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花鐘語文教學反思(15篇)

花鐘語文教學反思(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4W 次

身爲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花鐘語文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花鐘語文教學反思(15篇)

花鐘語文教學反思1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同的花卉開放的時間也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點製作了有趣的花鐘。對於三年級上期這個特定的年齡段,根據課文在整個教材中的位置,我確定了這篇課文在發展學生語文素養方面應發揮的具體作用。

王國維先生有三境界之說,其實語文教學對課文文本教學價值的挖掘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不少專家說過,教什麼比怎麼教更重要。而教什麼主要指的是教學內容的選擇。同一篇課文,不同的人可能會選取不同的內容來教。而所選內容的優劣高下常常影響着執教者教學效果的好壞和水平的高低。課文教學價值點的選擇要以執教者對文本的深入解讀爲基礎,並細心地研究作者表達之妙,從而選取那些最有教學價值的內容來實施教學。也就是說,文本解讀的深度決定課文教學價值挖掘的力度,教學價值挖掘的力度又決定語文教學質量和水平的高度。這裏以小學語文人教版教材三年級下冊五單元25課《花鐘》爲例,詳細地展現筆者解讀文本深度挖掘其潛在的教學價值的過程。

首次教學《花鐘》這篇課文,對文本的解讀比較膚淺,選取的教學內容主要就是:(1)學習課文字詞,(2)正確朗讀課文,(3)理解和感悟關鍵詞句的含義,(4)學習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請看下面這個教學流程片段:

(一)談話激趣,走近“花鐘”

師:齊讀課題,你想到了什麼?

……

師:齊讀課文,學習生字詞並書寫幾個要求會寫的字。

(二)初讀課文,認識“花鐘”

師:你再哪裏見過“鮮花朵朵,爭奇鬥豔,芬芳迷人”的景象?“灼傷”和“適宜”的意思怎麼理解?

(在教師引導下,體會一些關鍵詞句的意思。)

(三)細讀課文,品味“花鐘”

師:回顧一下,剛纔這一段究竟講了什麼?接着想,你還讀懂了什麼?

(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學習用找中心句等方法把各個自然段的意思讀懂。)

師:請大家用“首先、接着、最後”等詞語把各段的意思連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哪個同學來講一下?

(師根據板書梳理課文思路,歸納課文主要內容。)

後來發現上述的教學傾向於課文內容層面的學習而忽視了語言文字的運用,這隻能算是低層次的教學境界。於是就試着重新解讀文本,尋找語言形式上最值得學習的地方來展開教學。這次選取的教學內容就在第一次教學的基礎上增加了:認識和理解課文語言表達上生動形象的特點。

請看下面這個教學流程片段:

師:在第1段的學習中,圍繞中心句分別寫了哪些花?請用波浪線勾畫出這些句子。

師:屏幕上這些寫各種花開放的句子,有什麼特別之處嗎?

圍繞中心句分別寫了哪些花?請用波浪線勾畫出這些句子。

牽牛花——吹起紫色的小喇叭

薔薇——綻開了笑臉

睡蓮——從夢中醒來

萬壽菊——欣然怒放

菸草——在暮色中甦醒

月光花——舒展開自己的花瓣

曇花——含笑一現

……

(在教師引導下,通過比較等方法體會上述語句表達上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

這次教學較首次教學有了質的飛越,算是“中層次教學境界”。但總覺得還缺了點什麼,於是再繼續解讀文本,深度挖掘其教學價值點。在秉燭夜讀中我突然發現,其實這篇課文語言表達形式上非常講究非常有特點。不僅表達生動形象,而且還富有節奏感,富於形式上的變化。於是重新設計教學流程,側重於課文表達形式特點的學習。

請看下面這個教學流程片段:

師:除了課文語言表達“生動之美”外,你還發現了作者在語言表達上有什麼特別之處?

屏幕上打出下列句子:

凌晨四點,牽牛花開花了;

五點左右,豔麗的薔薇開花了;

七點,睡蓮開花了;

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花了;

下午三點,萬壽菊開花了;

傍晚六點,菸草花開花了;

……

在教師引導下,讓學生感受到作者按照時間先後順序來安排句子先後的表達特點,這就是本課語言表達上的“有序之美”。

師:除了課文語言表達“生動之美”和“有序之美”外,你還發現了作者在語言表達上有什麼特別之處?

教師提示:仍然看上述敘述開花時間的句子,注意時間詞的位置,你會發現富有變化;句子中描述開花的部分也善於變化,如“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綻開了笑臉”、“從夢中醒來”、“舒展開自己的花瓣”……可見,本文語言表達上還有“變化之美”的特點。

師:現在我們運用剛纔學到本文語言表達美的方法,自己挑選比較熟悉的另外三種花來仿照課文語言格式寫一寫。

從淺層次的只教“字詞句主要內容”到中級層次的關注到語言表達,再到高層次的聚焦語言表達多種形式美,就好比進入到王國維先生“三境界”一樣。這就是我對《花鐘》這篇課文教學價值“三境界”的掘金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要想讓課堂教學更有效果,學生學到更多有價值的東西,教師必須學會認真解讀文本,思考課文的教學價值所在,從而掘金到那些真正必須教的語文知識點,聚焦到語文能力發展點上來,高效優質,靈動深刻。新課標要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學生的'情感體驗。本節課的學習過程,展示了學生心靈成長的過程,是一次情感經歷的過程。課上,始終用飽滿的、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激情。如:在引導學生讀第一自然段時,說“欣賞了這麼美的句子,看到了這麼美的花,老師也禁不住想放聲朗讀,同學們願意給我一個展示的機會嗎?就這樣,學生的情感得到了薰陶、感染、昇華,從而更加產生了對花鐘、對各種花的喜愛,對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讓學生充分的語言實踐。國家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着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課堂教學應是學生語言實踐活動的主戰場,因此,在閱讀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基礎知識教學,注重語言的積累運用,注重朗讀、默讀等綜合感知的能力的培養,還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根據文本的特點,結合課後的生字和練習,我對本課第一課時教學目標有了這樣的“定位”——學會本課的生字,正確理解“欣然怒放、芬芳迷人”等詞語的意思。初讀課文,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第一自然段。學生自主讀書,瞭解“爲什麼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不同”。感悟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初步掌握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周圍景物的方法。仿照課文表達方法,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陶冶美的情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其中,難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學習用不同的說法表達同樣的意思”。

花鐘語文教學反思2

《花鐘》,最終上完了,心裏的大石頭最終能夠放下了,最終能夠忙其他的事情了,手上的事情很多、很多,再加上心境煩躁,所以前陣子根本沒有什麼心思認真備課。剛聽到要上花鐘,我的心頭一蹬,因爲我不大喜歡上說明文,可也沒有辦法,校要求上同課異構,其實我早就該克服自我的心理,上什麼課文都要有信心上好,不能去挑課文。看了教材覺得課文的第二、三很難把握,所以決定上第一課時,所以選擇了第一段,選擇這一段進行教學,第一段作者介紹了9種不一樣的花開花的時間,這段文字作者寫得形象、生動,運用了擬人的寫法寫出了各種花開放的樣貌,而這部分的教學資料既是課文的重點,也是我們教學的重點,而這個教學點如果教師教好了,就能很好地指導學生寫好不一樣的花開放的樣貌的語句。

準備這節課給我最大的感受是,1)無論是上第幾課時,教師要有發現教材、捕捉教材的慧眼,在熟讀文本的基礎上,找準教學點的基本點,挖掘教材該講的資料,捨棄不該講的資料,(包含很多學生已懂的和不重要的資料)並根據學生的學情設計教學資料,教學的環節不要過多,一節課不要面面俱到,什麼都想抓,可是卻什麼都抓不好,不要奢望學生什麼都掌握。相反,如果你設計的資料少了,省下的時間把文本挖深了、學深了,學生那纔是真正的讀懂課文。最好的課堂設計是環節簡單,但資料充滿,課要貼合文本,挖掘文本的內涵,僅有在課堂上充滿濃濃的語文味,才能一步步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由於新接班,第一次上公開課,我對學生的上課的情景根本沒底,今日的課堂當學生無法回答正確的答案時,我反覆地引導孩子從而導致了自我的語言的繁瑣、囉嗦,而這點我卻沒注意,看來修煉課堂語言是當務之急。

3)往後的課堂要繼續反思,努力做到每上完一節課都要讓自我有一課一得,一課一思的思考。

花鐘語文教學反思3

昨天,我教學了《花鐘》一課,課後領導對我的教學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評課和指導,使我對本節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本節課,我主要指導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理解“欣然怒放”的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初步掌握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周圍景物的方法。仿照課文表達方法,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

上課伊始,在學生自由讀文之後利用小黑板進行了生字方面的教學。主要採用了多種形式讀生詞的形式加深學生的記憶,效果比較明顯。在進行《花鐘》第一自然段的教學時,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比較、理解、感受多樣的句子表達方式,倆接各種花開的樣子,更是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尤其讓學生學習運用形象、生動、具體的描寫方法,讓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在理解、朗讀、感悟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獨特感受。在課堂教學中,我始終引導學生去感受,去發現。欣賞了花鐘畫面,讓學生感受到了花鐘的美,科學家做法的奇妙,並通過兩個句子的比較,讓學生通過讀、辨,感受到了平常說的口頭語,是那樣單調、枯燥,更爲重要的是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有趣的語言激起美的願望。在教學過程中,我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了學生的合作交流、處理信息的能力。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各種不同形式的讀,對各種花開放的樣子的理解,省略號的揣摩以及師生共同合作的讀寫結合,都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

花鐘語文教學反思4

前幾天,我們學校舉行了一次教學聽課活動,由我任教《13。花鐘》一課。這篇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形象例舉了牽牛花等9種花不同的開花時間來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的時間開放;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兩個原因:開花時間與溫度、溼度、光照有關,與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最後擴展開去,談到植物學家修建“花鐘”,其做法很奇妙。

片斷一:

1、作者一共介紹了幾種花?(生)請同學們按順序說一說這九種花的名字和它們的`開放時間。

2、誰來說第一種?請你來。(生)大家看,這就是牽牛花。(師出示課件)老師把它貼在凌晨四點這個位置上。

3、同學們想上來試試嗎?誰來說第二種?請你來。(生)大家看,這就是薔薇。(師出示圖片)請你上黑板粘貼。(第三種~第九種花,方法同上。)

教學感悟

在這幾句簡單的對話中,數學、科學、語文三門學科的知識都有了巧妙的融合、重組:讓學生學會看鐘,是早上幾點,下午幾點,還是晚上幾點,這是數學方面的知識技能;而讓學生知道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瞭解什麼花大致是幾點開,這又是科學知識;“萬壽菊開了,大致是下午三時。薔薇開了,大致是凌晨五點。”這又是用“大致”進行了說話訓練。真可謂是一舉多得,而且組合得可以說是比較不露聲色,渾然一體。

花鐘語文教學反思5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同的花卉開放的時間不同,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同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點製作了有趣的.花鐘。

課文中描寫花開了的語言特別生動。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裏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例如: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綻開了笑臉,從夢中醒來,欣然怒放,在暮色中甦醒,舒展開自己的花瓣等,用詞十分優美。

因此,在課堂教學時,我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通過朗讀去感受詞語的優美,並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去想象花兒開放時美麗的情景,讓學生再次在想象中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然後,我鼓勵學生背誦這一段,並進行小練筆,仿照用這樣的寫法來描寫花園一角,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另外,在教學中,我還注意以“讀”爲本,結合課件的運用,讓學生在欣賞花兒美麗的樣子時,配合多種形式朗讀課文,再次感受課文語言之美,進一步激發情感,培養學生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同時讓學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激發學生對花的喜愛,培養他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一節課,感覺學生的實際情況與我的預設有些出入,表現在學生感情朗讀課文效果不好。也許是我在引導學生體會花鐘美的環節沒處理好,沒有讓學生充分地感受花鐘美,就急於讓他們感情朗讀課文,沒有激發情感,所以學生感情朗讀效果不好,下一階段教學一定要注意改善。

花鐘語文教學反思6

上《花鐘》一課,我得總體安排是從“解釋花鐘”、“認花鐘”“設計花鐘”、到最終一個環節“填滿花鐘”。

1、這篇課文中描述花開了的語言異常生動。教學時,我讓學生經過聽、讀、辨,自我發現問題,發現了我們平常說的口頭語是那樣單調、枯燥乏味,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趣味的語言美的慾望,體現了新課標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裏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綻開了笑臉,從夢中醒來,欣然怒放,在暮色中甦醒,舒展開自我的花瓣等,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語言的豐富和精妙。經過這樣的語言活動,培養、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本事。然後,我結合課堂作業本,讓學生用這樣的寫法來描述春天的動物植物欣欣向榮的'樣貌。

2、經過教師、學生和文本的對話,我努力做到在知識環境中尋求人的“適意安居”。課堂中創設一種濃厚的生活氣息和人文氛圍,如同輕輕拂面的和風,如同似有若無的天籟,給人一種情感流淌的愜意,一種來自生命深處的生機,淡化僵硬的學習,讓學生學得那樣簡便自然,愉快充實。

花鐘語文教學反思7

《花鐘》一文是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緊扣“細心觀察”這個專題的第一篇課文。文章僅用3個自然段將鮮花之美、花鐘之奇描述的生動形象、情趣盎然。全文可用一個字來概括:美。花兒美、花鐘美、插圖美、語言更美。尤其是課文第一自然段,用不一樣的說法描述了一天之內不一樣時間不一樣種類的鮮花開放的完美姿態,詞句表達豐富多樣,有序趣味,堪稱學生學習語言的典範段落。品悟第一自然段,感受文本語言的優美,感悟鮮花開放的.不一樣表達方式。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學習用不一樣的說法表達同樣的意思。是本課學習的重點和難點。

爲了順利達成目標,我分兩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初讀課文,感知課文資料。今日,主要是講第一課時,在不一樣形式的讀中理解課文資料,感悟鮮花開放的不一樣表達方式。感受文本語言的優美,感悟作者寫法的精妙,陶冶美的情趣,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新課程倡導簡簡單單,紮紮實實學語文,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進行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本課設計時,我刪繁就簡,

1.先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環境中走入花的世界。

2.圍繞“花鐘”這個題目,以學生質疑引入文章,讓學生在讀中體會題意,尋找答案。

3.檢查學生詞語認識情景,經過多種多種讀法(自由讀、單個領讀、齊讀)解決字詞問題。

4.對課文朗讀進行指導,經過多種讀書指導(自由讀練習、個別讀檢查、默讀、齊讀鞏固、男女生輪讀),到達讀通讀熟讀出感悟。

5由題目花鐘,引入第一自然段的學習。不一樣的花在不一樣的時間開放。讓學生自由談談,自我對哪種寫花開的寫法更喜愛,邊討論邊以動作理解,在讀中感受花的美。

6.師生欣賞圖片,接讀句子。

7.最終,讓學生嘗試寫寫自我喜愛的花朵,以及它的開放方式。

花鐘語文教學反思8

《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課文中描述花開了的語言異常生動。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裏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例如: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綻開了笑臉,從夢中醒來,欣然怒放,在暮色中甦醒,舒展開自我的花瓣等,用詞十分優美。

所以,在課堂教學時,我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經過朗讀去感受詞語的優美,並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去想象花兒開放時美麗的情景,讓學生再次在想象中體會作者用詞的精妙。然後,我鼓勵學生背誦這一段,並進行小練筆,仿照用這樣的寫法來描述花園一角,幫忙學生積累詞語。

另外,在教學中,我還注意以“讀”爲本,結合課件的運用,讓學生在欣賞花兒美麗的`樣貌時,配合多種形式朗讀課文,再次感受課文語言之美,進一步激發情感,培養學生感情朗讀課文的本事,同時讓學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激發學生對花的喜愛,培養他們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一節課,感覺學生的實際情景與我的預設有些出入,表此刻學生感情朗讀課文效果不好。也許是我在引導學生體會花鐘美的環節沒處理好,沒有讓學生充分地感受花鐘美,就急於讓他們感情朗讀課文,沒有完全把學生激發情感出來,所以學生感情朗讀效果不好,下一階段教學必須要注意改善。

花鐘語文教學反思9

一是利用多種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上課伊始,我先讓學生欣賞美麗的鮮花,感受鮮花的美麗。再讓學生進行猜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致,初步瞭解“花鐘”不同於一般的時鐘。另外,我設計了鐘面,讓學生根據花開放的不同時間把這些花填入鐘面並根據學生的閱讀期待,從最有趣的鮮花學起,打破了順序式的教學模式。

二是突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因此,我在進行《花鐘》第一自然段的教學時,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比較、理解、感受多樣的句子表達方式,更是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尤其讓學生學習運用形象、生動、具體的描寫方法,讓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在理解、朗讀、感悟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獨特感受,教師只是在閱讀實踐中,讓學生自我建構,學會閱讀。

不足之處:

一、在學習中,對學生的'語文素養、語言表達等方面的培養還不夠到位。在以後的教學中會注重這方面的問題,讓學生具有更大的學習空間,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

二、由於急着趕進度,所以對學生的朗讀指導還不夠到位,本班學生的朗讀水平較低,以後要多加強本方面的指導。

三、由於本課容量較大,導致教學內容不能完成,學生的小練筆來不及,所以沒有做到讀寫結合。

花鐘語文教學反思10

《花鐘》一文是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緊扣“細心觀察”這個專題的第一篇課文。文章僅用3個自然段將鮮花之美、花鐘之奇描述的生動形象、情趣盎然。一起來看看人教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花鐘》教學反思,希望能幫《花鐘》是一篇很美的文章,第一自然段介紹了不一樣的花卉開放的時間也不一樣,第二自然段介紹了不一樣植物開花時間不一樣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植物學家利用花的這種特點製作了趣味的花鐘。對於三年級上期這個特定的年齡段,根據課文在整個教材中的位置,我確定了這篇課文在發展學生語文素養方面應發揮的具體作用。根據教材的位置,結合課後的生字和練習,我對教學目標有了這樣的“定位”――學會本課的8個生字,學會書寫14個生字。正確理解“欣然怒放、芬芳迷人”等詞語的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自主讀書,瞭解“爲什麼不一樣的花開放的時間不一樣”。並利用課餘時間上網查找資料、運用資料,增強利用網絡收集信息、處理信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幫忙學習的本事。感悟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初步掌握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周圍景物的方法。仿照課文表達方法,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陶冶美的情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其中,難點是“在理解課文資料的基礎上,學習用不一樣的說法表達同樣的意思”。

回顧整個教學過程,以下意圖基本得到體現:

一、把“品味和發展語言”作爲切入點。

要讓學生在語文素養上得到實實在在的發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根據學生興趣及文章特點,把“品味和發展語言”作爲切入點。學習的重點放到第一自然段,設計了四大環節:

(一)、自讀圈點,初步感悟;

(二)、比較句子,品味語言;

(三)、自悟自得,積累語言;

(四)、仿寫延伸,發展語言。

這些教學環節,既有前後關聯,又有層次推進,層層內化地將學生引領進入“花鐘”的奇妙世界之中,學習課文是如何藉助語言對花開進行豐富精妙的表達的,體會漢語言文字的豐富,從而紮實學生語文功底,體現了語文學科特點。如,進行句子比較,學生經過聽、讀、辨,自我發現問題,發現了改過的句子是那樣單調、枯燥乏味,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趣味的語言美的慾望,體現了新課標自主探究的精神。同樣是寫“花開了”,課文裏卻用了豐富多彩的語言表達方式,讓學生真真切切地體會到語言的豐富和精妙。其間,學生對“吹起小喇叭”、“欣然怒放”的理解與感悟是那麼獨到又富有想象!這樣的語言活動,培養、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本事。

二、讓“信息技術手段”直接指向語文學習。

語文課姓“語”,有着自我的學科特點,“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必須爲學生的學習服務。的'確,恰如其分的情境佈置、生動的多媒體課件、豐富的網絡信息知識……構成了一個美侖美奐的語文課堂,而這一切都應從課堂需要出發,從學生的心理需要出發,要讓“信息技術手段”直接指向語文學習。本節課上幾處運用多媒體手段,如,創設情境――“花的開放”;將學生在第一課時後查找到的各種花兒的圖片用於本節課的“語言再現”;出示花鐘圖進行欣賞。這樣的教學設計,使課堂流露出一種自然的美,生趣盎然,並且與教材情境渾然一體,水乳交融。

另外,本課教學中學生不僅僅利用課餘時間上網查找資料、運用資料,更重要的是經過課堂反饋、評價、留作業等手段,意在增強利用網絡收集信息、處理信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幫忙學習的本事,並使學生養成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習慣。

、給學生供給“自由的學習空間”。

本課的學習中,學生能夠“讀一讀講一講”、“說一說背一背”、“交流歸納”、“介紹資料並仿寫”,能夠根據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喜歡哪句就說哪句”;能夠在想象的召喚下,轉換主角變成小喇叭;能夠身臨其境徜徉在百花園中觀看花兒綻放的美姿;還能夠經過朗讀的表現力來抒發自我的情感,教師在課堂中是引導者、傾聽者、合作者。學生們在合作學習,研究探討中,體驗了學的過程,實現了教材的開放,課堂的開放,獲得了自由的學習空間。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個別詞語的學習還不夠深入,如“舒展”一詞的理解還不到位。

花鐘語文教學反思11

《花鐘》這篇課文是一篇帶有濃厚科學性的閱讀文章,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一樣的花會在不一樣的時間開放及其原因。植物學家有意把不一樣時間的花種在一齊,把花圃修建得像鐘面一樣組成花的“時鐘”。這些花在二十四小時內陸續開放。人們只要看看什麼花剛剛開放,就明白大致是幾點鐘,真是奇妙啊!可是,對於三年級的學生而言,“爲什麼不一樣的花開放的時間不一樣”是難以理解的。拿到教材後,我把握修改意圖,加強整合意識,落實教材要求,最終將第一課時教學重、難點定爲“在理解課文資料的基礎上,學習用同的說法表達同樣意思”。

反思本堂課,認爲在下幾方面做的還比較好的:

一、教學過程始終關注了學生的發展。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所以,我在課的各個環節,始終關注學生的發展需要。無論是初讀時認讀生字,還認識九種花,瞭解花兒開放的時間,以及體會課文中鮮花開放的多種說法,能夠以學生的需求爲根基,由淺入深,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學習。

二、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

學生生理、心理以及語言本事的發展具有階段性特徵,不一樣的教學也有各自的規律,應當根據不一樣的學段學生的特點和不一樣的教學資料,採取適宜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在導入時,介紹瑞士的“大花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識字環節中經過指名讀、開火車讀、小組賽讀等形式,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學習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而對於鮮花開放的不一樣表達方法,這是學生理解的難點,教學時採用以讀爲主線,在個性化的讀書實踐中突破難點,在朗朗的讀書實踐中積累語言。

三、營造師生平等對話的氛圍,努力實現教學的最優化。

語文學習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所以,教師要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教師始終以親切平和的形象,教師話語給學生以激勵,給學生個性張揚的空間,給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努力使學生在40分鐘的時間能夠汲取最多的營養,進行聽說讀寫等多種形式的語文實踐,有效達成教與學的目標。

花鐘語文教學反思12

語文文本的意義在於通過教師的引導,構建學生、教師、文本三者的有效對話。而教師要起到引導作用,必須先學生而學,先學生而揣摩、體驗。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通過反覆閱讀教材、查閱資料,對各種花的特點(包括花的外形、顏色、香味等)瞭如指掌,同時又深深陶醉於文中優美的文字,正因爲對教材有了透徹的理解,教研課的開展還比較成功。如:學生欣賞了花的課件之後,他們用不同的詞來表達了自己的感受:“鮮花朵朵、爭奇鬥豔、芬芳迷人”。由此可見,他們的感受是零碎的,不完整的。在這個環節中,由於對文本的準確把握,我巧妙地一引:“老師想把你們說的詞連成一句話讀一讀,好嗎?”自然而然地完成了一個由詞語到句子的生成過程,使學生頭腦中對花的表象更加豐富、完整。同時也訓練了學生連詞成句的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作爲執教老師,要想上好一堂公開課,要多從學生角度出發,精心做好生本預設。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從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出發,預設學生喜歡的學習內容,讓學生有興趣學;預設引起學生思考的問題,喚起學生的生活經驗;預設學生學習路上生成的個性化體驗,激勵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熱望;如果教師對學生缺乏細膩的觀察,往往就發現不了學生思維的獨創性,發現不了教學中出現的有價值的.教育資源。沒有精心的預設,就不會出現真正充滿生命氣息的靈動的課堂。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要理解“欣然怒放”一詞的意思還是比較困難的,在這堂課中,我看到第一個學生說“欣然怒放”就是開得很大的時候,我對她說“你能用動作來表示萬壽菊是怎樣開放的嗎?”學生的動作表演只能說是一般花兒開放都有的樣子。這時有個學生站起來說“欣然怒放”就像過年時燃放的煙花。這一描述實在是太精彩了,我及時抓住了這一來自學生的生成資源,要求學生帶着觀看煙花綻放時的心情來讀一讀這句話。這時學生對“欣然怒放”這一詞的理解不再是抽象的,學生腦海中不僅有豐富的表象,還有對情感的頓悟。也正因爲此,學生的朗讀才能如此到位,聲情並茂。

花鐘語文教學反思13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 認知目標:認識“怒、燥、暮”等8個生字,會寫“豔、內、夢”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爭奇鬥豔、芬芳迷人、甦醒”等19個詞語;結合語境理解詞語。

2. 情感目標: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

3. 發展目標: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培養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學生讀懂課文內容,瞭解花兒開放時間與溫度、溼度、光照、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

教學過程:

一、交流激趣,存疑導入。

1、 四人小組交流課前準備的資料,說說自己觀察了哪些花,它們在什麼時間開放?

比一比,看誰蒐集的信息多。(板書:花)

2、 問:你知道些什麼花的名字嗎?它們是在什麼時間開放的呢?(學生可以猜測。)有一位植物學家,他的做法真絕妙呀!連老師心裏都癢癢的,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請我們一起走進文本。

二、熟讀課文,初步釋疑。

1、 自由大聲地朗讀課文,想一想怎樣纔算把課文讀熟練?(遇到意思不明確的詞,可以用自己已有的方法理解。)

2、 交流自己讀的過程。

3、 請學生讀1、2兩段。

4、 評議。

5、 餘下一段同桌讀。(幫助夥伴糾正錯誤)

6、 現在知道那位植物學家做了什麼嗎?(補充課題:鍾)

7、 你覺得他的做法如何?(討論、交流)你喜歡用什麼樣的心情讀一讀這課題呢?

(自由讀課題)教師有意識地進行表揚。

8、 讀了課文你還知道些什麼?(交流)

出示填空:我知道

9、 你認爲課文哪部分讓你很感興趣?

三、探究課文,感情朗讀。

(根據學生的興趣讀懂課文。)

如:學生選擇第一自然段。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這一段。

2、誰想用朗讀來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請學生朗讀)

3、 師生合作朗讀本段課文。

4、 交流自己的收穫。

5、 帶着自己的體驗與感受再美美地朗讀這段課文。

7、背誦喜歡部分,與同學交流。

小結:大自然實在奇妙,這些美麗的花兒爲什麼不在一個時間開放呢?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同學們,你們想去探究一下嗎?要知原因,下節課再見。

四、書寫指導。

1、出示生字認讀,觀察生字,交流寫字經驗。

2、書寫生字。

(1)教師範寫,學生學寫。

(2)學生自己寫,師生評議。

(3)學生練寫,反饋結果。

五、課堂練習。

抄寫19個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鞏固反饋。

(1)學生聽寫詞語。

(2)同桌相互檢查。

二、展開想象,推測原因。

1、爲什麼這些植物開花的時間不同?

2、學生自由推測。

三、研讀課文,探究解惑。

1、默讀課文第二段,畫出表示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原因的句子。

2、討論交流。

3、找出相關句子,學生朗讀。

4、用自己的話說說曇花的開花時間和溫度、溼度、光照等有什麼關係。 5、小組交流,說說其他植物開花時間和溫度、溼度、光照、昆蟲活動的關係。

四、總結全文,拓展能力。

1、朗讀課文最後一段,體會植物學家絕妙的做法。

2、繼續觀察蒐集各種花不同時間開放的資料。然後把這些資料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給他人。(形式多樣:如編科學小報、做資料卡、寫觀察日記等)

板書設計:

13 花鐘

溼度

溫度 花鐘 光照

昆蟲活動

教學反思:該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時間開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講觀察後的發現: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並形象例舉了牽牛花等9種花不同的開花時間來說明這個發現;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兩個原因:開花時間與溫度、溼度、光照有關,與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最後擴展開去,談到植物學家修建“花鐘”,其做法很巧妙。課文意圖是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花鐘語文教學反思14

《花鐘》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三年級上冊第13課的課文。該課文按照“歸納現象———揭示原因———實際運用”的思路,說明不同的花會在不同時間開放及其原因。作者先講觀察後的發現: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並形象例舉了牽牛花等9種花不同的開花時間來說明這個發現;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開花時間不同的兩個原因:開花時間與溫度、溼度、光照有關,與昆蟲的活動時間有關;最後擴展開去,談到植物學家修建“花鐘”,其做法很巧妙。課文意圖是讀懂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留心周圍事物,認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教學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一些句子嘗試換一種說法。

一、 教學設計的構建

基於對教材的理解與挖掘,我從課文的最後一部分學習入手,通過觀看花鐘的圖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由於第一段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段,這樣安排也可改變按原有的段落順序教學失重的現象。學生興趣被調動起來,學生很快就會想這些製成花鐘的花是什麼呢?我順勢問“組成花鐘的花有哪些呢?你知道嗎?”學生踊躍舉手,接下來順理成章的就來學習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在第一自然段的學習中,以感情朗讀爲主,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同時引導學生仿照句式表達,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最後學習第二自然段,瞭解花開時間不同的原因,並擴展想象其他花開的原因。教學結束以欣賞12個月的花的圖片結束,以激起學生留心觀察的慾望。本節課無論是板書,還是課件圖片的運用,還是朗讀,都讓學生置身於花的海洋中,置身在一個美的旋律下。

二、利用資源優勢,發揮網絡效應

(1)這篇文章屬於科普短文,內容涉及到許多的花,而其中許多的花我們又都沒見過,如果能讓學生看到這些花的圖片,將會利於對課文的理解,以及對句子的學習。課前我查找了大量的文字信息和相關的圖片資料,又通過範垂超老師的幫助製成了虛擬的網絡環境。學生看到這麼多花的圖片以及有趣的花鐘,都驚呆了。“哇,太美了”學生徜徉於花的世界當中,欣賞着,有感情地朗讀着。學生的情操得到了陶冶,更使教學順利突破難點,學生結合花的圖片朗讀感悟着每一個花兒開放的句子,感受到句子的美。認知心理告訴我們,人們對知識和事物的認識往往是以直觀感覺開始的,年齡越小的兒童越是明顯。他們對生動、具體、形象、色彩鮮豔的事物越容易感興趣。因爲多媒體計算機具有提供文本、圖片、靜止圖像、動畫、聲音、視頻等教學信息的能力,爲此,利用計算機的教學就可大大激發學生的興趣。

(2)運用多媒體網絡開拓信息通道,充分利用課件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讓每一個學生在沒有任何羈絆的情況下自主學習,發現問題,自由操作,充分利用課件裏貯備的課文文字,花的圖片等,讓學生在網上瀏覽查閱,自由徜徉,主動學習,學生通過點擊自己喜歡的花的圖片欣賞朗讀,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注重朗讀,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昇華

這是一節網絡環境下的語文課,但也是一節實實在在的語文閱讀教學課。課上充分利用網絡效應,通過直觀、形象、鮮豔明麗的花的圖片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之中理解了句子,又積累了詞語。課上,一生彙報:“我喜歡月光花,我想把這個句子讀給大家聽。”學生繪聲繪色的朗讀。另一生說:“我也喜歡這個句子,你看月光花多美呀,我想把她美美的讀出來。”有一生說:“我知道‘舒展’就是開放的意思。”接着學生彙報其他的句子,趙佳卓說:“我知道牽牛花是在凌晨四點開放”,顏俊飛說:“牽牛花的樣子像紫色的小喇叭,所以作者說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這是個比喻句。”高華陽說:“因爲牽牛花像喇叭,所以我認爲在朗讀時應讀得聲音清脆響亮。”在學習睡蓮這個句子時,唐羽佳說:“睡蓮像個小女孩剛從夢中醒來,她一定不喜歡別人吵她,所以讀時要小點聲,溫柔些,我讀給大家聽聽。”……就這樣學生在朗朗的讀書聲中,掌握了不同句式描寫的不同。接着,我又通過出示對比句子使學生對書中描寫的.句子有了獨特的體驗。使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句子的意思,體會句子的不同表達方式,更使他們積累了好詞佳句。

四、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

語文課程總目標中這樣寫到“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教學之中,我利用語文教育的優勢,激發學生身上蘊藏的想象力和創造潛能,讓學生釋放他生命中的能量。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在讀完課文之後,我問:“誰願意猜猜這個花鐘是什麼樣的呢?”學生衆說紛紜,設想着花鐘的樣子。學習課文第一段,當學生理解了花開時不同形態的描寫後,我設計讓學生查看其他花的圖片資料,在欣賞之後,讓學生用書中那樣的句式描寫自己看到的花開的樣子。一生:“銀鈴花搖起了它的小鈴鐺,丁零,丁零,真好聽。”一生:“玫瑰花露出了它的笑臉。”生:“暗香舒展自己的花瓣。”……

五、遺憾之處:

1、教師的評價性語言不夠豐富,教師應該用更高層次的評價語來表揚激勵學生。這種評價語言正應與課文的內容相符合。這需要我自己的不斷揣摩和不斷的打造。

2、在學習第二段課文時,如果能再加上關於花開不同時間的原因及更具體的知識有一個相關鏈接就會更好。

花鐘語文教學反思15

教學《花鐘》,我非常用心的做了課件。首先激趣導入,播放鮮花盛開的視頻,並讓學生把看到的畫面用一個詞語或者一句話表達出來。五顏六色盛開的鮮花呈現在孩子們的面前,他們被這美麗的畫面吸引了,不由得發出讚歎:“啊,太美了!”,“真漂亮啊!”這時孩子的熱情是高漲的。然後,我讓孩子自由讀文,以畫出“花鐘到底是什麼樣子?”這個問題入手,從而引導孩子進行學習第三段,在這一段的學習中,主要讓孩子知道植物學家是如何做成花鐘的,做成的花鐘是又如何知道幾點的,這段的'學習理解“剛剛、陸續、大致”三個詞,讓學生明白作者用詞的準確,更具科學性。

從第三段返回第一段的學習,我讓學生默讀第一段,分別畫出寫了哪些花?具體的開花時間?,接着出示9種花的圖片讓孩子欣賞,隨後老師出示9種花開放的時間,以“凌晨四點,牽牛花開了”爲例子讓學生讀後對照文本去體會兩種不同的寫法有什麼感受?通過朗讀對比讓學生更直觀、更深刻地發現句子的不同,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在引導學生觀察時間的詞語時,當學生講出按照時間的順序寫的時候,馬上緊抓文本的詞語(凌晨、中午、傍晚、晚上),在關注時間詞語的時候,也引導學生去觀察時間詞語是一個整點、一個大致時間。最後,一個拓展環節,看花寫話,訓練學生的說話寫話能力。

講完本課,很有感觸,講一篇課文,我們不能面面俱到地把所涉及的內容全都講完,我在講第一段上花了較多的時間,而其他兩段基本上是以讀帶過,課堂上,儘管有的段落我們可以帶過,但是那些詳講?哪些略講,老師必須得心中有數,萬不能爲了追求教學內容的完整性而忽略了一節課孩子所掌握知識能力的有限性,反思自己的教學,一節課到底讓孩子學會什麼,作爲教師,要心中有數,另外,爲了讓孩子們的視覺有個美的享受,課堂上我們有效地利用課件,充分地發揮課件的作用,可用、可不用的課件我們儘量不用,把時間留給學生,多讀書多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