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食物鏈》的教學反思大綱

《食物鏈》的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W 次

作爲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那麼優秀的教學反思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食物鏈》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食物鏈》的教學反思

《食物鏈》的教學反思1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教”力求使“學”產生一種能力。因此,在本課教學的着眼點應放在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上,充分體現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自主合作學習並不是放任學生,讓他們自己漫無目的地學習。而是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參與”是發揮人的主體性的一種表現形式。爲了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學習能力,我在教“食物鏈”這一內容時是這樣設計的:先通過看圖上有哪些動植物,然後運用食物鏈的特點:想一想這些動植物間存在着哪些吃與被吃的關係?緊接着讓學生同桌討論並共同完成填表,不作統一要求,你能寫出幾條食物鏈就寫幾條。學生在自主學習中興趣很高,討論得很熱烈,都想比別人寫得多。最後將多條食物鏈串聯在一起,通過多媒體課件出示,顯得很雜亂,很像網狀,很自然引出食物網的概念。學生在合作的同時既增長了知識,又培養了學生的探究能力。

探究式教學是指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下,自由地、獨立地對“有結構”的材料進行支配,通過觀察、操作、思考、研討等方式探尋科學現象和規律,獲得一種領悟,新概念,新理論的一種師生共同活動。讓學生親身經歷探索,在探究中體驗樂趣,獲得自信,發展能力,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和科學的世界觀,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以上的設計得較合理的,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收到的效果也不錯,可在其他設計環節上還存在着不足之處。但願在課上遺憾少一點,驚喜多一些。

《食物鏈》的教學反思2

《食物鏈和食物網》是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五課的內容。這一課是通過認識和研究食物鏈與食物網將植物與動物聯繫起來,認識到生物之間是互爲生長環境的,它們是相互依存、相互影響的,爲後面認識在一定區域內生活的生物需要一個和諧、平衡的環境做鋪墊。

學生一般都知道食物鏈是反映生物之間的食物關係。在部分同學的觀念裏,“誰”吃“誰”的關係佔據主導。因此,出示圖片寫簡單食物鏈時,部分學生會很想當然地將箭頭打反。教師在上課時,應該強調食物鏈反映的生物之間“誰”被“誰”吃的食物關係。因此在寫板書時,簡明扼要,用簡筆畫形式表現就不用文字,突出科學味道。

教學過程中,始終讓學生目標明確——保護生態平衡,通過學習讓學生知道爲“保護生態平衡、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爲環保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食物鏈》的教學反思3

本節課充分調動了學生自主性、探究性合作學習。學生以實驗小組爲單位一起討論找出水田裏的食物鏈,在尋找食物鏈的過程中,學生們激烈地爭論,使小組學習收到實實在在的效果。

1、用貼圖代替文字,節省了學生記錄時間,而且更加形象直觀。

2、用營養、能量傳遞方向講解箭頭方向,爲什麼要把箭頭指向吃者而不是被吃者呢,我沒有改變學生原有的想法,致使後面學生仍然標錯箭頭方向。圍繞科學概念和事物之間的聯繫組織教學。課的思路是先確立食物是動植物的必須,再建立食物鏈的關係,再講解箭頭的意義。箭頭的方向不想硬塞給學生,希望學生慢慢轉變想法。概念發展與思維發展有機融合,從分析到歸納。

教學的引導不應侷限於語言上的引導,更應體現在實踐中的引導,即把知識安排在各個活動中,讓學生通過一個又一個的活動,一步一步地去挖掘知識,這就是對知識的最好理解,並不一定要教師用大量的語言引導學生歸納出結論纔算掌握了知識。而且,科學遊戲大多是在一定規則下進行的,許多遊戲還必須在同學們共同參與協作下才能完成,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樹立集體主義觀念,養成團結友愛等良好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行爲習慣。

《食物鏈》的教學反思4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體現了讓學生“做中學”“學中用”“用中思”的新課程理念,教學內容包括“2個分析活動”和“1人方案設計”3部分。第1部分是指導學生主動參與分組活動,親身實踐,合作探究,分析出農田中6種動植物之間“誰被誰吃”的關係,自然建立食物鏈的概念,歸納出各種食物鏈的特點,達到“做中學”的目的。第2部分指導學生分析食譜中的生物。使學生理解人是大自然中的'一員。第3部分是指導學生設計一個生物防治的方案,是對食物鏈知識的運用。這樣設計符合七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他們形象思維發達但抽象思維有所欠缺,因此利用卡片做遊戲的活動,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並在“做中學”,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可主動構建知識。引導學生分析食譜中的食物,連出包括人在內的食物鏈。另外,本節精選了與學生的生活和社會、科技發展緊密聯繫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可使學生初步形成主動參與社會決策的意識

本節課的成功之處在於教學設計合理,引入時播放“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錄象由學生說出這句諺語,很好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組織學生分組進行卡片遊戲活動,並選代表用展臺展示作品說明意圖,學生在活動中感受知識,而不是教師灌輸學生被動接受。探討問題時教師適時創設情景,循循誘導,學生積極思考;師生雙向交流順暢,課堂環境寬鬆,在學生的活動中,師生的交流中突破了難點,突出了重點。

本節課的不足之處有:對學生的鼓勵性評價做得不夠,有些吝嗇,且鼓勵性語言單調,課件中打出的個別問題有點過於細緻,有些簡單的問題應一提而過,這樣能使教師更好的擺脫課件的約束,上得更加得心應手,對課堂出現的意外情況教師應該如何應對,即我們常說的教育機智,教師對課堂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還有待與提高。

一點認識:本節課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學校吳宏玉,樑西西老師提了許多很好的建議,也和掌政中學陸軍老師進行了交流,確實感覺獲益非淺,在此也可看出同學科老師集體備課的必要和好處,但同時也有一點感受是每個人的性格不同,上課的風格不同,對教材的理解不同,你可以聽取別人的意見爲我所用但決不可以照單全收,要根據自己的風格來設計教學,上自己的課,絕不可在課堂上丟了自己。<

《食物鏈》的教學反思5

這節課時本單元中最重要的一節課了,認真分析學生特徵,多次修改教學設計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整堂課教學之後,基本達到了本人預期的教學目標,對教材中的重難點也把握得比較到位,學生學習的效果也較好。但縱觀整堂課,還是有許多值得探討之處。

開始我以爲學生很快就能掌握食物鏈中箭頭的畫法,於是我先講解了一遍何謂“食物鏈”,並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板書了“瓢蟲-----小鳥”,給予解釋“小鳥吃瓢蟲”應該這樣畫箭頭“瓢蟲-----→小鳥”。接下來我又讓學生對照課本說幾條食物鏈,並讓學生自己上黑板板書,我發現有的學生理解得還不夠透徹,還是鬧不懂該如何用箭頭表示,更甚者有部分學生竟然將箭頭給畫反了!於是我急中生智,對他們說“瓢蟲-----→小鳥”可以理解成“小鳥張開嘴巴用一條線將瓢蟲拉過來給吃了”加上了手勢,學生們笑了,並且很會意地點點頭。接下來我就“薔薇或草-----蚜蟲-----瓢蟲-----小鳥”、“落葉-----蚯蚓-----小鳥”、“薔薇-----毛毛蟲-----小鳥”這幾條食物鏈讓學生畫箭頭,此時學生們都理解了,而且幾乎都是準確無誤。由此我覺得教師在課堂中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來貫穿教學是多麼必要。

在學生鞏固練習環節,我要求學生練習畫出幾條食物鏈,在彙報時,一名同學說,稻穀被小蟲吃,小蟲被雞吃,雞被人吃,人被狼吃,話音剛落,聽課的老師都笑了,這名同學馬上又說:“老師,狼吃人”。所有的聽課老師和學生一齊看我,我馬上說:狼有時確實能吃人,但是人是狼的食物嗎?“不是”,這名同學會意的撓撓頭…我想科學課涉及的內容很廣,需要努力才行。