聲調需要糾正很多次才基本讀準。

在感知課文內容方面,我在備課時,發現把課文按照"做風箏,放風箏,斷風箏,找風箏"比課後提示的"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更恰當,但是我沒有直接說出來,我在教學這個環節是這樣做的:先讓學生說說課文主要講什麼事情,然後然學生想想圍繞風箏按照什麼順序來寫,學生說出了: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我板書後,讓學生找出相關的自然段,學生說出了: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我再引導學生找找"找風箏" 這個內容還有沒有其他自然段,學生很快找出了是"第五至第八自然段"。這時候,我讓學生看板書,發現了什麼學生髮現了還缺了兩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的總起作用我留在第二課時講)那麼第四自然段講什麼呢學生紛紛舉手,但是沒有想到一個準確的詞來概括,比如:"飛""跑"等。正在我納悶的時候,一個聲音忍不住冒出來:"丟!"丟好!也不錯,雖然不是我預想的那個字,但也不錯。後來,雖然大家也說了幾個,但經過一番比較大家都認爲用這個"丟"字更準確。這時候,又一個驚喜出現了: 有一個學生竟然說出了一個字:斷!是呀,正是這個字,這一自然段就是講"斷風箏"。我抓住了這個機會,對他進行了大力表揚。所以用上"斷"和"丟"都比較好。

明確了內容分段後,再分組朗讀,讓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一堂課很快就結束了。後來在第二課時才擠了十幾分鍾進行了生字的認讀和寫字指導。但開學到現在,還沒有從容指導過寫字,學生的寫字跟二年級相比,很多同學是退步了,看來生字的指導書寫還要進一步加強,在第一課時要留一點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書寫。

在檢查朗讀方面,一開始就採用了全班齊讀的形式,效果很好。在個別抽查讀書時,讀音錯得最多,最不熟練的詞語是"憧憬","倏地","磨坊",特別是"磨坊"的聲調需要糾正很多次才基本讀準。

在感知課文內容方面,我在備課時,發現把課文按照"做風箏,放風箏,斷風箏,找風箏"比課後提示的`"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更恰當,但是我沒有直接說出來,我在教學這個環節是這樣做的:先讓學生說說課文主要講什麼事情,然後然學生想想圍繞風箏按照什麼順序來寫,學生說出了:做風箏,放風箏,找風箏。我板書後,讓學生找出相關的自然段,學生說出了: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我再引導學生找找"找風箏" 這個內容還有沒有其他自然段,學生很快找出了是"第五至第八自然段"。這時候,我讓學生看板書,發現了什麼學生髮現了還缺了兩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的總起作用我留在第二課時講)那麼第四自然段講什麼呢學生紛紛舉手,但是沒有想到一個準確的詞來概括,比如:"飛""跑"等。正在我納悶的時候,一個聲音忍不住冒出來:"丟!"丟好!也不錯,雖然不是我預想的那個字,但也不錯。後來,雖然大家也說了幾個,但經過一番比較大家都認爲用這個"丟"字更準確。這時候,又一個驚喜出現了: 有一個學生竟然說出了一個字:斷!是呀,正是這個字,這一自然段就是講"斷風箏"。我抓住了這個機會,對他進行了大力表揚。所以用上"斷"和"丟"都比較好。

明確了內容分段後,再分組朗讀,讓學生進一步熟悉課文,一堂課很快就結束了。後來在第二課時才擠了十幾分鍾進行了生字的認讀和寫字指導。但開學到現在,還沒有從容指導過寫字,學生的寫字跟二年級相比,很多同學是退步了,看來生字的指導書寫還要進一步加強,在第一課時要留一點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書寫。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7

教學目標:

1區別多音的不同用法,讀準每個字的讀音,並能根據讀音組詞。

2詞語接龍,擴大學生的詞彙量,豐富學生的詞語積累。

3把詞語連接成句,積累語言。

4認識3種修改符合,學習用這3種修改符號修改自己的造句、習作。

5閱讀短文,學習狀物文章的寫作方法。

6通過說話練習,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

7學習怎樣寫自己喜歡的一個小物件,把它的樣子寫清楚。

教學重點:

短文的寫作方法。

教學難點:

把自己喜歡的一個小物件的樣子寫清楚。

板書設計:

鼻子長長的翹着

牙齒匕首似的伸出來

小瓷象耳朵像扇子微微掀起

腿有的有的彷彿

尾巴又小又細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區別多音字的不同用法,讀準每個字的不同讀音,會根據讀音組詞。

2詞語接龍,擴大學生的`詞彙量,豐富學生的詞語積累。

3把詞語連接成句,積累語言。

教學過程:

一用下面的多音字分別組成詞語。

gān()fā()dǎo()shǎ()

幹發倒數

gàn()fà()dào()shà()

二詞語接龍

看懂例子,有什麼規律?

所組的詞是常用且規範的,越多越好。

兩人一組完成,看哪組最快組的詞最多,並寫出來。

三把詞語連接成句。

看明白例子,讀一讀。

自己試着做,讀一讀,覺得合適嗎?

指名彙報。

把句子抄寫在練習本上,並背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3種修改符號,學習使用這3種修改符號修改病句。

2閱讀短文,使學生初步學習狀物的一些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認識修改符合,自己試着用一用。

(一)讀一讀句子,找一找句子的毛病。

(二)結合句子,看一看說明,弄明白3種修改符號分別表示的意思和作用。

(三)學生說一說什麼情況下用哪種符號。

(四)練習:用不同的修改符號修改病句。

1.上課鈴聲響了,我立刻馬上跑進教室。(刪去)

2.我們必須遵守紀律的習慣。(增加)

3.五龍亭建在靠進湖岸的水中。(更換)

二閱讀短文

(一)讀短文,藉助字典學習不認識的字。

(二)帶着問題默讀思考:短文介紹了小瓷象哪幾部分?用畫出,每一部分什麼樣?用~~畫出。

(三)討論短文是怎樣介紹小瓷象的

鼻子長長的翹着

牙齒匕首似的伸出來

小瓷象耳朵像扇子微微掀起

腿有的有的彷彿

尾巴又小又細

(四)再讀短文,體會寫法。

教學反思:

學生對短文的學習較好,能夠體會寫法。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能把自己的歡樂或煩惱講清楚。培養學生聽說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學習中,每個人都有過歡樂,也都遇到過煩惱。總是裝在心理挺不好受的。那麼今天老師就給你們提供一個說的機會。對於歡樂,我們大家共同分享,對於煩惱,同學們要給予熱情的幫助與鼓勵。

二指導準備

(一)讀懂題目,明確要求。

(二)學生自己選擇說的內容,是說歡樂的事,還是講煩惱的事。

(三)想一想,怎樣說給同學聽更清楚更明白。

(四)4四個人一組,進行聽說練習。同學之間互相評議,選代表向全班彙報。

(五)全班交流,師生共同評議。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8

《不瞞真情》講述的是作家老舍先生小時候的一個故事:爲了和好朋友高煜年快點去放風箏,老舍幫他寫了作文的開頭。老師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高興地表揚了高煜年。兩人最後還是認識到不能欺騙老師,就對老師講了實情。事雖小,卻折射出兩人誠實的心靈。全文情節簡單,文字通俗,但字裏行間也留有耐人尋味的'空白之處,讀後令人深思。

本課有很多描寫神態的詞語,如:緊鎖眉頭、苦思冥想、眉眼頓開、眉飛色舞等。當學到這些詞語時要求學生結合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意思,並模仿出相對應的動作,最後要求大家用這些詞語說一句話。在教授“眉飛色舞”一詞時,指導學生用“同情+語氣”表達對高煜年的讚揚。師:看,你的眉毛像跳起舞來了,真是眉飛色舞呀。誰來說說“眉色舞”是什麼意思?並加上自己的動作,這樣理解解起來就感到容易多了。再通過“讀”貫穿教學始終,同時引導學生進行理性思維,參與對文本內涵的理解、感悟。品讀文字的內涵美,獲得思想啓迪。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9

本學期我擔任了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三年級是一個過渡年級,有時會存在一些“尷尬”的地方。比如,從三年級開始識字不是教學重點,但生字學習對一部分學生來說確實又有困難,沒辦法輕視;閱讀應當逐步成爲學習的重點,但由於學生認知水平的侷限,對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不夠全面,閱讀學習的“度”很難把握;三年級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的寫出自我見聞、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在二年級只是安排寫句練習,這個跨越太大,學生一下子對作文感到十分頭疼,教師的指導有時顯得蒼白無力……應對這些問題,應對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進、在實踐中反思。

教材中的32篇閱讀課文,針對不一樣的教學目標、學習要求如何與學生的學習實際相一致,不至於挖得深、學得難,讓學生覺得無話可說、無感可發。這又是另一個擺在面前的難題。我覺得這時教師就要對你的學生真正地有所瞭解,明白什麼對他們來說是有難度的、什麼是他們感興趣的、怎樣設計經過他們的思考、合作會有真正的提高。僅有這樣,在設計教學方案時教師纔會有一個正確的教學預測,使教案更貼近學生、更合理。我想,這也是從學生的“學情”出發進行備課的一個方面吧。當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習情景不斷調整。

課堂是教學改革的主陣地,在課堂上教師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本事的構成,真正學會學習,成爲學習的主人。三年級剛剛從低年級過渡上來,教師的指導作用顯得尤爲重要,在課堂上的自主學習還是要經過教師的組織、引導進行。所以教師要對自我的教學行爲不斷小結、不斷反思,提高自我的理論水平、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在實踐中調整自我的教學行爲,使自我的課堂教學得到最優化。如在教學《錫林郭勒大草原》時,由於備課時側重於對課文資料的挖掘、側重於教學環節的設計,對學生的學情沒有正確的估計、預測,在課堂上,學生感到在跟着教師走,有些要求不知如何去操作,結果學得很累、學得被動。針對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在課後及時反思、小結,在後面的幾篇課文學習時,我異常注意這些問題,不再爲了課堂的“完美”而勉強學生,有效地避免這些問題的再次發生。

課上到此刻,真的覺得是和學生在一齊成長,有得有失。但最近卻不斷地發現經常在教學中遇到“瓶頸”,已有的知識、經驗已無法滿足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景。32篇課文如果只用那麼幾種教學模式去上,學生立刻會感到枯燥、無味,甚至有時對你的教學思路一清二楚,這樣的課還有什麼味?作文的教學有時會感到“束手無策”,只是經過講講要求、讀讀例作、嘗試寫寫、作後評價,學生怎會對作文感興趣呢?

如何穿越“瓶頸”領略更寬廣的教學天地,這又是我最近在不斷反思的問題。如果僅僅禁錮在自我小小的教學天地裏,對以往的成績沾沾自喜,那隻會有一個結果――不進則退!我想是到了及時充電、補充的時候了。多讀一些教育理論方面的書籍、增加自我的文化底蘊、向有經驗的教師多學習、多請教,對自我的教學多反思,提高自我對教材的把握、對課堂的駕馭本事,期望能衝破瓶頸的新天地。

三年級作文重點是練習"寫出資料比較具體的片斷",在實踐中,我把寫好總分段作爲寫段的基本訓練。並堅持寫好總分段的幾條具體要:

1、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

2、中間用幾句話對第一句展開記敘;

3、末句要總結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與第一句重複。

主要練習形式有板有眼種:

1、補段,補總述句和總結句;或補分說句。

2、用自我的話寫課文某段話的意思,要求用總分段式來寫。

3、仿段,規定選材範圍,要求用總分段式寫。

此外,我還經常訓練另一種段式,即在一段話裏要包含時、地、人、事四要素,對"事"要用幾句話寫明白。寫好這種方式,對學生初步掌握記敘文的要求是十分有益的。

語文真的'是很美的一門學科,記得自我上學時鋪天蓋地的都是語文壓抑了人性,對語文教學的批判。此刻的新課改讓我看到了欣喜的動向,可是,真的很怕矯枉過正,一味的不負職責的“創新”“活動”讓語文的文字不再重要,重要的只是頭腦中的不負職責的“胡編亂造”。始終相信,語文的閱讀是最重要的環節,學生的很多自主的默讀、靜思培養的是語文的素養,沒有足夠的閱讀做基礎,過多的“對話”是無法到達感悟和體驗的。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0

爲了貫徹落實語文“課標”提出的新理念,休現“課標”倡導的新學習方式,我這樣設計教學思路,效果較好。

一、課前做好兩個準備工作

1、佈置預習,可讓學生看看有關趙州橋的圖畫,然後讀讀課文,查查工具書籍,自學生字,並聯繫上下文初步理解“雄偉、堅固、創舉、美觀、遺產”等詞語的意思。檢查預習時,要把重點放在糾正讀音上。預習中要求理解的詞語可以在理解課文過程中檢查處理。

2、要求學生利用圖書館、網絡等途徑蒐集或下載與課文有拳圖片、文字資料等,以拓寬學生視野,使他們進一步瞭解趙州橋及相關知識。

二、課上抓住三個重要環節

1、直接從學生預習或所獲資料入手,避免在“導入”環節上兜圈子、浪費有效教學時間,穩、準、快地進入課文的學習。

2、略讀一、四段。第一段可彩教師引讀的方法引導學生明白趙州橋的位置、設計者及建造的時間。第四段的處理建議彩感情朗讀法,讓學生明確這段是作者對這樣一座雄偉、堅固、美觀的橋發出的由衷讚美。這樣做既體現了“課標”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積累的要求,又節省了教學時間。

3、精學二、三段。可在開課伊始問問學生,通過預習,你最喜歡文中的第幾段。漢有的學生答到第二段或第三段可就先直接重點學習第二或第三段。第二、第三段的精學,教師應尊重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夥伴的權利,打破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讓學生自由圍坐(或站)一起,結合討論題展開小組合作學習。第二段的討論題可設計爲:這段寫出了趙州橋的吧兩個特點?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你最喜歡這段中的哪句話?站起來大膽地讀給大家聽聽。第三段的討論題可設計爲:這段寫出了趙州橋的哪個特點?你是從哪裏看出來的?這段的第一句在第二、第三段中起什麼作用?你喜歡這段描寫的哪種姿態的龍?爲什麼?你能讀好這段話嗎?試着讀給你的小夥伴聽聽。

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基礎上,展開交流。這時老師應結合學生交流用課件(或實物投影儀)出示以下重點句讓學生加以理解,並練習感情朗讀:(1)“這種設計,在建橋史上是一個創舉,既減輕了流水對橋身的衝擊力,使橋不容易被大水沖毀,又減輕了橋身的重量,節省了石料。”“創舉”的意思是什麼?爲什麼稱趙州橋是個創舉?“這種設計”指什麼?這種設計有哪兩個優點?引導學生理解“這種設計”是指在橋洞頂上的左右兩邊各建兩個拱形的小橋洞。優點有:防洪排澇,加固橋身,節省石料。這種高超巧妙的設計稱得上“世界之最”,因此說它是建橋史上的創舉。(2)“有的刻着兩條相互纏繞的龍,嘴裏吐出美麗的水花;有的刻着兩條飛龍,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遙望;不有的刻着雙龍戲珠。所遙龍似乎都在遊動,真像活了一樣。討論:這裏寫了圖案上的'龍的幾種姿態?“所有的龍”指的是哪些龍?引導學生明白,這裏寫了圖案上的龍的三種姿態。第一種是兩條龍的身體纏在一起,第二種是騰空飛起的龍,第三種是兩條龍在玩一個珠子。與此同時播放與第一、第三句文字相關的多媒體課件,配音範讀,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語言文字,輔之以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自己對課文理解,讀出對造橋人智慧才幹的佩服,讀出爲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而感到自豪的情感。完成以上環節後讓學生練習背誦第二、第三段。

三、課後設計四個拓展延伸

根據課文的情況和學生的興趣,課後我們可設計以下拓展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任選其中的一至二個題目完成:

1、做回小導遊,向你的父母或親戚介紹一下世界聞名的趙州橋。

2、蒐集有關中國石拱橋的圖片、文字資料展示給斧小夥伴們看。

3、畫一畫你所喜歡或你心目中的石拱橋。

4、仿照課文中第二、三段的寫法,選擇家鄉的或你熟悉的一座橋,寫一段話。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1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本節課的設計體現了以學生爲主體的思路,注意爲學生提供“讀”的機會,讓學生在讀中去感悟、去學習。

一、以讀促教

俗話說:書讀百遍,其意自見。“以讀爲本”,既是傳統語文教學的“迴歸”,又是把準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和基本理念的體現。《國徽》這篇課文,從學生身邊的小事出發,引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我這節課以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爲主導,以多種方法地讀(自由讀、小組讀、交流讀、師生合讀、男生讀)爲憑藉。通過多種形式的讀,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去感受和體會文章的愛國情感。抓住詩歌中小男孩做的小事引導學生聯繫到自己也可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二、爲學生搭建交流的平臺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有意識地爲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通道,爲學生提供比較充足的探索空間,讓學生儘量發揮創造潛能,學生動腦、動口的`過程,實際上就是一種積極有效的意義建構過程,既讓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收穫,也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以感受成就與成功。

三、運用鼓勵機制評價學生

卡耐基曾說:“使一個人發揮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讚美和鼓勵。”兒童尤其天生喜歡鼓勵和讚美。課堂上,老師和同學們鼓勵的話語,滿意的微笑,讚許的眼神,默許的點頭,使孩子們感受到器重、關切和敬佩,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在教學中我能夠用豐富的語言對學生進行鼓勵。

當學生朗讀得十分出色時,我便發自內心地這樣評價:“你讀得真精彩,請你把這句話再讀一遍,讓大家都跟你學。”“到現在爲止,你讀得最棒!”“你讀的比老師都好!”等等,這樣學生讀的興趣就更高了。當然,這節課也存在着許多不足和遺憾,在整個教學過程,雖然老師注意了評價方式的多樣化,但是老師的評價還不夠及時、到位,還欠缺啓發性,在引導學生收集資料方面,做得還不夠好,還需要繼續努力。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2

教學完《翠鳥》這課後,我思考了很久,如果每一課都像上公開課這樣去認真備課,認真準備,那每一節課都會上出高質量的課。我覺得我這節課教學環節還是安排得合理、恰當。

《翠鳥》一文,備課中考慮到對於翠鳥這種只聞其名,不見其形的小鳥,學生們知之甚少。針對本課必須完成的教學目標,在與同學科老師交流時決定採用網上下載的課件,並讓學生課前收集有關翠鳥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的資料。

在教學時:抓住事物的特點來教學,讓學生抓住翠鳥外形美、捉魚本領高這兩部分時朗讀,我適時播放了色彩豔麗、富有動感的畫面,藉助了畫面由爪子→頭部→背部→腹部,顏色不斷疊加,呈現了五彩斑斕的羽毛變換,同時配以小鳥清脆的鳴聲,樸棱着翅膀箭一樣捉魚疾飛的身影,魚兒機靈吐水泡的聲音,較好地解決了本課理解上的難點,使學生身臨其境,不僅感受到了翠鳥外形的豔麗之美,而且極好地體會了翠鳥“釣魚郎”的美稱了,對翠鳥的喜愛之情油然而生,在孩子們饒有興趣之時,我的一句:“你們喜歡翠鳥嗎?原意背下來翠鳥的美麗和它捉魚本領高的描寫嗎?”學生們齊聲“願意”繼而興趣盎然地背起來,全然沒有了畏難情緒和被動狀態,而此時我依然用課件演示外形分環節畫面,幫助那些有困難的學生。這種分層指導課後效果得到檢驗,絕大多數學生均能背誦下來。在課堂教學中,我重視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使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加深理解。

1、我引導學生先借助拼音自己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再進一步弄清楚每一句、每一段寫了什麼。然後,通過反覆朗讀,想象翠鳥小巧、美麗、可愛的樣子,以及巧妙、神速地捉魚的`動作。在學生讀書的過程中,要始終放手讓他們自己去閱讀、思考、想象。在這個基礎上,把個人讀懂的或有疑問的地方講出來,和同學們交流、討論。同時,結合形象直觀生動的課件幫助學生理解翠鳥捕魚的動作敏捷和翠鳥外形的關係。

2、指導朗讀、背誦:指導朗讀,採取範讀、引讀等多種形式,朗讀和議論、理解相結合,在讀中感悟。朗讀翠鳥外形特點時,可以讀得稍慢,輕柔;朗讀翠鳥活動的特點時,可以讀得適當快一點,讀出翠鳥動作的敏捷。

背誦要在理解和熟讀的基礎上進行。先弄清每個自然段有幾句話及句子的順序,可以板書重點詞語,幫助學生記憶。

當然,今天這節課也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第一、沒給學生充足的朗讀時間。老師只是一味地講自己的課,擔心自己上課的時間不夠,就沒考慮學生學習的空間。

第二、學生仿寫重點段的訓練時間也沒把握好。本來這節課還設計了仿寫第一自然段的小練筆訓練,但是時間不夠,這個任務就根本沒完成。實際學完第一自然段,再叫學生寫一寫自己最喜歡的鳥的外形特點,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對學生的習作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方式。

總之,這次上課,我有得有失,我會揚長避短好好總結這次失敗的原因,把它作爲經驗教訓激勵自己以後的教學,使自己以後的教學工作能芝麻開花,節節高。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3

對於三年級語文,自己儘管教了快一個學期了,但還是不摸門,不是很明白,只是記得黃X老師強調過自然段和結構段的教學,而且讀寫結合在三年級又尤爲重要,我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很多。但這次自己講《海底世界》,又聽黃老師的評課,感覺自己只要繼續這樣講,就應該能找對路。

我想對於我現在來說,還是要把握教材。《海底世界》儘管確實有兩層含義:景色奇異和物產豐富,而且教參上也是這樣講解的。我沒有準確把握和分析,就擅自按照教參的分析教孩子把課文第二結構段分爲了兩層,但其實,課文的寫作意圖是在景色奇異中體會物產豐富,而物產豐富有寓有景色奇異,這是兩個沒有辦法明確分開的.層面,對於課文我還要更正確地把握,只有我正確把握課文內容了,才能帶領學生正確理解,才能教會他們學習語文的方法。

在策略上還要多想,要想盡各種辦法讓學生學會學習。講到“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備教案時是想說一句“看,海底動物的‘竊竊私語’把海洋的寧靜映襯得更鮮明瞭”,結果由於看時間耽誤有些多,就一着急,忘說了,學生光知道海底世界是寧靜的,而不知道這一自然段寫作的意圖所在了,等於前面的所教沒有讓學生內化成他們的所學,還是要不停地教給他們方法。“最”的處理很生硬,只是讓學生自己讀,而黃老師說的用一些資料就能更直觀地讓學生明白“最大的風浪”和“最強烈的陽光”對海底的影響了,這樣學生也能用這樣的作比較和舉例子把文章寫具體了。

在讀上還是要注意層次。我總感覺自己講課說的話特別多,黃老師一點就豁然開朗,只要注意了層次朗讀,學生就能體會到位,講到最難的一個自然段“海底的動物常常在竊竊私語”,第一個層次:先讓學生自己讀一讀;第二個層次:創設情境再讀一讀,“我就是一名潛水員,我戴着水中聽音器來聽你們的竊竊私語啦”,讀出感情;第三個層次:想像一下,海底還會有什麼小動物的聲音,簡單說一說;同桌之間交流一下,再寫,再彙報;第四個層次:再回讀,帶着新的感受和理解。這樣梳理下來,感覺比我講得清楚很多,讀的不同層次,這樣就是讀書的條理。

我想三年級是一個轉變,不僅要擴大識字量,還要積累閱讀的不同方法,是一個關鍵的年段,作爲語文教師,就要多學習,多吸收,使自己的課能讓學生明白,讓學生掌握自主閱讀的方法,我想,這纔是我現在最應該紮實去做的。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4

學習這課我滲透了如何描寫植物這一寫作知識入課。但是學習這篇課文最重要的目的是:學習學習作者敏銳的觀察能力以及在觀察的基礎上發揮想象。

教學第二段時,我佈置了一個任務:文中哪些話是寫荷花的姿勢?請用橫線畫出來。我叫了三名中下水平的學生回答這個問題都答錯了,我趕緊叫成績好點的學生來回答。我當時很鬱悶,現在也很鬱悶,這一簡單的問題應該每個學生都答出來的'呀?上學期我經常引導學生要觀察植物的形狀。(我課始就引導學生明白我們平時說的形狀就是這課書說的姿勢。)學生爲什答不出來呢?

讓學生領悟荷花姿勢美后,我問:文中第三段說,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而且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頁很美。可是書中只寫了三種荷花的姿勢,請同學們看圖,或者發揮想象,或者回憶自己曾經看過的荷花,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說說荷花的其他姿勢。這個問題一提出,舉手的人才五六個,而且說得也不是很精彩。這是爲什麼呢?難道是我引導的不夠好嗎?我該怎麼樣引導呢?

學習第四段時,我說:荷花的姿勢太美了,作者都已經陶醉了,你想知道作者是怎麼想得嗎?請你讀一讀第4段。讀完後我引導學生髮揮想象想,我問:假如你也是一朵荷花,在一池荷花裏,看着你的腳下有有些什麼小夥伴,它們會跟你說什麼呢?你的小朋友——荷花,你會說什麼呢?你看到了什麼呢?

同學們陷入沉思,但是他們的答案並不精彩,想象並不夠豐富。他們思維侷限玉,小魚或者,小蝴蝶跟我說什麼,他們 的思想沒有新穎。

怎樣引導才能讓學生的想象更加豐富呢?

三年級語文教學反思15

《蒲公英》是一篇童話故事,很容易引起孩子們的興趣。本課條理比較清晰,先是太陽公公的叮囑,之後是蒲公英們的反應包括兩顆特別的蒲公英,最後寫到了不同的結果。這篇課文主要是讓孩子瞭解到本課的主旨是不要被表面現象所迷惑、聽長輩的話和實事求是。,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孩子容易接受。

第一小節主要讓孩子讀出隨風飄蕩的感覺,並瞭解其中的一個比喻句。第二小節我先讓孩子瞭解太陽公公的態度,讀好他的話。讓孩子從話中提取信息,哪些地方能去,哪些地方不能去。第三小節,讓孩子自學,說說你讀懂了什麼,伺機讓孩子說說她們爲什麼選擇去沙漠和湖泊,並讓孩子勸勸她們,練習說話。最後一小節,主要讓孩子說說爲什麼會有這樣的.下場,想想蒲公英垂危時會想些什麼呢。最後讓孩子說出本課的主旨,孩子們都能很好的表達,但是做事要實事求是這個孩子們還是想不起來,所以我就引導他們,天上會掉餡餅嗎,讓他們思考。

本篇文章比較簡單,我在想是不是有些多餘的東西可以不講,提高課堂效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