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語文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

語文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3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那麼什麼樣的教學反思纔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語文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語文的教學反思(精選5篇)
  語文的教學反思1

一轉眼,本學期的教學工作已近兩月時間,回想自己的教學工作,有成功,也有不足;有收穫,也有失落。現自我反思如下。

  一、成功方面

1、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課堂教學在師生平等對話中進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使很多同學都有了較大的進步。

2、在教學中努力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努力改進課堂教學,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

3、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嚮導,把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當作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並把這些內容貫穿與平時的課堂教學之中。

4、在教學中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的學習規律,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二、不足之處

1、在語文教學中,還需要在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等方面狠下功夫。

2、還需要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探究性學習,在生活實踐中學習語文。

3、在指導學生學習方法方面還不夠到位,部分學生學習方法還比較死板。

4、學生的閱讀面還需要進一步擴大,同時還要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的方法,培養課外閱讀的能力。

5、在指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和習作訓練方面探究不夠,需要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習作水平。

6、對學困生的指導和幫助還不夠。

  語文的教學反思2

  一、新課改下的教學情況

原有高中語文教材一冊六個單元,一學期上完。新教材一冊四個單元,在高二上學期的前半段基本上就要結束必修課程五本教材的教學,也就是半個學期教完一冊。由此可以看出,新課程實施後,教學進度將從原有的半學期教完三個單元加快到半學期教完四個單元。

如果採用“小步快跑”的方法,把新教材每個單元四篇課文一篇不拉地教過去,則違背了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對必修課程目標的理解:“閱讀與鑑賞部分中,要發展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個性化的閱讀。”(語文課程標準)。因此,不敢大膽刪掉、或略講自讀一些篇目,必然造成平均用力,文本閱讀不深不透。爲了趕進度而喪失閱讀的深度與精度,同時也剝奪了學生獨立閱讀能力的發展機會,忽略了學生個性化的閱讀。可見,在課內教授時對新教材進行一定的取捨,是課時限制下的必然選擇。

把握住編寫體系的線索,我們就不難看出,在課堂上對人教版新教材處理,不能拘泥於傳統語文學科形態的知識分類,照搬對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幫助不大的語音學、文字學、詞彙學、修辭學、文章學等知識系統。因爲,這樣違背了語言的“習得”規律,也違背了新課程目標對發展學生三大能力的要求。以第一冊第一單元爲例,老師在教材處理上就不應該把力氣放在《沁園春長沙》的生字詞,放在煉字、誇張等修辭,放在韻腳、格律上。課時應該從這些支離破碎的知識點中節省出來,投入到以單元能力培養的重點中,從文體和人文主題出發,引導學生反覆誦讀《沁園春長沙》,把握情感與節奏,分析毛澤東主要通過秋天的意象來表現自己的情感和思緒。

把握住編排體例的特點,我們也不難看出,在教材處理上做取捨應該抓住單元重點備課。以能最典型地體現情感與意象的美,同時又體現了詩歌用字簡約含義豐富的特點爲標準。第一單元裏《詩兩首》值得精讀,《雨巷》裏關於“姑娘”這一意象的解讀,含蓄惆悵而又飽含期待的情感,都是值得教師引導學生去細細探究的;《再別康橋》則是以康橋優美的景色這一意象,帶出自己戀戀不捨的情感。第四課《中外短詩五首》中《在一個地鐵車站》,人羣中的面孔與溼漉漉的黑色枝條上的許多花瓣這兩個意象之間的關係也很值得玩味。相比之下,第一課《沁園春長沙》第三課《大堰河——我的保姆》裏的情感與意象淺近明瞭,第四課《中外短詩五首》中的《斷章》過於含蓄晦澀,在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上,不如其他幾篇,因此可以在課時安排上少花時間。

教師的任務是爲學生選擇典型的、深刻的課文,並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要“用”好教材引導學生走完上述過程,取捨是必須且必要的。

  二、課改中產生的問題

從這次半期考的情況來看,學生的閱讀面較窄,閱讀能力較差,對文字的理解能力不強,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幾個:

1、閱讀面較窄。來自農村的學生較多,從小看課外書的機會不多,中外名著看得較少,名家作品幾乎不接觸。

2、閱讀能力較差。閱讀文章的水平只停留在類似故事會、故事情節較強的文章,難以理解一些富有哲理的文章。

3、表達能力不夠理想。高一剛開始,學生難以適應較難的理科學習,於是把大量時間放在做理科練習上,而忽視了語文練習,省略了閱讀題的訓練。

但在教學中,如何擴大學生的閱讀量,這是個難題,如何在學生有限的'學習時間裏讓閱讀佔有一席之地,是將來必需解決的問題。

  語文的教學反思3

由於個人在新課標後,語文教學實踐的經驗還不豐富。同時我們師生之間的默契程度還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出現了許多不當的地方。在這裏我重點想說由於在沒恰當地處理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的地位,而導致的不當:

1、落實知識和知識點的過程中,學生是發揮了學習的主體地位,介紹了許多鯨的知識,讓學生大開眼界,也讓教師也增添了不少的知識。但是,教師這個時候應該及時的把這些知識轉化爲語文教學中的知識點上,讓學生知道這些知識是怎樣表達的。否則,感覺是一堂生物課。雖然,新課標要求我們不要把各學科獨立起來。但是,也不要混淆各學科的界限,要把握好尺度。

2、沒有選取有典型的段落,進行以點帶面的理解。同時還浪費了時間,導致了本應該在課上能完成的練習改成家庭作業了。

3、教師對學生的預習情況把握的尺度不夠。

  措施:

1、深入學習新課標,領悟其實質,並使之融入自己的教學實踐中。

2、加強對學生的瞭解。

3、多跟同行交流。

  語文的教學反思4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讓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導自己的教學,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新形勢下,我們每位教師都必須思索的現實問題。

我根據名師的經驗和專家報告的思想去年在初一嘗試了“預習、質疑、討論、反饋”的四環節小組學習方法,也初步培養了學生的質疑、發現問題的能力,但學生自學的習慣還沒有很好地養成,更談不上學習的興趣了。

我們語文學科的博雜更決定了興趣、愛好及習慣的重要性,擺在面前的即是作文的老大難問題——如何克服以往的“老師命題,提出要求,學生思考成文,批改收交”學生被動接受的局面,有時毫無興趣可言,書寫起來更談不上真情流露,相關的批改反饋的針對性及實效性也很不理想。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自己去想,去寫,這樣才能寫出富含真情、情文並茂的好文章。

  語文的教學反思5

  一、對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反思

學科德育滲透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語文教學因其教材內容的特點,更加適合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但是實際的教學卻是老師不重視德育教育,只是強調對知識的傳授和積累。學生學到的是語文知識,而對文本中蘊含的德育因素沒有及時領悟,影響了語文人文性的發揮。老師對德育滲透的點、程度都把握不夠,德育滲透的時機、德育滲透的切入點,是語文教學德育滲透的關鍵。

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熟悉教材,通讀文本及相關資料,將文本中蘊含的德育因素瞭然於心,在教學過程中選擇最佳的時機,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文章內容中的思想內涵往往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內容,老師要善於挖掘文本中的德育內容,這就需要教師熟悉教材,深刻地理解教材,才能夠做好德育滲透的工作。

  二、閱讀教學缺乏實效性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閱讀教學肩負着語文人文性的特點。教師做好語文閱讀教學,就是完成了語文教學任務的一大半。閱讀教學中的文本理解,思想內涵的感悟,對學生性情的陶冶等,都是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閱讀教學的核心是朗讀,而在初中教學中,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範讀外,學生朗讀文本的機會很少。一個是學生年齡特點決定了學生的不愛讀,一個是教師忽視了朗讀的作用。熟讀、精讀是閱讀教學中學生必備的基本功的,但是在實踐中,這一環節則缺乏應有的重視。

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閱讀中的朗讀,讀中悟道,讀中品味。朗讀是閱讀教學的核心和關鍵,重視了朗讀就是重視了閱讀教學。因此重視閱讀教學中朗讀,應該是閱讀教學中的關鍵和重點。

  三、初中語文習作教學的反思

習作是語文工具性的體現,而且中考試卷中的作文分值也是相當高,不容我們不重視習作的教學。但是習作教學卻又是教學的難點,學生覺得難寫,老師覺得難教,是語文教學的大難題。教師要具有發散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拓寬寫作思路。

目前的中高考,對於寫作形式都沒有了明確的規定,寫作形式越來越模糊,所以就要求教師對作文教學的思路要拓寬,教學的理念要更新,引導學生髮散思維,蒐集生活中的寫作素材,善於生活生活中的小感動和小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