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初中語文作文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

初中語文作文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W 次

身爲一位優秀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初中語文作文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語文作文的教學反思範文(精選5篇)

  初中語文作文的教學反思1

  (一)教師的思想觀念過於傳統

有些語文教師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只重視學生能否取得較高的成績,而忽視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對學生的寫作步驟進行設定,並交給學生應對作文考試的方法,使學生由以前自由的寫作變成現在充滿框架的寫作,導致學生對寫作失去興趣,寫出的作文缺乏創造性。

  (二)學生寫作脫離生活實際

初中生缺乏豐富的生活閱歷,所以在寫作中有時會無話可說,但是爲了完成學習任務,又不得不寫一些自己沒有經歷過的事情。這時,學生可能就會抄襲作文書中的範文或者自己編一些內容。學生的寫作內容脫離社會生活實際,造成文章內容缺乏真情實感。長期被動地寫一些自己不感興趣的內容,不但使學生對寫作失去興趣,而且抑制了學生寫作能力的發展。

  (三)學生語言貧乏

隨着網絡技術的發展,很多學生都學會了上網,而且一些學生還迷戀上了網絡遊戲。這些學生每天面對電腦,缺乏與教師、同學的溝通,語言積累量少,造成語言貧乏,在寫作過程中出現詞不達意的現象。

  (四)學生的素材缺乏新意

初中生在寫作過程中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寫作模式,但是其寫作素材沒有新意。在寫“一件最感動的事”時,學生經常寫自己生病時母親的悉心照顧;寫“自己長大了”時,就寫自己爲父母洗腳……這些事例缺乏新意,很可能全班絕大部分的學生寫的都是這些事情,這不僅影響了學生的成績,而且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初中語文作文的教學反思2

作文是人們系統地表達知識和經驗,思想和感情的書面語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種具有高度綜合性、創造性的語言活動。它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又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難點。學生作文能力又是衡量學生語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爲作文能力是學生語文水平的綜合體現。但在語文教學中聽說訓練起步早,基礎較好;讀寫訓練中,閱讀訓練的分量較重,時間多,範圍廣,寫作訓練無論從時間上還是數量上相對來說都較少,而且收效甚微。可見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任務還很艱鉅。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不可推卸的責任,是每一位語文教師不可忽視的教學環節。

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我摸索,嘗試了以下做法,現總結歸納如下:

  一、讓學生學會"仿"作文,鼓勵學生樹立自信心,從而消除畏難情緒。

模仿是人類學習,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生的模仿性很強,先仿寫範文對逐步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是非常必要和有效地的。老師在指導學生作文時,便可訓練學生從仿寫句子、仿寫片段到仿寫範文,讓學生從範文體會各種寫作方法的技巧和語言。

“仿”不能機械的模仿,不能照範文生搬硬套,例如,在練習對人物外貌進行寫作時,很多同學寫出的人物面部特徵都是“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樑、櫻桃小嘴、彎彎的柳葉眉、紅紅的臉蛋”等。難道這世界上真有這麼多容貌如此相仿的人物嗎?答案是否定的。這就不是“仿”,而是“抄”。這是我們老師在作文教學時不希望看到的現象,但它確實存在。像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因此,老師在教學生寫作的過程中不能使學生的思維受到約束,而要讓他們有自己的思維特點。學習了《春》一課後,讓學生學習了文章是怎樣通過細心觀察來描寫大自然優美景色的,讓他們仿寫了《夏》。實際上學生進行模範性寫作訓練時,創造思維之光就在其中閃耀。他們的習作,正是張開的創造性思維的的雙翅,慢慢地他們就能搏擊長空。

  二、引導學生廣泛閱讀,積累大量素材。進而提高學生寫作能力。

要提高學生寫的能力,必須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每一個人,憑直接經驗,對社會的瞭解總是有限,要積累素材,也不可能樣樣親歷,這就必須學會多積累間接經驗。而獲取間接經驗的最有效途徑便是閱讀。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是獲取寫作範例的重要途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勞於讀書,逸於作文”這是前人在讀寫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讀書是吸收、積累的過程,思想、素材、感受以至語言的表達方法都在不知不覺中儲存起來。一旦需要,這些儲存就會蜂擁而至,跳出來供你應用;你可以很自然地隨手拈來,不費思索而順理成章,進而推陳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達得生動、完美。多讀的確是一條通向學好寫作的成功之路。

21世紀是信息時代,每時每刻都有很多信息通過各種媒介在流動着。而當代中學生的生活閱歷較淺,因而就須每天閱讀,獲愁和博貯信息,造成一種勢能,使胸中有故事。把閱讀獲得的信息轉化爲創造能力,從而產生不吐不快的寫作慾望。我們向學生推薦《語文報》、《讀寫舫》、《讀者俱樂部》、《意林》、《故事會》等雜誌,讓他們訂閱,並經常給他們介紹、評價最新書籍和報刊上的文章,傳播新信息,並廣泛開展“每日一讀”,“文學早餐”等活動,從而使學生擴大了閱讀面,增加了閱讀量,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素材,因而有了寫文章的積極性。自然,多讀還要多寫,任何技能技巧,都需要反覆歷練,寫作也一樣,訓練達不到一定強度或熟練程度,就難奏效。寫作更是一種創新,必須在反覆實踐中體味、揣摩才能悟出其中的規律。要養成勤動筆的習慣。滴水穿石,熟能生巧,寫作能力是在不斷實踐中提高的。多讀多寫文,只有多寫了,作起文章來才能得心應手。

  初中語文作文的教學反思3

語文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其實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能力,而書面表達能力就是作文。但語文作文教學存在很多問題,教師付出了很多,結果教學效果不是很高,令我們的學生,家長和老師很是頭痛,這裏面有我們的教材問題,教師的教學方法問題,有學生的積極性問題,還有其他很多原因。那麼,究竟如何讓作文教學中師生都很輕鬆愉快呢?以下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做法,以期能與諸位同人共享。

  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很多問題,具體的現狀就有如下幾點。一是作文教學無計劃。作文教學本來就是個很系統、很嚴謹的教學內容,但是很多老師在教學時比較隨意,沒有進行系統的教學設想。雖然整體目標都清楚,但是具體到實施時,“騎驢看唱本——走着瞧”,感覺該寫一篇作文了,便臨時佈置一篇了事,即或是重視作文及練筆,佈置學生寫週記之類,也是由着學生的馬兒跑,寫到哪裏算哪裏。這樣的訓練究竟要達到什麼目的,有什麼效果,大家心裏恐怕並不是十分了解。二是教學效率低下。本身學生對寫作的積極性就不是很高,在教師目的不明確的情況下,很多學生都是敷衍了事,隨便寫寫完成任務了事,沒有達到最終的寫作效果;寫作前部分教師不重視寫前指導,寫後講評,改時不是就某個明確的訓練目標集中筆墨,講評也不是圍繞某個明確的訓練目標講評,批改中的評語都是套話,甚至有些作文出現不改,拖改現象,有些批改的常是鬍子眉毛一把抓,什麼錯字別字、標題標點、開頭結尾、語言表述等等,每次都是全方位批改,全方位講評,什麼問題都涉及到,什麼都沒解決,學生寫了不少,寫作的水平提高卻不快。三是作文與生活脫節。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離開了生活,寫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我們的寫作教學常常與生活脫節,作文不能真實地反映生活,生活也不能化爲作文題材,學生既沒有豐富的詞彙,又不熟悉多樣的題材,作文時文思枯竭,硬擠強湊,自然文不成篇。

  二、初中語文作文興趣的培養

作文教學重在激發興趣和創設情境,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什麼都快,寫作也是如此,只要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後面的作文教學就不成問題。傳統的作文教學,把學生封閉在課堂裏,侷限在課本中,禁錮了學生的思維,扼殺了學生的興趣,埋沒了學生的天性,以致使學生作文空洞、呆板、虛假。作文教學時可通過開展一些遊戲活動,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傳統的說教教學讓學生昏昏欲睡,在教學中加入有趣有益的遊戲、把活動引入課堂,讓學生動手去玩、去做,動腦去想去探索,才能在開心的活動中培養起濃厚的作文興趣。如把課堂開設爲運動場,讓學生扳扳手兒,捉捉迷藏,釘鈕釦比賽,打補丁比賽,削蘋果比賽,無不其樂融融,氣氛熱烈。還可以把作文課開設爲故事會,辯論會,主題班會等等。

  初中語文作文的教學反思4

寫作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和人類自身的一種不可缺少的技能。寫作作爲一個認識活動過程,其活動的終結是生成文章。曹丕在《典論·論文》中說:文章是“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可見寫文章之重要

從這幾年中考成績來看,儘管語文老師們花了大量心血,想了許多辦法,但目前學生的作文還有許多地方不盡如人意:立意不新穎,選材不典型,語言不通順,甚至錯別字較多等老毛病仍然普遍存在,作文失分還很嚴重。作文仍然是制約語文成績提高的瓶頸。到底怎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呢?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一、讓良好的習慣奠定寫作基礎

從文本出發,逐步脫離學生實際的範文模寫,到以人爲本,結合學生生活實際,從內容上入手,給學生一定創作空間。古人學文,先養氣,蘇轍雲:文不可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如果養成了浩然之氣,則“文不難而自至”了,養氣就是生活實踐。課堂儘可能給學生生活的多種形式,讓生活引領課堂,不無裨益。

我們在教學中要有意識的培養學生勤記筆記,勤寫日記的習慣。讓他們把在生活中看到感受到的經典事例寫在筆記本上,而且要求他們多看課外書,把課外書上學到的名言警句和優美文章分門別類地摘抄到筆記本,只要他們認爲有用的東西都可記在筆記本上,這樣,他們在寫文章時就不會無話可說無事可寫了。因爲記筆記的過程就是積累素材的過程。寫日記也同樣非常重要,起初要求不要太高,有些學生不會寫,有些學生不願寫,老師要進行積極的引導和幫助。日記上記些什麼內容老師不要強求,可以是他們的所見所聞,也可以記他們的內心感受,哪怕他們只寫上幾句話都行,久了,寫得多了,就會有進步,作文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

俗話說得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內驅力。學生對自己所從事的寫作活動有興趣,就能促使他細心觀察某些現象,提出問題,潛心思考,保持持久而穩定的注意力,提高創造思維的水平,從而寫出饒有新意的文章。激發學生寫作興趣的方法有很多:讓學生走出課堂,細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做有心人。老師命題要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對學生作文的內容和形式不要限制太多,讓學生寫自己平時喜歡寫的東西,這樣學生就會樂意去寫。老師命題時一定要替學生着想,命題要聯繫實際,有的放矢,特別是要貼近生活。有時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命題作文,這樣他們纔會有感可發,有事可寫。

老師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由於應試教育的影響,過去我們評價學生作文,總是喜歡所謂的“高標準嚴要求”,千方百計挑毛病,其結果是老師越看越傷心,學生越寫也越灰心。要改變這種現狀,我們就必須學會發現學生的優點,在評改作文時,多表揚少批評,能給高分就儘量給高分,多鼓勵學生,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二、讓豐富的教學指導點燃寫作激情

優秀的作文各有各的優勢,因材施教,優勢互補,是作文之道。評講作文不能只關注某一個訓練文體,對於出格的學生大加責難,或無動於衷是不對的。寫記敘文,他卻抒情。寫議論文又生出記敘,無傷大雅。應看他寫出的文章有無可取之處。

寫作前的指導很重要,指導的好壞,關係到學生作文質量的.高低,影響到作文教學的成敗。教師在作文指導時,要讓學生明白寫作的目的要求,準確理解題意,激發寫作慾望,但千萬不要越俎代庖,如果作文前的指導講得太多太細,學生就會按老師的固定模式去填詞填句,照葫蘆畫瓢,其結果,導致學生作文模式化,大同小異,嚴重影響學生思維的獨立性和創造性。按我的經驗,寫作前的指導以五分鐘左右爲宜,主要是幫助學生反覆推敲、正確理解題意,明確題目要求,即寫什麼與怎麼寫的問題。

同樣,編寫寫作提綱對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有了寫作提綱,文章就有了框架,寫作時就容易做到層次井然,條理清楚,結構嚴謹,充分表現中心。如果沒有提綱,他們就想一句寫一句,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算哪裏,結果是結構鬆散,條理不清。編提綱時,一般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先寫中心思想,再寫段落層次的主要內容,每個段落要用到哪些材料,最好註明一下,以便在寫作時有的放矢。我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一般都要求學生編寫作提綱,有時要求他們把提綱寫在作文本上,有時要他們就寫在草稿紙上。按照提綱寫出來的作文,質量就是要好一些。

沒有興趣的寫作只能是一條死衚衕。興趣在於個體創作熱情的有效激發。有了個性再關注就有了個體的自覺。寫作的老大難問題得以緩解。學生作文寫出自我,教師指導肯定自我。這樣自己對於自我的認知,對於自己生活的把握就更確實,更細膩了。作文自然也寫得更確實、細膩了。

  三、讓多樣的批改提高再創作的能力

過去人們有一種看法,認爲讓學生批改作文就是老師偷懶,是老師極端不負責的表現,凡是作文都必須由老師親自批改纔好。其實並不盡然,由老師親自批改儘管有很多優點,但也有不足之處,比如有些學生拿到老師批改完的作文後,只是看看分數,然後就塞進抽屜裏再也不理會了,等到下次作文時又是如此。長此以往,他們的寫作能力難以提高。讓學生參與批改作文,則可以彌補以上的不足。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我發現學生每批改一次作文,都有較大的收穫,都會取得一些進步。

這便是我作文教學實踐研究的總結,在這裏只是起拋磚引玉的作用。提高中學生寫作能力的方法還有很多,近幾年廣大語文教師對這個問題進行過許多的有益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提出過許多獨到的見解,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值得我學習。我相信,只要我們不斷努力地探索,提高中學生的寫作能力是大有希望的。

情感使語言更真實,情趣使文體更自如,情操使文章更深刻。作文教學中捕捉學生心理世界的波動,關注學生的內心的微妙變化,讓他們自覺參與到作文批改中,並以此爲契機帶動課堂教學。教師此時,讓學生主動深入同伴的作文中,帶着批改任務去。觀山則情滿於山,覽物則情動於物。從閱讀中感受身邊人的不同情感,從批改中獲得的情感體驗,就使自己的寫作弊端自然明朗了。

用理想審識現實,寫作批改把美的做法植根心底,讓學生理性面對現實生活,學會思考,自覺自主地去想、去說、去寫。

總之,從身邊的作文看起,再到自覺創作中去。源於他人,而高於他人是寫作的規律。長此以往堅持下去,學生一定能形成競爭意識,寫出語句流暢,感情真摯,令人動容的好文章。

  初中語文作文的教學反思5

語文能力是生活、學習、工作的基礎,作文能力是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作爲中學語文教師清楚地知道:中學階段作文教學肩負的重任——要讓學生掌握三種文體和應用文等寫作能力,作文水平達到規定的層面,以適應升學或就業的需要。然而具體到實施作文教學,教師往往一口難言,尤其是對於農村中學教師難教、難改;學生難學、難寫。作文教學陷入重重困境。

困境之一:源於教材。首先,寫作知識和訓練點散見於閱讀之後或課文分析之中,缺少片斷等基礎單項訓練和梯度性的作文訓練。整體上明顯的現出重讀輕寫,寫作依附於閱讀的情況。第二方面,課本上的寫作知識介紹簡約,作文訓練點分佈零散,點與點間聯繫疏鬆、銜接不強;缺乏具體的作文教例、教參、教案等工具書。第三方面,寫作訓練量少。

困境之二:源於教師。教師苦於手中無作文教材,僅憑單元之後的短小作文指導來進行教學是遠遠不夠的。造成教師作文課難備、難教,故作文課堂教學彈性大,或多講,或少講,甚至不講,只將作文題目和寫作要求往黑板上寫出,整堂課時間交給學生支配完成。這樣隨意、自流、無序的作文教學,知識含量低,往往收不到教學的預期目的。

困境之三:源於學生。大部分學生怕作文,究其原因:農村學生生活面相對較狹窄,又忽略生活的觀察,因而素材少——沒話寫;沒有掌握各種文體審題、立意和佈局謀篇的基本寫作知識及方法——不會寫;認識能力低,語言詞彙單薄,駕駛語言能力不高——寫不好;這是農村學生作文“三大難”問題,其中自然有學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師和教材原因。

總之,面對種種境況,農村中學作文教學確實陷於重重困境之中。那麼,應如何走出困境呢?尋找出路是不可逃避的問題,這是語文教師務必面對和肩負反思的職責。要從反思中尋求出路,要勇於正視上述陷我們於困境的種種問題,針對問題,尋求對策。

  一、作文教材就在課文裏

教師僅依靠單元后的作文訓練資料作講課內容確是不夠的。作文教材是存在缺陷,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教材永遠存有缺陷。那麼教材出路在哪裏?教材出路就在課文裏。這關鍵在於教師,教師對每個學期的作文訓練的任務,達標要求等要心中有數,結合學生實際來對作文體裁、命題、內容、要求等制訂一個詳細作文計劃。然後教師利用閱讀教學來指導寫作,將讀和寫結合起來,讀是寫的基礎,閱讀爲寫作鋪路。選擇恰當的、典型的課文做寫作學習的例文,仿寫的對象根據所選課文內容、特點來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怎樣開頭、結尾有特色,怎樣描寫生動、豐富、細膩,怎麼議論有說服力等。這些課文就是我們作文教學的好教材。關鍵在於教師的善用、巧用。其次也應結合作文訓練內容,補上一些具體的,系統的寫作理論知識,克服作文教材的不足。

  二、提高作文指導課的實效

針對作文課存在隨意、沒有確定的教程、知識含量低的情況,豐富作文課堂內容,提高作文指導實效是其出路,從形式上談,教師大可根據文體內容設計多種形式的課型,優美語段賞析課、片斷練習課、材料評議課、看圖說話課、讀書活動課、作文討論課等,教師根據不同的訓練目的,從不同的角度確定作文學習的重點和要求,豐富作文課堂教學內容,發揮學生主體的積極參與,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從內容上談,則要提高作文課的指導實效、訓練實效。每一堂課都要提出明確的訓練項目和目的、要求。即使是最基本的佈置一篇作文練寫,也要做好作文前的指導和作文後的評講。堅持做到講課有內容,訓練有重點目的,評講有針對性,加強體現作文課指導意義,提高作文教學實效。

  三、重視培養和發展學生個性、豐富寫作素材,提高寫作興趣。

素質教育注重人格的養成,個性的發展,弘揚創造精神。我們的作文教學也必須緊跟時代的要求,素質教育就是要讓學生個性,靈性從應試教育模式的禁錮中解放出來,拓寬學生寫作的寬度,寫作的自由性。讓學生用其眼睛,用其心靈去察看社會,體驗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醜、惡,再用心去抒寫自己的真情實感,使其有充實的生活,有豐富的寫作素材。教師則更新觀念,投身到教育的浪潮中,結合學生心理特點,捕捉他們生活的熱情和興奮點來實施作文教學,激發學生情感讓學生置身於情境之中,情因境而發,則學生有話寫、容易寫、愛寫,學生寫作興趣活躍起來,作文教學出路可尋。

總而言之,中學的作文教學確實陷於困境之中,是語文教師中老大難問題,到了非改革變新不可的地步,我們初中語文教師肩負着不可推卸的責任。那就讓我們攜手面對,去反思、去探討、去實踐,走出困境之路一定會讓我們找到,寫作之花一定讓我們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